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在百貨大樓買了好東西, 母女倆心滿意足。去外面找了個沒人的死角,穆清把羊絨布收起來。
林玉拉着閨女,“走, 買肉去。”
從西南邊陲到東北的荒山野嶺, 林玉都愛上這種偏僻的小地方了。
這種地方人少, 管的也少, 只要你有錢有票,或者說你只有錢,想弄點什麽好東西也有的是的辦法。
林玉還沒走到肉鋪, 就聽前頭兩個穿着打扮很體面的母子商量去哪裏哪裏買肉, 說家裏肉票不夠請客吃飯,得去買點高價肉。
那個兒子還在說,手裏的肉票幹脆省下來, 去罐頭廠的店鋪買些俄式的肉腸,拿來招待遠道而來的親戚,那才叫有面子。
當媽的聽了連忙點頭,還說年前運氣好, 還買到了一塊高價野鹿肉。
林玉也不想買肉了, 拉上閨女感覺跟過去,跟的太近了還被那對母子發現了。
當媽的很警惕,“你們跟着我幹什麽?”
“不是跟着你們,家裏沒有肉票了, 要招待客人,這不是趕着去買點高價肉嘛。”林玉現在膽子也大了, 随口胡謅, 那當媽的也信了。
“大妹子, 咱們走一條道呀!咱們趕緊着, 馬上中午了,家裏還等着肉下鍋。”
林玉不着痕跡地打聽消息,那個大姐當她是經常去的人,還跟她抱怨,說早年間買高價貨還挺好買,現在白水縣的人越來越多,舍得吃的人也多了,現在去晚了都買不到好東西。
“怎麽會,我剛才去百貨大樓,聽說羊絨布賣不出去,大家都嫌貴。”
大姐哈哈大笑,“你這就不知道了吧,羊絨布那個玩意兒确實好,我也去看過,咬咬牙也不是買不起,只是花費實在太大,舍不得。用羊絨布做一身衣裳,都夠全家吃一年肉了。”
現在家家戶戶人口都多,你要做,不能只做一件吧,全家人一人一件那可做不起。
還有一個原因,現在這個年月,只要你家有一件結婚的紅衣裳,随時都會有人來借,更不要說羊絨大衣這樣的好東西。都是低頭不見擡頭見的,人家都開口了,你借是不借?
大姐感嘆一句,“平日裏大家互相幫襯着過日子,感覺還挺好。可是人家三天兩頭來你家借東西,換誰都受不了。”
這家兒子要結婚借去穿一天,那家兒子要去參加什麽表彰大會借一天,隔壁大小子要去相親也來借,怎麽借得過來。
那麽金貴的東西,借出去更是心疼的直抽抽。
林玉沒經歷過多少這樣的事情,不過還是表示理解,确實是集體日子不好過。
大姐連忙反駁,“大妹子這句話你說錯了,集體日子好着了。你思想上可別歪了哦。”
“大姐說的對,是我說話沒過腦子。”
大姐笑眯眯地打量林玉一眼,“你也是随軍的家屬吧?”
“您怎麽看出來的?”
“哈哈,我在白水縣住了十幾年了,眼光可利着呢,我家三個小子都是在白水縣出生的。”
“您老資格了!”林玉一臉敬佩。
總算到地方了,林玉也松了口氣,這個大姐太能說了。
林玉連忙跟這母女倆告別,拉着閨女就走。
“哎,你怎麽走左邊,賣肉的攤子在右邊。”
“我不着急,我先去買點其他的。”
林玉拉着閨女就跑,走遠了穆清才說,“那家的男人至少是個團長。”
“我猜也是,在白水縣待了十幾年,說不定比團長還高。”
“應該不會比團長高。”
穆清覺得,師長級別以上的随軍家屬,沒有這麽接地氣的。
“管她是不是,我可不想再碰到她了。”
林玉正在說話的時候,穆清看上了右邊攤上的草藥,一看就是精挑細選過的。
穆清問多少錢,攤主說話的口音她聽不太懂,旁邊一個熱心的大哥幫着介紹,左一堆藥材五毛錢,中間一堆三塊,右邊那一堆給七塊。
價錢方面穆清沒有意見,林玉見閨女對這些藥材喜歡的很,就準備給錢。
“慢着。”
“怎麽了?”
賣藥材的老頭盯着林玉手裏的工業券,說了一長串話。
林玉看向熱心的大哥,大哥連忙說,“他家的鐵鍋壞了補不了,想跟你換一些工業券去買鐵鍋,藥材價錢可以商量。”
“那感情好,我家短時間內也用不着工業券。”
老頭子露出個笑容,對大哥叽叽咕咕一頓說,大哥在中間幫忙說話,這單生意很容易做成了。
穆清跟着娘親往前走,腦子裏在想,那個老頭兒可能就是住在山上的采藥人。
“想什麽呢?”林玉看了閨女一眼。
穆清指着前面,“那裏賣石磨。”
“我看看。”
林玉拉着閨女過去,還真是買石磨的,不是那種鄉下人家院子裏的石磨,都是小小的一個,最小的直徑只有三十厘米長。
“我這個石磨可是特意做出來的,別看小,這個大小最适合你們随軍的家屬用了,以後就算搬走,這個石磨也能帶走,不會便宜其他人。”
“你怎麽知道……”
“哈哈哈,這還用問嗎?能來這裏的人,七八成都是部隊裏的人吧。”
“白水縣以前跟石磨縣差不多,十多年前白水縣開始駐軍之後,後頭又來了外國專家,才發展的越來越好。咱們縣裏面,部隊至少占了一半的地盤。”
賣石磨的撇嘴,“那些外國專家沒撤走之前,咱們白水縣的華僑商店辦的可好了,要什麽有什麽,各種外國的糖和酒,随便買。唉,石磨縣可比不了哦。”
隔壁賣菜的聽不下去了,“老張你嘚瑟啥,你以前不也是石磨縣的?才在白水縣過幾年,就看不上石磨縣了?”
老張哈哈一笑,“哪裏看不上石磨縣,這不是誇咱們白水縣好嘛。”
這個石磨林玉看得上,只是現在不方便拿,只有等一會兒要走的時候再過來。
老張笑着道,“沒事兒,走的時候再過來也行。”
賣石磨他都賣習慣了,一般買石磨的人,都是最後要走的時候才來,他都習慣了。
林玉和穆清母女倆又去其他地方轉悠,買了不少雜七雜八的東西,身後的背篼都裝滿了。穆清右手伸進背篼裏,把裏面的東西都轉移了。
林玉背着空背篼,“走,咱們去右邊看看。”
這個時候已經是中午了,來往的人多了起來,林玉快步往前走,到了賣肉的攤子前,肥肉只剩下一點點了,瘦肉倒是多得很,加起來估摸着有七八十斤肉。
林玉直接給包圓了。
賣肉的小哥樂得輕松,“大姐,家裏要辦喜事?”
“哎,這些肉可能還不夠。”
小哥眼睛都瞪圓了,“你家要辦幾桌?這麽多還不夠?”
林玉笑了笑,“你那裏還有沒有存貨?”
“有倒是有,給別人留了三十斤肥肉,只是……”
林玉打斷他,“賣嗎?一斤肉我可以多給一毛錢。”
“賣!”
林玉笑了笑,“你等等我,半個小時後我過來。”
背着肉出去,半個小時後林玉又來,給了錢,把這三十斤肥肉背走。
林玉小聲對閨女說,“這些肉做成蘑菇醬,夠你爸吃好長一段時間了。”
穆清笑了笑,“您想我爸吃的時間長一點,就多放一點鹽。”
“哈哈哈,這個法子可以。本來就是給他下飯的,不能讓他當主菜吃。”
母女倆一趟一趟地買東西搬東西,還要盡量背着人,中午飯都沒吃,最後背着石磨出去,已經到回家的點兒了。
胡平他們開車過來,看到林玉母女倆等在路邊,他吆喝了一聲,“買石磨了?怎麽不在石磨縣買?”
林玉笑着道,“剛好碰上,就順手買了。”
胡平他們跳下車,幫忙把石磨和背篼擡上車,林玉抱着閨女上去,關上車門,司機一踩油門跑起來。
“嫂子,回去我們車子拉的重,開得慢,到青松嶺估計要傍晚了。”
“沒事兒,我們也不趕時間。”
穆清掏出兩個熱氣騰騰的包子遞給娘親,“吃點兒墊墊肚子。”
林玉順手給胡平,“你們也吃一個嘗嘗。”
胡平連忙拒絕,“我們在部隊裏吃了,不餓。”
林玉點點頭,自己拿着包子吃起來。
胡平聞着味兒,真香呀!
“嫂子在哪兒買的?”
“在,那個……什麽地方買的。”
胡平笑了起來,“你說的是小南街吧。”
“對,就是那兒。”
“那個地方我們以前也常去。”
穆清好奇,“他們沒人管嗎?”
去了小南街之後,穆清覺得,小南街上的人,無論是賣家還是買家,都有些肆無忌憚,好似一點都不擔心。
胡平一下領會到穆清的意思,淡淡地笑了笑,“邊疆地方,也不用管的那麽嚴,大家夥兒都是為了混口飯吃,也算是給咱們的福利吧。”
要說白水縣為什麽這個寬松,除了部隊強勢的原因,還有就是白水縣沒有革委會這些亂七八糟的單位。
說白了,白水縣就是部隊的後院子。白水縣總共多少人?部隊有多少人?白水縣靠着部隊發展,會形成這樣的情況也不奇怪。
“沒有縣長?”
“嘿嘿,一個縣怎麽能沒有縣長呢?”
司機說,“這個問題我知道,現在白水縣的縣長是退伍軍人,六六年的時候接替原來的縣長上位。”
啧啧,仔細想想這個時間節點,真是意味深長。
穆清猜測,估計是因為這裏實在太偏僻,那些争鬥的人也沒把這個犄角旮旯放在眼裏,要不然也不可能發展成這樣。
林玉一邊吃包子一邊想,幸好閨女督促她爸來當兵,荒山野嶺的地方,比穆家村過的還自在呢。
填飽肚子,林玉抱着閨女,讓閨女枕着她的腿,“今天你還沒午睡,先睡一會兒。”
穆清打了個哈欠,靠着娘親慢慢睡着了。
如胡平所說,回到家裏已經傍晚了,還沒走進院子裏,就聽到屋裏的貓叫狗叫。
特別是招財,汪汪汪地叫的特別兇。
“別叫別叫,這不是回來了嘛。”
林玉打開門,招財一下沖出來,好險沒把林玉沖了個仰倒。
“招財!”穆清嚴厲地喊了一聲。
“嗚嗚~”招財好似知道自己犯錯了,夾着尾巴不停地蹭林玉的腿。
“知道錯了就行,下次可別這樣了。”林玉撸了一把狗頭,先進屋。
今天買的雜七雜八的東西先整理出來,肉放着先不管,要等菌子存夠了才開始做。
林玉對閨女說,“希望趕緊下雨,下完雨山上的菌子才長得好。”
“天氣熱起來,雨水多,說不定今晚上就下雨了。”
半夜,穆清睡的正香,迷迷糊糊間聽到屋頂一陣噼裏啪啦的聲響,她翻了個身,老天爺真給面子。
下了一夜雨,地上都是稀泥,上午母女倆沒有出門。
睡了午覺起來,母女倆這才穿上雨靴,戴上帽子,背着背篼上山。
對面李紅麗羨慕道,“你家準備的真齊全,我啥都沒準備,現在要上山只能光腳去。”
林玉笑着對她說,“我們原來在西南,那裏雨水多,沒有雨靴日子都過不順暢,家裏一直準備着雨靴,來的時候就帶來了。”
出去的時候路過廖家,吳鳳藻他們也沒準備雨靴,看吳鳳藻的作态,她也不像是會上山撿菌子的人。
青松嶺就他們幾家人,現在只有她們娘倆上山,山上的菌子可不是想怎麽撿就怎麽撿。
穆清樂滋滋地上山,還沒走兩步,就發現前頭有人撿過了。
“是誰來撿過了?”
“胡平他們?”
“可能吧。”
“沒關系,咱們走這邊。”
穆清跟着娘親走另外一邊,這邊新長出來的菌子多呢,娘倆專門挑長得大小合适的撿。
太大的不要,太老。太小的不要,懶得彎腰。
一下午母女倆撿了好幾筐,簡直太棒了。
林玉錘捶有些酸的腰,“差不多了,反正撿不完,咱們明天再來。”
“好。”
母女倆下山,碰到一個老太太背着滿滿一背篼菌子過來。
林玉友好地問好,那老太太笑着說,“我知道你,你是林玉吧。”
“您知道我?”
老太太笑着說,“我們住一個家屬院,我怎麽會不知道你。”
林玉:“……”可是我不知道你。
老太太笑着介紹自己,“我愛人姓秦,看在我這麽老的份上,你家小丫頭叫我一聲秦奶奶我還是受得起。”
林玉連忙道,“您就是秦副師長的愛人?真是不好意思,我沒認出來。”
秦老太太哈哈大笑,“我們見都沒見過,你沒認出來正常。”
“咱們都背着東西,還是別站在這兒聊了,先回去吧。”
“行,您走前面。”
“那我就不客氣了。”
秦老太太才來家屬院的時候林玉就知道了,本想上門拜訪,吳嬸子說老太太不喜歡見外人,她才沒去。
後頭孫豔和李紅麗來了,也沒去秦家拜訪。
林玉心頭納罕,原本以為是個不好相處的老太太,今天這麽一看,脾氣還挺好的嘛。
穆清下了這個結論沒過兩天就自己推翻了。
原因是他們在山上又碰上,林玉主動邀請秦老太太來家裏坐坐,怕她一個人在家無聊,老太太直接拒絕了她。
林玉提出她要是不願意來,她去也行,秦老太太還是不同意。
林玉無語,這老太太怎麽如此不好說話?
這些天撿的菌子夠多了,林玉第二天沒出門,在家切肉丁,準備各種配料,等這些都準備齊全了,第二天一早帶着閨女上山,去木房子。
用了兩三個小時的時間,把蘑菇醬熬好,又抓緊時間回來,總算趕在天黑之前到家。
吳鳳藻家已經吃完晚飯了,在院子裏遛彎兒,“你們娘倆這是幹什麽去了?出門一天。”
林玉笑着道,“穆清想去山上打獵玩兒,我想着反正沒事兒,就陪她去轉轉。”
“打到了沒有?”
“清清想打飛龍,轉悠了一天沒碰上,回來的時候随便打了兩只野雞。”
“飛龍啊?那個确實需要運氣。”
吳鳳藻也聽說過這個玩意兒,老廖下屬以前送過一只來,炖湯确實香。後頭她再想吃,就再也沒吃着。
她家老廖也不出門執行任務,不去山上跑,自己肯定抓不到飛龍。老廖也不是那種為了一口吃的麻煩老下屬的人,吳鳳藻只能算了。
蘑菇醬總算熬完了,林玉後頭幾天都在家裏休息,就算上山撿菌子,也是撿回來處理好曬幹。
其他幾家也一樣,後山上那麽多菌子,他們幾家人吃是吃不完的,撿回來都是曬幹。
說起撿菌子,有一天隔壁孫豔過來借雨靴,林玉不好拒絕,穆清直接說,“鞋子這樣的私人物品怎麽借?”
孫豔皮笑肉不笑,不陰不陽地說了句,“你家真金貴,東西都不外借了?”
“你家不金貴,光腳走路呗。”
孫豔直接被氣走。
後頭據李紅麗說,她偷偷看到孫豔去找廖師長愛人,肯定告狀去了。
林玉笑了笑,既然沒來找她,說明吳嬸子也只是聽過就算了,沒放在心上。
李紅麗跟林玉打聽,“你這些日子上山撿菌子碰到過秦副師長的愛人沒有?”
“碰到過,怎麽了?”
“你說奇怪不奇怪?秦老太太看着脾氣挺好,看着挺好相處的一個人。前天在山上碰到她,聽她說這些日子撿了很多菌子,家裏都沒地方曬了,我說我家有多的簸箕,下午給她送去,她一下臉色就不好了,說了句不用就走了。”
李紅麗小聲說,“她家是不是藏着什麽見不得人東西?”
林玉雖然也這樣想過,但是,她躊躇了一下,“不至于吧,她搬家都是後勤部幫忙搬過來的,能有什麽見不得人東西?”
“也是哦。”
林玉說道,“可能只是不喜歡別人去她家裏。”
“有這樣的人?”
“肯定有。”
因為她家閨女也是這樣的人,不喜歡不熟悉的外人來家裏,更別提去她的屋了。
“住一個家屬區,只要是無仇無怨的,經常串門不是挺正常的嘛。”
當然,她和孫豔兩個人就屬于老仇人,不在這個範圍裏面。
兩人說了一會兒話,李紅麗才回去,看到孫豔在院子裏,她不屑地撇開眼,多看一眼都傷眼睛。
穆清聽了些秦老太太的八卦,也以為她不愛別人去她家,直到一件事改變了她的想法。
穆清喜歡松香,喜歡用也喜歡做,閑着沒事兒就去上山摘松枝兒,碰到秦老太太。
秦老太太好奇,問她摘松枝兒幹什麽。
穆清老實說,“做松香。”
秦老太太眼睛一下亮了,“你會做香水?”
“香水?”穆清想了想,“也算是香水吧。”
秦老太太高興地拉着她,“小丫頭,我今天帶你開開眼界。”
于是,穆清把她摘的松枝兒丢在院子裏,跟着秦老太太去她家。
好家夥,老太太從床底下拉出兩個大皮箱裏,裝着的都是各種香水。
裝香水的各種瓶子,更是漂亮非常,穆清都有點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