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上) 古風年下,生子

第十五章 上

前往蜃卿山祭天當日,風急雲沈,天色晦暗難辨。

一條蜿蜒山路自山底游蛇狀盤上山頂,沒入雲霄,舉目不見終點,愈顯陡峭險峻。

龍辇緩緩停在山腳,其後跟著一幹大臣們乘坐的軟轎,也随之止步。

朝中二十來位重臣自各自轎內跨出,拜服在地,迎請龍辇中的皇帝。

雅重月自紫紅簾幔掀開一角,看見柳從眉跪在龍辇左近。他今天沒有束發,長長的棕褐發在身後披散開來,一襲剪裁得體的皓白長衫,襯托得姣好身段如楊柳扶風,曼妙誘人。

雅重月頓了頓,将視線收回。

在九兒幫助下理了理沈重繁複的祭天禮服,沈聲問他:“朕穿這身如何?”

九兒素來看皇帝是怎看怎入眼,怎看怎俊美無雙的,自是別無二話。只是有點意外皇帝今日氣勢似乎不同於以往。

雅重月今天刻意以老成持重形象示人,隐藏了他那副略帶嬌柔、略顯稚氣的絕美容貌,只露出冷冽如星月的眸子和微微颦起的眉峰。他收起了忍氣吞聲、佯作懵懂的少年般面目,徹底擺出一國之君的深沈。

“特殊舉動自然寓意有特殊目的。”皇帝淡然道。邁出龍辇,傲然掃視一圈跪伏衆人,“傳朕旨意,所有參與祭天人員,全部随朕步行上山。”

人群傳來一絲騷動,終日飽食不運動的大臣們面面相觑。

禮程安排不是随龍辇行至臨近山頂祭壇,再下地步行的麽?

怎麽說改就改了,難道是皇帝臨時和內閣商議過後做了調整,尚不及通知随行祭天的大臣們?

朝臣們疑問的目光投向最前方的柳首輔。如果禮程有變動,這位首輔大人該是第一個知曉的才對。

聽到身後小小聲的議論,同樣對皇帝突如其來的宣布深感意外的柳從眉只是眼眸半凝,聲色不動。

Advertisement

祭天儀式即将開始,雅重月突發變數,顯見是刻意為難這些身嬌體弱的大臣。

皇帝自幼習武,根基紮實,爬個山對他來說不算什麽,但這次參與祭天的多是文臣,要不事勞作的這幫人爬到高聳入雲的山頂上,只怕在山腰就會累癱。

屆時,皇帝挑個類似“祭天路上心志不誠,侍君貳意”的罪名,就可以無所顧忌整垮一票人。

雖然清楚皇帝打的什麽主意,但柳從眉也深明,絕對不能當著衆臣的面給皇帝下不來臺。

雅重月挑釁的目光也恰恰落在他面上:“柳首輔,你就跟在朕身側吧。”

“……臣遵旨。”

柳從眉起身,恭敬站到了皇帝身後兩步之遙。

見柳首輔無異議,大臣們開始在心裏打起了鼓:媽呀,蜃卿山幾千米高,還不算九曲十八彎的盤山小道,這下完了,搞不好小命要交代在這了……

頭腦稍微清醒一點的,更進一步想到除了爬山之外,祭天的其他環節恐怕也沒原先設想的簡單。

當日聽說雅重月要來蜃卿山祭天時,群臣私底下嘲諷、嗤笑的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年輕皇帝心血來潮,頭腦發熱,竟妄想登上聖山拜祭,只怕走不到幾步就會被百姓和臣屬的口水淹死;作為老臣,過來看看皇帝壓不住陣的蹩腳把戲也好。

誰想到皇帝別有算計,在山腳就來個下馬威。不論是否挫掉了他們這幫人的威風,至少也能在臉面上狠狠扳回一城。

這趟祭天差事,看來燙手得很吶……

稍作整頓後,在年輕天子的帶領下,苦著臉的隊伍開始朝山上進發,原地留下一幹馬夫、轎夫、奴婢和遠遠圍觀的看熱鬧的百姓。

這還只是個開始。雅重月邁著堅定腳步踏上蜃卿山褐黃山徑時,在心頭默念:今天便是朕為你們精挑細選的,展示天命所歸與奇跡的黃道吉日。

──────────

還有十五章(下),晚上補放上來……

所以算一日兩更(被PIA)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