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周小娥聽說林建民幫人家賣鹵雞蛋,得了五毛錢酬勞,第一反應就是看林建民的面團賣完沒。
可面盆子裏頭光亮亮的,一點也沒剩。
“這鹵雞蛋跟雞蛋餅都是用雞蛋做的,放在一塊肯定會影響生意的。”周小娥幫林建民把面盆子和案板都卸了下來,靠在水池子邊上準備刷。
“是影響了,”林建民順手把周小娥擋在了旁邊,自己拿起刷碗的絲瓜絡清理起來,“我平時四十個雞蛋餅,最多八點過幾分就賣完了,今天到八點二十才賣完。”
“你這人……”周小娥有點哭笑不得,幸好這旁邊沒別人。
林建民卻是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凡爾賽,“這不是事實嘛,我怎麽了?”
周小娥瞪他一眼,“沒怎麽,好得很,不過這鹵雞蛋咱們肯定不能賣,影響自己生意不說,還跟你說的那大哥搶生意,你幫人家賣一天鹵雞蛋回頭自己就賣,人家肯定覺得你不厚道,不過在家準備點現成的東西拿去放在攤子上賣,倒是也行。”
“賣粽子怎麽樣?”提起肉粽,林建民嘴巴裏就忍不住淌口水。
“行倒是行,不過這粽葉也用不了幾天了,粽子這東西,也算是節氣性的東西,不長久。”
青山縣這邊包粽子,大家用的都是蘆葦葉,比起南方的竹葉,蘆葦葉雖然也不少,但是一入秋蘆葦葉就老了,根本不能用了。
“先做點試試呗,再說在家裏準備粽子,除了食材,也不用準備別的東西不是。”林建民覺得,不用額外添置東西,能比本錢多掙點,那就是劃算的。
周小娥點了點頭,“也行,試試呗,吃不完拿回來自己吃也行,反正做粽子,除了材料也就費點水和煤,鍋用現成的就是。不過……這肉粽成本太高了,咱們要試,蜜棗棕或者花生粽就行了。”
林建民本來都準備上街去買肉了,聽見這話,又拐了回來,“那蜜棗棕甜了吧唧的,不頂飯,會有人買麽?”
“青山縣這邊,大家夥兒吃得多的,還是甜粽子,好些人受不了那鹹粽子的味兒,還是甜粽子保險點。”對于做生意,周小娥是有自己的見解的,她雖然柔順好性,可原則性的東西,她也不會随大溜。
夫妻倆争執不下,剛好周小凱從外頭回來,“麻煩的很,一鍋粽子才能煮十個,做十個甜的十個鹹的,就算都賣不出去,回來也就兩頓飯的量,怕什麽嘛!”
夫妻倆對視一眼,好像……也就是這麽回事兒。
于是跟周母說了一聲,夫妻倆一起上街買材料去了。
上個月雞蛋餅攤子賺的六十四塊錢,給林母交了五十塊的生活費,又買了一斤糖兩塊錢,前兩天來丈母娘家買了一只燒雞兩斤點心,花了九塊錢,還剩三塊錢,再加上平常置辦雞蛋餅材料的流動資金,倆人手裏一共也就十二塊八毛錢。
大米兩毛五一斤,圓糯米是三毛,林建民本來說兩種米摻一下,不過周小娥在家裏也沒這麽做過,頭一回拿出去賣還是口碑重要,還是全買糯米花了六毛錢。
半斤五花肉一塊三,半斤蜜棗兩毛錢,倒是粽葉,青山縣不臨河,再加上端午節已經過了,夫妻倆找了一大圈也沒在市場上看見,還是問了好些人找到之前賣粽葉那家人家裏,才花四毛錢買到了四十片蘆葦葉。
一共花費兩塊五毛錢,倒是比周小娥預期的,低出了不少去。
米要提前泡,肉也得提前腌制,現在天熱提前太久也不好,周小娥跟周母商量過後,決定把東西先放到院子的老井裏頭冰上,等天黑了再做。
“咱們這粽子,賣多少錢合适呢?”
周小娥從周小凱的舊書包裏翻出來一張紙一支筆,把材料都寫了下來。
兩塊五分攤到兩種粽子上,蜜棗粽的成本是七毛,而肉粽的成本是一塊八,不過肉粽還需要許多調料腌制,這些瑣碎雖然用家裏的,但是也該加上去點,就按一塊九算。
“蜜棗粽是七分錢一個,肉粽是一毛九一個……”周小娥用筆支着下巴,認真思考起來,那模樣,渾似一個用功的學生。
定價這件事兒,大家夥兒都沒做過,不過周小凱前些天嘴饞,在街上看到賣粽子的問過。
“我那天問得那個老大娘,她的棕子是兩毛一個,不過她沒有肉粽,就是花生蜜棗兩種。”周小凱不上學後,同學介紹了個老工程師,跟着人家上了工地做學徒工,管吃管住每個月還有點零花錢,雖然苦點累點,但是好歹已經能給家裏創收了。
“那咱們也定兩毛一個?”林建民覺得定價這東西,随大流就挺好的。
可周小娥卻搖了搖頭,“蜜棗粽裏頭沒點葷腥,賣的比鹵雞蛋還貴肯定沒人買,最多也就能跟鹵雞蛋一個價了,一毛五吧。不過這肉粽……”
固有的觀念裏,肉還是很金貴的東西,肉粽定價跟雞蛋餅一樣,也有一毛多的掙頭,比雞蛋餅還多,可是這價格要跟雞蛋餅一樣,周小娥又怕粽葉的季節過去賣不了粽子,反倒把雞蛋餅的生意也給帶累了。
“三毛五吧,粽子是吃時節的東西,貨真價實賣的貴點,也是有市場的。”周母發表了一點意見。
周小娥點了點頭,覺得周母的話也有道理,就這麽定了價格。
“只是這粽子肯定要在媽這兒包,明天一早你來取麽?”周小娥算了算時間,煮粽子得一個小時,趕上林建民七點出攤,她得五點多起來包,不過棉紡廠雖然離周家不遠,騎三輪車一個來回也得半個多小時了。
林建民剛想點頭,旁邊周小凱發言了,“我幫姐夫送吧,我有自行車!”
他的自行車,是自己上班後的工資,加上周母的一點資助買來的,要不然每天跑步去設計院,也太遠了。
解決了所有問題,就等着晚上腌制準備了。
周小娥本來不想讓林建民在家裏吃飯,怕林家父母有意見,不過周母堅持,才叫林建民留下來吃了飯。
林建民吃完飯回到家,天都已經黑了。
竈房裏空蕩蕩的,林母又是趁着倆兒子媳婦兒下班前,給自己兩口子和兩個孩子做了飯吃,對于不肯下廚房的兩個兒子媳婦兒,就算做的有多,她也直接就給倒進了雞食槽裏。
王麗珍跟林建國就回娘家吃飯去了,田鳳霞和林建水就在屋裏躲着吃零食,反正月初沒過幾天,林建水的工資還富裕。
這樣的情形,總能讓林建民對父母的愧疚,一瞬消散,要不是張紅英偏心慣着王麗珍,事情哪兒會成這樣。而且出了事情老太太還是不出來說句硬話,無形中就讓大家覺得,受欺負的就該是周小娥。
憑什麽!
林建民忿忿的握緊了拳頭,回屋倒頭就睡。
第二天一早,雖然知道是周小凱往他這兒送粽子,林建民還是早起了半個小時。
天還早,上班的人不會來這麽早,擺攤的也還就他一個。
林建民紮下攤子坐到了樹底下,沒過幾分鐘,周小凱就來了。
“姐夫,你怎麽比我還早!”周小凱騎着自行車,竹籃子綁在後座上,因為沖風騎得快,兩邊臉頰和鼻子尖都是紅通通的。
林建民接過籃子,掀開布簾子,肉粽霸道的香味兒撲鼻而來,他再一次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姐夫,白線綁的是蜜棗粽,紅線綁的是肉粽。”周小凱跨上自行車都準備走了,卻又突然跳下來跑到林建民跟前,賊兮兮的笑道:“我早上可是吃了個肉粽的,我姐包多了一個,哈哈!”
說完,不等林建民反應,小子騎上他的大二八就跑了。
林建民對着沒裝滿籃子的一堆粽子,深深地洗了口氣,努力忽略心底那些饞蟲的同時,也不由得松了口氣——這麽香的肉粽味兒,還需要他宣傳麽?
林建民沒把粽子像昨天鹵雞蛋那樣擺到案子上,雖然粽子涼了也不影響,但是口感到底沒有熱乎的好。
他把昨晚寫好的牌子挂在了三輪車的外側,那是他在家找了大偉的一本舊書,撕了書皮寫的牌子,從上到下寫着雞蛋餅三毛,肉粽三毛五,蜜棗棕一毛五。
現在,就等客人來了。
當初賣雞蛋餅的時候,林建民自己知道自己什麽水平,在生意莫名其妙好起來之前,他一直是不自信的。
可周小娥的粽子,是他吃過最好吃的東西了,自信滿滿,就是林建民現在的狀态了。
差三分鐘七點,林建民迎來了早上的第一個客人——一個紮馬尾的年青姑娘,像是剛下夜班的樣子。
“師傅,來個雞蛋餅,加辣。”小姑娘說着,還捂着嘴打了個哈欠,哈欠沒打完,就蹙着鼻子使勁兒聞了聞,然後左右又看了一下,旁邊的攤子還沒擺起來,只有林建民一個。
林建民手下動作迅速的擀了一張面餅放進了平底鍋裏,滋滋啦啦的聲音伴着面餅的香味兒飄出來,那姑娘卻拿手把平底鍋飄來的香味往旁邊趕了趕,又使勁兒聞了幾下,然後才看到了林建民攤子前面寫着字的紙招牌。
“師傅,你這兒還賣粽子啊!這粽子竟然比雞蛋餅還香!”姑娘毫不吝啬的誇贊了一番,末了才道:“就是這三毛五一個,比雞蛋餅還貴,也太貴了吧!”
林建民挑開雞蛋餅,把攪好的雞蛋蔥花液倒進了餅皮裏,“姑娘,那可是肉粽呀,每個粽子裏頭最少都是大拇指這麽大的一塊肉,你想啊,要是肉少,能這麽香麽?”
姑娘又使勁兒吸了吸鼻子,“老板,我買一個雞蛋餅,再把蜜棗棕和肉粽各來一個,你給我算便宜點好不好?”
做早點生意,林建民還沒遇見過講價的,他的手都僵在了半空,有點不知所措的——這講價,周小娥沒交代過他怎麽處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