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這是每日的必備流程,只是今日因為太子受傷提早了些,還多了個老四。
胤礽看看懷裏的胤祐,小團子也正仰着小腦袋看他。
胤礽問他:“小七要不要陪太子哥哥一起去見汗阿瑪?”
胤祐等的就是他這句話,撲過去雙手環過他的脖子:“好呀好呀。”
胤礽自小習武,畢竟是五歲就能射鹿,八歲就能射狼的人,身高體格在同齡人中也算出挑的,抱着不滿三歲的胤祐從昭仁殿走到南書房自是不成問題。
他們進屋的時候,胤禛已經到了,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等着康熙檢查他今日的功課。
快速浏覽過手裏的幾張紙,康熙滿意的點點頭:“雖比起你的兄長還有些差距,但你念書的時日尚淺,能做到如此,朕已經很滿意了。”
大阿哥和三阿哥不在,他話裏的“兄長”指的是誰不言而喻。
胤禛恭順的站在一旁聽着,也沒什麽太大的情緒波動,畢竟整個紫禁城都知道,汗阿瑪對于太子的偏愛與器重,是別的皇子求不來的。
康熙擡起頭來,正好瞧見胤礽抱着胤祐走進來,他面色一沉,不怎麽高興的說道:“都多大了,還要兄長抱着,是連走路都不會了嗎?”
汗阿瑪既如此說,胤礽也只能将小團子放下來。
老二和老四都聽出了康熙言語間的不滿,卻捉摸不透他究竟為什麽不滿,就因為太子抱了胤祐?
但胤祐本人卻聽不出來,因為他是個心裏裝了好吃的就裝不下別的東西的小傻子,不讓抱是不可能的,就算自己能走他也想有人抱抱他。
小團子一路小跑着來到他汗阿瑪身旁,朝着龍椅上的康熙伸出胳膊:“阿瑪,抱抱~”
康熙深吸了一口氣,在心裏告訴自己:“不要生氣,不要生氣,親生的,親生的,動了手表妹那裏不好交代,忍忍吧,再忍忍。”
旁邊胤礽和胤禛兩兄弟都感受到了來自汗阿瑪的低氣壓,在康熙看來,教育皇子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小團子偏要來搗亂,換了別人免不了一頓責罰。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胤祐,還能沒事人一樣要抱抱。
“梁九功!”
康熙剛一開口喊人,還沒吩咐什麽事,胤祐的智商一秒上線,收回手,利落的往後退了好幾步,乖巧的站在兩位兄長身旁,繃着小臉,努力擺出皇父和兄長同款嚴肅表情。
康熙看了一眼這小機靈鬼,朝梁九功揮了揮手,示意沒事了,下去吧。
太子見過汗阿瑪在朝臣面前說一不二的樣子,卻沒想到他也會在一個三歲孩童面前妥協,又想起自己小時候,汗阿瑪同樣對他寵愛有加。
康熙翻閱了太子今日的功課,便開始提問。他把胤禛留下來,目的也是讓他看看太子有多優秀,激勵他更加上進。
他提出的問題太子都能對答如流,老師學過的文章不僅能夠一字不差的背誦下來,還能進行內容擴展,以及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
胤禛仍舊安靜的站在那裏,臉上的表情從始至終都沒什麽變化,倒是身旁的胤祐,仰起腦袋,一臉崇拜的看着他的太子哥哥。
雖然聽不懂,但是他能感受到太子說話時那份自信和專注。
太子是皇帝培養的未來接班人,現在已經開始接觸前朝政務。
康熙又問了幾個朝堂上的事情,太子一一做出回答,令康熙尤為滿意。
他們讨論的問題愈發深刻,別說胤祐,就是一旁的胤禛也聽不懂。
于是,小團子可算站不住了,他本就站在離康熙最近的地方,此時嘗試邁開小短腿,往旁邊蹭了半步。
而後,他擡起頭來看了一眼正在專心聽胤礽回答問題的阿瑪,見對方并沒有注意到自己,便膽大起來,一步一步挪到了康熙腳邊。
康熙實在忍無可忍,揪着他的後脖領子一把拎起來,擱在自己腿上,心想小東西這下該老實了吧。
奈何在胤祐看來是阿瑪縱容了他的頑皮,愉快低下頭,開始了自己的探索。
一會兒摸摸阿瑪胸前的龍紋,一會兒擺弄他腰間佩戴的玉佩,然後又去玩他辮子後面墜着的東珠……
好在,這時候康熙和太子的對話已經差不多結束了,否則還不知道腿上坐着的那位下一個探索目标将是哪裏。
胤禛眼觀鼻,鼻觀心,弟弟對汗阿瑪做的事情,是他永遠也不敢做的。
胤礽也若有所思的看着,小團子撒嬌撒得理直氣壯,自己從小沒了額娘,在汗阿瑪跟前也從不會撒嬌,在別人跟前更加不會,他畢竟是太子,身份尊貴,怎會去做那樣的事情。
看到這裏,胤礽倒是有些羨慕幼弟,随性而為,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康熙一手摟着小的,一手沖着太子的方向招了招:“過來,讓朕看看你的傷。”
太子攤開手掌,上面纏着厚厚的紗布,康熙細細的端詳了一會兒,也看不出個什麽,沉吟片刻,也只說了一句:“好好養着吧。”
太子點頭:“兒臣謝汗阿瑪關心。”
康熙又說:“傷好了還得繼續練,咱們滿人是在馬背上打的天下,老祖宗的傳統不能丢。”
這時候,胤祐擡起頭來,突然說道:“太子哥哥不要練了。”
“……”
別說太子和胤禛,就是旁邊候着的小太監也為七阿哥捏了把汗。
皇上前一句督促太子要更加勤奮,別丢了老祖宗的傳統,他緊跟着就讓太子別練了。
康熙沉下臉看他:“為什麽不練?”
胤祐絲毫沒有感受到阿瑪的怒氣值已經拉滿,擡起頭來沖着他甜甜一笑:“留着讓小七來練,小七是巴圖魯,以後可以保護太子哥哥。”
康熙更郁悶了,這小子要保護的人好多,就是沒有他阿瑪,看來自己在小家夥心裏的地位是一日不如一日。
再過些日自便到了八月十五中秋,這是個與親人團聚的日子,一直以來,康熙都尤為看重親情孝道,每年這一日都會在乾清宮設下家宴,邀請太皇太後、皇太後、後宮妃嫔、皇子公主一起賞月。
傍晚時分,康熙帶着太子在月壇祭天,乾清宮內布置得花團錦簇,随處可見火紅的秋海棠和大石榴。
太皇太後帶着胤祐坐在主位,皇太後坐在她的身側,兩人用蒙古語唠了些家常。
皇太後和太皇太後雖然是婆媳,實則她也是太皇太後的侄孫女,關系自然親厚。
五阿哥胤祺生母是宜妃郭絡羅氏,出生之後,就被康熙送到寧壽宮由皇太後撫養,後來胤祐又被送去了慈寧宮,婆媳二人每次聚在一起,話題總繞不開這兩個孩子,主要交流孩子的撫育經驗,言語間不無比較的意思。
胤祺和胤祐兩人雖然都生于康熙十九年,但一個在年初,一個在年尾,其實他倆差了快一歲。
個頭上面更是天差地別,胤祐比他的五哥整整矮了一個頭。
不難看出,皇太後撫養胤祺很是用心,孩子不單身體長得好,性格也很好。
胤祐和五哥見面的機會不少,兄弟倆相處起來也分外愉快。
胤祐喜歡吃核桃堅果一類的東西,李熹便帶着兩名宮女在旁邊給他剝殼,胤祐自己吃一顆,就必定也會塞一顆到他五哥嘴裏。
胤祺馬上快四歲了,只會滿語和蒙語,一點漢語也不會講。雖然他比胤祐大些,兩個孩子在玩耍時,反倒更像弟弟,胤祐怎麽說他便怎麽做。
不一會兒,後宮妃嫔帶着他們膝下的皇子公主陸續前來赴宴,皇上不在,衆人來到乾清宮第一件事便是給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請安。
平日裏太皇太後更喜清靜,除了皇貴妃,其他妃嫔前來請安大抵是連面也見不着的,更別提位分更低的小主們。唯有這樣的公開場合,她們才能帶着孩子在老太太跟前露個臉。
每一個前來請安的娘娘自己精心打扮,争奇鬥豔不說,還必須得讓自己的孩子在太皇太後跟前表現一番,說點吉祥話,表演些小才藝,得老太太一句誇獎便是好的,若是能得些賞賜,那便更好了。
人太多了,哥哥姐姐弟弟,一茬一茬的來,又一茬一茬的走,除了皇貴妃和胤禛,胤祐一個也記不住,包括不久前和他有過摩擦的德妃和胤祚,再見面時,他甚至有些想不起來這二人是誰。
惠、宜、榮、德四妃膝下皆是有兒有女,四個人的明争暗鬥從未停歇,惠妃的大阿哥胤禔騎射出衆,榮妃的三阿哥文采斐然,宜妃的五阿哥常年養在太後身邊,頗受寵愛,她自己現在又有了九個月的身孕,更是讓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多關注了幾分。
德妃雖然在位于四妃最末,但卻是最得康熙寵愛,皇子公主一個接一個的生,可把其他娘娘羨慕壞了。
胤祺看着宜妃,孩子總是想要與額娘親近的,但宜妃現在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只是笑着摸了摸他的腦袋,并沒有要抱他的打算。
孩子最不擅長掩飾自己的情緒,就連胤祐也看出來,他五哥的委屈。
小家夥小小的掌心攢了一大把核桃仁,一股腦兒全塞進了胤祺嘴裏:“五哥,吃吃吃,多吃點,這個好吃的!”
也不知道是被弟弟的熱情吓的,還是真的太委屈了,胤祺沒忍住,一下子就哭了起來,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
院子裏實在是太熱鬧了,人聲鼎沸,戲臺子上姜子牙正在咿咿呀呀的念着封神名單,一時間誰也沒有注意到他們這邊。
旁邊胤祺的奶嬷嬷趕緊蹲下身來哄,可五阿哥不知怎麽了,就是哄不好,反而還有越哭越傷心的趨勢。
胤祐坐在他的身旁歪着腦袋若有所思,李熹還以為他這是被吓到了,伸手想要抱他起來。
哪知道胤祐卻推開了他的手,自己扶着桌沿從凳子上滑了下去,不一會兒他就拉着皇貴妃的手重新回到桌旁。
“額娘,五哥想要額娘的抱抱,你快抱抱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