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改造完畢

吃過鹵雞陳進不能不承認,人家專門做的比自己強多了,蔡川做的鹵雞愈發好吃了,陳進對出來詢問的蔡川表達了充分的贊揚,并且再次囑咐,一定要把鹵汁保存好,不能中間斷層,否則就是砸自己招牌了,蔡川點頭,他自己也能感覺到,鹵汁确實是越來越香,不明顯,可是确實存在。

告別了蔡川,三個人出了酒樓,陳進口袋裏多了三十兩銀子,蔡川把年後到現在的分紅給了他,吃飯不但不用給錢,還拿錢,陳進覺得這樣的感覺真是蠻不錯滴。

還要找燒瓷器的人,陳進決定碰碰運氣,說不定自己的主意可以拿分紅——他還真上瘾了,賣瓷器的當然挺多,陳進家雖然都是陶制的餐具,還是有幾件瓷器的,有錢的富戶基本上都是用瓷器,可是那些基本上都是從瓷窯進貨轉賣的,到哪裏找呢?難道還要去找瓷窯?那更是沒有頭緒了,沒聽說附近郊區有誰家燒窯的,這裏的土壤不适合,太遠的話陳進也不想去,他就是不愛出門。

最後周大夫出馬,他的交際最廣,還真認識一個人,他是瓷器行的掌櫃,東家有瓷窯,可以找他問一問。

進了一家夏記瓷器行,迎過來一個留着胡須,大概四十來歲的男人,笑道:“周兄,哪陣風把你吹來了?”

周大夫笑道:“與我好友一起在城裏轉轉,剛好我這位世侄要找瓷器行,我就帶他來這裏了。”轉頭對劉爹和陳進說道:“這位就是瓷器行的徐掌櫃。”

雙方見了禮,陳進也不客氣,直接說道:“徐掌櫃,請問貴行有沒有瓷磚。”因為此處完全架空,所以陳進也不知道有沒有這種超越時空的東西,還是先問過才能知道。

徐掌櫃笑道:“從未聽過此物,不知是作何用處?”周大夫和劉爹也不知道這東西是做什麽的,都在一邊聽。

陳進把瓷磚大體說了一下,掌櫃笑道:“瓷器不比陶器,選料燒制比較難,若是用作貼地面,恐怕有些浪費,況且,真若是做了出來,恐怕也沒有辦法貼在牆上。”

陳進聽了之後頓時心灰,也對哈,雖然不知道瓷器是怎麽燒制的,可是光看平民百姓用不起就知道根本就是奢侈品,要真是用來做瓷磚,還真是不太可行,最主要的是沒有水泥,陳進使勁撓撓頭,也怪自己沒有考慮清楚,不過陳進也再次意識到,自己真是沒有笑傲古代的能力,除了飲食上有些想法,其餘都不用考慮了,陳進再次被大神的話打擊。

之後一段時間陳進一直跟工人一起打家具挖地道,還在大堂裏鑿牆開窗戶,在他看來大堂一定要明亮幹淨,跟着幹活的人說東牆南牆都開窗戶走財,陳進才不管那一套,不幹淨不亮堂,財根本就不來,走都沒得走。

店鋪改造的過程不必一一細說,總之陳進最後在心裏下了決心,以後再有裝修的問題,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終于陳進的鋪子也改建完了,劉爹周大夫和阿華幾個人一起來參觀,自從開始改建,就陳進和周大夫來過。

一進大堂,眼前就是一亮,幾扇大窗戶,窗戶上蒙着的居然是紗,這是陳進逛街的時候發現的,這種紗用的絲是一種特殊的蠶吐出來的,織出的紗透光性非常好,還很結實,沒人用它做衣服,一般都是富人家裏做窗紗用,光線透進來,屋裏亮堂堂的,周圍的牆上也是一片明亮,阿華好奇地去摸了摸,冰涼細膩光滑,陳進解釋這是用石灰泥在牆上糊了厚厚一層,地上鋪的是青磚,平時農村裏蓋棟房子如果有一半是青磚就算是富戶很讓人羨慕了,陳進居然用青磚鋪地面,讓幾個人很是咂舌了一番。

靠窗幾張桌子,擺着茶壺茶碗,三面牆邊都有櫃臺,都是用青磚砌成,上面挖着長方形的洞,走近了看,洞下面居然是鐵做的長槽,鐵槽下隔一段就有個竈。陳進從櫃臺裏面拿了一個長方形鐵做的東西,放進洞裏,上緣有折過來的鐵邊擱在了櫃臺上,又招呼幾個人看,鐵家夥的下面剛好可以放在鐵槽裏,陳進說鐵槽裏倒上水,竈裏有火可以燒着,鐵家夥裏的東西就一直保持溫暖,雖然形狀不對,可這還是鍋。對這樣的設計陳進自覺很滿意,既保持了食物的溫度,又是土暖氣,天冷的時候屋裏可以很暖和,這也可以當做招徕客人的手段,就算是替主人家買東西的仆人,也願意在大冷的天到溫暖的地方買。

幾個人都啧啧稱奇,大堂後面有個木門,平時做好的豆制品就從這裏運過來,幾個人穿過去,進了院子,陳進先領着他們到了宿舍,六扇門整整齊齊,一打開,阿華等人就吃了一驚,居然也是白色的,陳進解釋屋裏用熟石灰塗牆,不光光線好還可以保持房間裏幹燥。

Advertisement

幾個人看了之後臉色有些怪異,陳進忙問怎麽了,他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之後還被人埋怨,阿華說道:“家裏牆壁都不是白色的,連東西都很少用白色,不吉利。大堂裏還好些,不管怎麽說不是住人的,可這裏……”

陳進笑了,說道:“你們幾個大小夥子還避諱這個?本來窗戶就夠不透光的,白色的牆還能讓屋裏亮堂些,不過,你們要真是不太滿意,就先不住,等重新塗過再說吧,只是早些時候我沒想到,直接把家具準備好了,有點麻煩。”

這是衆人才看到房裏有一張桌子一張床,還有個衣櫃,床上甚至都準備好了被褥,松松驚喜地尖叫一聲,一下子撲上去,說道:“我不用重新塗,就要這一間了。”

阿華笑他:“說不定其他房間更好。”

陳進笑道:“沒有,其他五間都是一模一樣的,以後晚上可別睡糊塗了走錯地方。床夠大,要是家裏來了人,擠一擠也能住下。”

阿華笑嘻嘻地說道:“松松,要是你姐姐來了,你讓她跟誰擠一擠啊?”

松松跳起來打阿華,說道:“打你個不要臉的。”一番插科打诨,也沒人再提牆的事。

陳進大笑,又出去取了一摞藍色的衣服,一摞青色的衣服,說道:“這是我們的工作服。”

松松跳過來,說道:“怪不得周大夫讓我們量尺寸,原來是做衣服。”

藍色的衣服幹淨利落,袖口褲腳都收了,青色的衣服有點怪,松松不知道該怎麽穿,陳進幫他穿上,說道:“青色的有兩件,一件是松松身上穿的這樣的,叫圍裙,在大堂裏的時候穿。另一件是件衣服,就是大些,在豆腐坊和加工間裏套在衣服外面穿,不管外面是穿哪一件都必須先穿上那套藍色的。”

阿華不解,問道:“這是為什麽?”

“你想啊,別人到咱們店裏,一看,小夥子們都精神氣十足,衣服也好看幹淨整齊,就對咱們做的東西放心了,往肚子裏吃的東西,肯定要在意這些的,再說,咱們自己也得幹淨。時間比較倉促,裁縫只做了一套,還有同樣的一套東西,平時要勤換洗,要是大家實在太忙,我就請個專門洗衣服的大嬸,不管怎麽樣,一定要幹淨,不能光是表面上的。”

到了制作間和加工間,兩間屋子基本上跟其他屋子差不多,只有地面很是不一樣,陳進最後還是在瓷器行定了幾間屋子的地面瓷磚,價格貴一些也沒有辦法,這兩間屋子湯水比較多,如果還是用青磚鋪地面,摻着渣滓的湯水滲進去,天長日久那味道可夠十五個人聞半個月的。

最後陳進又領着他們參觀了廁所(⊙﹏⊙b汗),一再強調要撒草木灰,還有做豆腐漿水和豆腐渣的問題也一一說明。

再往裏走就是二進院子了,阿華他們都知道可能過不久陳進父子兩個就要搬過來,這裏以後就是他們的家,所以都很識趣地沒有往裏走,只是搶了衣服又去搶房間,還剩兩套,一套是陳進的,另一套是祥子的,陳進讓阿華幫他帶回家——祥子早在剛進二月就成了親,這也是無可奈何,族長親自到祥子家要求兩家不能做出傷風敗俗的事情,秀秀是一頂小轎擡進了家門,只請了本家幾個親戚,劉爹和陳進都沒有去,祥子爹也沒有成為裏長,據說是他自己并不願意。

不管阿華他們鬧騰,陳進和劉爹周大夫一起進到院子裏,院子一邊有一塊小小的地,是陳進開出來準備種葡萄的。院子中間搭了個架子,架子下放着一張方形的石桌,四周是石墩子,陳進準備在架子邊種棵葡萄,幻想夏天的時候架子上垂下來一串串葡萄,自己個老爹坐在下面的石桌石椅上喝個茶,聊個天什麽的,旁邊周大夫低眉順眼地伺候茶水,陳進搖搖頭,被老爹給傳染了,傳染了。

住的房間還是和在家一樣,東邊歸老爹,西邊住陳進,廚房裏也是鋪了瓷磚,劉爹問道:“阿進,這得花多少錢?光這些什麽瓷磚,就價值不菲吧?要是需要不滲水,可以買一些陶磚。”

陳進微笑道:“爹,陶磚易碎,如果碎了還要重新鋪過,至于價錢沒那麽貴,這些瓷磚都是瓷器行的夏老板送給我的,那家掌櫃把我的想法跟東家夏老板說了,他很感興趣,說也許是一次商機,為了感謝就沒有收錢,就是家具花了些錢,再就是請人工的工錢。”

劉爹點頭,自己兒子有本事,做老爹的就不說什麽了。

房間裏清一色的紅木家具,樣樣俱全,可以看得出陳進很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牆壁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淡淡的黃色,周大夫往裏面添了藥材,說是可以防蚊蟲,窗子上居然下垂着紫紅色的緞子,陳進給劉爹演示一下,可以拉開拉上,劉爹看得心疼,這可是上好的緞面,就這麽挂在窗子上,可是又說不出的好看。地面也是鋪的瓷磚,上面還有一道道的斜紋,用腳擦一擦,居然一點都不滑,這是陳進特地跟夏老板定做的,防滑,劉爹覺得不能再看下去了,心髒有點承受不住。

回到堂屋裏才發現原來這裏樸素多了,用青磚鋪了地面,後窗也沒有懸挂那麽紮眼的緞子,其實陳進決定大堂和堂屋用青磚也不是要節約,而是這兩個地方都是容易髒的,這裏雖說是城裏,可還是塵土多一些,用青磚鋪地能吸土,清掃時灑點水易幹也不容易揚灰。

再到陳進屋裏看了看,基本上跟自己的卧室一樣,就是顏色淺些,家具并不是紅木的,倒像是平常的松木塗了一層清漆,窗子上也很奢華地懸挂着米黃色的緞子,地面同樣鋪着瓷磚。

劉爹深吸一口氣,陳進說道:“爹,兩邊還看不看?東邊那一間是興叔的房間,西邊客房,偏房一間改成了書房,一間是給興叔收拾的藥房。”劉爹搖頭,今天受的刺激夠大的,他就不再看了。

房間裏的擺設周大夫都知道,也很滿意,房間幹燥明亮了不說,也透着溫馨的生活氣息,這才是要住的地方,阿榮的書房和自己的藥房也很好,一切都井井有條整潔幹淨,要不說年輕人想法活腦子快,做起事來就是比老家夥周到。

陳進還在每間住的房裏都挖了地龍,前院裏的竈上要一直煮東西,冬天的取暖問題也解決了,如果不需要暖氣,只要把通道堵上,另一條煙囪通開,讓煙另走就可以了。只有一件事讓陳進頭痛了一下,就是這家竟然有冰窖,在設計地龍的時候因為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竟然施工了兩遍,被周大夫狠狠嘲笑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