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VIP]

豐禾郡的廚藝培訓很快就開始了。

一開始是在莫夫子學堂的後廚, 後來看着報名的人急劇增多,就另外專門找了個院子來給他們授課。

而來報名的人其實一開始并沒有抱有太大希望。

因為他們并不知道這些新鮮廚具和菜譜到底是哪裏來的,只能看到明面上展示出來的東西。

比如菜譜來自于施家飯莊, 比如廚具來自于本地鐵匠鋪。

至于那些調料,都是各個商隊裏搜羅來的,他們平民老百姓也沒有那麽多人脈去打聽。

所以綜合起來看,這就像是個突然興辦起來的古代廚藝培訓學校,雖然能教授一下有用的東西, 但能學到多少誰都不保證。

畢竟, 菜譜可是人家施家飯莊的啊。

尤其是那些菜肴可都是讀書人都贊的,好像和詩詞什麽的還有關系, 就算沒吃過,也聽到過。

人家賴以生存的招牌菜, 如何能随便教給外人?

但是随着培訓班開課,衆人驚訝的發現, 這裏, 居然什麽都教!

什麽東坡肘子東坡肉, 什麽西湖醋魚黃金餅,只要他們想要學, 這裏都會教着做!

并且不像是其他口口相傳的廚師那樣需要他們賭咒發誓守口如瓶,恰恰相反, 授課的老師傅會告訴他們:“這些以後都會向外界開放,你們現在要盡心學,不然以後若是做得比別人差了,還是找不到營生。”

學員們面面相觑, 各自臉上都帶着難以置信。

終于還是有大膽的舉手問道:“就這麽教給我們了?當真不用簽什麽契嗎?”

老師傅聞言, 随口回道:“不用。”

衆人不解:“這是為何?聽說已經在外面要用一箱金子才能換來的菜譜, 就這麽和我們說了……”

話還沒說完,他就頓住了嘴巴。

因為眼前的老廚子正是施家飯莊如今的掌勺,雖說現在外面已經有不少傳言,說是他們的菜譜被賣了個幹淨,但是風傳歸風傳,拿到人家眼前說還是有點太紮心了。

沒想到老廚子一點不生氣,反倒慢悠悠的回答:“你們說的不對。”

“對對對,我們渾說……”

“不是一箱金子,而是兩箱金子。”

“……???”

這話也被在門口圍觀的紀良聽到了。

對于施家郎釣“豬”執法的行為,琅雲的學生們都一清二楚。

但是他們可沒有去管的意思,畢竟這件事情本來就是那些黑心黑肺的家夥想要偷東西,現在只是被主人家發現了他們伸出了毛爪子,準備給他們個教訓罷了,琅雲這些學生一向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嗯,是堅決和黑惡勢力鬥争到底,自然會堅決維護原住民的正當防衛的權利!

只是對于這個數字,紀良還是有些驚訝的。

于是他便對着身邊的林萌問道:“他怎麽知道這事兒?”

林萌用手擋住嘴巴:“這位就是施家的廚子,自然知道。”

“那為什麽從一箱金子變成了兩箱金子?”

“施韞漲價了,用他的話說,要不是看着那些商戶已經開始熱熱鬧鬧的裝修完店鋪準備開店,他還準備再幹一陣呢,這可比飯莊賺錢。”

紀良稍微思考了一下:“也就是說,他拿到了錢,專門等着那些商戶準備完畢,即将開業的時候,才把要全面放開廚藝培訓的消息放出來對嗎?”

林萌點頭。

紀良小聲道:“那這樣一來,恐怕得有好些商戶血本無歸了。”

不進錢沒了,新裝的飯莊恐怕也要歇了。

雙重打擊,最為致命。

而林萌沒發現紀良的深思,只管接着道:“那些錢他們也沒動,一部分拿來造炊具,當教學用具,另一部分給了莊郡守,讓他給仙廟裏添置東西。”

紀良又眨眨眼。

即雙重打擊之後,又來了雙重讨好?

這一進一出,看起來是不賺,可是實際上,施家一分錢沒花,就又打擊了黑心的,立了威,又給仙境和莊郡守都賣了好。

這是光明正大的借花獻佛,誰也挑不出錯處。

所以說,論精明,誰能幹的過商人呢?

無論古今中外,搞資本的最懂微操。

而此時,在教室裏,老師傅已經開始演示廚具的使用方法了。

因着以前齊國并沒有炒鍋,現在這些人既然想要學正經手藝,那就先從颠勺練起。

鐵鍋裝沙子,站着颠,誰也別松懈。

不過老師傅的動作到底有些僵硬,林萌便道:“我去幫個忙吧。”

說着,推門進屋。

紀良雖然知道豐禾郡的人對琅雲已經有種盲目崇拜,但是他還是不放心讓學姐一個人過去,急忙忙跟上。

而琅雲的人無論是穿着打扮還是氣質形象都和原住民有很大不同,這會兒他們立刻站起身來,有些驚慌的對着仙人行禮。

林萌笑了笑,對着他們點點頭,并沒有太多客套,直接進入正題:“既然要當廚子,先要學會颠勺,至于這颠勺的辦法,仔細看好。”

說着,就拿過了炒勺。

紀良見狀吓了一跳,想要過去幫忙。

畢竟這鍋子裏可是裝了大半鍋的沙土,一看就沉得很,自家學姐纖纖細細的,如何能……

“刷啦!”

下一秒,就看到林萌已經把鍋裏面的沙子給抖出了花兒!

瞧着自家學姐拿着鐵鍋,行雲流水的颠着沙子,紀良目瞪口呆。

他的眼睛在林萌看似纖細的胳膊上轉了一圈兒,又看了看自己的。

原來,幹廚師的,這麽牛批麽?

比不了比不了。

自己還想保護人家呢……恐怕真出了事兒,還要學姐保護自己!

果然下山之前,學生會叮囑的特別對——

永遠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專業!

而美食傳播的道路上,永遠不只有一種選擇。

特別是在衛國鐘堯的商隊來了之後,帶來了周國德昌郡的各種調味料,特別是辣椒,直接給豐禾郡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于是,就有專門的小吃培訓班開課了。

王大就報名了這個。

他之所以來,便是因為在家裏實在是呆不住。

說起來,他是炭筆“設計師”王安的父親,是砂石場小組長王二的哥哥,家裏還挂着莊郡守賜下的牌匾,無論如何都不愁吃穿。

可是王大就是閑不下來。

之前在鄉下的時候,種種田,養養花,雖然辛勞,但也有趣。

可現在到了城裏,住在獨門獨院的房子裏,即使吃穿用度都好了好幾個檔次,可是随之而來的就是無聊。

總想幹點什麽才好。

但他知道,自己的三個兒子都有學業,兄弟一家也天天忙,老父老母年事已高,需要清淨,自己總不能去擾着他們。

于是王大索性就去報了個班。

看來看去,他選擇了這個新開的小吃課程。

并不像是那些正經廚子似的,要天天颠勺颠的鬼哭狼嚎,他們這裏更面向大衆。

用琅雲的話說,就是将街頭美食傳播出去,進而給原住民帶動更多的就業機會,将夜市文化搞起來!

四舍五入,脫貧致富!

那麽就意味着,來學的多是普通人,也就不需要太多基本功,操作也更簡單。

王大不善言辭,但是做事認真,算得上是班裏的勤奮生。

而有勤奮的,就有懈怠的。

便有個與王大年齡相仿的便是學得有一搭無一搭。

這天是王大與他搭檔,兩人要合力學會油潑辣子的做法,但最終只有王大一個人在磨辣子,調配料,這人就只是閑着。

王大就找到了他,認真道:“你當真不想學?”

這人聞言,先是搖頭,然後就打量了王大一番。

雖說王大的兒子兄弟都有出息,可他簡樸慣了,穿着的也都是早就習慣的衣裳,并沒有什麽變化,加上長年累月忙農事,臉曬黑,手長繭,說話還有口音,完全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

一看穿着打扮就知道是鄉下來的。

于是,這人就起了炫耀的心思。

有這種心思也不奇怪,畢竟快過年了,七大姑八大姨的表演時間到,那麽如何炫耀自己這一年的所得就成了一門紮根于普羅大衆中的學問。

不用學習,在實踐中就能積攢經驗。

凡爾賽之事自古有之。

這會兒他就對着王大道:“我不急着學,畢竟我也不着急擺攤子賺錢。”

本以為王大會問緣由,可得到的就只有一聲:“哦。”

這人一愣,然後就覺得王大不夠配合。

但是既然話說出口,那就一定要秀一秀才能行,必然憋得慌。

于是他就換了種方式得意道:“我兒子如今在學堂裏讀書,得了好些誇獎,”末了還似乎很友善的問,“老哥的孩子呢,怎麽一直沒見?”

王大老實道:“他忙。”

“可識字?”

“認識點兒吧,我沒問過。”

“那可賺錢了?”說着,他自問自答,“我家那孩子已經進了廠子,開始給家裏賺銀錢,我和他娘都說不要,可他非要給我們哩。”

王大先是真心實意的說了句:“那你孩子很孝順,你是個有福氣的。”然後就說起了自家孩子,“我家那娃娃倒是會做些木匠活兒,賺多少錢我也不知道,沒細問過,我和他商量着,他的那些銀錢不要盡數給我,讓他先緊着自己。”

努力想要秀一秀的人便裝模作樣的嘆了口氣:“老哥你也別太好說話,這孩子得管,不然心野了就管不成了。”

王大倒是很篤定:“我家那幾個小子不敢的。”

這人就笑,似乎有種“你怎麽不聽我勸”的無奈,但是眼睛裏卻是漫不經心,顯然覺得這樣脾氣的爹,也就是個莊稼漢,管教不出什麽出息兒子。

而就在這時,門被推開了。

衆人看去,就瞧見是個少年郎站在門口。

立刻有人認出來:“是炭筆廠的王管事!”

衆人都是一驚。

炭筆廠他們可是知道的,在幾個開工的廠子裏,這家很是緊俏。

因為進去的多是要做精細活兒,組裝炭筆,就算升不了職加不了薪,多少也算門手藝。

而且豐禾郡從來沒有禁止過家庭手工作坊,他們學會了,出來自己做也是能行的。

沒想到現在學個廚藝,居然能看到炭筆廠的管事。

還是這麽年輕的管事!

于是,不少人都面露驚訝,小聲嘟囔:“他來做什麽?”

剛剛還在秀的飛起的男人突然道:“怕不是來尋我的?我兒子就在炭筆廠做事。”

一句話,引來了一衆豔羨。

而男人雖然又忐忑,不知道是不是自家孩子做了什麽錯事,可現在還是隐約的得意起來。

也就沒看到一旁的王大欲言又止的神情。

然後,就瞧見年輕的管事朝着屋子裏看了看,很快就鎖定了方向,帶着微笑走了過來。

果然是朝着這邊來的!

其他人都停下了手上的活計,讓出了道路,眼睛跟着年輕人一路。

男人更是迎上去,想要說話。

沒想到年輕管事越過了他,轉而一把扶住了王大,輕聲道:“爹怎麽來這裏上課了都沒告訴我一聲?”

此話一出,場面安靜,落針可聞。

王安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面露莫名。

王大則是拍了拍他的胳膊,操着帶着口音的聲音說道:“沒事兒,就是閑得慌,随便學學。”

“那爹想要擺攤子嗎?”

“可以試試。”

“那孩兒去安排,爹爹放心。”

這父子兩個說話的時候旁若無人,畢竟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事兒,沒必要避着人。

可是別人卻不這麽看。

合着,這就是你兒子?

你那個不知道識不識字的、只會點木匠活兒、沒賺什麽錢的,兒子?

倒也不能說哪裏不對,也不至于毫不相幹,但串起來看就離譜!

還有,莫非是他們落伍了?

現在農村對孩子的要求這麽高了嗎!

至于剛剛秀來秀去的男人,早就紅着臉躲到一旁,不露面了。

但是王安卻沒有看旁人,和王大說了幾句之後就去操持着新攤子的事兒了。

施家飯莊那邊也沒閑着,陸陸續續的推出了不少菜。

因着不用勾着人買菜譜,這些菜出的很順暢,名聲也漸漸傳開,不少人誇贊。

但終究還是慢了些。

施韞總想着,要想個辦法,把這種佳肴的名聲盡快打響。

不然僅靠着這麽一件飯莊還是慢了些。

而就在此時,正有一位遠近聞名的名廚曾尹在趕來的路上。

他坐在馬車上,緊緊地攏住了身上披着的厚實鬥篷,分明畏寒,但還是控制不住的撩開馬車的簾子要往外頭看。

如今,他們已經能遠遠瞧見豐禾郡的城門了。

雖說眼瞅着就要過年,但豐禾郡內外并沒有寂靜下來,反倒越發熱鬧。

來往的商隊絡繹不絕,好像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回家似的,個頂個的都想要盡快搶占市場。

相比較于那些拉着貨的商隊隊伍,曾尹一行人就顯得很不起眼了。

曾尹如今三十出頭,年紀不大,但卻頗有盛名。

他所在的曾家在齊國也是出名的。

按理說,齊國這樣按照士農工商排位的國家,手藝人的地位不會太高,庖廚之事更是上不得臺面。

但是各行各業都有例外,只要做到頂尖,那都是很緊俏的。

曾家便是個中翹楚。

祖上出過好幾位禦廚,手藝自是沒得挑。

曾尹年紀不大,但是天賦很好,輩分也高,如今跟随他來的便都是曾家的學徒,論起來,基本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比如現在身邊坐着的,就是他的徒弟,但是比他還大好幾歲。

不過這一行,論輩分,不論年紀。

于是徒弟先是行了一禮,才說道:“師父,如今還在臘月裏,天氣寒涼,您身子本就畏寒,可別随便撩簾子才好,免得過了寒氣。”

于是曾尹也沒堅持,只管撂下了厚厚的簾子,又緊了緊懷中的暖爐,這才道:“我瞧着這裏繁華,當真是之前地動了的豐禾郡?”

徒弟點點頭,面露感慨:“我之前也不信,還專門派人來打聽過,說是這裏得到了仙人點化,突然精通了造橋鋪路、造筆造紙之術,而且行動力驚人,說建起來就建起來,連王上都賜下了匾額以示嘉獎。”

曾尹對于豐禾郡被仙人青睐之事也有所耳聞,便點點頭道:“如此看來,這裏的郡守也是厲害的。”

徒弟不解:“與郡守有何關系?”

曾尹笑道:“你想想看,這大齊有多少郡縣?往外面數,還有周國,衛國,蠻國,零星小國海外番邦更是不知道有多少,怎麽偏就是這豐禾郡能得了仙境這般多的點撥?”

“許是他們之前地動,過于艱難,仙人才伸出援手?”

“那周國年年天災,也就只有一個德昌郡能與琅雲仙境有關罷了。”

“還望師父解惑。”

曾尹的指尖敲了敲暖爐,輕聲道:“這豐禾郡內,似乎是建了仙廟的,而建了仙廟,就證明了百姓虔誠,對仙人深信不疑,仙人自然會維護他的信徒。”

徒弟沒想到這層,如今聽來,只覺得格外有道理。

現在齊國人信什麽的都有,但別管信什麽,所求的不過就是保佑。

為了求來庇佑,日日上香,香油錢也是少不了的。

那現在琅雲在豐禾郡有了仙廟,這不就說明,這裏信徒遍地麽?

仙境不說處處庇護,起碼也會對這裏高看一眼……

想到這裏,徒弟突然覺得自己掌握了什麽財富密碼。

可是很快他就像是想到了什麽,表情微動,閃過一絲憤憤不平:“但無論如何,這裏的人也過于嚣張了些。”

曾尹看他:“怎麽了?”

“就說那施家,不過是個有點錢的商賈之家,開了個飯莊也沒什麽,但非要吹噓他們的菜肴是天下第一!”

聽了這話,曾尹不由得笑起來:“別渾說,這天下第一的名頭好像不是施家飯莊自己說的,明明是去那裏的食客傳出來的。”

徒弟卻依然面露惱意:“論炖肉煮肉之法,誰能比得過曾家?之前我讓人帶回來的東坡肉也沒多好吃。”

雖然曾尹也對這個新晉的天下第一不甚同意,可他還是頗為公正:“咱們離得遠,要走上兩天的路程,肉帶回來的時候已經冷透了,還撒了湯,回鍋了怕也只能品出十之三四的滋味,就這麽說不當吃倒也不恰當。”

徒弟應了一聲,可心裏還是想着,等下定要跟随一同去那施家飯莊,親眼瞧瞧所謂的天下第一是個什麽模樣。

若是名不副實,定要戳破他們的幌子才是。

曾尹卻沒想那麽許多,他到這裏來就是為了嘗個新鮮,如今看着豐禾郡繁華,便更加躍躍欲試。

坐在馬車裏實在無趣,便偷看了自家徒弟兩眼,發覺這人沒反應,他才小心翼翼的又把簾子掀了個縫兒,往外觀瞧。

也就是這一次,一道異香順着風就鑽了進來。

這味道怪怪的,之前從未聞到過,一開始有些嗆得慌,曾尹被弄的打了個噴嚏,但很快就聞出其中的與衆不同。

有肉香,有菜香,想來這是飯食香氣。

作為名廚,他的味覺很好,吃一口,就能分辨出用了什麽調料。

嗅覺也好,能識別出許多種香料。

而這次明顯不是他之前聞到過的任何一種!

曾尹眼睛發亮,直接拍了拍車輿壁:“停下,我要下車!”

此時,他們已經進了城門,馬車停在了豐禾郡的主街上。

旁邊正巧是王大的攤子。

在培訓班裏,王大是頭一個出攤兒的。

原因無它,學會的不少,但是能迅速掏錢買下合适炊具,還能租的了攤子的卻不多。

原本王大是沒想這麽早忙活的,但是因着快過年了,豐禾郡內來往的商隊衆多,要吃飯的嘴就多,正是大好時候。

于是,王大就帶着自家媳婦一道去擺攤了。

串串香。

小吃食譜中的一個,只要做好調味,材料新鮮,就能擺攤子了。

好巧不巧,還沒來幾天,就碰上了前來“挑戰”的曾尹和他的學徒們。

而一開始王大并沒有注意到他們。

畢竟現在的豐禾郡實在是人太多,他的攤子又是街上難得的小吃攤,不少人都帶着好奇或者是果腹的心思來的。

特別是那些路過的客商,身上帶着的多是幹巴巴的饅頭餅子之類的,條件好了揣塊醬肉,但是這樣的寒冬裏也早早就冷了,而能吃一碗熱乎辛辣的,着實是享受。

不說旁的,單單是這辣子,什麽都不放,直接抹在餅子上都好吃!

這讓王大的生意極好,一直是忙碌着的,自然無暇去管誰來了誰走了。

等曾尹帶着人過來時,他也只是随便瞟了一眼,然後就指着鍋子道:“葷的三文一串,素的兩文一串,小料在旁邊,選好了給我。”

而這個價格有些出乎幾人的預料。

如今一個包子不過三文,還是肉包。

結果現在這一小串便要三兩文?

着實貴了些吧……

但是看看這裏的客流量,三教九流都有,瞧着都沒什麽異議,他們也說不出貴字。

曾尹便好奇的探了探頭,一邊看着鍋子裏煮着的食材,一邊看着小料。

徒弟問道:“師父可想品嘗?”

曾尹想答應,但到底還是輕輕搖頭:“還是罷了,我不太愛吃這樣胡亂炖煮的東西,瞧着不雅了些。”

話雖如此,他的眼睛卻還是止不住看。

尤其是小料中,有一個紅彤彤的,飄着一層紅油,怎麽看怎麽鮮亮。

但他正要問,卻看到一直跟着自己的徒弟正在瞪眼,只聽他對着王大道:“這位老丈,雖說你這裏食客多,但是名字也不能随便起吧。”

王大聽了這話,才抽空看向他:“客人這是何意?”

徒弟就昂頭看着小推車旁邊懸着的布招,把上面的字念出來:“就是這個,‘齊國第一串串香’,實在不妥。”

說着,他還扭頭看曾尹。

曾名廚對自家徒弟給予了支持:“确實不合适。”

倒是王大面露不解:“怎麽了?”

許是一直記着施家飯莊的那個天下第一,現在瞧見個齊國第一,徒弟也覺得氣悶,便道:“這口氣實在是大了些,按着咱們起過律法,經商坐賈打招牌都是不能過于誇大其詞,老丈還是換個,不然怕是要吃官司。”

他覺得自己已經耐着脾氣好言相勸,卻沒想到王大半點不領情,反倒一臉認真的告訴他:“我這還是往小了寫的。”

“……什麽?”

“就是說,按着我家兒子的意思,其實完全可以寫‘天下第一串串香’的。”

徒弟只覺得青筋直跳。

又是天下第一……

你們豐禾郡的人是不是有天下第一成瘾症!

但這時候就聽王大帶着鄉音的聲音傳來:“因為齊國目前就我一處賣這個的,再找也別無分號,放眼整個天下,估計也就我這一家,自然是第一。”

徒弟:……

合着這個意思是,比賽裏就你一個選手,自然可以自己給自己頒第一呗?

聽着合情合理,感覺有理有據。

就你一個,你不第一誰第一……

徒弟只覺得眼皮直跳,突然意識到,那施家飯莊怕也是如此。

于是他就迫切的想要去那施家飯莊看看,到底那招牌菜有多好吃!

可是還沒等他離開,就感覺到自己的衣裳被人拽住了。

回頭,是個年輕的小徒孫。

他便問道:“怎麽了?”

徒孫小聲說:“郎君還沒走,咱們也不能走。”

徒弟這才腦袋清明些,趕忙朝着兩邊看,嘴裏問道:“師父呢,師父在何處?”

“吃東西呢。”

徒弟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剛剛師父還說不雅的。”

還沒等徒孫回答,就聽到了曾尹的聲音傳來:“老丈,再給我來十串……不,二十串!”

此話一出,幾人的目光都彙聚過去。

便瞧見他們向來精細的郎君,正坐在矮矮的凳子上,左手三串右手五串,吃得正香。

徒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