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南懷仁今天給康熙講的是一節數學課,桌上擺着幾個他自制的幾何模型,康熙正看得有趣,冷不防被旁邊的人撞了撞胳膊。

康熙擡起頭來,曹寅給他使了個眼色,康熙順着目光望過去,就看到了門後面那雙亮閃閃,充滿求知欲的大眼睛。

他第一反應就是叫守在門口的魏珠把孩子抱走,想了想卻又改變了主意,吩咐曹寅:“你去把七阿哥帶過來。”

曹寅走到門邊,胤祐雙手背在後面,仰着頭看他。

小家夥眼睛睜得圓圓的,充滿了未知與好奇,雙手背在身後,像是藏着什麽東西。

曹寅板着臉,本來是存着惡作劇的心思想要吓唬他一下。

可是一對上那張天真無邪的臉,便無論如何也忍不下心。

他伸出手,想牽着胤祐,随即又彎下腰,單手把人抱了起來。

胤祐的手始終藏在身後,曹寅聞到一陣桂花的香氣撲面而來,這才留意到比小家夥還高出一截的枝桠。

康熙體恤南懷仁年事已高,加了個課間休息,吩咐宮人準備了些茶果點心。

胤祐被曹寅抱着來到他阿瑪的書案前面。

康熙明面色不善,這小東西近段時間成了乾清宮的常客,寝殿、書房、花園……每個角落都有他流連過的痕跡。

現在膽子越來越大,膽敢在他上課的時候跑到南書房來,看來老父親今天必須拿出一國之君的威嚴,給他點教訓,讓他長點記性,有點規矩。

胤祐靠在曹寅懷裏,雖然阿瑪還什麽也沒說,但他已經感受到了對方的怒氣。

他咬了咬下唇沒說話,眼睛一直看着阿瑪,甚至帶了幾分楚楚可憐。

“把他放下。”

Advertisement

康熙吩咐曹寅,後者便依言将人放在了地上。胤祐太矮了,整個人還沒有跟前那張書案高,完全籠罩在桌子的陰影中。

康熙只能低頭去看他,皺着眉,正在醞釀情緒,組織語言,剛要開口,卻看到兒子背在身後的手忽然拿了出來。

胤祐将手裏的東西遞到阿瑪跟前,康熙定睛一看,那竟然是一枝剛從樹上折下來的桂花,鼻端立刻就嗅到了一陣花香。

再去看兒子,胤祐一臉期待的望着他,又将手裏的東西往他跟前遞了遞。

康熙沒伸手,就那麽皺着眉低頭看着胤祐。

就連一旁的曹寅都有些不落忍,想說孩子那麽小,就算跟他講道理他也不一定聽得懂。

康熙剛才醞釀了半天,準備好的訓斥終是一個字也說不出口。

他在心裏無聲的嘆了口氣,伸手接過胤祐手裏的桂花,立刻擡起頭沖門口喊:“魏珠!”

胤祐聽到他喊魏珠,以為是要讓把自己帶走,迅速閃身躲到了曹寅身後。

曹寅:“……”

胤祐歪着腦袋看他阿瑪,竟然又看到他阿瑪拿着那枝桂花,嘴角微微揚起,像是在笑。

胤祐小腦袋上滿是問號,不知道他阿瑪究竟是生氣了,還是沒有。

魏珠已經進來,正躬身站在一旁聽皇上的吩咐。

康熙看了一眼兒子,這才說道:“去找個花瓶過來。”

有什麽辦法呢,兒子專程過來給他送花,老父親哪裏忍心拂了他的好意。

這小子就是有這樣的本事,做了什麽都讓人狠不下心來責罰他。

胤祐聽到阿瑪是要拿花瓶,一顆心可算又落回到肚子裏,活蹦亂跳從曹寅身後跑出來,兩手扒着書案邊緣,墊着腳尖去看書案上的東西。

奈何他太矮了,就算仰起脖子墊着腳,也只能勉強露出眼睛,根本沒辦法看到桌上的東西。

接下來,胤祐又陪着阿瑪上了一節數學課,雖然聽不懂,但卻覺得很有趣,比起阿瑪平時對哥哥講的那些文章有趣多了。

尤其是桌上擺的那些模型,趁着阿瑪和南大人說話的時候,他爬上龍椅,總算夠着了那些吸引他的模型。

東西是自制的,看起來并不精致,但胤祐卻充滿了興趣,他覺得那些模型跟他玩的積木有點像,但是形狀更加豐富,上面還标有刻度。

南懷仁畢竟年紀大了,也不能像早些年間,每次給康熙授課一上便是兩三個時辰,現在一個時辰他就有點精力不濟,康熙便結束了今天的課程,命人禦馬監專程備好馬車,送他回府。

魏珠招來個素色瓷瓶,和那枝桂花倒是相得益彰,康熙甚為滿意,親自插好擺在了自己的龍案上。

就因為小兒子送的這一枝桂花,帝王的心情從下午美到了晚上。

就寝之前無意間從梁九功那兒得知,桂花本是胤祐折下來送給胤禛的,不過胤禛提前回了承乾宮,他才拿來南書房送給自己。

帝王的心情一下子就不怎麽美麗了,萬分後悔下午沒有好好教訓一頓那小子。

不過第二天他來到南書房,剛準備給胤禛上課,就看到書案前多了張凳子,一個小小的身影跪在上面,把昨天的那枝桂花從瓷瓶中取出來,又将一枝新的插了進去。

自從那日之後,胤祐就對南懷仁的講課和那套幾何多面模型念念不忘,只要阿瑪在南書房聽課,他必定去,無論是天文歷法,航海地理或是數學律呂,他都聽得很認真。

就連南懷仁都也說七阿哥聰穎好學,将來必定是可造之材,此乃大清和皇上的福分。

誰不願意聽別人誇獎自己的兒子,康熙聽了自然高興。

他看胤祐對那套幾何多面模型愛不釋手,幹脆讓宮裏的造辦處用楠木打造了一大一小兩套,大的自己留着學習和以後對阿哥們的教學工作,小的那套專程送去慈寧宮賞給了七阿哥。

胤祐開心壞了,拉着太皇太後炫耀阿瑪賞賜的新玩具,嘴裏還念念有詞,都是從課堂上學來的。

其實他自己也搞不懂那些陌生詞彙究竟是什麽意思,但就是莫名的興趣濃厚。

太皇太後自然是聽不懂的,但是看到胤祐那麽高興,她自然也高興。

皇貴妃也留意到兒子嘴裏時常蹦出一些新鮮詞彙,甚至英文單詞。

小家夥還很得意,說這是南大人說的他們那兒的語言,別人都不會。

皇貴妃的英語水平也就能無障礙閱讀外國醫學文獻,上輩子也是有兩篇SCI在手的人,自認為能湊合給兒子當個英語啓蒙老師。

她蹲下來看着兒子,跟他開玩笑:“額娘教你南大人他們那兒的語言,你好好學習,然後驚豔你阿瑪好不好?”

“不好!”胤祐很幹脆的拒絕了,“我不要讀書,我只要當巴圖魯。”

這熊孩子,遲早要學。

宮裏面都知道胤祐進來三天兩頭就往乾清宮跑,不僅每天都能見到阿瑪,還得了不少賞賜。

後宮裏面皇子公主那麽多,他在慈寧宮每天都能見皇上一面也就算了,憑什麽每日還能往乾清宮跑?

還有太子那邊,三天兩頭就往慈寧宮送玩具送吃的,兄弟那麽多,以前哪見過他對誰這麽上心。

別看皇貴妃平日裏最遠去一趟慈寧宮,皇上也不大愛往承乾宮走動,她的手段可一點也不少。

紫禁城的後宮說大也大,說小也就來來回回那麽些人,不管什麽話,傳來傳去,總要傳到當事人耳朵裏。

皇貴妃聽在耳朵裏全當解悶,她手段是不少,給把手術刀能當場開膛破肚。

太子學業愈發繁忙,早些時候就開始協助康熙處理一些前朝政務,即便胤祐時常在乾清宮走動,兄弟二人也甚少有機會見面。

但胤礽心裏始終惦記着這個弟弟,汗阿瑪賞賜的東西,吃的穿的用的,有多一份必定要送去慈寧宮給小七,就算沒有多的,只要他覺得小七會喜歡,也會差人送過去。

康熙得知此事也覺得十分有趣,太子自小心高氣傲,習慣了自己的吃穿用度與別的兄弟不同,但唯獨小七不同,什麽好的都恨不得先給這個弟弟。

自那之後,康熙也留了心,賞賜給太子的東西時常會多送一些過去,甚至有時候也會按照兩個孩子的喜好送過去。

胤祐雖然沒學過什麽叫禮尚往來,但是太子哥哥每次差人送東西過來的時候,他都會讓宮女準備食盒,把慈寧宮的點心帶一些回去。

太皇太後問他:“小七怎麽總是給太子送吃的?”

胤祐左手桂花酥,右手金絲棗糕:“把小七愛吃的送給太子哥哥,吃飽了才有力氣讀書。”

他不過是個三歲的孩子,最寶貝的東西就是玩具和零食。

他的玩具好些還是太子送來的,太子現在年紀大了,也不玩玩具,于是,小家夥就只能想到送吃的。

太皇太後為兒子和孫子,以及大清江山操勞了大半輩子,現在總算能夠安享晚年,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宮裏養的這個小家夥聊天。

“這些東西毓慶宮未必就沒有,你怎麽知道太子一定喜歡。”

這的确是個問題,胤祐沉思半晌,嘟着嘴回道:“小七喜歡的,太子哥哥一定喜歡。”

蘇麻喇姑給這一老一小各自斟上一碗奶茶:“送什麽都是咱們七阿哥的心意,太子哪會不喜歡。”

話雖如此,但這個問題的确給胤祐造成了很大困擾。

他還沒想出要送點什麽特別的禮物給太子,沒過幾日,太子又命人送來個胤祐從未見過的西洋玩意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