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轉眼田橙來到了初中,因為小學時的經歷,所以初中時雖然也是有些好朋友的,但是現在細細想來,還是沒有達到小學時的那樣好(說實話,小學時那樣算是好的嗎?存疑)。
初中時班裏最好的朋友是個叫劉小雲的學習非常好的女同學,雖然座位不在一起,不知道為什麽就是聊的來,我們班級人真的超多,那個時候還是分什麽重點班的,我們的班主任原老師,是個非常漂亮女老師,但是他們在背後說她是個找了離婚男的,大姑娘,看看這就是人們的嘴,在背後肆意妄為的說着別人的八卦,但是我們的老師她非常的負責任,但是因為備受期待的我們這個次重點,班級的人數非常之多,班級裏面的空間受到了多重壓迫,班級裏面擠擠巴巴的,田橙有時候覺得班級裏很多人她是叫不上名字的,那個時候男生開始長個子了,她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在按大小個排隊的時候就站在了後面,所以她呆在了的後三排,但是她的成績穩定,班主任還側面的說過,好學生都基本上在前幾排,後三排,基本是放棄了的,因為根本就顧不上,但是田橙竟然在後三排裏面開出花來了,自己獨自美麗着。
因為這樣,田橙有個高大的同桌,同桌蠻高大的,但是在和別人審美裏,田橙是因為還是喜歡小學同桌的關系,審美還停留在小雀斑上面嗎?對于同桌這個高大,瘦瘦的,大眼睛男孩,還沒有什麽明顯的感受,就後來知道班裏很有人緣的學習委員,也瘦瘦的,在大家印象裏,她是個很高冷的人,唯獨會對我同桌蔣達,另眼相待,很多次都在下課的時候徘徊在我們的課桌附近,伺機和她心裏的他聊天,放在田橙的心理面,總覺得在田橙的價值觀裏面,是做不出這種事情的(忘了自己知道了喜歡的人的電話,總是借口問作業,老是給人家打電話了,雙标的家夥)莫名的煩躁,那個時候偶爾也和同桌鬧矛盾,也許也被同桌腹诽過吧,那個時候也能叫人品嗎?不全是被美化過的小說裏,表達出來的都是特別美好的事情,但是長大點了,往回倒回去,其實那個時候我同桌應該是喜歡過我的吧,給我帶過小的玩偶,開玩笑在紙上寫過“恨自己愛上了你”然後把紙條給我看,我看了之後第一反應是,感到意外,然後很冷靜的說:“你這樣說是不是有點……”
“……嗯……這樣才對……”他一邊慌亂的在紙條上加上幾筆,一邊又把紙條拿給田橙看,一邊又局促的看着田橙的臉,非常緊張的順應內心的行為,不知道會得到什麽反饋,田橙又看向他遞過來的紙條,只見上面珊珊改改幾個字,變成了:我恨我自己愛上了我自己。田橙不置可否。
蔣達自我解嘲的說:我自己愛自己,哈哈……
多少年過去了,我們後來參加高中的結業考試的時候在考場外相遇的時候,我還記得他看我的眼神,我只知道,他對我是有感情的吧,因為他看我的眼神和別人看我是不一樣的,可惜這麽私密的內容,我不曾和別人交流過,不像在小學時候,我們還可以開誠布公的交流,甚至是不是經常玩在一起的,也許一次的交流的,我們就可以很開心的跟對方,交付出自己內心的秘密,後來會不會被出賣,都變得不重要了。這些內容都沒有和父母說過,是因為什麽,家裏都不聊這些的,家裏的氛圍,是個不是那麽特別愉快的氛圍,爸媽性格不是特別和,爸爸很典型的有點大男子主義,現在知道,是他的家庭教育的問題,還有他自己性格的原因,媽媽是因為她自己的家庭的原因,還有她內心需要的東西,兩個人不能互相的調和,但是在我們的心理,其實他們那一輩的婚姻也好,有了孩子也好,家庭基本都好穩定,雖然一直吵吵鬧鬧的,但是一輩子也這樣過去了,現在過了快四十年了,依然過得挺好,雖然也有大吵過,說過傷心的話,也覺得家裏冷漠,沒有溫暖過,但是爸爸生病的時候,老媽一邊唠叨一邊照顧在側。
書回正傳,田橙的初中時期,後來來了個轉學生,大概初二左右轉過來的,跟田橙後來挺好的,叫秦玉,笑起來挺陽光的女孩子,田橙以前還沒有遇見過這樣的女孩子,當她和劉小雲鬧了矛盾的時候,秦玉還把她們兩個騙到一起,希望她們兩個和好,可是劉小雲,被她們抓住衣服,拖了衣服就逃跑了,後來和劉小雲和好了,但是我們的感情也回不到以前了,但是我的心理一直都記得秦玉這個小美女,那個時候是那麽的溫暖。後來我們班花是個很野性的美女,因為她我覺得這個同學關系好奇怪啊,秦玉找到了個關系更好的朋友,我們的關系受到了考驗,田橙的性格似乎有陰暗的的部分,開始了作用,她不太能接受,又在三個人之間的關系裏,成為那個可有可無的存在,但是實際上這個關系,是需要三觀啊,在一起時間長短決定的,但是田橙太喜歡看電視,有一段時間,沉默在電視劇裏,那個時候的電視劇,都拍的很好,讓人沉迷,甚至還出現過萬人空巷的好電視劇,當然也有質量不好的,但是感覺還是精品居多,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麽研究,說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沉迷電視會有什麽大的影響,也曾經有個叫白岩松的主持人,說過代表時代,對出生在80年代孩子,鞠躬說句對不起,因為只有80年代的孩子,物質物質不豐富,家長家長也在迷茫中度過,所以80年代的孩子,是最艱難的一代,等到90年代,社會也發展起來了,什麽都和80年代不同了,作為80年代的一員,聽白岩松這樣說時,心情是非常好的,覺得時代欠我們個道歉,但是這個也不是誰的過錯,就像我的父母從兩個性格裏透露出來的兩種意義上的冷漠,也不是她們的錯,之前有個心理專家說,在家裏面最恐怖的時候,不是沒有愛,而是只有愛,而只有愛,沒有其他,田橙,深深的知道他說的是什麽,因為那就是自己的遭遇。(又扯遠了)
中學的經歷,開始不是自己期待的,快中考的時候,學習還有所下降了,那個時候就連班主任也開了補習班了,那個時候老師在倒數第二個學期期末的時候,告訴田橙媽媽,孩子的數學和化學需要加強下,所以就去補了這兩科,但是最後沒有補班主任的課,(現在說的都是自己腦補的不知道,真實的世界是不是這樣并不清楚,也許這個就是選擇的結果吧)
中考以幾分之差,沒有考上重點中學,也許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自己,還是有哪裏不太順利吧。
高中去了我們那裏的普通中學,當時也都是中考成績很好的一些學生,然後再第一學期的,二個月,我們那屆就進行了文理分班,二個月裏我認識了後來的同桌,非常幽默的一個同桌,說實話他和我的小學同桌是在初中一個班級的,而且二個人還是死黨,這是不是就是另一種緣分呢,我們坐了兩個月的同桌,就比一般的同桌感情要好很多,他稍稍有些駝背,當時175cm的身高,大家調侃說他打籃球不夠特別的身高時,他頗為不以為意的說:“怎麽了,我還會長得~”
班級裏有他在氣氛就會很好,他有點話多,喜歡在下面接老師的話,但是他的話都很幽默,是典型的東北人的脾氣,有時很粗俗,說點葷話,長得怎麽說,是那種第二眼帥哥,但是田橙在心裏一直記得,小學時的感覺,覺得最開始注意到別人對自己的好感,和自己對別人的好感,好像全是來自于,對對方的眼神的關注,那個時候潛意識裏,好像都是因為他們在合适的時候說出了幽默的話,搞笑的行為,引起了自己的注意,然後偶爾會有眼神交彙,不知道怎麽開始,然後男孩和女孩之間,會有挑釁和打鬧,多半是男生先開始,起個外號啊,打女生一下啊,女生之前還因為在男生面前出醜,感到世界都黑暗了,這個是跟其他的好朋友都沒有說過的,內心的傷痕,覺得這個是自己的污點。
初中的時候,因為很多原因,家裏又搬家,快冬天的時候,秋天的傍晚,獨自回家的田橙,遇見了性騷擾,先是一個20歲左右的男的從後面走過來,用一個胳膊肘圈住了田橙的脖子,田橙從未被除了父親之外的人用這個動作,對待過,她當下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人,我認識嗎?
然後她不能肯定的開口問道:“你是誰啊?”她臉上的表情顯示着“難道我們認識嗎?”
這個男的忍不住漏出嗤笑,前後看了看說:“你不知道,我是誰啊?”然後看着擡頭看向他的少女迷茫的臉,說:“來,讓哥哥親一口”說着就低下頭,碰上了少女的嘴唇。
少女雖然反應慢,但是這個行為,應該不是不熟悉的人可以對自己做的,少女在那張臉靠過來的瞬間,擡起了胳膊,類似一個倒着行了一個少先隊員禮,從後面打掉了男人的手,還把自己戴着的西瓜皮似的的小白帽子,打落在地,女孩的第一反應,就是去撿起自己的帽子,然後男的說,:“行了,你可以走了”,女孩慌張超前走去,走了幾步,好像才反應過來,剛剛發生了什麽事情,快速的跑回了家。然後一直戰戰兢兢,不知如何是好的,躲在衛生間裏,一直到媽媽回家,跟媽媽說了這件事情,然後就長達了整個冬天的我爸的接送。以前看過一個數據,說是在女性中,大概每三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經歷過性騷擾,但是這個大概還要引起注意的就是有時你的孩子在還什麽都不懂時,不能區分什麽事,是可以跟誰做的時,做到什麽地步,你有什麽感受,感覺難受,感到開心,都要明确的表達出來,對于有些孩子而言,特別是內向的孩子,該如何讓他更多的交流出他內心真實的想法,去和別人建立深層次的鏈接,當然這個不能強求,但是田橙覺得,她的親密關系,肯定是有問題的,所以對于她來說她的工作場合的人際關系也是有問題的,北方人都偏強勢,有些人就會各種計較,讓人不舒服,但是田橙就是習慣把人都先當成好人,然後有些行為就會暗抗據,當然這不是什麽好習慣,但是這就是一路走來,田橙的性格的主要原因。
現在外國對于心理學的發展和研究,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中國,能看得起心理醫生的還是少數,在上學時,田橙就知道,學習上遇見了問題,就是求助于書籍,因為身邊根本沒有可以提供幫助的人,那個時候她就開始看一些心理類的書籍,希望可以自助,然後她就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看人,看娛樂新聞喜歡看那些名人的訪談,電視電影的花絮,可以看到私下裏,明星之間的相處,明星的好笑,好玩的瞬間,可以看到明星們真實的一面,但是随着互聯網的開始,她不知道的是這些變成了,商品,所以播出的內容都是故意為之,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虛假的你根本分不清。
上大學時,一次機緣巧合下,寝室裏的同學讨論,被性騷擾的話題,時隔多年,多少走出了當時陰影的田橙,跟別人說起那個,連吻也算不上的親親,就是碰了一下,然後寝室裏對床的姐妹說了一句:“從另一個層面上,你不覺得很浪漫嗎?”“浪漫?如果放到小說裏,後續,給個浪漫的解釋,然後開啓一個美好的戀情,也許這是一個美好的鏡頭,但是當時對于現實中的我來說,在當時我的默認潛意識裏,我好像變得不幹淨了,我變得不是我了,這個根本不是我的錯,我再因為別人施加給我的行為,而錯以為我是不對的,找自己的錯處,家裏人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開導我,但是他們給了我笨拙的愛和愛護,但是這個也不是他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