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情話【31】

姜苧出了殿,見薛之問拖着病體跋了如此之久,思及他也曾為大昭朝堂出力許多,心中不由生出幾分側隐之心來,“薛相何故如此?”

“回皇後娘娘,老臣只是想見陛下一面。”薛之問昂頭挺胸冷冰冰回道。

涼風吹散了姜宇心頭那點惻隐之心,她的容色也淡了下來,“陛下在忙,沒空見薛相,薛相回殿去吧^”“皇後娘娘可曉得先帝最讨厭什麽?”許是見不得姜宇越俎代庖,薛之問突然氣勢一漲,瞠目瞪向她。

姜苧聞言擱心裏冷笑一聲,薛之問你可真是越老越有膽,先帝讨厭後宮幹政又與本宮何幹!她偏了偏頭,目光掠向宮牆旁那株殘枝,“這個本宮曉得不曉得都不打緊,不過有一樣本宮很想告訴薛相,父皇定不喜歡薛相如此逼迫陛下。”

薛之問敬慕先帝。先帝之于他,不恰當地說,那就是心頭的白月光,故而他一聽姜宇這話臉色就猛地一暗,卻是敢怒不敢言。

姜宇的聲音随後追來,“薛相若看不慣本宮自可和本宮計較下去,但薛相妄圖用陛下讓本宮妥協,可就太令先帝生厭了!”

至此薛之問氣勢一海,陡然彎了腰,蒼老之态越發明顯。姜宇随之嘆了一聲,“薛相原不必摻和進來這些事的,若薛相願意告知陛下這其中緣由,陛下定會歡喜,若不願意就回殿養病去吧,至于朝政,沒薛相也無大礙。”

薛之問面色發青,實在沒料到姜苧竟會軟禁他,難不成陛下就不管嗎!他嘴唇一抖,不甘心地問出了聲:“讓老臣進宮養病可是陛下的意思?”

“是本宮提議,陛下同意了的!”空蕩的殿前,姜苧的聲音裹着冷氣,“至于為何?那本宮就告訴薛相!因為薛相數次犯上,要作亂……”

“我沒有!”薛之問神情激動,猛然咳嗽起來,激烈的難聽的咳嗽聲不斷。

“沒有?那薛相可能對着殿裏的陛下發誓?!”姜苧旋身指了指殿門。

“娘娘欺人太甚!

“是本宮欺薛相還是薛相欺本宮與陛下?!薛相口口聲聲非見陛下不可,到底是何居心?!陛下是哪點做得不好讓薛相蒙了心,被人利用至此?!”

“老臣……”薛之問目光混濁,被她這一連串的質問駭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姜苧垂眸,宛如在看蝼蟻,聲音一低,斷了薛之問所有的念想,“薛相老了,養病去吧。來人,送薛相回殿。”

薛之問萎靡而去。

Advertisement

姜苧站直了身子,目光一凜,“常樂,宣楊鄲進太和殿。”

“是!”

楊鄲此人一向穩重自持,素日繞是泰山崩于眼前也面不改色,但今日這道聖旨如一道霹靂,炸得他一路火急火燎地奔到了宮中,直到聽聞薛之問與皇後娘娘發生争執被綁回了後殿方冷靜下來。

楊鄲一向認為這世間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理有據有因有果,陛下召見他定不會是尋他唠嗑與詢問兵部事務,前者陛下有皇後,後者陛下更喜歡看奏折,那麽問題來了,陛下召見自己莫不是也将他綁了?

楊鄲保持鎮定地邁進殿,可将行了禮,果然就聽得前方的姜苧一聲暴喝出了口,“來人!拿下楊鄲!”

殿門一關,兩個侍衛上前,一人摁住一只胳膊挾着楊鄲往前兩步,楊鄲一下子跪在了姜苧與宋瑾面前。

宋瑾帶着面具端然地坐着,不發一言,姜苧面如冷霜。楊鄲面色還好,只是後背蹿起的涼意侵上大腦,他神思滞了滞,才曉得開口,“參見陛下、皇後娘娘!”

宋瑾不語。姜苧打裏:他幾眼,當即顯出一副怒容來,“楊鄲你可好大的膽子!”随手将禦桌上的信件扔到了地上,“好好看看吧!”這些都是暗衛從楊家搜出來的,當然不是從楊鄲的房裏,而是從他大兒子楊慶城房裏搜出來的。

楊鄲心頭一寒,連句冤枉都沒敢開口,趕緊膝行幾步撿起信件,沒等看完,情緒便全然崩潰了.因為他意識到這并不是無中生有,這些信件是真的,都是真的!

楊鄲頓時面如土灰。在朝為官數年,他不說鞋躬盡瘁死而後己但也日日辛勞問心無愧,卻沒料到最後競栽到自己兒子身上,委實難堪啊!

楊鄲如今也無心思再辯解什麽,認命地伏地認錯,“臣萬死不足以謝罪。”

宋瑾瞧見側目望向姜苧,姜苧亦是動容,不禁開口道:“楊大人做事認真,為政務一貫數日不着家,因此對子女疏于管教,也算情有可原。”

楊鄲因最後這句落淚。時間所有事情的發生果然都是有理有據有因有果,他一心撲到政務上,數年來家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個睡覺的地方,而對子女他也未盡到一個父親的職責,楊慶城走到歪路他也難辭其咎。

“但這禍畢競出在你楊家。”姜手看過暗衛的記錄後也不禁對楊鄲對待家庭子女的冷漠行為咋舌,好在他對君主對朝堂盡忠,姜苧便又道:“陛下與本宮商議過後決定給你一個将功折罪的機會。”

楊鄲一派從容不迫地出了太和殿的消息不腔而走,朝堂衆臣聽罷心思各異,也都在靜靜期待着陧下下一個會召見誰。

可惜宋謹誰也不想再見了。見楊鄲時若不是姜苧緊握着他的手,他都要翻桌飙淚了。姜苧笑道:“你是殿裏久了,見不慣生人,不如再見一個習慣習慣?”

“還要見誰?”宋瑾幽幽地問。

姜苧:“我爹。”

宋瑾自然會見姜義,姜義一進來,他就熱俦地迎上去,才一張嘴,姜義撲通跪了,“臣!臣!

參見陛下!”

“朕知道你是臣,不能喊你爹。”宋瑾哀怨地看了一眼姜苧,“為何你的爹和朕沒有關系?”

姜苧:“有的。他是你的臣子。”

“滿朝文武都是朕的臣子。”

“所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