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寧熙不需要他的回答, 甚至不需要任何回應。
她所指的這條路,僅為在天子心中埋下懷疑的種子,未曾想過他會依照這條路走下去。
畢竟一家之言, 如何可信?
公輸家族所講所述,是一家之言;她所講所述,亦是一家之言。
她需要的, 是兩者之間的離心,是相互猜忌而産生的疏遠。
離心意味着分歧,分歧帶來了分權,長此以往,權力再不似從前高度集中于公輸氏。
寧熙向來有自己的偏執與頑固。
想達到的目的,就一定要達成。若天子能依照她的指示去做, 那是最好的, 若不能,她自有千萬種方法使得殊途同歸。
年幼時喜書好讀,與寧笥閱遍天下典籍。
于書中得知, 天下巫族并非只有一家。除了在定居在都城的公輸一族,還有大大小小各族巫祝散布五湖四海,其中祁北游巫勢力最大。
當年公輸家與游巫為奪權, 明争暗鬥,各自扶持君王上位。
但據聞公輸家更得神明庇佑,最終在争權中勝出, 而游巫一族大批被斬殺,剩餘老弱病殘放逐祁北,任其自生自滅。
經過幾代更疊, 游巫一族慢慢又興盛起來, 公輸家卻日漸式微。若非族中有聖子誕生, 游巫們必然從祁北返回殷都,奪回往日榮光。
北方苦寒,不宜生存,游巫一族在那裏歷經磨難。
身體上的苦痛,更磨砺心智。他們專心研究巫祝之術,誓必将公輸一族拉下高位!
彼時寧熙讀到此段,只覺有趣,并未深思。如今回味,竟覺得可為自己所用。
Advertisement
當初兩族相争時,各執一詞,認為自己扶持的人才是天降之才。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扶持的人都未得到神明首肯,只是兩族為了奪權編造的謊言……
若真如此,公輸一族可誕生聖子,游巫一族亦可誕生“聖子”。
僅僅理論不足以成事,唯有實踐方可成大事。她利用手上資源與天子疑心,試圖創造出一位新的“聖子”。
後來寧笥通過細作給寧熙傳信:
祁北游巫為他推算命格,認定他是真正的會帶來福祉的聖子。
寧熙看完這封信,擡手将它燒毀。
靜默平淡的心境此刻泛起一絲波瀾,她有些惘然,寧笥的命格……是她從中盤旋的人力所為,還是原本注定的天命所歸?
不過細想,寧笥的生平确實該是正道巨擘該經歷的:
王室後裔,血統尊貴;父母雙亡,舉目無親;國破家亡,颠沛流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只有經歷千般磨難的人,才會懂得蒼生之苦,才會想救黎民于水深火熱。
不似公輸玉,自出生起便受到千般寵愛,萬衆矚目,極度驕奢淫逸又怎會讓他與難民共情?
他這種被溺愛長大的人,只會養成自私利己的性子,只會帶來無盡災難。
寧笥與公輸玉相較,确實更像聖子,也更該是聖子。
可是……
自己與寧笥相較,是否也像聖子?
寧熙思緒翻湧,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在腦海中剎那閃現。
沉吟片刻,她搖搖頭,将這個念頭打散。
不論事實如何,此時此刻,她需要寧笥成為“聖子”,她要借助他的力量推翻前任“聖子”。
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離奇的言論最初從極寒北地傳過來的,輾轉至中原時,已不知編撰出多少版本。
不論多麽離奇玄幻,皆萬變不離其宗——
假聖子端坐神臺之上,接受萬民供奉;真聖子歷經重重磨難,終于涅槃歸來!
帶來禍端的災星終會隕落,真正太陽的光輝将照耀世間萬物!
乍然聽到這般言論,沒人敢相信。
因為那簡直是大逆不道!簡直是天方夜譚!怎麽會有這樣恐怖的言論傳播?
人們避之不及,紛紛閉目塞耳。
畢竟他們固守幾十年的理論,突然間徹底被推翻,任誰都是難以接受的。
這種否定,不僅是對公輸玉的否定,更是對他們幾十年供奉行為的否定。
他們難以接受,十分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