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兩個人相遇那年是2013年,大年初五交換的聯系方式,加上社交賬號,3月8號就見面,然後5月份就領證了,7月份舉行了婚禮,7月份兩個人也都找了工作好好的工作了。
田橙的父母田橙的家庭現在好好解讀的話,應該就是那種傳說中有問題的原生家庭。
夏曉站在一個局外人總結了下,也算是和自己家庭做了個對比吧分析如下:田爸田媽,就是那種典型的表裏不一的人,因為在家庭裏面和在家庭外面的時候,表現的自我不同,是典型的逃避依戀型人格。
逃避依戀型人格有種簡單的鑒定方法。就是一般你從來沒有正面能和爸爸說過:“爸,我想你了。”這句話的人,基本上就可以斷定,你就是這樣的人,和你越親近的人,你越難以和對方表達親密。
田媽就是典型這樣的人,因為她的家庭就是有好多的問題的。她的媽媽和爸爸是兩個性格和能力都很強的兩個人。
田橙的姥姥是她們那個年代的還要負擔着她的娘家人,很多人都呆在她家她又不能不管,所以就導致田橙的姥爺,負擔很重,自己家裏面還有5個孩子要養活,但是又不能不管妻子的娘家人,所以生活總是諸多不順心,沒有方式發洩,就只能喝酒,然後酒後就發瘋,讓家裏的氛圍很差,具體的事情也都是田橙聽田媽敘述的,具體的事情,田媽也不喜歡說,感覺那些往事對她來講也不是多令人愉快的,也不喜歡回憶。
包括她的兄弟姐妹的關系,最讓人痛心的就是田橙的大姨,據說大姨的外貌啊,性格啊,都是一頂一的好,小時候像個男孩子的性格,敢爬樹,下河摸魚,和男孩子打架,因為家裏上面生了四個女孩子,所以大姨就一直像個小男孩子樣長大了,田媽是老二,因為喜歡和大姐在一起,等到了大姐上學的年紀,就跟着大姐一起去了學堂,那年田媽才5歲,就被老師破格錄取,跟着大姐在一個年紀上學了。漸漸的她們在農村都長大了,但是家裏在那個年代很貧窮的,後來大姨在那年代也找了對象,但是家裏反對因為那個人家庭條件不好之類的吧,大姨感情受到了挫折,一時沒有看開,喝了農藥自殺了。後來田橙問過媽媽,大姨去世的時候,她是什麽感受,田媽說也想死呗,田橙不理解問為什麽?田媽說因為家裏窮。
那個年代是田橙這一代不能了解的痛,是整個中國的歷史。
然後田媽的幾個姐妹之間也是問題重重。
田媽是老二,但是大姨去世了之後,老二也是老大了,下面是三個妹妹,然後兩個弟弟,後來經爸爸的引薦認識了田爸,後來在姥姥和姥爺的撮合下,和田爸結了婚。過得幸不幸福是再說。
但是田媽的價值觀肯定是有問題的。
田橙就記得一句話,從田媽的嘴裏說出來的,田橙在不斷的相親時,跟二叔聊天的時候,田媽就說:別的不說,只要對我家田橙好就行。
二叔反應了半天,說,這個不是應該是最基本的條件嗎?如果對咱家孩子不好為什麽要找這樣的人,咱們就要找對咱們家孩子好的啊。
田橙當時就反應了過來,以前總是不知道為什麽,總是覺得媽媽說的很多話就是覺得說的不對,但是不知道該怎麽反駁。
其實這個就是夏曉說的,田媽田爸在人前人後,做不到表裏如一,這個就像是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學是一回事,但是你真的到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按照,書上寫的那樣發展的。你可以選擇善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到,你就是會因為善良的事情被人家欺負,被人家覺得你傻,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人還是要學會保護自己。所有再這樣一個有很多的矛盾的家庭裏長大,田橙總是感覺自己和這個世界有格格不入的地方,不能夠很好的認識世界,因為現在有時候都覺得看不懂田媽田爸,影響了她看待世界的角度,因為發現有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沒有辦法信任,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也不能給他支持,她只能靠自己,覺得自己好孤獨啊。
進入了初中了還是高中的時候,田橙總是自己呆着,有一天在家裏又自己沉迷的看着電視劇還是電影的時候,那個劇情很悲哀,田橙看得不禁淚流滿面,然後看看整個房子,驀然驚醒了,為什麽我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啊~我好難過啊,我不想只有自己一個人。又哭又笑的,這是不是就是抑郁症的前兆啊~可能是因為田橙之前那些年過得不開心的時候居多,所以看到的都是生活的陰暗面,不知道該怎麽積極的面對生活,生活還是可以很美好的,等到認識了夏曉了之後,不論田媽怎麽打壓田橙了,田橙都能在夏曉的支持下可以好好的看待這個世界了。
田橙的世界開始有了暖色調。
田橙在剛結婚的時候,給夏曉寫情書,但是田橙不太會做飯,很多時候都是夏曉給田橙做,但是因為是和父母一起生活,大多數時候也是田媽做的。
田橙說什麽,夏曉都認真傾聽,兩個人磨合的還是挺好的。因為田橙的膽子小,夏曉基本上不跟田橙發火,盡量兩個人都是商量為主。
計劃不顧田媽的掌控,出逃去上海旅游,本來也是想去上海打工,但是當時一直活在田媽的掌控下的田橙,出個門沒有好好的跟田媽說,屬于先斬後奏的節奏,當時田媽可能也是擔心怕田橙半路會犯病,也是不能理解孩子想要沖破她的束縛的感覺,因為那種感覺說也說不出來,但是就是難受,田橙的心裏,在跟媽媽的相處中也是很讓人難受的,這應該也是主要的心裏疾病的主要來源,人很矛盾的心裏,不能讓自己堅定的站定自己的立場。
以前看過電視的普及節目,有些人會問小孩子,你是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其實這個問題很讓孩子困惑的,因為小孩子不知道怎麽回答,這個是讓孩子很困惑的,是不友好的問題。因為這兩個人同樣很重要,一定要分出孰輕孰重,對小孩子來講是很難的。這就讓孩子要不是學會兩面派,當着媽媽的面說媽媽,當着爸爸的面說是爸爸。
田橙就因為曾經這樣的事情,把自己壓迫的難受死了。
田爸在年輕的時候,不認真過生活,田媽就總是不滿,因為自己一天即要在外面辛苦的掙錢,回家還要洗衣做飯帶孩子,男人跟沒有一樣,還要照顧他的一天的起居,其他能幫什麽都幫不上,唯一可取的就是田爸,不怎麽和她争執,由着她每天在家裏罵罵咧咧的,不反駁,但是老是這樣他應該也很煩的。
終于有一天,他和老叔在家下象棋,下了一個下午,沒有好好出去掙錢,這個是田媽最讨厭的啊,田橙看到了也覺田媽好可憐,老公怎麽這樣啊,心裏替田媽憤憤不平,但是她心裏的第一概念是不可以,跟爸爸不禮貌,但是在她心裏,爸爸是不合格的,讓人站在田媽的角度,就覺得田媽沒有錯,有也是田爸的錯。
但是等到田爸都到了晚上了,和老叔玩完了,看到在一旁的田橙,就跟田橙說,還是一種命令的語氣,你不要跟你媽說啊,你媽知道了,又要生氣了,又要發脾氣了,知道了嗎?
田橙心裏這個生氣啊,為什麽我要幫你撒謊啊,我媽好可憐啊,她那麽辛苦我都看不下去了,然後你玩完了,之後還要我幫你撒謊。可是田橙對田爸心裏還是有點害怕的,因為什麽,因為田爸雖然不怎麽被動手打田橙,但是田爸經常抽風,時不時的因為一些小的毛病會,推一下田橙,怼一下。或者用語言攻擊下田橙,田橙覺得田爸,對別人都不是這樣的,所以跟田爸在一起的時候,感情嗎?可能也有吧,但是那個感情是淡漠的,感覺不到親密感。但是田橙明明看見過田爸和他的外甥女,就是田橙的表姐,很親密,他甚至可以讓田橙的表姐坐在他的腿上,撒嬌了,田橙那時看到的時候,心裏就覺得自卑,自己的父母對別人家的孩子都比對自己好,說沒有落差是騙人的,那個時候田橙就覺得,自己的父母都不喜歡自己,感覺自己不重要,要不就是中國的老話講,當面教子,背後教妻。但是孩子也是要臉的,有的時候,中國的文化是要在孩子在人前發脾氣的時候,為了大人之間的面子,當面教訓孩子,當然雖然随着時代的變遷,這些不穩定的因素,或者說陋習都在一點點的被新的思維,新的教育方式所取代,但是那個年代的傷害,還是留給那個年代的人很多傷痛。
等到田媽回家的時候,田橙的內心的沖突到達了一個頂端,田媽回到家裏,就說了沒兩句話,就問田橙,你爸呢,下午沒回來嗎?
田橙心裏很沖突,覺得答應了爸爸,不說他玩了,但是因為心疼媽媽,又不想撒謊,但是心裏還是害怕爸爸的,有點害怕爸爸發脾氣,或者露出威嚴,心裏後來就是覺得自己應該做不到,威武不能屈吧。
然後田橙因為內心的矛盾沖突就哭了出來,一邊哭着一邊說,我爸在家下了一下午的象棋,和我老叔,但是怕你回來罵他,不讓我告訴你,我心裏害怕他會說我,但是讓我對你撒謊我又覺得對不起你,我心裏好難受啊,我好矛盾啊~為什麽啊,我也好難啊,我好難啊,我該怎麽辦啊???
然後田媽氣的夠嗆,說,田橙你別哭了,等你爸回家的。
等到我爸回家了,田橙媽就質問田橙爸,你下象棋然後還不讓田橙告訴我,讓田橙都矛盾的都哭了,你是怎麽做人家爸爸的?
當時田爸後來好像是沒有再說田橙什麽,但是田橙那個時候真的是第一次覺得好分裂啊。
這個世界有好多時候,田橙覺得有些細節都是只有自己看到了,但是之後該怎麽做呢?現在是不是叫什麽危機處理能力,可是田橙根本就沒有,總是事到臨頭了,才發現沒有準備好,這個世界如果你沒有那麽多的欲望,就可能相安無事的過生活,但是如果你的父母每天都給你灌輸這個世界只能有錢才能有一切,沒錢寸步難行,你一定要先否定這兩個人的價值觀,找到自己的才能好好生活下去,因為你一直信賴的兩個人告訴你的都是錯的,但是再往回找補就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