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章節

人也都不以為然,理由很簡單:區區強盜如何敢犯烏函,別說他進不來城門,就是他進來了,城裏養的甲兵不提,就是那三百多劍客就絕對不是區區的強盜能對付的!

只是眼前的禹家說出的話卻又耐人尋思,若眼前郎君是別人也就罷了,可以禹家郎君的尊貴身份,完全沒有必要拿這樣的事情來與他吳俊玩笑。即便是禹家郎君為之前的事心裏還有氣,但若因為有氣而這般玩笑,那也就是他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

強盜的事,綿姜自然是清楚的,上一世她就經歷過。她能最後逃出曲大家的手,也是因為強盜來犯,她趁亂得脫。而強盜,有部分已經混進到了城中,另外一部分則是會從烏罕以為是天然屏障的漓江上直接進到太阿湖。

到時候裏應外合,強盜會直接拿住這裏得世家子從太阿湖離開,而不是去搶劫內城的所謂的財富,之後強盜再以世家子為人質,向烏函的世家要求巨額贖金。上一世強盜來犯,這美麗的太阿湖上漂了多少的死人呵!

其實綿姜要證明的東西已經證明了,等天一亮她就會離開這烏函城去,強盜的殺戮也都在這太阿湖,所以她只要離開這裏就不會又性命之憂。她本來是幹脆的就走的,只是想想那麽多條人命,能救也算是積累了功德,便在吳俊的面前提了一提,如果他夠聰慧,有一點防範的話,強盜的行動未必能得逞,确實強盜來的人不算多,上一世強盜們得手,一半是計劃周到,一半也是烏函人太信任所謂的天然屏障。要知道有些為財而不怕死的,即便是地獄都敢伸長手去,一個三曲六彎,如何能攔的下這等人!

“聽不聽是你自己的事,我言盡于此!”綿姜說完這一句,再不管吳俊,直接的走下了畫舫。

吳俊看到她走出沒多遠就跟那女姬和仆從彙合,四人向着天水門的方向而去。

郎君,廬中斯傳了消息來!”吳俊的豔使此刻拿着一張紙急急的跑了來,他上前後便說邊将手裏的紙遞給吳俊,然後話語緊張的道,“按照廬中斯的描敘我自己畫的,這個應是禹氏嫡系的玉牌,那小郎的包袱裏有好幾張用玉牌拓過的紙呢!”

俊将手裏的紙一折放進袖中,此刻他十成的相信綿姜就是禹氏嫡親!

“你悄悄的去安排些人進來這裏……!”吳俊想了想後,拉過寺人吩咐道,“記得,悄悄的!”

寺人跟了吳俊多年,雖然對吳俊的吩咐不是很明白,但應下事後就立刻的就去安排了!吳俊又看了看天水門的方向,想了想後,他也下了畫舫,離開的太阿湖。

……

地伯駕着馬車離開天水門後就直接向着食廬而去。

綿姜坐在車裏,目光卻看着天上,天上的月色剛還皎潔,但此刻卻從遠處移來了大片烏雲,用不了多久,那大片的烏雲就會将月色遮掩住。到那時,強盜們的行動也就開始了。綿姜很想将事情都點出來,但是她知道不能。她能提點的,已經提點過吳俊了,只希望吳俊真的能聽進去自己的話!

“郎君因何難過?”竹隰坐在綿姜身邊,她一直注意綿姜,所以綿姜的情緒變化竹隰看的很清楚,一直不曾主動開口的她,此刻終是開了口。

綿姜被竹隰這樣一問,轉過頭看着竹隰卻不說話。竹隰對她有了些異樣的情緒綿姜是感覺的出來的。她到是需要竹隰這樣的女子在她身邊,這樣一來,以後旁的美姬投懷送抱,她就能有個擋箭牌。但是綿姜不能把自己是女兒身的事情告訴竹隰。不是不信任竹隰,而是這些秘密說出來就要有很多的解釋。綿姜只是想救竹隰出牢籠,并不是想将竹隰拉進她的淤泥裏來。去紹地禹氏,那是要遇見多少的算計啊,竹隰要是有什麽事,綿姜如何能原諒的了自己。

Advertisement

“沒有難過,只是月色容易令人傷感!”綿姜放下簾子,對竹隰溫柔的一笑,解釋道。

竹隰被綿姜的溫柔笑容弄得心下直咚咚亂跳,她才想接着說話,可是馬車卻晃蕩了下後,忽的停了下來。還不等綿姜揭起簾子問駕馬的地伯發生何事,就先有一蒼老但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傳進了綿姜的耳中,“婆氏九奉主家令,恭請郎君相見!”

綿姜移開車簾,看到的一名白發蒼蒼但精神氣十足的老叟,叟對着她垂着眸子,微微彎曲着腰身,在其雙手上,是一枚木簡書牍。

肅在見到綿姜點頭後,上前接過老叟手裏的書牍奉上。

綿姜展開相看,僅一眼,其雙眸微微一凝,旁人無從察覺,但竹隰卻是看得清楚。

“你主家何在!?”綿醬收起書牍,看向老叟,神色不甚在意,但她內心,卻是非常之不平靜。這不平靜,只因為書牍上的寥寥數字:小兒,可記得當年紹地羅城老兒!

紹地羅城的事,自然是綿姜第一次重生前的事,很多事情因為年紀小,又因為重生二次,她如今已是回憶模糊,但自稱“老兒”之人,綿姜卻是似乎有些印象,雖想不起那人具體容貌,但大致的輪廓卻是存在的。

那老兒的印象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綿姜忽的想起一事來,當年在紹地羅城的路途上,遇到的一老兒曾說:“小兒,惜乎!汝五歲當死!”

他的意思是很可惜綿姜五歲要死!

當時綿姜年紀小,聽後就忘記了,然美人母親似是後來與那老兒獨處了會兒。

再具體的事情,綿姜就真的想不起來了,後來身死後又二次重生,仍是沒有想起這事來,但此刻見到書牍上這一習話,綿姜的回憶卻是轟然倒轉。想起的不多,但足夠令她慎重!

“郎君請随我往!”那老叟一揖後,轉身向前走去。綿姜示意地伯跟上。未行多遠,便轉進小巷,因巷子窄小,馬車行不得,綿姜下了車來,地伯有意跟上去,但綿姜沒有同意。這件事情,綿姜只能自己一個人去。

跟着那老叟婆九往巷子裏走,不多時,就到了一隐在深巷的茶廬中,老叟婆九止步,說其家主便在廬中樓上,只綿姜一人可前往。綿姜點了點頭,進到了茶廬裏。

茶廬大堂無一人,侍奴也不多見,僅一管事打扮的男子在綿姜進門後笑臉迎上來,也不多問,只一句“郎君随我來!”便帶了綿姜上樓。綿姜才踏上第一階,耳邊就傳來一陣丁冬的曲樂聲,聲音輕柔透徹,悅耳至極,然此非重點,重點在于聞此音,竟是讓綿姜有心靜之感。

“便是此間!”那管事在一屋門前停下,伸手推開門說着,請綿姜入。待得到綿姜跨進屋中後,管事便将門給合了上來,随後站在門側,垂眸,一動不動。

綿姜踏進屋後,便聞到了一陣清幽的茶香,而她的目光所及處,看到了一個她印象中的老叟。看到老叟的時候,她印象裏的輪廓與眼前之人完全的重合在了一起。還是上上一世那般模樣:蒼老,枯槁如屍,渾身散發腐朽的氣息,但是雙眸卻閃着智慧的清輝。

卻真正是當年舊人。

那老叟也在看着綿姜,滿是皺紋的臉上,帶着綿姜看不懂的表情,似是有歡喜,似是有滿足,似是有期待,也似是有,悲傷。

“坐吧!”老叟開口,聲音也是蒼老沙啞,帶着腐朽之味。

綿姜對着老叟一禮後,方是在其對面坐了下來。

半個時辰左右,綿姜離開了這間茶廬,來的時候她的眼眸裏最多的是帶着困惑,但在離開時,她的眉頭輕輕的皺着,唇微微的抿着,眸子裏的神色困惑不在,更多卻是一種沉重。

沒有人知道老叟究竟對綿姜說了什麽!

到這裏以前發過的內容全部修改完畢了!下面的都是完全新的內容!再求推薦!也推薦下我的老書《權閥嫡女》。

第044節:結交吳郎

千河婆氏處。

千河婆氏在整個大妟是神秘而低調的。早在五百多年前,大妟國第一女王--妃騁一統江山,建立大妟國時,就有一位能溝通神鬼的巫族人就站在女王的身側,他是女王最忠誠的裙臣、幕僚和追随者。婆,是女王賞的姓。

之後經歷了很多變故,大妟國的地位一落千丈,母系的權勢在被越發強的父系取代,雖女王尤在,鳳歌尤存,但實際上,不過存在名義,實權已亡。而當年風光無限的婆氏,也早在五百年前因一次政變,舉族離開了王都鳳歌,淡出上層權勢的角力中心。他們碾轉過很多地,最後定居于此,那時候的烏函,可還沒有如今這般富庶,更遠遠算不得城,那時的烏函,不過是三四戶人家的小村落。

烏函在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