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讓樹走兩步是不可能的,但大阿哥可以自己走。

他最後看了胤祐一眼,給這個弟弟下了結論——天資魯鈍,不學無術。

別看現在年紀小,撒個嬌就能讨太皇太後和汗阿瑪歡心,就這,到了讀書的年紀,指不定是個什麽樣子。

旁邊的皇子公主也絲毫沒有給大哥這個面子,反應過來胤祐說了什麽迸發出一陣哄堂大笑。

胤禔畢竟是長兄,不好跟弟弟妹妹們計較,輕哼一聲,轉身走了。

胤祐看着大哥的背影,小腦袋歪了歪,不明白自己說錯了什麽,怎麽突然就走了呢?

太子走過去摸了摸小團子的腦袋,溫柔的問他:“小七吃飽了沒有?”

太子和大阿哥自小就不怎麽親近,汗阿瑪還總是拿他們倆出來作比較,雖然在文采方面胤禔比不過他,但是在騎射方面,卻要略勝于他。

看到大阿哥竟然在一個不滿三歲的孩子跟前吃癟,太子心裏多少還是有些愉悅的。

胤祐手裏拿了根樹枝,剛才用來掏樹洞,現在:“額娘平時都叫小七寶寶,太子哥哥也可以這樣叫哦。”

胤礽不解:“為什麽?”

胤祐挺起自己的青蛙肚皮展示給他看:“因為我每天都吃得飽飽的。”

“哈哈哈哈哈!”別說是太子,旁邊的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都被他萌翻了。

兩位姐姐圍在他的身旁,拼命往他懷裏,香囊、荷包、玩偶、還有二公主手裏那盞精致的宮燈……

胤祐那叫一個高興,三公主還折了一朵秋海棠,別在他的耳朵後面。

不遠處,同樣身懷六甲的鈕钴祿貴妃路過,正巧看到這一幕。

Advertisement

她是康熙初年四位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女兒,是已故孝昭仁皇後同母的胞妹,真正的名門貴女。

晚宴的時候,太皇太後說道立後之事,這後宮之中無論身份地位能與皇貴妃一争高下的也只有她。

她自視甚高,不逢迎不讨好,也極少與其他嫔妃來往。

看着胤祐被幾個公主團團圍住,除了三公主是榮妃的女兒,其他兩位都是貴人所生。

鈕钴祿貴妃駐足看了一會兒幾個孩子,實在搞不懂,七阿哥作為皇貴妃的孩子,怎麽會跟貴人所生的公主玩在一起。

胤祐還只是個孩子,挑小夥伴的唯一标準就是——誰對他好,他就跟誰玩。

哥哥姐姐喜歡他,他也喜歡哥哥姐姐。

胤祐手裏抱了好些東西,正準備開開心心的拿到胤禛面前分享。

這時候突然從旁邊竄出來一個人影,二話不說就從他手裏搶東西。

胤祐吓了一跳,還沒反應過來,手裏的東西就被他抽走了。

定睛一看,又是胤祚,他什麽也沒拿,就從胤祐手裏抽走了剛才掏樹洞的樹枝。

???

胤祐松了口氣,還好還好,本以為六哥看上了姐姐給的小禮物,原來是看上了那根光禿禿的樹枝。

胤祐實在搞不懂,六哥怎麽那麽喜歡搶他的東西,而且還是搶一根樹枝。

這會兒,德妃正在那邊陪着皇上說話,并沒有關注兒子在幹什麽。

直到宴會結束,他才發現胤祚手裏多了個看起來髒兮兮的枯樹枝。

問他哪裏來的,他只說是七弟給的。

這時候,中秋晚宴結束,太皇太後、皇太後、後宮各位娘娘以及皇子公主陸續離開。

胤祐左手拎着一盞宮燈,右手拿着一個香囊,一蹦一跳的跟在太皇太後身邊往慈寧宮的方向走。

德妃難得一把拖過兒子手裏的樹枝,丢在路旁:“什麽破爛玩意兒你都要,也不嫌髒。”

這話聽起來也不知道是在訓兒子,還是另有所指,總之,母子倆身後一衆宮女太監嬷嬷噤若寒蟬,不敢吱聲。

中秋晚宴除了讓大家賞月聊天,吃吃喝喝,就是給後宮娘娘們匮乏的娛樂生活增添一點談資。

大家最關心的自然是關于立後的話題,畢竟利益相關。

其中最意難平的當然要數惠妃,他和前兩位皇後同一時間入宮,眼看着将二位競争對手熬死了,論資排輩也該輪着她,哪知道皇上卻沒了立後的心思。

不立就不立吧,反正她輪不上,別人也輪不上,這樣想想也能有點自我安慰。

反正大家吃飽了也沒什麽事兒幹,有孩子的圍着孩子轉,沒孩子的就盼着什麽時候能被皇上翻牌子,大家閑話倒是傳得很快。

沒兩天,關于立後的傳聞就變成了,皇上不是不想立後,怕再克死新皇後只是托詞,其實是因為在立後這件事情上與太皇太後和皇太後有分歧。

太皇太後偏心皇貴妃,太後心裏更偏向宜妃,至于皇上更喜歡誰,娘娘們嘴上不說,心裏都覺得自己應該是最特別的那個。

等這個話題漸漸平息之後,新的話題又甚嚣塵上——七阿哥大抵是腦子不太好使,他竟然管一棵樹叫爺爺,還讓樹走兩步。

畢竟是皇家子嗣,這要真的腦子不好使,不是丢了皇家的臉面嗎?

皇貴妃身邊的大宮女白露,聽到這個傳言的時候氣死了,當場就把傳閑話的幾位小宮女訓了一頓。

皇貴妃卻不以為然,在這深宮中,幾歲的孩子都養得跟大人似的,就只有她的寶貝,天真爛漫,想象力豐富還不失幽默感,身為老母親,她願意守護兒子的純真,直到他長大。

慈寧宮中,太皇太後正在聽李熹說起中秋那天晚上的事情,聽到胤祐說“沒病你讓它走兩步”的時候,笑得前仰後合,可是樂壞了。

“老大當時可氣壞了吧,那孩子打小心氣兒就高,總想跟太子争個高下。”

太皇太後雖成日在慈寧宮,極少出去走動,但這紫禁城內這麽些妃嫔、阿哥、公主,什麽人什麽性子,她心裏跟明鏡兒似的。

胤祐嘴裏塞了塊綠豆糕,含含糊糊的說道:“大哥說我是個傻子。”

“胡說!”太皇太後慈愛的摸着他的腦袋,“我們小七聰明着呢。”

這時候康熙來給太皇太後請安,正巧毓慶宮那邊來了兩個小太監,說是太子有東西要送給七阿哥。

二人拿進來一個木盒,盒子裏是一套木制的玩具。

康熙一看便來了興趣:“朕記得,這是當年傳教士獻給太子的禮物。”

胤礽可是他親手帶大的,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什麽好東西都先緊着他一個人。

而胤礽從小就知道,汗阿瑪對他和對別人不一樣,他的東西旁的人是沒有的,他也從不曾将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與兄弟們分享。

在康熙記憶中,這套木制玩具已經是好幾年前的玩意兒了,一開始太子特別喜歡,但随着年齡的增長也逐漸失去了興趣。

就算從倉庫裏找出來也得費些時間,胤礽對弟弟可真是有心了。

胤祐得了新玩具開心得不得了,回頭拉着李熹的手,指着桌上的一碟子風幹牛肉:“把這個送給太子哥哥,這是小七最喜歡吃的,太子哥哥也一定會喜歡。”

哪有把吃剩下的東西送給太子的道理,既然七阿哥吩咐了,下面的宮女便開始忙碌起來,不一會兒就準備了兩個食盒,除了牛肉幹還有一些小點心,交給毓慶宮的太監,讓他們拿回去給太子嘗一嘗。

胤祐迫不及待的打開盒子,裏面的玩具和七巧板有些類似,只是木塊全都是立體的。

康熙坐下來,本想着指點兒子一番。

哪知道人家一坐下來,就全情投入到玩具的世界中,将他這個阿瑪當成了空氣。

胤祐并不着急擺弄那些積木,而是每一個都拿起來仔細看了看,然後按照形狀和大小,将它們分門別類。

堂堂一國之君遭到了幼子的無視,只得轉向一邊,去陪着太皇太後聊天。

祖孫二人先是聊了聊貴妃和宜妃兩位孕婦進來的情況,而後,話題又落回到旁邊那個小家夥身上。

康熙說道:“明年開春,老四去了上書房,朕就想着讓老五、老六還有這小子,一起開蒙讀書。”

太皇太後笑道:“想法是好的,不過恐不好實現。”

“怎麽說?”

“你額娘那邊舍不得胤祺,德妃嬌寵兒子,自然也不舍得胤祚,至于最小的這個,我還想多留他兩年。”

康熙聽懂了,重點在最後一句:“那便再緩緩。”

胤祐搗騰了半天,誰也沒看出他究竟拼了個什麽。

康熙回頭瞧了一眼,忍不住開口:“你這……”

誰知他兒子頭也不擡,只是豎起食指放在唇邊,輕輕地“噓”了一聲。

從側面看,這孩子完完全全就是個粉雕玉琢的包子,臉蛋兒圓嘟嘟的,泛着粉粉嫩嫩的色澤,瑩潤的嘴唇微微抿着,神情無比專注。

帝王感覺有點管不住自己的手,總想伸過去捏一捏兒子的臉蛋兒。

“阿瑪,你看!”

這時候,胤祐終于完成了他的搭建工程。不只是康熙,太皇太後、蘇麻喇姑、李熹,屋子裏所有奴才都忍不住伸長了脖子,想看看這西洋玩具最終能拼出個啥。

那看起來像是一棟房子,有尖尖的房頂和拱形窗戶,房子很特別,明顯不是大清的建築風格,七阿哥這是上哪兒學的?

康熙也有些好奇:“這是什麽?”

胤祐也說不上來這是什麽,幹脆拿起旁邊裝積木的木盒子,翻轉過來,将背面展示給他阿瑪看。

那竟是用簡易線條勾勒出的一座歐洲城堡。

而胤祐正好用積木完整的還原了這座城堡。

康熙不由得大吃一驚,這玩具當年太子玩了好些年,竟從來沒想過背面還有這玄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