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豆油
回家後看見周大夫也在家,陳進和他相互點了點頭,看神色互相的情況就大概了解了,劉爹不在家,周大夫說陳進一走他後腳也跟着走了,沒問要去哪裏,陳進點點頭,找出自己的記錄本,翻看以前做豆油的記錄,明天要用到。
正月十八剛好是立春,可能是心理原因,陳進早上出門的時候感覺好像溫暖濕潤了許多,自從春節後都是大晴天,不知不覺,春天就要來了,地上積水變成的冰已經消失不見,地面濕潤,很快就可以動土春耕了,陳進的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連日來的陰霾也一掃而光,日子還得過,不但要過,還要更加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陳進正站在路邊做深呼吸狀,松松過來,說道:“還以為你起不來床了,都讓我來叫你。”然後好奇地問道:“阿進你剛才幹嘛呢?”
陳進很詩意地說:“我在呼吸春天啊!”
松松驚詫莫名,“你是不是氣糊塗了,都要說胡話了,我都聽不懂你在說什麽。”
陳進大受打擊,這就是代溝嗎?還是天塹般的鴻溝。
兩人一邊聊一邊走到強子家,吓了陳進一大跳,阿華春生秋生他們自然是來了,怎麽還多了幾個老漢?
松松笑道:“我們回家都把今天要做豆油的事兒說了,家裏人都對這個感興趣,所以就來看看熱鬧。”
陳進在心裏微笑,流言已經開始傳了,真要說為什麽前天不說?當然是昨天忍不住回家告訴自家大人聽到的稀奇事,難免就牽扯出了豆油,當家的人對于這些流言不太放在心上,可是關系到生活大計的豆油難免會多問兩句,就變成了一起來參觀,當然也就會有一部分人留在家裏,她們才是流言的主力。
陳進心情更好,說道:“這個難免的,眼見為實嘛,還省得你們還要回家費口舌。”
強子爹早就準備好了一大袋子黃豆,就等陳進動手了。
陳進先吩咐把黃豆洗幹淨,人多力量大,很快一袋黃豆都洗好了,到碾子上碾碎,幾個家長都坐在強子家裏喝茶,就幾個小子馱着袋子出門,碾好又背回來。
大鍋猛火蒸熟,再幹炒出香味,很快坯子就準備好了,就剩最後一步,壓榨。
陳進犯了愁,自家有個工具,是陳進特制的,花了很多錢,一個生鐵桶,下面是個漏鬥,還有個生鐵的蓋子,可以放進鐵桶裏,炒熟的豆粉放進去蓋上蓋子,上面可以放各種重物往下壓,直到豆油從漏鬥裏流出來。可是,那個東西實在太沉了,當初從集市上運來就費了極大的功夫,陳進一點都不想再這麽做一次,可又不想帶這麽一幫人到家裏,平時倒是無所謂,現在正是風聲緊的時候,真愁人。
看陳進那麽犯愁,強子問清楚到底是怎麽了後,笑道:“這個容易,咱們取來就是。”
陳進猶豫,“會不會有點不好客?”
Advertisement
強子笑了,“就你多想,沒那麽多事兒,交給我吧。”說完轉身招呼人,“阿華,春生,咱們三個去拿東西。”牽着小毛驢拉着板車一起走了。
不多會兒,東西拿來了,這麽個怪東西頓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陳進拿了幾粒黃豆扔到桶裏,這是為了不讓黃豆粉被擠出來,蓋好蓋子後放上一塊石頭,一根結實的木棍擔在石頭上,兩個小夥子在棍子兩段用力往下壓,随着透明的黃色的油狀液體從漏鬥下端逐漸滴出來,衆人的眼睛都直了,這意味什麽在場的人都知道,黃豆本身就潑辣好種,不管多麽貧瘠的地種上都能有收成,甚至地的邊邊角角都能種一些,這就是說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油了。
陳進見随着油漸漸連成線,周圍人的眼睛都開始冒光,說道:“剩下的豆渣可以做肥料,也可以喂豬,缺點就是出油少。”他沒說完的話是,還可以做醬油,他自家就是這麽幹,先榨豆油,然後用坯子發酵醬油,最後的醬油渣才拿來喂豬,一點都不浪費。
指了指那一袋黃豆磨成的粉,又說道:“這麽一袋子大概一百來斤吧,大概也就能出個十斤油,這還是壓榨的比較徹底的,而且粘連比較多,所以最好是幾家一起做,推碾子實在太累人了。”
各家大人還是很滿意,一個老漢說道:“那也是好的,這黃豆多種就能多收成,豬可不能養多。”
另一個人接口道:“正是,還是一年養兩頭豬,再多種一畝黃豆,一年的油就能出來了,還不占好地。”
陳進道:“也不用單獨種塊地,只要在種玉米的時候壟與壟之間間隔稍稍大些,可以間上一行黃豆,不但黃豆能收成,玉米的産量還能增加——黃豆能肥地。”
這麽多人都是老莊戶,一輩子種地,聽到這話,再回想回想種過黃豆的地種其他作物,果然長勢更好一些,于是誇獎道:“別看阿進秀秀氣氣,這莊戶裏的事居然這麽清楚,把咱們這些老莊戶都比下去了,你們這幾個小子,多跟阿進學學。”
阿華笑道:“你們看,你們看,阿進說兩句話就把老爺們兒哄住了,以後可沒咱們的活路喽。”
阿華的爹就笑罵:“就你小子話多嘴快,多跟阿進學學本事,少給老子出去惹禍,小心縫了你的嘴。”
阿華朝陳進眨了眨眼睛,轉身又忙着下一批豆油去了,陳進很不好意思地摸摸頭。
中午的時候陳進就在強子家用豆油炸了豆腐渣,顏色金黃香氣撲鼻,和平時吃的豬油不太一樣,剛過完年,過年時用豬油炸過的年貨的味道可都沒有忘,這個味道更好,大家胃口非常好,家長們還讓自己家的孩子回家拿飯來——強子家的飯都被吃光了,現做來不及。
果然像陳進所預料的,最後這百來斤黃豆總共出了十二斤油,黃澄澄盛在盆裏,衆人都樂眯了眼睛,沒有油做出來的飯菜沒有味道,雖然吃的飯少了可人也沒力氣,這下好了,一畝黃豆總能收個二三百斤,一家子的油就有了着落。
晚上陳進走的時候,給強子爹留下了一百文錢,這幾天糟的黃豆不在少數,強子爹不要,說道:“你這孩子怎麽這麽見外,這麽點東西,哪能留你的錢。”
陳進笑道:“廷叔別不收,我們以後可能還要用呢,總不能一直這麽白拿。将來我們可是要做生意的,可不能還沒開始就不講信用。”
強子爹笑道:“你這孩子,真是口齒伶俐,這麽着,大叔先拿着,以後一個啥事兒都來找大叔幫忙,這油你也拿上,這可是你買的黃豆做的。”
陳進說道:“大叔,我拿一半就行,今天也夠忙活叔嬸了,為了我們幾個的事兒,您老倆也操了許多心,再說我還真有事兒要求廷叔。”
“什麽事盡管說。”
“這些天村裏關于我爹的傳言您這都聽說了,我想您也都明白是怎麽回事,就是想請您跟嬸兒聽到別人說起這話的時候,幫我爹澄清澄清。”又考慮了一下,說道:“我也沒想怎麽着,就是覺得要尋個清白,所以還得請您別提到阿華,別讓阿華為了我家的是非裏外難做人,也別提那個姑娘家,對人家名聲不好。”
強子爹嘆氣,道:“你不說我也會這麽做,你這孩子,心善,好,大叔聽你的。”
陳進滿意,不提到阿華是可能的,只要不說是誰說的就可以,而且話傳過幾輪之後真正到秀秀家人耳朵裏時,大概也很難找出阿華的蹤影,可是不提到秀秀一家,難喽,來龍去脈裏可都牽扯到了,別人随便一猜就都知道是誰了。
回家的時候,阿華和強子春生幫着把生鐵坨子運回去,小毛驢車上還放着半盆油,到家後陳進把自己做的晾幹的五香豆腐幹拿出來讓他們分給幾家,都快要開店了,總不能自家人都沒嘗過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