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于欣完美符合毛思嘉想象中的北京大妞的樣子——爽朗大氣、能幹、義氣...這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雖然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大家對北京大妞有了這種印象,但是真實生活中的北京女孩卻不見得都是這樣,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刻板印象’了。

毛思嘉和于欣是一個胡同裏的小夥伴,她爸爸是政府裏的小科員,媽媽在小學做老師,真正的革軍、革幹、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算不上,但在胡同裏,也算是很體面的人家了。

兩人從小一個幼兒園、一個小學,總做同班同學,上學放學也一起走,因為性格上面非常合得來,是很親近的小姐妹了。

相比起毛思嘉,于欣家裏人多孩子多,經常吵吵鬧鬧地她頭疼。所以小姐妹玩兒,經常是來毛思嘉家裏。

“我們洗頭吧...”毛思嘉見于欣有幾次撓頭的動作,知道她恐怕是頭皮癢了。摸摸自己的頭發,好像也有點兒油了,所以提議兩人洗頭。

于欣是個很有行動力的人,當下兩人說定,她就回家取臉盆、毛巾和洗發膏去了。

盆兒才提來,正好聽到住倒座裏的楊雪燕正和胡同裏一女孩兒嘀嘀咕咕——她煩的就是這種背後說人壞話的!不像別人,為了面子上好看,總會裝作沒聽到,她卻是一下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這一聲很有威力,楊雪燕和她的小夥伴一下就不敢出聲了。

不同于毛思嘉...毛思嘉有一個溫溫柔柔的鵝蛋臉,清純秀麗像是一朵白百合花,這很大程度上讓人覺得她很好欺負。再加上她平常不和別人争搶,這就更加深了這種印象。

就算毛思嘉實際上并不是任人搓扁揉圓的面團,也無法改變這種默默形成的固定印象。

于欣就不同了,都知道她膽子大、很多時候像個男孩子一樣幹脆,認識她的女孩子沒有不服她的。這個時候楊雪燕真敢回她一聲,于欣就能臊的她一個月不敢出胡同——于欣就有這樣的本事!

見倒座裏悄沒聲,沒人言語,于欣冷哼了一聲,轉頭把塑料盆遞給毛思嘉。毛思嘉搖了搖頭:“何必呢,楊雪燕一貫是這樣,何必和她攪纏。”

“就看不慣她那樣兒!什麽人啊!”于欣見一邊放了兩壺開水,有些擔心:“這夠嗎?”

“爐子上坐着炊壺。”毛思嘉把塑料盆放在搬出來的臉盆架子上,倒了多半壺開水,然後摻自來水:“你頭發長,先洗吧!”

這個時候沒有吹風機,得靠自然晾幹,頭發長确實不容易幹。

于欣低着腰,把頭發浸在溫水裏,毛思嘉幫她澆水、打洗發膏。嗅了嗅這種洗發膏的味道,覺得還不錯。

“這是合作社賣的洗發膏嗎?”

于欣揉搓泡沫,聲音有些含糊:“對,燈塔牌的,合作社還有一種蛋黃洗發膏,我姐姐說也好用!”

毛思嘉常常用一種洗發粉,不過經常更換洗發産品對頭發更好。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她都是幾種洗發産品輪着使的。

盆裏剩下的水将泡沫沖掉,毛思嘉又給于欣兌了半盆水,清了一遍她的長發,這才算完。

相比之下,短發的毛思嘉要簡單一點兒,兌出一滿盆溫水,鳳凰洗發粉灑進去,然後就可以洗頭了。這種洗發粉,2019年是看不到了的,不過毛思嘉用着還好,使用感受超過她用過的任何一款洗發水。

同樣用清水沖了一遍,毛思嘉就披着幹毛巾和于欣一起坐在自家屋檐下了。

今天是個大晴天,曬會兒太陽就能晾幹了。

有經過門前的大媽招呼:“思嘉洗頭呢?”

“嗯,洗頭!”

洗頭這種事是會傳染的,看見有人洗,自己的頭皮就更癢了。于是趁着太陽好,院子裏不少人家都搬出了臉盆架子,兌了熱水洗頭,一時之間院子裏熱鬧了起來。

毛思嘉和于欣相對坐着梳頭,于欣羨慕毛思嘉有一頭細軟服帖的頭發,一邊梳頭一邊抱怨:“我這頭頭發就是獅子狗!”

其實沒那麽嚴重,只是幹透了之後披散下來确實有些蓬亂。放在日後,燙直了就可以了,現在的話...還是紮辮子吧。

這個時候女孩子的頭發選擇有限,大概來說就三種,短發的娃娃頭、男孩兒頭等等,中短發就梳刷子頭,就是紮兩束,不長,像兩把刷子。長發就結兩條辮子,不過辮子也不再是建國後十七年間那種長辮子了,最長垂在胸口,到腰間、屁股上的一律不行!于欣就是兩條不長不短的辮子,像每個規矩女孩一樣紮的緊緊的,蓬松的發質就看不出來了。

毛思嘉作為一個從小學舞蹈的小姑娘,是很愛漂亮的,對于現在的發型都很不喜歡——其實比起短發,她更喜歡長發,但是在好看的短發和不好看的長發之間選擇,她選擇好看的短發。

其實娃娃頭也不算好看,但相比起刷子頭和兩條大辮子,對她要稍微友好一點點。

于欣等到頭發半幹之後就不折騰它們了,趁着陽光好,和毛思嘉一起編玻璃絲玩兒。相比起毛思嘉的‘手笨’,她非常手巧,随着手指頭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個小金魚就好了。

相比之下,毛思嘉的小青蛙已經編了好久了,但誰看也不覺得那是小青蛙。

“思嘉,你知道要開學了嗎?”于欣嘴裏還咬着玻璃絲,說話有些含糊。

毛思嘉默默點頭,現在是停課了,但總不可能讓孩子一直停課下去。可以說,重新把孩子們送進學校,這是必須要做的事。

“昨天有同學來胡同裏通知,讓姆們過幾天去魯迅中學報名!還讓我和你說一聲,你也是魯迅中學的。”

現在的首都是劃片區上學,大家分到哪裏上學就是哪裏,不管你是工人的孩子,還是将軍的孩子...這當然是符合第一代領導人期待的。

“魯迅中學?”毛思嘉有些迷茫了。就像每一個地方的人都能對本地幾所中學如數家珍,并針對其特點、優勢做一個總結。毛思嘉在首都生活了十幾年了,不敢說北京上百所的中學都清清楚楚,但西城這邊的中學至少都是知道的。

可這個魯迅中學...真的不知道了。

于欣告訴毛思嘉,魯迅中學就是原來的女八中,周圍這一圈孩子全都被分配了過去。

建國之初,很多事情依舊在按照建國前的老黃歷在辦,比如說女校。不過最近首都的女校全都被撤銷了,變成了普通中學。

說到女八中,毛思嘉就心裏有數了,她過去還經常經過那裏呢!知道那裏是一所基礎設施不錯、規模也頗大的中學——這不奇怪,此時的中學,條件好的基本上都是建國前有積累。而女校,舊社會的女校可不是給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念的,裏面多的是大小姐!這種學校,條件怎麽都不會太差。

說到學校,于欣就有一些開心了...這種感覺是很容易體會的,放假的時候盼開學,開學的時候盼放假。

“去女八中不遠不近的,既沒有公交車,走路又費時間,我媽說我家那輛舊自行車就歸我了!”于欣既像是高興,又像是不高興。

中學生從家裏得到一輛舊自行車,這不說人人都有這條件,但也算是比較常見的了。只不過這輛自行車往往十分破舊,于欣的這輛就是。之前經手過她爸、她媽、她姐,據說這是建國前的自行車了...

但這到底還是只屬于自己的自行車。

因為了解于欣的性格人品,毛思嘉沒有隐瞞,小聲說:“我爸說給我買一輛新自行車。”

于欣立刻露出了羨慕的表情,不過她也知道這不算什麽。毛思嘉家裏父母工作和她家情況倒差不多,但只有她一個孩子,上面也沒有老人負擔,所以能把錢全花在毛思嘉身上,這在她家是不可能的。

“到時候借我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