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入V! (1)

麻煩的人族吭哧吭哧的喂了豬, 然後帶孰湖去了第二棟小樓居住。至于他帶來的馬就直接野放,只要不糟蹋蔬菜糧食,整片島随便玩。

楚爺爺帶着自家的牛啊羊啊出去放風, 身後還跟着幾只小馬駒跟矮腳馬。這小東西比羊大不了多少,一匹一匹活潑又愛撒嬌,可把楚爺爺開心壞了。他抱抱這只摸摸那只,看的狡心裏泛酸,最後幹脆窩在楚爺爺懷裏不動彈了。

咋, 我也是一只可愛的小羊羔呢!

應嵬他們徹底占領了廚房,直接導致楚奶奶失業。失業後的老太太抱着貓咪帶着豬,一會兒去摘點兒菜, 一會兒去看看雞,滿眼都是帥氣漂亮有活力的年輕人,還有自家男神。這日子過得,神仙也不過如此了。

給莊老板送完菜, 吃完早飯,楚曜套上水褲,帶了兩只口罩, 拎着鐵鍬默默地運氣。

種菜和挖樹苗的活都是簡單的體力活, 很快就分派出去了。句老師因為有着特權, 幫忙撿了雞蛋和鹌鹑蛋,就開始一邊幫忙剁菜葉子一邊兒跟楚奶奶聊天。

只有楚曜站在沼氣池旁邊, 看着裏面冒泡的垃圾,渾身寫滿了抗拒。

因為他們暫時用不到沼氣,所以就把沼氣管兒給卸了。現在一池子都是發酵之後的糞便和各種食物垃圾,不但顏色詭異,而且氣味也十分詭異。不臭, 卻也難聞。

但是這一池子發酵的糞便卻也是最好的肥料,再過一段時間就要種冬小麥了,大棚裏的蔬菜也需要施肥。因為荒地越開越多,那些雞糞鳥糞已經不太夠用,最好的肥料還是這一池子的東西。

只是……

“哕!”楚曜不停的幹嘔,別說他了,就連考慮着要黏着他的龍九也默默地退出去好幾米遠,看都不敢看那些東西。

他,堂堂燭九陰,哪裏見過這種世面!!

“不行,我放棄了。”楚曜丢掉鐵鍬,在上風處找了塊石頭坐下緩了半天,然後掏出手機跟康村長求救,“叔啊,我實在搞不了這些東西,你能幫我找人收拾嗎?我給錢。”

康村長哈哈大笑,笑了好半天才道:“多大點兒事兒呢,我跟你順子叔過去一天就弄好了。回頭捂好的肥料你分給我們一半就成,不要錢,怎麽樣?”

肥料在農村可是好東西,雖然現在有化肥農藥之類的東西了,但是老農民其實更認農家肥。這種早就發酵好的糞便肥料混了泥土悶上一個月,裏面的熱量足夠把那些蟲卵燒死,然後施到地裏,菜啊糧食啊長得好着呢。

就那些養豬養牛的人家,一車糞肥也能賣不少錢。

Advertisement

“好的好的!!”楚曜瘋狂點頭,挂了電話,他回頭看了看那個沼氣池,忍不住又哕了聲,狼狽的跑掉了。

現在他特別想讓那些羨慕農村生活的家夥們過來看看,什麽向往田園啊,不說種地拔草,就光收拾這玩意怕是能吓退百分之九十九向來陶冶情操的文化青年男女。

龍九松了口氣,然後跟在楚曜身後道:“辛苦你了。”

楚曜:……

他脫下水褲摘了口罩,在琢磨這位大少爺是不是對自己開了嘲諷。

康村長帶着自己兄弟扛着工具很快就來了。人家跟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也不用楚曜出力,自己套了水褲帶了口罩就開始幹活。

他們選了離沼氣池不遠的地方先撲了一層土,然後把池子裏的糞水裝進桶裏,再倒到那邊泥土上。一層糞水一層土,高高的摞成了小山,最後再用土把整個糞山結結實實的埋起來,埋上一個月就可以用了。

這池子夠大,倆人午飯都沒吃,一直忙乎到大下午。說是熟練工,可是幹這種活兒也惡心,都弄完了沖洗完水褲和桶子,倆人又掏出一瓶小二一人悶了幾口,才把胃裏那點兒酸勁兒壓下去。

“吃了飯再回去,必須得留下來吃飯。”楚爺爺一手拉一個不放人,人家做這麽多辛苦活兒還不要錢就要點兒糞土,再不留下吃飯可就太不厚道了。不但留下來吃飯,還讓楚爺爺拽去衛生間,好好的洗了個熱水澡。

康村長和康永順倆村裏老爺們平時洗澡也是應付,燒兩壺熱水擦洗擦洗也就行了。如今洗了個香噴噴的澡,還換上楚爺爺拿來的幹淨衣服,倒是有些不自在了。

“就幹了點兒活兒,您看看這……”康村長摸了摸身上的衣裳,笑的滿臉褶子。

雖然這是楚爺爺的舊衣裳,可是質量确實是好的,從裏到外柔軟又貼身,幹幹淨淨舒舒服服的,哪能會因為二手就嫌棄呢?

“哪兒就是一點兒活,要是讓我們這一群人,怕是整到明年都整不明白。”楚爺爺道。

還沒到晚飯時間,康村長他們倆坐不住,說要幫忙看看菜。指點着大白菜要捆繩子才能包住心兒,紅薯一定要在霜降之前挖出來,否則容易凍壞了。最後看他們的韭菜長得不錯,又讨要了一袋子韭菜根打算回家種。

韭菜這種蔬菜非常能長,種子撒下去就能一茬一茬的割,根挖出來移栽也能一茬一茬的長,非常方便。只有一條,這玩意喜歡招蟲子,水大了天熱了不小心就爛到地裏,黏糊糊的特別惡心。不過這裏的韭菜照顧的相當不錯,一顆顆的順溜粗壯又鮮嫩,老遠兒就能聞到韭菜特殊的香氣。

楚曜用筐給裝了不少韭菜根,筐下面放一層厚厚的雞糞肥,上面堆了一層菜根,回去一層一層丢到地裏就能茁壯成長了。

現在島上有了三個大棚,兩個種菜一個養鳥。水稻田五畝,小麥之前只有一畝地,現在多開了三畝,要種四畝地的冬小麥。不過島上人越來越多,楚曜琢磨着以後上島的那些“龍九的朋友”可能會越來越多,于是又加緊開荒,來年要多種三畝稻子。

除了這些糧食,還有一畝的南瓜,一畝的紅薯,一畝幾分地的玉米,半畝土豆和零零散散加起來差不多也有半畝地的黃豆。

再過半個月黃豆就可以收了,這些豆子一部分留下來自己打豆漿,另一部分就要拿去榨油。這麽多人吃飯油太廢,不得不自己多屯點兒。

還有就是邊邊角角種的各種蔬菜,光豆角就七八種,什麽荷蘭豆扁豆四季豆豇豆架豆芸豆綠豆紅豆,還有西藍花菜花莴筍黃瓜西紅柿,油菜冬瓜絲瓜瓠子茴香韭菜香菜芹菜,胡蘿蔔白蘿蔔綠蘿蔔心裏美蘿蔔還有蔥姜蒜。只要能在鎮上找到的蔬菜種子,基本上種了一個遍。

家裏蔬菜足夠吃,蛋也能滿足,就是肉有些困難。堅持不了多久就得從鎮上買一些肉回來,導致一群人看着豬圈裏的那群豬都開始心癢癢了。

只是這種豬原本就不愛長肉,吃的也不是飼料,雖然是圈養比産肉的大白豬小了一大圈。不過小母豬長的差不多了,再過一個月就進入了成熟期,可以找個帥氣的公豬進行一下生命交流。

有公豬的人家康村長都幫忙選好了,就是之前買豬的那一家子,說是要挑個最帥最健康的公豬給這邊的母豬妹妹相看相看。回頭生下來的新一批小豬就要盤算着散養了,楚曜已經選好了地方,就是房子後山的一道山谷。有水有野果子還有适合藏身躲雨的小山洞,到時候按時過去加個餐就可以進行散養政策。

只是小黃小黑的對象還沒有着落,這兩只狗子雖然是最最普通的中華田園犬,可是吃得好長得壯實,如今變成了威風凜凜的大狗,一般的小母狗壓根入不了它們的眼。之前康村長也帶過來一兩只小母狗給相親過,可惜小姑娘殷勤,但是小黃小黑硬氣的不行,愣是把狗妹子攆的滿山跑,簡直就是天生的單身狗。

晚上就簡單的炒了幾個菜,不過也炸了一大盤子鹌鹑和泥鳅下酒用。

楚爺爺跟康村長他們從種地種菜看天吃飯聊到國家大事,一頓飯吃了倆多小時,最後還是楚曜跟曲駁把暈乎乎的康村長兄弟倆送回了村子。

村子裏的老人們基本上都養上了鹌鹑,大的小的分開養,在院子裏劃出一塊地方,任那些鹌鹑又飛又跑。因為都是母鹌鹑,到也十分安靜,只是把院子裏的泥土刨的不成樣子,每養兩撥就得換個地方。

不過這些鹌鹑已經成了老人們的希望,畢竟每個月能有一千來塊錢的收入,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楚曜送康村長回家,被村長媳婦塞了一大兜子自家蒸的老面饅頭。這種饅頭個頭大,顏色微黃,但是吃起來特別有嚼勁兒,還帶着濃郁的麥子香氣。

島上沒有一個人會發面蒸饅頭,之前蒸包子還是村裏人幫的忙。在之後帶餡兒的就是餃子,連發面餅都沒得吃。這一兜子饅頭讓楚曜喜歡的不得了,盤算着明天炸饅頭片吃。

切成片的饅頭裹上雞蛋液在油鍋裏炸的金黃,撈出來搭配醬豆腐和鹹菜吃,那叫一個美味。

算一算,他來到這邊這麽久,愣是一次饅頭片都沒吃上,着實可憐了。

孰湖來了之後島上就沒有再來新人,移栽完果樹之後,天氣就一天天冷了下來。

山裏的柿子山楂已經挂了漂亮的顏色,一群人拎着柴刀只是開一條簡單的道路出來卻也不難,山溝裏的柿子樹得有六七十棵,長得不密集但是每一棵都十分高大,樹上挂滿了拳頭大的磨盤柿子,沉甸甸一串串的,把樹枝都壓的彎垂下來。

山楂樹也是這一從那一從,一路過來看見好幾十棵,紅豔豔的點綴在山坡上。

這兩種果樹都耐寒耐旱,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之前栽種的還是原本就長在島上的,反正現在已經成了規模。而且深山裏還不止這兩種果樹,栗子樹核桃樹也發現了不少,還在那些腐敗枯死的樹幹上找到了許多的蘑菇木耳。

要不老人們都說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水,這山裏的寶藏是真的多。只是寶藏若運不出去換不成錢,在這種時候也不會被人重視了。

孰湖帶的那群馬大的小的都上陣了,中間還夾雜着島上唯一一頭牛哥。黃牛哥還不到兩歲沒有成年,身子骨比較嫩,可是因為吃好喝好個頭不小,也是能幹不少活兒了。

之前從山上往下運水果牛哥就出了不少力氣,直到後來楚曜買的三輪車運到島上來才能休息休息。但是這邊山路都是現開出來的,三輪車上不來,所以牛哥只能重操舊業,勤勤懇懇的運貨了。

一筐一筐的柿子核桃山楂順着曲折的山路運到山下小院子,康村長媳婦兒帶着幾名婦女過來幫忙,手把手教楚奶奶和王西山做柿餅柿子醬和攬脆柿子。成熟了的柿子禁不住放,必須在硬的時候就要進行加工。加工好的柿餅和脆柿子就可以陸陸續續運到鎮上去賣,好歹能換點兒錢回來。

至于山楂直接就煮山楂醬或者切開了曬山楂幹,栗子核桃都存得住,只要撥開放進儲藏室,随時吃随時拿。

不過這些東西也不少,莊老板聽說了又開車過來,挑挑揀揀挑了最好的裝車,稍微給這邊減輕了一些壓力。

莊老板的鹌鹑生意還沒徹底做起來,主要是出貨源頭實在是不給力。倒是有其他賣鹌鹑的想要找莊老板合作,只是同品種鹌鹑拿出來對比高下立現,立馬就讓桃源村這邊的鹌鹑更加搶手了。

要不是莊老板這邊管控的嚴格,這些原本不起眼的母鹌鹑怕是都成了二道販子拿來賺錢的工具了。不過公鹌鹑好歹也算是跟的上趟了,酒店裏每天都能出二十罐鹌鹑湯,也有了正兒八經固定的用戶。

不過鹌鹑的宣傳也讓桃源村進了其他人的眼,能養出這麽好的鹌鹑,那其他的能差嗎?只是現在桃源村出的東西基本上都在莊老板這邊消耗掉了,就算他們願意開兩個多小時車繞山路去了也未必能收到好東西,一開始還打着截胡心思的人最後也都散了。

說到底,村裏都是老人,生産力實在是匮乏,就算想多弄都弄不出來。

村裏的老人們等着過年,家裏年輕人回來之後希望他們能在村裏看到希望,能願意留下來。如果留在家裏能賺到錢,誰願意冒着會被坑的風險出去賣力氣呢?

村裏人大多文化程度都不高,已經聽說不少人被坑了,在工地上幹了一年最後工資都結算不了多少,飯都快吃不起了。

更別說那些在工廠上班的,996和997的“福報”壓的他們幾乎擡不起頭來,每天工廠宿舍連軸轉,一個月也不過就是幾千塊錢。

楚曜用小孵化器給自己孵了幾百只新鹌鹑,畢竟他有了一個大棚,鹌鹑能多養就多養。現在桃源村鹌鹑蛋因為個頭大也漂亮,成了鄒巧火,只有莊老板和他兄弟周老板店裏有售,每天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搶的一群人怨聲載道。

雖然都是鹌鹑蛋,但是不知道為什麽,人家桃源村出來的鹌鹑蛋煮了,家裏小朋友就是喜歡吃。每天給小朋友和家裏的老人煮幾個鹌鹑蛋當早餐都快成了标杆了。甚至還有孩子會帶着煮熟或者鹵過的鹌鹑蛋去學校當着同學們的面慢慢吃,把搶不到蛋的小夥伴饞的不行,這才得意的給他們吃上一兩個。

在家養鹌鹑之後,這種鹌鹑蛋又成了新的炫耀風向标了。

之前來幫忙弄大棚的技術員姓丁,借助“職務之便”從楚曜這邊帶走了一籠子鹌鹑和若幹果幹果醬,到家裏就被搶光了。

那籠子鹌鹑成了他家姑娘兒子最喜歡的“寵物”,每天都細心的打掃糞便,喂食喂水,然後心滿意足的撿了鹌鹑蛋放在小罐子裏,一天天的數。因為這罐子鹌鹑蛋,連數數的能力都提高了不少。

後來因為兄弟家孩子想要就勻出去兩只,結果導致這倆孩子半個月沒搭理他。好爸爸因為兩只鹌鹑,變成了壞爸爸,弄得他也哭笑不得。

可是鹌鹑真的不好弄啊,如今他成天盼着楚曜再裝一兩個大棚,他也好争取過去就近“占便宜”。

不過這次去鎮上發現周老板那邊進了不少栗子核桃,标明了是桃源村山海島上産的。

“真的是那個島上的?”小丁見買的人不多,心中暗喜。

周老板到也不愁這些東西賣,畢竟栗子核桃不比鹌鹑蛋,這玩意都是生的,買回去還得二次加工也麻煩。鹌鹑蛋就簡單多了,回去一洗一煮,也就十分鐘的事。

“那必須的啊,”周老板翻出手機裏的照片給他看,“瞅瞅,剛從山上摘下來的,還沒摘完呢我就讓我兄弟帶了幾筐放這裏幫他們賣。都是好東西,等這一茬賣完了再想吃,就得明年了。”

小丁畢竟上過島,也見過島上的人。這一個個的大帥哥就算閉着眼都不可能認錯。別人摘山貨看上去就是十分淳樸農民的樣子,這群人愣是把山路走的像T臺秀,再加上那幾匹高頭大馬,顯得這些幹貨都值錢了不少。

他立馬拽了袋子開始裝,邊裝邊道:“你應該把這個照片放出來,跟莊老板一樣讓別人看見,東西就好賣了。”

周老板哈哈大笑道:“你當我愁賣呢?要不是按在這裏,這點兒玩意早就被我親戚都分了。小楚說了得先把他們那邊名氣打出去,否則村裏島上産的東西你們見都見不到。”

“桃源村的?”宋大爺看着旁邊支棱的破紙殼板,直接拽了個袋子開始裝栗子核桃,“我說小周你這做生意的不行啊,就這三個小字兒給誰看呢?要不是我知道你這邊經常會有點兒好東西,真的就被你糊弄了。”

周老板嘿嘿笑道:“大爺您可別說了,哪次東西落了您的?就算您不來我也得給您留幾斤不是?對了今天要鹌鹑蛋嗎?剛送上來的,我這裏就壓了五十斤,剩下的都給老莊弄走了。”

“個死胖子,賺這麽多錢幹嘛?”宋大爺氣呼呼道:“要,給我來三斤,家裏剛買了幾個豬蹄子,正好鹵一鍋。”

“還有柿子,攬好的脆柿子,又大又甜,也來點兒?”周老板指着旁邊幾筐柿子問。

“我血糖高……”宋大爺猶豫了。

小丁裝了兩兜子幹果上稱,看見柿子問:“桃源村的嗎?”

“剛照片你不都看了嗎?就是那邊的。”周老板随手拿了一個用小刀咔咔削皮,然後給他們一人切了一塊,“嘗嘗,咔咔脆,冰糖似的。”

柿子在這裏其實不算是什麽新鮮貨,不少家裏有院子的都會一些。有的地方綠化,整條街道都種了柿子樹,不但能結果子,而且還漂亮。

但是柿子這個東西糖分太高,熟了就往下掉,糊的地面上黏糊糊的招蟲子,而且柿子不打藥也容易招蟲子,麻煩的不行。

旁邊堆的這幾筐柿子山楂要不是标了桃源村三個字,還真不會引人多看一眼。

小丁吃了脆柿子雙眼一亮,“也給我來幾斤柿子,就是這玩意不能多吃,哎。”

宋大爺也猶豫的買了幾個,他跟老伴兒歲數都大了,血糖不穩。柿子又太甜,這一個大柿子下去血糖能直接爆表。不過他小孫子小孫女這幾天來玩,正好可以當零食吃。山楂也能買點兒,不但可以炖肉,而且煮水還能消食降壓。

周老板道:“這脆柿子也就吃這幾天,他們家現在開始曬柿餅山楂幹了,鮮貨禁不住放,都是吃個新鮮。等柿子真的熟透了再想往外運就運不來了,那山路颠倆小時,下來只能喝湯。”

宋大爺哈哈笑了幾聲,又稱了兩斤山楂。

周老板說的也沒錯,這些東西堆在這裏看着多,但是被不少奔着桃源村這個名頭來的客戶買了不少走,還沒到中午基本上就見底了。

小丁從鎮上辦完事兒回單位簽到,手裏拎的大袋子小包裹的就被人盯上了,“你今天去靈山鎮了?今天那邊不是大集啊,咋買這麽多幹貨?便宜嗎?這一路帶回來不沉?”

小丁笑着打哈哈道:“嗨,就老鄉賣的新鮮貨,我順便買點兒,家裏孩子喜歡吃。”

同事盯着他看了一會兒,道:“啧,你瞅瞅你緊張的,上次你帶了鹌鹑幹果就是說老鄉的,結果我一問是桃源村那邊出來的,現在只供那個靈山鎮的龍鳳大飯店了對不對?你小子……這玩意也是那邊的吧?”

“真不是,就是路上随便買的。”小丁趕緊收拾那堆東西。

同事翻了個白眼兒,直接拿了倆柿子出來,“賣我倆,給你五塊。”

“我就買了幾個!!”小丁哀嚎,“給孩子吃的,你這人咋跟孩子搶東西吃啊。”

同事連忙跑開,大聲道:“誰還不是個寶寶了?我就吃你倆柿子你瞅瞅你。張科張科,小丁從桃源村又買了幹貨回來了!!”

小丁拼死搏鬥,終于給自家孩子留下了一些吃的,不情不願的捏着幾張鈔票怒道:“你們欺人太甚,大老遠的我搶點兒東西容易嗎我?”

張科笑眯眯的削了柿子吃,邊吃邊道:“人家這個脆柿子就是甜,又甜又脆,也不知道咋養的。小丁你在哔哔小心以後桃源村出差就沒你的份了。”

小丁:……

我還能說啥呢??

張科吃了柿子,嘆了口氣道:“那幾個村子是真的不錯,只是太靠裏了。走水路兩邊都是山還繞遠,走山路運貨也難。否則有那條路扶貧早就能富裕一些了。”

小丁也道:“可不是呢,我去幫那邊按大棚,村裏都是老人幾乎看不到幾個年輕的。那個島上倒是好幾個年輕人,只不過人家都是去玩的,也不可能在山裏安家落戶。就小楚,小楚楚曜,那個島的承包人是個好樣的,給村裏老人找了個賺錢的路子。就養鹌鹑賣鹌鹑,看上去還行。”

張科點點頭道:“養鹌鹑也是一條路子,我跟上面問了看有沒有養鹌鹑的技術員,回頭分派過一個來,看看怎麽能幫他們把鹌鹑養大養好。那片山好水好的,養殖确實能算一條出路。”

他們這個部門都是跟扶貧相關,每天絞盡腦汁要為老百姓做點兒實事。其實不少挨着鎮子進出方便的村子已經逐漸富裕起來了,種菜也好種花也好,至少人家往外運方便。

不說桃源村,就那條路收益的挨着鎮子近的幾個村都或多或少的賺了些錢,只是桃源村磐石村那幾個村子太靠裏了。挨着湖打魚,運出來費勁,賣不出去再運回去也費勁,鮮魚的銷路就走不通順。

之前也有年輕人在家裏弄大棚種蔬菜的,蔬菜成熟季節雨水大,山路難走。那些新鮮蔬菜一天運不出來就損失不少錢,最後賠了錢幹脆不做了,又出去打工了。

這養鹌鹑賣的好處就是不耽誤事兒,早幾天晚幾天不會壞掉,而且還能拉動旁邊村子的竹籠子生意,一舉兩得。其實之前他們不是沒想過養殖,可是無論是普通中華鹌鹑還是那些散養的雞鴨,都是挨着鎮子近的更好運輸。那幾個村子就是吃虧在山路太遠太麻煩上了。

“小丁,你跟小楚那邊打好關系,他那邊有啥技術上的需求跟你說,咱們這裏盡量滿足。我看人家孩子相當不錯,有腦袋瓜,敢創新,比咱們這群死腦筋強多了。”張科又嘆了口氣,然後抓了一把山楂開始吃。

小丁:……

他默默地把所有東西的袋子都系成死扣,味兒都不打算給他們聞了!

楚曜除了孵化鹌鹑,又把目光放在了一種叫塞拉瑪的小型寵物雞身上。這種小型雞跟那些大型雞其實外觀沒有太多區別,但是成年的公雞也就一斤多沉,母雞更小一些,只比鹌鹑略大。

但是這樣的雞照樣能滿足那些住樓房沒有院子的人利用陽臺的空間飼養,不占地方,圓滾滾的也挺好看。而且畢竟是雞,母雞能下四五年的蛋,看上去比鹌鹑要強多了。

只不過這種雞種蛋貴,成雞更貴,還達不到經濟雞種類。不過他可以自己孵化一些養着玩,賣給那些喜歡養雞的有錢人。但是經濟養殖還是鹌鹑更好,一年淘汰一批,輪換也快。

除了塞拉瑪這種小型寵物雞,還有長尾雞波蘭雞這種觀賞雞,也都漂亮的很,讓楚曜按耐不住買種蛋的手,每一種種蛋都買了十顆。只要能孵出一公一母,那麽他就算是賺了。

島上的鴨子不多,公鴨子大部分都進了莊老板的飯店,母鴨子每天勤奮努力的下蛋。這些蛋會挑出個大的繼續孵化,其他的就變成了鹹蛋,仍舊被莊老板拉去了大半。

楚曜手裏如今能花銷的錢,大多數都來自于莊老板那邊,少部分是鹌鹑的分紅以及竹藝分紅。

那個竹藝淘寶店的訂單陸陸續續的還真不少,再加上安叔康娟他們也努力的創新,還搭着這些竹藝房子賣竹編首飾盒子,竹編果盤之類,生意竟然就這麽做起來了。

村裏的竹匠對楚曜感激不盡,又不知道對方缺什麽好送,最後一琢磨既然你發展農業,筐得要吧?簸籮得要吧?于是幹脆編了幾十個大竹筐和大簸籮,還有果盤簸箕之類,拜托安叔送給了楚曜。

這些東西楚曜還真的用得着,一聽對方死活不要錢,幹脆裝了一筐的幹果讓安叔帶回去給大家夥兒吃。還預定了明年讓他們過來幫忙做家具,因為龍九說明年還要來一批人,先前的兩棟房子怕是不夠住了。其他幾棟雖然隔三差五的打掃,但是裏面空蕩蕩的,只有床和一些簡單的櫃子。

安叔笑道:“你放心,我們一準都來。如今我們幾個老家夥還收了徒弟,那些訂單也能忙乎過來了。這些都是因為你幫了我們的忙,我們感激都來不及呢。”

“但是錢必須收,你們如果不收我就只能去外面買了。”楚曜怕他們不收錢,這樣的家具自己也不好意思用啊。

安叔大笑道:“生意歸生意人情歸人情,小楚你放心,我們可不會架着人情就難為你的。”

他們已經看出來了,人家楚曜雖然嘴上不說,但是真的能幫就幫。這種人直率,也怕欠人情,因為人情來往會讓他們不自在。安叔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也十分理解楚曜的想法。

削皮的柿子在屋檐下挂成一串一串的,仿佛橘紅色的小燈籠。柿子醬的香甜味和山楂醬的酸甜混合在一起,讓空氣都變得甜蜜粘稠起來。院子裏的簸籮上曬滿了山楂片,晚上的消食茶變成了薄荷蜂蜜山楂茶,酸酸甜甜清清涼涼,大受歡迎。

康村長說過幾天可能要下霜,紅薯可以挖了,水稻也要收了。

村裏人水稻成片的種,可以開小型收割機去收。但是島上水稻不好弄,當初就是做的梯田,收割機也上不來,只能人工。不過放水的時候又收獲了一批小龍蝦和泥鳅,還有長到一斤多沉的小鲫魚,炖湯的絕對佳品!

水放到一半,楚曜還發現了不少螃蟹。這些都是毛蟹,山溝溪澗最常見的品種,但是個頭卻長得很大,有不少都突破了半斤,一只只又肥又威武。

莊老板接到了有泥鳅和螃蟹的電話,直接往後備箱裝了一摞折疊水箱,開着車嗷嗷的就來了。

夏天的時候那一批小龍蝦和泥鳅黃鳝還沒吃過瘾就沒了,尤其是泥鳅,炖湯紅燒滋味絕佳,只是比鹌鹑還可遇而不可求,恨得不少食客壓根癢癢。只是癢也吃不到,別人家的吃起來還一股子土腥味,也只能眼巴巴的等着。

現在楚曜又說放水撈田,莊老板差點兒開心成兩百斤的孩子。

“你們吃不了的我都要,今天晚上我就住這裏了,明天一大早跟着會國兄弟的車一起走。我的車裏裝不下就裝他車裏。”莊老板表示飯店的水箱都洗出好幾個,就等這邊上新貨呢。

稻田的肥料就是雞糞肥,不但養肥了稻子,還把稻田裏其他住戶也養的一個個又肥又大。放水的時候直接用抄網從出水口接就能接到不少魚蝦,割完稻子再去泥裏撈,又能有不少收獲。

現在又快中秋節了,螃蟹也剛好長成。雖然不如陽澄湖那麽有名氣,但是一只只張牙舞爪黃肥膏厚,滋味相當不錯。

只是螃蟹寒涼,楚奶奶不允許大家多吃,一人就兩只的分量,一公一母到也公平。不過泥鳅小龍蝦黃鳝可以敞開吃的,但是統共就這麽些人,敞開吃也吃不掉多少,更多的還是裝進了莊老板的折疊水箱。

光這些東西就撈了四五天,莊老板每天都來,晚上住一宿第二天拉一車東西回去,飯店的生意又上了一層樓。

收起來的稻米按照粳米和糯米分開晾曬,轉頭又要去刨紅薯。這幾天一群人輪流轉一點兒休息工夫都沒有,就連被楚奶奶強制要求在家裏吃果醬看電視的句老師都坐不住了,非要過來幫忙。

畢竟龍九裝瞎還能撿個紅薯呢,他總不能一直這麽偷懶吧?雖然別人也不會說什麽,但是句老師難得産生了良心上過不去的趕腳。

稻谷,紅薯,土豆,玉米和南瓜把幾棟小樓的儲藏間都塞得滿滿的。豬豬們連續吃了好幾天的紅薯藤煮紅薯南瓜,眼瞅着就胖了一圈。

收割回來的稻草堆放在一旁留着當柴火,玉米稭稈全部打碎,一部分做了鳥糧,一部分給牛羊當青儲飼料。其實飼料也不用太擔心,山一樣高的南瓜壓根吃不完,全都是給它們準備的。

等一層白霜落了地,田裏就只剩下抗凍的白菜蘿蔔沒有收了。

被霜打過的白菜更加鮮甜,因為楚家畢竟是徹頭徹尾的北方人,冬天裏對白菜愛得深沉。東一塊西一塊的白菜竟然收獲了幾千斤,每顆都有小十斤沉,葉子翠綠梆子肥厚,咬一口都帶着一股子鮮甜味。

白蘿蔔也是那種脆甜纖維少的品種,洗幹淨泥土削了皮,吃起來不比蘋果梨那些水果差。所謂冬吃蘿蔔夏吃姜,這些白蘿蔔成了家裏二老的新寵,每天吃完飯都要切幾塊配山楂茶喝,咬一口脆蘿蔔喝一口蜂蜜山楂茶,爽口又解膩。

可是這也太多了,多的莊老板都消耗不了這麽多蘿蔔白菜。他那裏畢竟是飯店,總不能天天給客人做白菜炖蘿蔔吃。而且這邊地方略靠南,鎮上就可以買到大棚蔬菜,儲藏白菜也只有個別老人才會做,可是也買不了多少。

楚奶奶絲毫不着急,她慢悠悠道:“腌上幾缸酸菜,剩下的慢慢做餡兒吃。醋溜白菜豬肉炖白菜涼拌白菜心兒,你小時候少吃了?蘿蔔一部分曬成蘿蔔幹腌上配粥吃,一部分留着我當水果吃。咱們這麽多人呢,就這點兒白菜蘿蔔還能吃不完?”

可是我不想吃一冬的白菜蘿蔔,我又不是兔子……

楚曜有些委屈,卻也不敢抗拒,畢竟這些白菜蘿蔔都是楚奶奶楚爺爺種的,照顧的可精心呢。

“再說了,真吃不完還能喂豬喂雞喂牛喂羊,那些馬也得吃飯啊。你以為你養的這群東西喝西北風就能活下來?”楚奶奶看着這堆白菜山和蘿蔔山,簡直心滿意足。沒有白菜蘿蔔,哪裏能過冬呀。

不過事情沒多久就來了轉機,莊老板的電話打了過來,大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