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霸氣表白
郁青山正在聽訓,就見有個黑色華服的男子大咧咧的走過來,父親見了忙朝那人行禮,只是那人笑嘻嘻的只顧盯着他看,着實令人惱火。期間說了些什麽話他也沒記清楚,只是聽他說要來書院接着上學,還要他給他當陪讀。
郁青山皺眉瞪他,可他卻一臉驚喜的朝他猛使眼色,好像他們很熟的樣子。
皇帝當然希望兒子繼續上學,所以提出的條件一律都應允了,從此郁青山就成了韓易的陪讀。
兩人兩次見面都不怎麽愉快,相處起來就更是沒什麽可說的。韓易雖說在書院待着卻不好好聽課,郁宰相說不聽打不行氣得直跳腳,後來他總算看出門道來了,敢情這祖宗一定要在這書院的原因就是因為他那個漂亮的小兒子。
于是郁青山就倒了八輩子血黴了,只要韓易懶惰懈怠,郁老爺就拿戒尺打自己兒子的手板兒。皇家的兒子碰不得,自己家兒子不就想打就打嘛。戒尺打在手心裏是極疼的,郁青山額上青筋直爆,嘴唇上都要咬出血來了,韓易還在旁邊跳腳,可越跳郁老爺就打得越重。
韓易的大哥終于看不下去了,把韓易一把拽住:“你不說話他就不會挨打,你安靜他就有好日子過,明白嗎!”
那天之後韓易就乖了,叫他幹嘛就幹嘛,再也沒有當初那股子戾氣。
學乖的韓易跟郁青山的關系慢慢的開始好轉,郁青山不是個記仇的人,他從小就沒有什麽玩兒伴,韓易三天兩頭的找他,每次都能給他帶點新鮮玩意兒,這讓整日待在郁府的他很自然的排解了寂寞,漸漸的兩人就真的形影不離了。
郁青山喜歡詩詞歌賦,韓易就滿天下的給他搜羅,整整堆了一個書房。
也不知道是怎麽說起的,郁老爺的三個兒子都成親了,就只剩下了小兒子,眼看着也要滿十四,怎麽說也得找個侍寝的丫環教一教,于是家裏的管家麻溜的就找了自己的侄女安排到了郁青山的房裏。
郁青山對這件事情是知情的,也知道自己遲早是要跟他的哥哥們一樣結婚生子,為郁家延續香火。
管家的侄女長得不錯,可畢竟是陌生人,兩人見面都知道要發生什麽,對視之中都含羞帶怯的,怎麽都沒有辦法進行下一步。
一次韓易到郁府玩兒,累了就躺在他的軟塌上休息。迷糊間就感到身後坐了個人,拉着自己的手怯生生的道:“少爺,今日馮媽備了些湯水說要咱們喝了,好完成夫人的心願。這些日子是桃兒不懂事,盡顧着自己了,都沒有想到少爺有多難受。桃兒…桃兒已經備好了東西,只等少爺開口,桃兒不求名份,若是真能給少爺生個一男半女,桃兒也算是有福的。”
韓易聽得火冒三丈,一骨碌坐起來把桃兒的甩了個趔趄。
“滾出去,聽見沒有,今後要再敢踏進這屋子半步,我讓你永遠都懷不了孩子!”
桃兒不曾想塌上的人不是小少爺而是人見人怕的皇子殿下,吓得跌坐到地上,臉上血色盡褪。聽見他厲聲喊她滾出去,她猶蒙大赦連爬帶跑的出了小少爺的暖閣。
Advertisement
半路撞上了個人,一擡頭正是郁青山,桃兒估計是被吓懵了,看見他便蹲在地上號啕大哭起來。郁青山不明就裏也蹲下來要安慰卻被桃兒躲開:“少爺,別…桃兒沒有福分服侍少爺是桃兒福薄…”
“你說什麽呢?桃兒,是不是誰欺負你了?”
郁青山一臉心疼想要把她扶起來,只聽前面一個怒喝:“我欺負的!怎麽,你為了她還想跟我翻臉不成!”
郁青山看着哭得梨花帶雨的桃兒,又看看那一臉纨绔的韓易,心思一轉,想歪了。
“韓易,枉你讀了那麽多聖賢書,如今你竟然欺負一個手無縛雞的弱女子,你該死!”說着上來就抓住韓易的領脖子,力氣之大就像是要活生生勒死他。
“欺負她怎麽了,你心疼了?”韓易一動不動任由他牽制着,眼珠子卻瞪得極大,似要冒出血來。
“她一介女流,你堂堂皇子殿下要什麽女人沒有,為什麽偏偏要欺負她。你讓她以後還怎麽嫁人!”
“我管她怎麽嫁人,只一點,她就是不能嫁給你!”韓易赤眉瞪眼,青筋都要爆出來了。
“你胡說什麽!她清清白白的姑娘家,豈容你平白無故的誣蔑。”
“我誣蔑?!她剛剛親口說了要給你生孩子,郁青山你還想瞞我多久?”韓易覺得自己已經氣得充血了。
這緊要關頭,郁青山卻冷笑了一聲推開了韓易:“瞞你?就因為我是你的陪讀,所以我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跟你詳詳細細的回報?!今日出了幾次恭,明日洗了幾次手,一條條一款款的都給你寫出來?你趁早醒醒吧,我這陪讀做得心不甘情不願你看不出來!”
“我知道你不情願!”韓易聲音有些發硬。
“知道?你能知道什麽?你就知道惹事,讓我替你受罪,讓我夾在父親和朋友之間兩頭受氣。”
“不是,我沒想讓你為難,我只是不想你跟剛剛那個丫環在一起。”
“我跟誰在一起用不着你的批準,韓王殿下!”郁青山也氣得直發抖,這麽多年在他那裏受的委屈今天是時候一口氣吐出來了,管不得有什麽後果,他已經快被氣瘋了。
“我喜歡你,所以你不準跟別人在一起!你是我的!”韓易吼道,邁了一步把人抓進懷裏低頭就吻了上去,牙齒撞到了一起疼的直流眼淚,可就是不顧他的反抗把他緊緊抓在懷裏,直到郁青山差點兒背過氣去才放開他。
韓易在接吻方面也沒有什麽經驗,他面紅耳赤的把人抱在懷裏喘得厲害,感覺懷裏的人沒有掙紮,他才輕輕松開一點兒。
“郁青山,我喜歡你,打今兒起你也只能喜歡我一個!“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