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生意上門

戴氏領着領着三個孩子在馄饨攤空閑的桌子坐了下來,立馬有個搭着白布巾的小夥子過來,一邊擦桌子一邊問。

“幾位來點什麽,我們這雖然是小攤,但是這做馄饨的手藝也傳了幾代了,個兒大,餡兒香,免費添湯。肉的五文錢一碗,素的兩文錢一碗。另外也有各種小菜,肉的五文一碟,素的兩文。”

“這位小哥哥,給我們每人來一碗馄饨,要肉餡的,多放香菜和蔥花。”李雁回做主說道,要不戴氏肯定是自己要素的,給他們三個要肉的。

“大妮兒,這,這,娘要素的就好,給你們吃肉的。”

“娘,今兒既是掙了些錢,就聽我一回吧。要是娘不吃,我們幾個也不吃了。”

說着就要起身,一聽幾個人要不吃了,賣馄饨的小夥子有點着急了,“嬸子,嬸子,這是孩子們孝敬你呢,要不我贈你們一碟素菜,不收錢,您看呢?”

為了拉攏生意,小夥子主動提出贈一碟素菜,這也是平常慣用了的。戴氏看着有點不高興的大閨女,再看看邊上一臉祈求的姐弟倆。

“哎,行,行,行,都聽你的,這個鬼靈精啊,還學會威脅娘了。”一邊說一邊點着李雁回的小腦門。“娘,這不是好容易吃一次嘛,娘不吃,我們幾個哪能吃獨食呢?”

聽見動靜的馄饨攤老板娘出來了,是個五十歲上下的婦人,頭發梳得一絲不亂,眼角帶着笑紋。

“大妹子啊,你是好福氣啊,就沖孩子們這份孝心,這頓馄饨啊,我請客了。小五子,給大妹子這桌再加兩碟肉菜啊!”

“哎,好嘞,老板娘。五碗肉馄饨嘞~~”叫小五子的夥計答應着去了後面。

“這怎麽好意思呢,使不得,使不得,咱們萍水相逢的,我們就要馄饨就好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戴氏連忙推辭。

“大妹子,你先別忙着推辭,先聽我說,剛才你們賣東西我都看見了,這幾個孩子有機靈又孝順,這吃食你們做的也好,我讓我家老小子費了不少勁兒才買了些嘗嘗,你的福氣啊在後頭哪!”

“哪裏哪裏,家裏困難,不得已而已。”戴氏謙虛着說。

“妹子啊,不瞞你說啊,我是看上了你家這手藝了,我有個哥哥,就在城南開了個雜貨鋪子,賣些針頭線腦、米面糧油、糕點小吃的,我也有本錢在裏面,你看你這零着賣既費時又費力,不知可有打算出售這方子……?”

李雁回還想着呢,這老板娘咋就出來了呢,果然是打着算盤出來的,要這能下金蛋的雞呢。

“這個,這個……”戴氏一時間愣住了,拿不定主意回頭看看李雁回。李雁回眨眨眼,示意戴氏先拖着,戴氏看見閨女使眼色,心思一轉就知道怎麽說了。

“唉,說來這方子還是我家婆婆的嫁妝方子呢,家裏實在過得苦,又加上婆婆看病需要錢,才拿出來的。這也要多謝老姐姐擡舉看得上,不過,既是婆婆的方子,哪有媳婦兒做主的道理,還請容我回家請示婆婆,和我家丈夫商量商量。”

這老板娘原也是探探口風罷了,沒想着一下子能成,得了這麽個回答也不意外,誰能一下就決定呢。

“是是是,我今兒啊也是唐突了,看着妹子合眼緣,也就冒失了,該打該打。”

“老姐姐莫如此了,承蒙您看得起。”“好啦,好啦,我也是看着你特別合心意,仿佛早認識了十年八年是的,我夫家姓何,這街面上的人啊都叫我何大嫂,妹子貴姓啊?”

“我夫家姓李,這是我家大丫頭李雁回、二丫頭李秭歸,大兒子李晨,快過來見過何大娘。”戴氏一邊介紹一邊讓幾個孩子過來見禮。

“大娘好!”三個孩子疊聲問好。“好好好,幾個孩子好相貌啊,這名字起的也好。”

“鄉下孩子,長得齊整些,哪比得上這鎮上的孩子呢。這名字也是孩子奶奶起的,孩子奶奶原是識字的。”

“我說的呢,能拿出制糖方子的人家,可不是一般人。”“妹妹家住哪裏啊?”

“噢,是我的不是,說了這麽半天也沒說到點兒上,我家住在杏花村,丈夫叫李萬峰,你一打聽就知道。”

這個何大娘和戴氏你來我往的說的好不熱鬧,仿佛認識多年了一樣。

“馄饨來了~”小夥計端着一個大托盤,上面四碗馄饨,兩碟肉菜,一個切的醬肉,一個切的肘花,另有一碟拌黃瓜。馄饨放足了料,香味直往人心裏鑽。

“你們娘兒幾個先吃飯,等下回來記得給我信兒啊,我可盼着呢。”說着轉身返回了後廚,也不給戴氏拒絕的時間。

幾個孩子早盯着馄饨流口水了,戴氏沒張開嘴,嘆了口氣坐下了,看着眼巴巴的幾個孩子,“開吃吧,吃完咱們還要買些東西呢。”幾個孩子這才動筷子。

李雁回也高興地看着眼前的馄饨,穿過來這麽長時間了,家裏都是高粱米或者糙米加豆子做的飯或者粥,白面一次都沒吃過,更別提肉了。

這馄饨不愧是號稱傳了幾代的手藝,各個面皮透明,肉餡粉嫩,咬在嘴裏透着一股香,連着馄饨湯也是鮮美異常。

李雁回出乎意料地在馄饨湯裏發現了紫菜和蝦皮兒,還以為這個時代沒有這些東西呢,怪不得如此鮮美。

以李雁回白案師傅的專業眼光看,這碗馄饨也算是很不錯了,咬着馄饨喝着湯,李雁回靈光一閃,這個小攤生意不錯啊,是不是也可以琢磨一個呢,我這身本事可不能浪費了啊,嗯,值得考慮,值得考慮啊。

畢竟松子糖的方子可能被人盯上,要是來個大戶什麽的,說不定就保不住了。

再說李雁回可沒打算拿着松子糖做長久的生意,她在意的還是自己的白案手藝,畢竟那才是她熟悉的戰場,這松子糖嘛,李雁回暫定第一桶金而已。

戴氏看着大閨女咬着馄饨不往下咽,“大妮兒怎麽了,吃啊,平時不時叫着吃肉挺歡的嗎?”

“嗯,娘,我吃呢,你也吃,哎,哎,別把馄饨都給我們了啊,我們都夠呢。”戴氏把伴玩馄饨都挑到了三個孩子碗裏,自己只留了幾個。

“你們吃,你們吃,娘是大人,又不長身體,你們多吃。唉,也是我和你爹沒什麽能耐,沒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娘,可不能這麽說,奶奶身體不好,又趕上了災年了,要不是你和爹沒日沒夜地幹活,家裏還不得揭不開鍋了啊,再說了,現在咱有這方子,不愁沒有好日子,這何大娘不就是個例子嗎?”李雁回勸着。

“就是就是娘,你放心,以後我給你買幾個丫頭,讓她們天天伺候着你,天天吃肉,就是享福。”李晨滿嘴的馄饨,不甚清楚地說道。

“你可拉倒吧,還買丫頭呢,把你賣了當丫頭吧。”李秭歸毫不客氣地潑涼水。

“你才當丫頭,我給娘買丫頭,要不你幫着管丫頭吧,做個丫頭的頭兒咋樣?哈哈哈哈~~”

“去你的,你才當丫頭的頭兒呢,要當啊我也當個小地主,多多的買地,多多的雇長工,要不,晨哥兒你給我當個長工頭兒,我看挺不錯的,嘻嘻嘻~~”。

戴氏和李雁回平日裏也是見慣了兩姐弟打鬧,也随他們去,不過這是在外面,戴氏唬着臉說道:“一天的淨胡說八道,吃兩天飽飯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是吧?仔細你們的皮。”

吓得兩個小的都不敢說話也不敢擡頭,“娘,二妹和弟弟也是開玩笑的,再說了,這有理想也是好事情啊,誰說咱家以後不能使奴喚婢騾馬成群呢?”

“你這丫頭也是,小點聲兒,沒得讓人笑話。娘還不是怕他們忘乎所以了,這才剛掙兩個小錢兒就這樣了,長大了可怎麽得了?”

“娘,你放心吧,弟弟妹妹不是這樣的孩子,再說了您自己教的孩子怎麽樣您心裏還沒有數嗎?”

“唉,娘也是怕他倆讓着鎮上的繁華晃花了眼啊。你是受過大福澤的,娘不擔心,可是其他的孩子就……”

“娘放心呢,有你和爹看着錯不了的,您啊,多心了。”看着李雁回小大人似得安慰自己,心裏好受了些,也是今天這買賣做的過于順暢了,讓戴氏心裏慌慌的。

“得了,是娘多慮了,二妮兒、晨哥兒,快吃吧,以後不可胡說啊。”

小孩子的情緒總是來得快去得快,讓戴氏說了一頓,一會兒就好了。

吃過了飯,戴氏掏出錢來要付賬,何大娘走出來說什麽也不收。

又讓小夥計把桌上沒動過的肘花、醬肉打包帶走,兩個人一陣斯巴,最後戴氏沒法子只能受了,又道了謝。

除了馄饨攤兒,戴氏又買了些針頭線腦,油鹽釀醋,又給文氏按照老方子抓了藥,戴氏早上出門時候帶的錢就剩下七文錢了。

在李雁回的強烈要求下,買了幾個白面饅頭回去,不能他們幾個在鎮上吃了馄饨,家裏的爺奶還有爹爹連着兩個小的什麽都沒有吧。

回去的時候戴氏破天荒的大方了一回,領着孩子坐着路過村裏的牛車回去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