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秀才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擠滿了外出游玩的人,一白衣少年突兀的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

只見他白衣飄飄,及腰的黑發随意的用以紫色綢緞系住,微微上翹的眼梢,像小扇子一般輕靈的睫毛,眼波流轉間幾乎要把人的神魄吸走,只是唇間那習慣性的和煦笑容讓人意識到這是一名容貌出衆的男生。很輕易的就是人忽視這只是一名十歲左右的少年,幾乎每個見到其姿容的人都要贊嘆一聲,其長大後的風姿可觑一二。

兩個和少年差不多大小的青衣書童緊随其後,其中個子稍高的書童的嘴唇飛快的蠕動,仔細一聽,卻是在抱怨主子:“爺,今天可是放榜的大日子啊,你怎麽也不提前和老爺夫人說一聲就跑出來了啊。你這不是害小的嗎?上個月研墨哥娶妻的時候,我可是拍着胸脯說一定照顧好您的啊!您不能這樣啊!”

少年微微皺眉,看了一眼個頭稍矮的書童,卻見矮個書童極其伶俐的上前捂住了高個書童的嘴,低聲警告:“別墨跡了,大爺都煩你了,本來不讓你跟着出來的你非要跟着,出來又這麽多話。”

高個書童使勁扒開捂在嘴上的手,瞥了一眼矮個書童,嘀咕:“不就是跟着肖護院學了兩年的拳腳嗎?怎麽手勁這麽大?”雖然這樣,卻是不再抱怨什麽了。

與此同時,松明街林府卻是一片兵荒馬亂。正廳裏坐着一位蓄着短須的中年男子,表面及其沉穩的樣子,但從其不停地用杯蓋刮着茶杯中茶末,卻沒發現杯中已經沒水了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極為心神不寧。另一個抱着一三四歲男童的美婦焦躁地走來走去,含着手指的男童無辜的眨着眼:“娘親,琅兒頭暈。”門口那不停向外探頭的七八歲男童沒好氣的說:“頭暈也給我忍着,林叔不是去看榜了嗎?怎麽還不回來?”

話音剛落,一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沖了進來,滿頭大汗,不等氣喘勻了就急聲說:“大爺中了,大爺中了。是頭一名的廪生呢!”

中年男子大喜,站了起來:“此話當真,珏哥當真成了秀才?”管家連連點頭。

美婦則不停地嘟囔着:“菩薩保佑,菩薩保佑……”半晌,放下懷中的男童,連聲說:“管家,快去放鞭炮,我給菩薩上香去!”

兩個男童相互對視一眼,眼中是滿滿的喜悅之情。

等家中終于安靜下來,中年男子忽然回過味來:“大喜的日子,珏哥哪去了?”

“大哥說自己心不靜,跑去清泉寺了。”七八歲的男童答道。

原來,這林府卻是林珏家中了,四年過去,林珏也由一初學《論語》的幼童長成了容姿過人的少年,今日卻是童生試院試這一場的出榜日,過了院試,也就有了有了秀才身份,即有了“功名”在身,同時有了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随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見知縣等等特權。

說到這兒,就要談一談這大覃朝的科舉制度了。在大覃朝,進學校學習是參加科舉的必由之路。入國子監學習的,統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萌監,巨人如見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

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統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入學資格的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故稱這次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源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廪膳生員,簡稱廪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簡稱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于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簡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進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階。

Advertisement

就在家中亂成一團,招待着聞聲而來的賀喜者的時候,林珏卻是跑到了清泉寺上。

林珏在佛堂裏上了一炷香,虔誠的叩拜下去,心中默默的念着自己對家人的祝福,良久,才徐徐起身。指示觀棋和奉宣去添香油錢,自己卻徑直向後山走去。

此時的清泉寺後山一片寂靜,嗅着佛香,聽着誦經聲,林珏霎時感覺自己的心靜了下來。

自重生以來,林珏一直以保護妹妹為目标。可是,現在的他去以什麽身份接近妹妹呢?

前一世考到舉人身份的他自忖考到個進士沒有問題,可進士身份根本就沒有辦法讓他在短短幾年裏達到可以和榮國府媲美的程度。又如何救妹妹出虎穴呢?

現在的他憑借着上一世的本事取得秀才功名,若是繼續依靠前一世的知識定是不如繼續學習,最後取得前三甲來的起點高。

那麽,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成為貢生,進入國子監。這不難。難的是自己必須要見妹妹一面了,若是再不見面,怕是妹妹就要去榮國府了。如果不能讓妹妹去不成榮國府那個大雜缸,必須盡快以一個合理的身份把妹妹接出來。

林如海的庶子?不行不行,起碼明面上的身份決不能是這個,會連累家人的。那該如何呢?

林珏神游中,下意識的就把魔爪伸向了那盛開的桃花,手中拿着一朵桃花,一邊走,一邊緊緊盯着桃花看。

半晌,回過神來,才發覺自己走到了佛塔處。

不等林珏離開,卻聽見了熟悉的呼喚聲。

“林珏,你怎麽在這兒?”

林珏轉身一看,卻是六藝學堂的院長王志松和一白發僧人并肩自佛塔上走下來。這僧人一臉悲天憫人的佛相,給人一種可以信任的感覺。不論是這一世,還是上一世,林珏對院長都是敬愛有加的。于私,他是林珏好友王敏的祖父,平時對林珏照顧有加。于公,可以把六藝學堂這一私立學堂辦的比縣學、州學還好的人必定是有真本事、大智慧的。況且,王志松可是進士出身的,只是他剛有了進士功名,父親就逝世了,他回鄉為父親扶棺之後,舍不得關了家中的六藝學堂,就辭官回鄉了。

“見過院長,見過大師。”林珏先對院長行過禮,又合掌對僧人一拜。才回答院長的詢問:“學生是來禮佛的。”

院長指着林珏對僧人說:“這是我六藝學堂這幾十年見過的資質最好的學生了。今年方九歲,自去年秋天參加童生試,縣試和府試都是第一的名次通過。今天院試放榜,他卻跑到這裏禮佛,看來院試是胸有成竹了。我家的敏兒、孫通判家的老二還有另外兩個孩子一起參加童生試,其他兩個孩子連縣試都沒過,敏兒和孫家老二只過了縣試,只有林珏這小子,一次就成了秀才啊。”

僧人合掌:“阿彌陀佛,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院長笑的一臉得意,人才都是我六藝學堂的。

“老和尚,給個見面禮吧!”第一次見院長那麽不客氣,林珏有一瞬間的呆滞。

僧人縱容的笑了笑,自手腕上取下一串念珠:“這念珠跟了我五年有餘,日日随我念經問道,今日就送予小施主吧!”

林珏下意識的看向院長,院長擡擡下巴,示意林珏接着:“這老和尚可是菩葉大師,論起輩分,是這清泉寺方丈的師叔,好東西多着那!給你就拿着!”

林珏接過,再次合掌:“多謝菩葉大師。”

院長拍拍林珏的肩:“快回家吧,你家現在絕對去了不少祝賀的,人情往來也學着點,別讀書讀傻了。”

林珏向院長和大師告辭,轉身離去。

卻不知回到院子裏的院長和菩葉大師卻正談論着他。

“林珏小施主相貌過了。”菩葉大師擺上棋盤,不由說道。

院長嘆口氣,捏着棋子滿臉愁容:“相貌倒在其次,問題是心智啊!自古有不少以言殺人的例子,卻鮮少有一五歲稚童用言語逼死人的啊!”

菩葉疑惑:“這怎麽說?”

“前兩年敏兒在趙府誤食河豚魚,卻只是輕微中毒。我發現不妥之處,請人詳查,最後又逼問敏兒。才知道林珏為了讓趙家小子過繼出去,竟然……”院長把林珏的所作所為一一道出,又長嘆口氣:“如果不是這樣,我早就收他為徒了。”

菩葉微微笑:“竟然是這樣,怪不得你這麽憂愁呢!”

院長落下棋子,堅定的說:“我的性格過于柔和,教不了林珏。可我一定要給他找一個耿直有才幹的先生。不能讓如此人才毀于庸人之手,更不能讓他走上岔路。那是我大覃江山的損失。”

菩葉笑容不變:“我倒有一個好人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