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她記得上輩子有人在論壇問了一個問題,要是你回到二十年前,會做什麽?
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買房子,買房子,再買房子。
要是孟江蓉回到二十年前,有能力的話,她也要買房子,買房子,再買房子。
畢竟未來的房價,可是漲的蹭蹭的,要是有五六套房子收租,就能在當地過上不錯的生活了。
現在她真的回到這個年代了,真的有買房子的能力了,她當然要買房了。
尤其是還有那麽一個“老公”,随時随地會把家裏的錢拿去給外人用,她就更要把錢變成不動産了。
可房子不是衣服鞋子包包,不是想買就能買的,得慢慢碰,所以孟江蓉先把存折裏的錢取出來換了一個新的存折,防止趙大海再偷偷把錢給了陳心月。
這有人賣房子,她當然得去問問了。
這個老孫孟江蓉也認識,就快要退休了,按照廠裏的規定,可以有一個孩子接他的班,他家最近正因為這個鬧得不可開交呢,怎麽忽然想起來要賣房子了?
等會兒吃了飯,她就去張嬸家裏好好打聽一下,到底是怎麽回事。
孟老太伸着脖子見是女兒回來了,就問道:“江蓉,怎麽回來的這麽晚,你又去哪裏了?”
“媽,我在街上逛了逛,順便買了點菜,咱們晚上吃魚。”
說着,孟江蓉把手裏的草魚提了提,好讓孟老太看一眼。
孟老太看了那魚一眼,立即就說道:“孩子還小,吃魚卡着喉嚨怎麽辦?咱們家也就是過年的時候飯桌上有條魚,兩個孩子還要鬧一番呢。”
孟江蓉把土豆放好,拿了一個塑料盆放在地上,開始收拾那條草魚。
“媽,這個你就別管了,這條魚我做成魚丸嗎,把魚刺都給挑出來就行了,這吃魚對身體好,尤其是老人跟孩子,有專家就說了,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魚肉的營養價值可高了。”
“既然是專家說的,那以後咱們多吃點魚,就是魚丸做起來有些麻煩,反正我在家裏也沒什麽事,以後我多給你們做魚吃。”
吃過飯孟老太就把孟江蓉敢去休息,孟江蓉站起身抓了個圈,說道:“媽,你看我現在好的很,真的沒事了,就是要去休息,也得把碗筷給收拾了啊。”
“一共就這兩個碗,兩下子就收拾好了,你趕緊去歇着,我來收拾就行了。”
“媽,我剛吃完飯就去躺着不好。”
孟江蓉把碗筷收拾了就去水槽邊刷,孟老太擦了桌子,母女兩個一塊幫忙,很快就把桌子給收拾好了。
“行了,我先回家去看看,你歇着吧,等下午我去接孩子,你不要去了。你剛請了假,就跟沒事人似的去接孩子,讓人看到不好。”
孟江蓉:“媽,你還會去幹什麽啊,又不是沒地方睡,你中午在這邊歇歇就好了。”
孟老太搖搖頭:“我家裏還喂着雞呢,不得會去喂喂,下午我還得去河邊一趟。”
孟老太并不跟女兒住在一起,不過走路并不遠,十多分鐘就到了。
等孟老太走了,孟江蓉換了身衣服,就去了張嬸家裏。
張嬸就在家屬樓的最頂層,孟江蓉按照記憶站在張嬸家門前,敲了敲門。
門後很快就響起腳步聲,張嬸的大嗓門也響了起來:“誰啊?”
“張嬸,是我,江蓉。”
張嬸手裏拿着一個饅頭開了門,見真的是孟江蓉,臉上立刻帶上了笑:“是江蓉啊,快進來。”
張嬸一家正在吃飯,她丈夫兒子兒媳孫子都在,孟江蓉一一打了招呼,張叔問道:“江蓉啊,吃飯了麽,沒吃的話就在這裏吃點。”
孟江蓉笑笑:“張叔,我吃了,這個時候來,真不好意思。”
“有什麽不好意思的,這也沒別人,咱們都多少年的鄰居了。”
張嬸的兒媳雖然不跟孟江蓉在一個廠子裏,可在一棟樓裏住了那麽多年了,跟孟江蓉也非常熟悉了,她就問道:“江蓉,我聽說你昨天落水了,現在沒事了吧?”
“沒事了,昨天救上來以後我就沒事了,我媽不放心,非得要我在家裏歇兩天,說什麽也不讓我去廠裏。”
“你媽也是為了你好,昨天你好一會兒才醒過來呢,”張嬸一邊吃飯一邊說道:“可把我們給吓壞了,好在你挺過來了。”
“我也知道昨天那事太驚險了,心裏也後怕的很,昨天晚上吓得我半夜沒睡,只要一閉眼就是水漫過來,所以我才在家歇幾天的。”
又說了幾句閑話,孟江蓉就問道:“張嬸,老孫家為什麽要賣房子,他們家孩子不少,怎麽突然想起來賣房子了。”
因為都是一個廠子裏的工人,孟江蓉對老孫家的情況也是了解的,他家有五個孩子,老大在外地,小女兒沒成家,好好的怎麽想起來賣房子了。
張嬸一邊吃飯一邊說道:“老孫不是馬上就要退休了嗎,因為接班的事,他的三個兒子鬧的不可開交,最後一商量,誰接班就抓阄,沒接班的就分賣老院子的錢,反正他們家還有一個院子,也有廠裏分的房子,也不是沒地方住。”
“江蓉你問這個幹什麽,難道你想買房子?你們家也不缺房子啊。”
孟江蓉要買房子,張嬸是怎麽也沒想到的,畢竟孟江蓉是不缺房子的。
孟江蓉早就想好了理由,笑着說道:“張嬸,你也不是不知道,大海的父母都在鄉下,以後總要跟着我們養老的,我們現在住的房子有點小,他的父母要是來了根本就住不下。”
“再說了,”孟江蓉露出個不太好意思的笑:“大海老是覺得跟我結婚的時候什麽都沒有,面子上有點下不去,現在我們有能力了,他就想買個大院子,打打那些人的臉。”
“孫家的那個房子面積不小,位置也挺好的,就在一中後面的胡同裏,就是房子是老房子,要好好收拾收拾才能住人。”張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