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致富計劃
地裏的莊家都收的差不多了, 兩個大棚也不需要多操心。楚奶奶閑下來,看着天還沒有太冷,決定曬點兒紅薯南瓜幹。
紅薯南瓜幹不只是單純的将紅薯南瓜蒸熟曬幹的那種, 而是兩種蒸熟混在一起搗成泥,攤成薄片晾曬。這是楚曜小時候最喜歡的零食,雖然有紅薯,但是因為混合了南瓜,就算吃得多也不怕燒心。再加上北方空氣幹燥, 曬出來的片片硬得很,撕一塊能嚼挺長時間,是非常耐吃的小零食了。
再腌制了幾缸酸菜之後, 那些大鍋就開始不停的蒸南瓜紅薯。這些南瓜紅薯一定要帶皮隔水蒸,雖然蒸熟比較慢,但是不會因為水分太多搗成泥的時候稀溜溜的。
蒸熟的南瓜紅薯去皮,放在大盆子裏攪拌均勻, 攤在竹簸籮裏晾曬,上面還撒了一層芝麻。因為這次種的南瓜紅薯甜度足夠,連糖都不用放。
秋天的人們在為了過冬而忙碌的儲備糧食蔬菜, 尤其是在農村, 這種秋收冬藏的氣氛更加濃厚。
之前種的那些黃豆曬幹, 都讓康會國幫忙帶去鎮上榨油。別人家都是将黃豆儲蓄在油坊,每次需要吃油的時候就去那邊單劃一筆出來榨油吃。但是因為自家黃豆質量确實非常不錯, 留了種子和做豆漿豆腐的黃豆之後就需要康會國在油坊盯一會兒,等豆子榨完油連油帶豆渣都帶回來。
這些豆渣可是上好的肥料,楚曜在大棚裏種了些草莓西瓜,這兩種水果都十分吃肥料,豆渣就是給它們準備的。
不過吃米吃面的話村裏就有作坊可以弄, 之前都是楚爺爺拖着楚奶奶心愛的小拖車拉着帶殼的稻谷去村裏脫殼,如今有了力氣很大的小馬,他就愛上了用小馬托糧食這種方式。
每次就拖五十斤,再買點兒米糠回來喂豬,隔三差五往村裏溜達一趟找人聊聊天是楚爺爺最愛的活動了。
“今天磨點糯米面,給孩子們整點兒元宵年糕吃。”楚爺爺帶着三只袖珍馬,背着手站在磨坊門口,“回頭再給我家送幾百斤糠,今年我家就打算殺一頭豬,冬天得給它們足夠的吃的,別餓瘦了。”
“您老這日子過得,”磨坊老板哈哈的笑,擡手摸了摸袖珍馬的腦袋,“這小東西倒是可愛,你們那島上是打算開動物園啊。”
“開啥動物園啊,”楚爺爺樂呵呵的,“陽陽的朋友是個養馬的,覺得咱這邊山清水秀對馬也好,就帶了幾匹過來玩,順便給幹點兒活兒賺房費。”
磨坊老板笑的不行,道:“這小玩意兒能幹啥活兒?”最大的剛到腰高,托着個輕飄飄的面口袋,三匹馬帶來的貨加起來也就一百斤出頭。
“溜達着玩呗,”楚爺爺掃了眼磨坊後院,“你家也養鹌鹑了?”
“養了,我媳婦兒伺候的可精心了。自家打的新棒子面磨的細細的,拌了雞蛋殼碎白菜喂,一個個長得可精神。”磨坊老板嘿嘿笑道:“之前也就靠這個磨坊吃兩口飯,現在有了新的進項,給我家老大換了個新電腦,這樣跟外面上學也方便。”
磨坊老板家大姑娘跟外面上大學,念的是師範。整個桃源村也就出了這麽一個大學生,二十才上大學,還是個女孩子。這才剛讀了兩年,鎮上都不停的來人要給姑娘說親了。
Advertisement
不過磨坊老板想讓自家閨女嫁到外面,如果能留在市裏那就更好了。
“回來能幹啥啊?窮山惡水的,一天賺不了仨瓜倆棗。也就咱們上了歲數的不想舍家撇業,離不開這地方。年輕人啊還是走的遠遠的比較好。”
楚爺爺摸了摸小馬的頭,道:“也不好說,我那孫子之前就跟大城市折騰,一年到頭得不到啥休息,年紀輕輕累一身病。現在市裏的年輕人也都不容易,我瞅那新聞,累病了的好多都是年輕人。”
磨坊老板嘆了口氣,道:“幹啥容易呢?之前咱們村剛修了路,一開始挺高興的,還想着整點兒農家樂啥的。可是來了也沒地方玩兒啊,倒是有山有水,你敢讓人去嗎?萬一出了事兒算誰的?也沒啥景點兒,就一堆老破房子。而且進進出出也麻煩,萬一大雨大雪就走不了。漸漸地也就沒人來了。”
楚爺爺嘆了口氣,也不知道說啥才好。
磨坊老板閨女出去讀大學,兒子因為讀書不好又比較老實,就留在家裏繼承這個磨坊。現在幹活的都是那個大小夥子了,二十來歲的人個頭到挺高,就是太瘦,一聲不吭的搬麥子大米,被揚塵蓋了一頭灰白的面粉。
楚爺爺以前看到的那些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哪個不是意氣風發的?尤其是島上那幾個,一個個精神又漂亮。家裏沒錢能養出這麽好的孩子來嗎?根本不可能的。也正因為是有錢有底氣,才敢跑到島上搞什麽體驗生活。
磨坊老板又道:“就算外面累,但是好歹能見見世面,不像跟村子裏呆着,時間長了出去東西南北都不分了,人家說話咱都聽不懂。”
“弄好了,糠今天給您送過去嗎?”磨坊老板的兒子叫康雲強,比康會國小一輩。他爹也就是磨坊老板跟康會國一輩兒的,叫康會鵬。每次給島上送米糠都是康會強送過去的,不過這孩子實在太內向,不愛說話,每次都是悶聲不吭的把米糠卸到院子門口,招呼也不打直接轉身走人。
“送過去,”楚爺爺看這孩子不停的盯着馬看,便笑道:“跟你爹請個假,去我們那邊玩玩。我們那邊還有大馬可以騎着溜達一圈。”
小夥子眼裏閃出雀躍的神色,不由自主的看向他爹。
磨坊老板揮揮手道:“去吧,反正現在也沒啥活兒,去玩。晌午記得回來吃飯就成了。”
“回來啥啊,中午我家裏要蒸年糕切糕啥的,就留孩子跟那邊吃,吃完再回來。”楚爺爺把裝好的那點兒米面給小馬抗上,康雲強騎了個三輪車,車上堆着幾麻袋米糠。
到了碼頭一眼就看見對面站着兩匹大馬,大馬身上搭着個毯子,腳邊放着筐,一看就是在等楚爺爺回去呢。
小馬上了岸,撒開蹄子噠噠的往院子裏跑。它們身上就馱着三四十斤的東西,壓根就不當一回事。
大馬回頭看看小馬,無奈的打了個響鼻,然後直接叼起康雲強從船上扛下來的米糠袋子就要往回走。
“馱着馱着,叼着多累。”楚爺爺連忙拍了拍馬脖子,跟康雲強一起把米糠放進筐裏,然後把筐架在馬身上。
孰湖帶來的這群馬沒缰繩沒馬鞍,也不知道他這一路怎麽騎過來的。不過來到這邊因為楚曜的原因就讓人寄了一副馬具過來,只是騎了沒兩趟楚曜就沒了興趣。
其實楚爺爺不知道,并不是自家大孫子沒了興趣,而是某位大少爺又醋了,渾身酸的幾乎能蘸餃子,搞的楚曜實在不好意思騎馬了。
康雲強摸着馬脖子上順滑的鬃毛,兩只眼睛都亮出星星來了。
“喜歡馬?”楚爺爺笑着問。這幾匹馬都聰明得很,壓根不用人牽着就知道馱着東西往家裏走。
康雲強嗯了聲,臉上也帶了笑。
楚爺爺道:“喜歡就經常過來玩兒,這邊都是年輕人,你們也能玩到一起。我這邊這幾個孩子都可好說話了,你喊哥哥姐姐就成。”
康雲強悶悶的嗯了聲,又擡手摸了摸那批他最喜歡的棗紅色大馬。
大馬垂下頭在他肩膀上拱了拱,惹的這孩子又笑出了聲。
楚爺爺沒讓康雲強回去,一到家就張羅着開始弄這些東西。蒸粘糕的棗子是康村長村子裏的一棵老棗樹上結的,那棵樹可太大了,每年都能結不少的棗,各家各戶的分。康村長曬了十多斤的棗,給這邊拎過來五斤。
楚曜喜歡吃鮮棗,只是今年忙的一溜夠,如今稍微閑下來了就開始琢磨要不要買點兒新的果樹苗。他就喜歡自己老家的那種肉厚核小的金絲棗,看了看卡裏存款,咬牙定了二十棵三年的果苗。
現在他腦子裏已經有了個在網上賣農産品的想法了,不管是自家的豆子還是村裏的豆子都長得挺好,這東西又耐儲存,他完全可以搭配出八寶粥或者豆漿之類的一人份兩人份小包裝挂到網上賣。
之所以想到這種小包裝,是因為自己以前一個人過,每次煮粥弄不好分量就煮多了。粥這種東西就是當時煮出來好吃,但是涼了再煮第二頓就謝了,沒有剛出鍋的時候粘稠香甜。
如果有了小包裝,直接拆開放鍋裏煮,簡單又省事,而且一頓也能吃的了。
但是要弄這種包裝就得有封口機真空機之類,又是一筆錢……
其實如果是幫村裏人帶貨他完全可以讓村裏也掏這個錢,只是楚曜覺得自己掏錢什麽時候用都可以,跟村裏一平攤費用就不好意思用了。實在不行自己幫他們帶貨就收個手工費,前提是東西能賣出去。
現在想法有了,實施起來還是比較難的。第一村裏沒有人種那麽多豆子,種類也不夠。第二如果只弄一種實在單薄,他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多弄幾種。譬如說等家裏的紅薯南瓜幹曬出來,口感好的話第二年完全可以多做一些往外賣。
按照龍九的說法,這個島其實是當年息壤形成的,需要建木來循環息壤靈氣才能被其他人吸收,再循環,反哺息壤。島畢竟也沒有罩子,這些靈氣會緩緩地滲透到周圍的空氣中和水裏。挨着島的桃源村等幾個村子也會受到靈氣滋養的好處,種出來的蔬菜糧食水果質量都會比別的地方要強上一些。
只是比島上稍微差一點兒罷了。
蔬菜運輸楚曜暫時不想了,因為天氣稍微惡劣一些蔬菜就不好往外運,而且那條路也不好走大車,耽誤一天就會損失一天的錢。可是豆子米和其他幹貨不怕這些,也耽誤的起。
他打算把自己的想法寫成計劃,然後跟康村長他們商量一下。多種一些豆子也沒有什麽壞處,大不了賣給國家。但是如果真的能通過網店賣出去,那至少能多賺一些錢了。
楚曜看着自己只剩下五位數的存款,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