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童飄雲手裏有解……

童飄雲手裏有解毒丸,這毒自然很容易解開,剩下的就是靜養,每天吸氧加上注射藥物慢慢恢複就行,但這個事情一傳開,家屬連那邊兒卻炸了。

他們可是聽說了,那個什麽苯中毒,分為急性苯中毒和慢性苯中毒,換句話就是,他們現在沒有出現情況,但不代表他們沒有中毒。

而所謂的家屬連,說白了就是國家對于那些有功于國家,最後迫不得已因傷退伍轉業的軍人安置處,這要是讓這些人全都中毒了,豈不是寒了那些戰士的心?

上面有意想要将這件事情壓下去,但汪團長不幹,這裏面一大半都是自己曾經的兵,他氣得直接一腳踢開了軍部的大門。

直接說了,必須安排所有家屬連地人檢查身體,若當真是這樣的情況,那就必須想出來解決辦法,不然就趕緊趁早黃攤兒。

要是就這麽草菅人命的繼續,那他就算喝出自己的命不要了,也要将這事情公開,那些可都是自己曾經的兵,他不能讓他們沒死在敵人手裏,最後卻倒在這狗屁安置崗位上。

那他媽的是保家衛國,在跟敵人戰鬥的時候差點兒犧牲的戰士,結果現在卻要一邊兒感謝國家的政策,一邊兒因為這些政策被病魔折磨,還不如直接幹脆的死了,省得折騰,到最後撈個人財兩空。

說着,這個平時跟下屬們嬉笑怒罵沒個正行的矮胖老人直接紅了眼睛,他心疼啊,心疼自己的兵,更心疼當年倒在自己眼前的那些戰友。

這裏一大半是因傷退伍地兵,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他的私心,将當年倒下去的戰友生活艱難的子孫安排了進來,想着讓他們有個鐵飯碗兒,以後生活也能好些,結果卻害了他們。

最後,上面妥協了,他們是軍人,骨子裏還是有着熱血的,他們不是那些政客,他們也心疼自己的戰友們。

一次檢查,家屬連二百多號工人以及臨時工,多多少少都因為呼吸了苯,有了不良反應,好在嚴重的只有五六個人,其他的人,吸上幾天氧,也就能通過新陳代謝将毒素自動排除體外了。

最後,童飄雲給出建議,這個工作确實能繼續,但工作期間,必須帶好口罩,并且,工作三個小時之後,需要離開工作地,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

另外就是,每隔半年,進行一次體檢,一但出現症狀,比如興奮、欣快感、走路如醉酒一樣,以及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意識模糊、說胡話、興奮狂躁、步态蹒跚等,立即就醫。

知道這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不管是上面還是這些工人,他們都不想失去這份工作。

這時候的工作都是被稱作鐵飯碗兒的,意思就是,只要你有了工作,那麽你的一切就有國家幫你管了。

現在講究全國人民一家親,親如兄弟。

Advertisement

就好像平常人家,不會因為哪個兄弟掙錢少就被直接抛棄一樣,就算這個工廠不盈利,國家也會從其他盈利項目中抽出一點兒錢扶持。

這就好像大家長,将有出息的孩子的錢,拿出一部分救濟掙不來錢的孩子,以免他餓死一樣。

區別就是,能掙來錢的盈利單位會有各種好的福利待遇,不盈利的單位,那就只有那點兒死工資,畢竟,你要真的一碗水端平,那就沒有人願意再出力了。

就跟童飄雲現在這個醫院一樣,原本因為醫護人員救治能力不行,就是混日子的,那就只能半死不活的吃救濟金。

但凡有點兒能力的,都是拿這裏當跳腳板,沒本事的就繼續蹲在這裏,靠着死工資,吃不飽卻也餓不死的活着吧。

等童飄雲來了之後,大力整頓醫護們服務态度,又親自調、教這些人的醫術,讓這裏成了遠近聞名的醫院,醫院盈利了,在職的醫護人員們的福利待遇就開始蹭蹭的長。

糧食金貴,但他們每個月都會都到國家獎勵的,一人分個三五十斤的糧食,吃不完還能救濟親戚。

豆油稀罕,一人一個月只有二兩口油,燒菜都得靠着用油抹布蹭鍋的精打細算,但現在,就連保潔人員,幾乎每個月都能分到半斤的獎勵,醫護人員更是,哪個月家裏不吃的有滋有味兒?

這就是區分,但再怎麽區分,有了工資,糧油關系就變成了非農,可以吃供應糧,一家子多少能蘸點油腥,還有,跟着工資配額走的那些票據,攢一攢,年底也能扯夠一身衣裳的布。

同樣的,上面也希望這廠子能辦下去,這個真不是因為私心,畢竟,辦不辦下去他們也得不着錢。

只是,一個家屬連黃了,那不僅家屬連的200多工人無處安置,只能回去繼續做農民,同樣的,之前計劃地統一供熱的那些事情也得擱淺,失業的人多了去了,受害最多的還是優先錄取的退伍軍人們。

現在好了,童飄雲一張證明直接将這份工作定性為有毒有害,需要工人工作三個小時就得休息兩個小時。

那麽,為了完成工作任務,那就得在原有基礎上再次招工,這也就意味着,他們可以安排更多的傷殘轉業戰友就業,反正,到時候有國家撥款扶持,這樣就能讓更多的戰友家吃上飯。

這時候的人很淳樸,真的希望有更多的人不餓肚子能達到理想中的共産主義,所以,上面的人一看,這個可以啊,那碳素廠不是同樣存在職業病,還是更嚴重的矽肺病。

若是童院長能把矽肺病也控制住,想到跟家屬連一樣的辦法,是不是碳素廠也能塞進去更多的人?

最主要的是,這個碳素廠可是我國一家重要的綜合性炭素制品研發和生産企業,産品包括石墨電極、炭纖維、特種炭産品、電極糊等。

産品種類豐富,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醫療、科研及新材料等領域,享有“中國炭素工業搖籃”的美譽。

在這個時候,國家撥給東三省的錢,至少有五分之一全都到了這裏,要不是那要命的矽肺病,在江城,根本不會被造紙廠和煤氣公司壓一頭,而且,這裏,不管進多少工人,也不用擔心效益不好的問題。

矽肺的主要病因與吸入游離二氧化矽及含游離二氧化矽的粉塵有關,可這個屬于工作環境造成的,你就是捂得再嚴實,只要你還得呼吸,在碳素廠工作,那就不可避免。

讓童飄雲頭禿的是,這個廠子裏的工人已經達到了百分之百的得病率,區別只在于人體地承受力不一樣,所以潛伏時間不同罷了。

于是,童飄雲只能暫時放下手裏的活,開始研究解毒藥,畢竟,她手裏這個雖然不少,但畢竟還是有數的,用一顆少一顆,她必須研究出來解毒藥才行。

好在,這解毒藥裏的藥材要求沒有那麽苛刻,雖然游戲中将藥材誇張化了,但還是有根據的,替換起來沒有那麽難,只是不可能跟自己背包裏的那樣可解世間所有的毒,但這樣清理肺部垃圾還是很容易的。

當然,這藥的造價也不低,按照現在的物價,這一顆藥的成本大約也得在二十左右,主要是這裏需要的牛黃,必須是天然地,人工牛黃沒辦法跟其他藥物融合。

不過,不管怎麽說,這藥是能拿到明面上說的,也算是一項醫藥奇跡,童飄雲也因為這個藥的研發,直接拿到了諾貝爾醫學獎,讓我國拿到了舉足輕重的在世界舞臺的話語權。

因為童飄雲表示,自己是華國人,永遠不會離開國土半步,甚至沒有去國外參加頒獎典禮,而是授權給當地的大使館工作人員帶領。

童飄雲是第一個拿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本土人士,自此徹底改寫了歷史,讓華國在世界醫學上的舞臺站穩腳跟,也讓外國人徹底重視起中醫,同樣的,我國也開始重新定義中醫的地位。

而童飄雲也拿到了國家給她的博士證書,授予上校軍銜,算是團長級別的,同時還有諾貝爾醫學獎的證書、金牌以及五萬美金。

當然,這些都是之後的事情,現在,童飄雲在藥物完成的時候,已經是到了年三十,而她,因為連續幾天泡在辦公室,把自己弄得跟瘋子似的,頭發亂糟糟的,自己都覺得身上馊了,要不是秦旭東按時按點兒投喂,或許她早就把自己餓死了。

秦旭東在得知她将藥物研究成功之後,二話不說,直接給她捂好直接扛回家了,看着她黑的跟熊貓近親一樣的黑眼圈兒,這把秦旭東給心疼的。

陳宇也跟小大人兒一樣感嘆着對洗完澡的童飄雲道:“嗐,女人就是不會照顧自己,真讓人操心!”

說着,還摸了摸桌上的大米飯和雞蛋糕道:“快點兒吃吧,不燙了,嗐,真愁人,吃完先休息吧。”然後模仿着秦旭東,拿出一本小人書坐在一邊兒陪着。

童飄雲和秦旭東看着,是又好笑又好氣,秦旭東輕拍了他一巴掌道:“臭小子,跟誰學的?”

三人的氣氛很是溫馨,吃過飯之後,童飄雲去睡覺,秦旭東跟陳宇開始準備年夜飯,過會兒老陳和宋彩蓮會接來陳老爺子,他們一起過年。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