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脫貧的希望

一只母雞抖擻着羽毛,身後跟着七八只小毛團子,趾高氣揚的回到了雞窩,帶着孩子開始搶楚奶奶剁碎了的白菜幫子。

“哦喲!”放羊回來的楚奶奶端着盆兒,招呼着大家夥都來看,“我以為是被黃皮子叼走吃了呢,誰知道是躲在外面孵蛋了!”

因為現在雞都散養了,有的母雞知道回窩下蛋,有的躲在外面草窠柴堆裏下蛋。每天楚曜端着盆子出去撿,也未必都能撿回來。漏網之蛋被雞媽媽妥善的藏好,并且在度過了孤獨的二十一天之後,帶回了一群生力軍。

楚奶奶高興地不行,“我數來數去少一只,也不敢跟你們說怕你們擔心。就尋思着既然是散養,有損失也是正常的。哈哈,沒想到啊沒想到。”

從村子裏買回來的雞一只只養的膘肥體壯,自家養的小雛雞如今也已經又肥又胖,爪尖毛亮,看着就十分不好惹。別說那些天上飛的蟲子,就連土裏的蚯蚓也能兩三下挖出來吃掉。吃完了在去溪邊喝點兒水,回來吃點兒菜葉當零食,小日子過得十分惬意。

而且之前買的那批小雞也都陸陸續續的下蛋了,一顆顆雞蛋粉嘟嘟的,蛋黃顏色深的發紅,一看就好吃。

只不過小公雞有些多,為了争搶女朋友和地盤頻頻開始鬥雞打架,有好幾只脖子上的毛都被啄禿了,那叫一個狼狽。只是家裏的肉已經足夠吃了,冰櫃爆滿,再殺了雞都沒地方存。

楚曜看着那些禿毛小公雞發愁,生怕不知哪天這群家夥就把自己給鬥死了。

“天天吃也膩,過兩天村上又要打魚,爺爺已經定了二十多條了。”楚曜抹了把臉,嘆氣道:“這個量去談個渠道不合适,放鎮上賣也賣不上價,自己吃也吃不完。他一開始只想着能養就養呢,中間算着萬一養死了,跑丢了或者被黃鼠狼之類的玩意叼去吃了的損失。結果一只雞沒少,如今還多了一小群。

現在他每天能撿二十來個雞蛋,除了自己吃還能存幾個。可是石頭灘那邊的鹌鹑也要開始下蛋了,那就不是幾十個蛋而是幾百個蛋,天天用碗吃都吃不完。

這一批鹌鹑楚曜暫時不打算給村子裏,感覺三百多只鹌鹑似乎很多,可是其中公鹌鹑得有一百多只,母鹌鹑就算分也分不到幾戶。他盤算着攢幾天的鹌鹑蛋,再挑一批公鹌鹑,直接找個大集帶去集上賣,順便看看鎮上的人對鹌鹑的接受度。

如果接受度還不錯,那麽明年就可以發展一批了。接受度一般,就養來自己吃,算不上什麽經濟養殖。他更看好的是那批孔雀,好歹一只是一只,有量啊!

楚曜給撿回來的田螺吐沙子撿屁股,一邊收拾一邊跟康村長和安叔他們聊天。

安叔那股子興奮勁兒已經壓下去了,現在看上去冷靜了不少。他拿着個本子,笨拙的記錄着楚曜說的東西,“其實只要是有形有狀的,咱們就能做。我之前還給我孫子做了一套古代的小樓呢,不過都被玩爛掉了。咱也沒想過這玩意能賺錢,也沒有用過啥心思。就是看小楚你們來了,見多識廣的,咱才冒出點兒想法。”

康村長抽着煙,連連點頭道:“有想法是好的,你們畢竟是手藝人,這手藝可不能落下。如果這東西真的能賣錢,還能多教幾個徒弟,多傳承傳承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吃飯手藝。像我們就不成了,只會種地。看書也看的一知半解的,啥科學養豬啊,科學種地啊,學也學不會,都靠以前的經驗。”

“經驗就是知識,”楚曜把手裏的田螺丢進旁邊的盆子裏,嘩啦作響,“我看了咱這邊種東西都好長,不是不出東西,主要是沒人。太偏僻了,東西也不好往出運。”

Advertisement

康村長點頭道:“誰說不是呢,之前聽什麽純綠色蔬菜糧食,咱們一家一戶的也整了點兒。那可是真累啊,不敢灑除草劑,農藥都用得少,肥料盡量都用腐殖土啊啥的。可是拿出去賣,也賣不多幾個錢,咱們這邊沒人認。往遠處賣也沒渠道,幹脆就沒人整了。頭兩年還有年輕人回來種大棚蔬菜,菜可是真的好,問題賣不出去啊。往外鎮子上倒是有大集,可是周圍都是村子,冬天随便幾個大棚市場就飽和了,壓根賣不動。結果每兩年人家就走了。”

楚爺爺也跟着點頭,“地方是好地方,就是沒發展起來。”

康村長說是,又道:“咱們這裏有了路之後,政府也往這邊通了水電,拉了網線。說起來都是你兄弟的好,咱們還說要給他立塊碑,他也不要,就只想承包這個島。也給了足夠的錢,讓不少人家都蓋了新房子呢。要不是張老爺子,咱們現在還成天點燈熬油呢。”

這話說的安叔都連連點頭,雖然直接受益的是桃源村,但是挨着桃源村的幾個山溝裏的村子照樣能通過這條路出去見見世面。要不是這條路,他們每次出去翻山越嶺的,沒個四五天都回不來的。

“陽陽啊,你也幫着想點兒招兒。”楚爺爺動了恻隐之心,忍不住點自己孫子,“你之前不是跑業務嗎?有認識這方面人的嗎?”

楚曜笑了笑,道:“要只是認識幾個老板就能給這裏扶貧做起來,你當政府做不了?人家路子人脈不是比咱廣?就不是那麽回事。首先你得知道在這裏能做什麽才可以帶來利潤,其次是怎麽吸引流失的年輕人回來。再有就是那條路,來來回回的我瞅着就會國哥一個人一輛車跑。就再多一輛車,這生意都做不動,沒人啊。”

“是,小楚你說道點子上了。之前也折騰過幾次,下來人幫忙收拾地看養點兒啥,沒人幹。就算幹出來了,上面領導換了一茬,就不好跑路子,東西不好賣,就更沒人回來幹了。”康村長一說起這些,就真的一把辛酸淚。

楚曜道:“所以安叔的那個竹子工藝要是能做好,興許也是能帶動幾個村賺錢的好路子。這玩意不怕壓不怕颠,不用說路上延遲了就過期不能用了。但是這玩意會有人模仿,咱們這裏有竹匠,別人那裏也有竹匠對吧?所以除非是做出樣子來,做大了,把竹匠們都收攏到一起集中去做,供一個淘寶店或者實體店啥的,才能說賺到錢。”

安叔嗯了聲,道:“你說得對,這竹匠也不就咱們一家,就我知道的能有這個手藝的老竹匠怎麽也得十來個人呢。我想好了,如果真的能賣出去錢,我就把他們都收攏一起,按零件分發下去做,大家有錢一起賺。”

楚曜笑道:“有這個想法就很好,但是淘寶店誰來開?我先說好啊,這個淘寶店未必以後就只買竹子制品,興許我們這些村裏的東西也需要通過淘寶店賣出去呢。店名叫啥,誰來負責,這個我就不管了,你們自己商量。也許以後做出來我也得通過你們的淘寶店往外賣東西。”

安叔和康村長相互看了眼,道:“這件事回頭我們去開個會,看看誰能弄。村裏年輕人也不多,會電腦的沒幾個,能說會道的更少。開店開店,怎麽也不能找個悶頭的,對吧?”

快中午了,康會國打了個電話過來,楚曜讓他帶的東西帶回來了。

楚曜連忙放下手裏還沒弄完的田螺,拖了院子裏的板車,招呼了看上去最好說話的藺飛鳶跟着一起去碼頭拿東西。現在天熱了,他為了讓住在這裏的幾位“勞動模範”能吃好喝好,特地找了康會國去批發了不少啤酒冰淇淋汽水飲料之類回來,然後還補充了一下家裏的各種調味料。

村裏的油菜籽前幾天剛都曬好,他還定了十桶菜籽油,這次一起帶過來的。

“跟着一起吃飯,中午炒田螺,做辣子雞,我在炸幾只鹌鹑。”楚曜不讓康會國回去,因為康會國不但是村裏的年輕人,還是有點兒腦子的年輕人。而且他媳婦也是個手巧的,自學了裁縫,這兩年就給村裏人做衣裳,款式大方又便宜。生意也還可以。“叫上嫂子,還有啊康叔,喊上咱嬸子,把永順叔和嬸子也都喊過來。安叔你這邊呢?”

安叔擺擺手,“我家孩子多,離的也遠,這次沒口福了。”

在院子的絲瓜架下面擺了兩桌子,楚曜親自下廚,炒了一大盆香辣田螺、一大盆辣子雞、按人頭抓了鹌鹑讓康村長幫忙殺了腌制好油炸。家裏的架豆黃瓜西紅柿也都可以摘了,炒了個幹煸豆角,炖了個炸雞蛋紅燒肉,涼拌了一大盆嫩黃瓜,一大盆白糖西紅柿。

菜不多,但是量大實惠。再用大盆子裝了米飯往桌上一擺,出去坐席也就這樣了。

啤酒還涼着,咕嘟嘟倒進大茶缸裏,冒着令人開心的泡沫。幾口菜下去,擺脫貧窮的希望開始逐漸的閃出欣喜的光芒。

等把康村長他們送走的時候,基本上關于這些工藝品的定價,規劃就完成的差不多了,只等後面村裏開會,看能不能徹底落實。

“我心裏挺高興的,”楚曜嘬着螺蛳,吃的眉開眼笑。他得意的看着龍九,道:“你看,能幫上別人,還是很值得開心的,對吧?”

龍九擺弄螺蛳殼的手指頓了頓,半晌才道:“你開心就好……”

只要你不傷害自己,只是開心的話,我也會跟着一起開心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