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月朗星稀,北風起。

遙遙望去,大殿亮如白晝,燭火在黑暗中搖曳着,似翩翩起舞的蝶。

不曾走近就能聽見大殿裏傳出來的歌舞聲,陳景嶼與蔡怡挨着夜色走,手上端着玉盤,垂着腦袋,跟普通的宮侍沒有什麽兩樣。

待接近大殿,蔡怡将事先準備的令牌拿出來,侍衛見了令牌放行,他二人便繞到大殿的最後方去,一路沒有人懷疑,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陳景嶼是頭一回來到殿前,雖說他對權勢并不上心,但此刻位于南朝權力最中心,還是難掩好奇之心,四處打量起來,他與蔡怡隐在最角落,不打眼看,誰都不會注意這兩個宮侍。

一進大殿,蔡怡就迫不及待将目光放在賓客之中,陳景嶼能感受到她的緊張,因為她一直抓着陳景嶼的袖口,指尖微微發着抖。

陳景嶼也将視線投向李知元的位置。

他站在最末端,從這兒望去,李知元遙不可及。

這是陳景嶼頭一回見到朝堂上的李知元——皇服加身,玉冠束發,手中執瓷杯,眼波流轉間,将世間萬物容納眼底,有掌控全局之魄力,偏生他的神情又是那樣風輕雲淡,似乎只要他輕動手指,一切便如同他手中的牽線木偶,按照他的戲碼往下演。

原來,在朝堂上的李知元,是這副模樣。

陳景嶼看得癡迷,忽的,蔡怡抓住他袖口的力度猛地一緊。

他轉頭看身側的少女,見她目光閃爍,直直瞧着大殿左側案桌上的身影。

陳景嶼端詳起黎允來,幾年前,他便知曉黎允雖為武将,卻生得是清風霁月般的儒雅,今夜他穿一身月牙白,在北荒三年,他膚色曬深了些,似田野裏的小麥,越發顯得英氣,說是英氣,倒也不全然,未立功前,曾有人打趣他男身女相,過分的秀氣,後來,黎允戰勝歸來,便無人敢再調侃他。

如今再瞧來,他依舊是五官精巧,雌雄莫辨的俊俏。

蔡怡目不轉睛地看着闊別三年的身影,很快眼底就沁出了濕度,她緊咬着唇,想笑又想哭的模樣,看着叫人憐惜。

陳景嶼感慨蔡卓棒打鴛鴦的無情,又同情蔡怡嫁給了不愛之人。

Advertisement

只是物是人非,難以挽回。

蔡怡只能是李知元的皇後,而黎允終有一天也會有自己的歸屬。

擦肩而過,此生難再聚。

正當陳景嶼覺得不應該多逗留時,大殿歌舞散去,響起一道爽朗的聲音,“本王初到南朝,早聞南朝地大物博,美人無數,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目光落在在大殿前方的案桌上,陳景嶼有一瞬的驚訝,他瞧着這人有些眼熟,幾年前曾在李知迎身邊見過,原來這便是東胡二王子拓跋陵。

客套話恭維話李知元聽得多了,此時也賣了拓跋陵一個面子,笑道,“東胡地域遼闊,英雄如雲,朕亦心生向往。”

趁着他們二人談話,陳景嶼低聲道,“娘娘,該走了。”

蔡怡依依不舍地不肯收回視線,央求陳景嶼,“再待一會,就一會兒,不會出事的。”

陳景嶼眉頭微微蹙起,他當然明白蔡怡的執念,可現下情況特殊,難保不會節外生枝,但見蔡怡實在舍不得,他也無法,只得道,“最多半刻,我們就走。”

蔡怡朝他露出個感激的笑容。

“不瞞陛下,其實本王此番前來,是有事相求。”

“二王子直說便是。”

大殿只聽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陳景嶼離得遠也聽得清晰。

“本王受故人相托,鬥膽向陛下讨要一個人。”

“何人?”

不知為何,陳景嶼眉心狠狠一跳。

“知府同知之子,陳景嶼。”

此言一出,滿座喧嘩。

衆所周知,陳景嶼曾是李知元的發妻,李知元登基之後便不見了蹤影,不知道的以為陳景嶼已經被秘密處死,少數知曉隐情的便知曉如今住在太極宮那位就是昔日七皇子妃,這拓跋陵語出驚人,竟向南朝天子讨要發妻,何等膽大包天?

蔡怡雖把心思都放在黎允身上,但乍一聽陳景嶼的名字,還是吓了一跳,連忙看向陳景嶼,只見陳景嶼眉緊攏,不知在想些什麽。

陳景嶼也不知拓跋陵何出此言,他口中的故人,非李知迎莫屬,難不成,李知迎死前,還與拓跋陵密謀過什麽?

再看李知元,面色也是一沉,但也只是一瞬,便又挂上清淺笑容,“朕竟不知二王子與陳大人還有交情,只是,”他頓了頓,音色低沉,“他如今有要務在身,待改日再與二王子相聚。”

拓跋陵爽朗大笑,“那本王便等着,還望陛下早日安排。”

陳景嶼心中不安,拉着蔡怡要從大殿的偏門出去,蔡怡此時也知曉孰輕孰重,跟在陳景嶼身後。

兩人各懷心思,難免有些茫然,未曾見到偏門有宮侍端着酒壺走進來。

迎面撞了個滿懷,酒壺和方盤哐的一聲掉落在地,随之往下墜的,還有陳景嶼的心。

若是宴會正有歌舞,無人會注意這聲響,偏生此時大殿因為李知元和拓跋陵的談話正處于一種怪異的寂靜,這一聲響就如同驚天雷,将所有賓客的目光都引了過來。

大太監急忙要謝罪,一眼就瞧到了蔡怡,蔡怡還沒來得及讓他不要聲張,大太監就連忙跪了下去,“皇後娘娘!”

陳景嶼忍不住地嘆了一聲,果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殿中朝臣面面相觑,殿首的李知元目光落到遠處,一眼就認出了陳景嶼纖瘦的背影,面色突變,猛然站了起來。

蔡怡這時想走都走不了,只得慢慢轉過身,她不敢看李知元,讪笑道,“本宮......待着無聊,索性出來走走。”

當朝國母,喬裝打扮成太監出來走走,可真是一樁大談資。

李知元語氣含怒,還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急躁,“來人,護送皇後娘娘回宮。”

陳景嶼自始至終不敢轉身,只留給大殿朝臣一個側臉。

就當他們要離去時,拓跋陵忽然拔高聲量,“等等。”

陳景嶼心驚肉跳。

果真,聽見拓跋陵不确定地詢問,“皇後娘娘身邊的小太監,可否擡起頭給本王瞧瞧?”

蔡怡抓緊了陳景嶼的手,正想為陳景嶼打掩護,李知元不容置疑地下令,“即刻護送娘娘回宮,否則,殺無赦。”

拓跋陵若有所思地看了李知元一眼,在李知元眼裏瞧見了殺機,不由一笑,“本王只是覺得,娘娘身側之人,很像本王一個故交。”

陳景嶼已經與蔡怡出了偏門,聽不見大殿裏頭在說什麽。

他被外頭的北風一吹,禁不住地,打了個寒顫。

作者有話說:

衆所周知,越覺得沒事就越會有事~

可以猜猜蔡怡和黎允那條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