第5章 面聖
第四章 面聖
如果說浩軒氏大晅王朝前一百年的歷史是血淚金戈的話,那近一百年的歷史就是長袖金樽。
京城內外亭臺樓閣随處可見,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錦衣綢袍絡繹穿梭。龐大的王宮更是金碧輝煌,高牆朱漆、雕檐鑲金。據載,宮中只是侍人之人已是上萬。
蒼岚坐在進宮的馬車裏向外随意觀望,心中卻想着另外一回事。記憶中的資料配合史書上粉飾太平的含混記載,他對眼前的局勢已經了然。
盡管晅國自冰原開國,數十年東征西戰,無數良将英才埋骨其中,方才入主中原,稱霸四方。但近百年的輝煌和安逸,整個朝廷上下都已經被奢糜的生活浸透,完全忘記了卧榻之側的眈眈虎視。
在晅國盡情享樂,妄自尊大的時候,周邊被逼到不毛之地的各國,卻經過休養磨砺強大了起來,漸漸掙脫晅國的控制,反而窺視起這肥美的獵物。近年,像點燃烽火般,其中最強大的南晖反咬一口開始,大晅邊境就争戰不斷。晅王朝早已積重難返,拖着龐大的身軀瞻前不顧後。割地姑息的同時,勉強守住防線的武将的地位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像青嶺所說的,他招惹了手握重兵的遠威大将軍,事情不可能不了了之的。不過,有人陪他玩也不錯。
看到皇帝後,蒼岚更加明白自己應該怎麽做。
浩軒康煌可以說是一個溫和的人,甚至說是好人,但不能說是一個好皇帝,從他的行止間就可以看出他的優柔寡斷。
見蒼岚行禮,皇帝動了動,欲伸手扶他,似乎意識到是找他來問罪的,又穩了下來,道了句免禮。這樣的人能登上帝位還真是奇怪。不過,他唯一的弟弟——“自己”比他更不合适就是了。
“皇上急诏臣弟進宮,不知所為何事?”
“皇弟府中可是有人被劫?”看了看沈昊哲,浩軒康煌道。他已經三十有餘,在這個時代,當他的父親都夠了。雖然眸色不同,有幾分相似的輪廓和銀發,昭示着他們确是血親。
“回皇上,臣弟正為此事奔波焦慮。”
“皇弟可知那人是誰?”浩軒康煌又看向沈昊哲,對方默不做聲站在一旁,不見有絲毫表情。
“難道……竟是沈大将軍的胞弟?!”不知這算不算裝糊塗。
“據諸多契合看來,應是錯不了。”浩軒康煌道。
“大将軍之前在王府為何不告知本王?讓本王錯失了向将軍賠罪的機會。”聽見這話,沈昊哲目光一沉,盯住蒼岚,緩緩道:“下官也是事後仔細思慮,方才了然。”
“皇弟言重了,你本不知,又何罪之有?”聽口氣,浩軒康煌竟在為他開脫。蒼岚不由得心下有些詫異,難道他不是找他來興師問罪的?
“尊弟被劫,想是沖本王而來。起因在我,自然也有責任。”這句話還真是模淩兩可。
“皇弟可是有了眉目?”
“臣弟正在大力追查,相信近幾日就會有結果。根據蛛絲馬跡判斷,二公子應該沒有大礙。”這個是太醫說的。
此言一出,浩軒康煌似乎松了一口氣。沈昊哲面色也放緩了些。
“王爺已知是何人劫持了家弟?”
果然是追問二少爺的下落,蒼岚早有準備:
“對方是江湖中人,已被我手下查到行蹤,相信不久就會找到他。”
“此人為何又要挾持家弟?”沈昊哲緊追不舍。
“具體為何只有抓到他才知了”如果抓得到的話。
感覺到沈昊哲氣息浮動,蒼岚微微一笑,不再陪他打太極:
“想來應是臣弟平時品行放浪,以致于招人怨恨,連累了遠威将軍。”
聽的二人俱是聞言一震,摸不透他為何突然編排起自己的不是,怔怔然還來不及說話,蒼岚又一字字道:“臣弟痛定思痛,懇請皇上準臣在此事了後身赴邊疆,到大将軍帳下學習磨練,痛改前非!”
語畢,大廳中像閃過一聲驚雷,三人誰也沒有做聲。
要知道如今邊疆形勢險惡,但凡王公權貴都寧願做鴕鳥,盡情享受眼前歌舞升平的美夢,哪裏願意拿自己的性命去拼,反正還未兵臨成下,那就尚可高枕無憂。貪圖享樂的熠親王可說是其中的代表,這個代表人物竟然說要上戰場?
蒼岚莫測高深,卓然而立,倒像請命出兵的大将。沒錯,這才是他面聖的目的,他就是要帥兵立下戰功,以前的熠親王怎樣想他管不了,可是要他以後一直雌服于一個儒弱的人之下,成日只是醉生夢死,他,浩軒蒼岚,辦不到!
沈昊哲眼中冷電暴長,罩在他身上的目光似訝異,似輕蔑,似另眼相看。而浩軒康煌呆了半晌,才遲疑道:“皇弟你要上疆場磨砺固然是好,只是你已封親王,再在沈将軍麾下怕是不妥……”
蒼岚當然知道,不過,這話就是要逼皇上自己說。
“……沈将軍以為如何?”浩軒康煌把問題推給沈昊哲。
“臣也以為,以熠親王的身份斷不能如此委屈。”沈昊哲臉上恢複了平淡“熠親王若真想親臨戰場,臣願意力壓三軍,聽從熠親王差遣。”
好一個“力壓三軍”,蒼岚在翩翩一笑。沈昊哲明裏要讓出正職,話裏說他不能服衆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不過,他本來就沒指望他會乖乖讓出統帥之位,就算是挂名也無妨,只要他坐身軍中,有的是辦法讓手下将領聽命。
“沈将軍為國殺敵,功勳無數,豈能屈居副職?”浩軒康煌沉吟道。
“托皇上洪福,臣不敢居功。”沈昊哲道。
“朕心裏明白。”浩軒康煌說完,又是一陣沉默。蒼岚以為他出言反對他上陣的時候,又聽他遲疑道:“朕以為不如把守霄城一萬軍隊從沈将軍麾下分出,交給皇弟負責守城,這樣沈将軍也能夠分出身來,追剿叛軍。二位覺得如何?”
皇帝竟在偏袒于他?!萬沒有想到浩軒康煌會想出這樣的提議,蒼岚反到有點措手不及。不僅讓他去邊關不說,而且軍隊的調派明顯對他有利。看起來好象是把兩人分開,各帥一軍,互不幹擾,但實際上是分了沈昊哲手上的兵權來交給他。而且還是讓他駐守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霄城。比起在沈昊哲面前被架空實權,頂個總帥的名號;或者随便找個不重要的邊城流放,這樣不知要好多少倍。
“多謝皇上恩準!臣弟定全力迎敵,以報聖恩!”不管怎樣,蒼岚先把事情落實了再說。
“臣也以為如此甚好。”沈昊哲躬了躬身,似在想什麽,竟也未提出異議。
“好……如此……定了吧。”浩軒康煌喃喃道,又把“皇弟切記不可鹵莽”“多聽部下将領進言”之類的囑咐了一番,關切之情竟毫不作僞。
蒼岚心中升起一種奇怪的感覺,浩軒康煌的作為實在超出一個皇帝對臣弟的關照。特別是他這樣一個驕橫的下臣,還是可能威脅他寶座的同樣血統的兄弟。不說陷害,至少借機排除了這個熠親王,對皇帝來說百利而無一害。現在看來,他沒有防備于他不說,還在處處維護?這背後又是什麽原因?
出了宮門,已是暮霭沉沉,宮殿各處的燈火開始閃爍,但即使在昏暗的天空下還是顯得暗淡。
罷了,無論那是什麽原因,他都有辦法對付。蒼岚一旋身上了馬車。
“本王就在此別過将軍了,日後還請多關照。”
不等一同出來的沈昊哲答話,馬車已轟然一動,緩緩向前。
沈昊哲翻身上馬沉吟良久,直到夜色如墨,方才打馬離開。這次回京太多事情出乎他意料,特別是熠親王浩軒蒼岚,整個人深沉內斂,絕代風華卻不時飛揚而出,談笑間攝人心魄,大有帷幄天下的氣勢。撇開他們之間的嫌隙不說,這,對大晅王朝到底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