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偶遇宋一楓
難得這麽有意思的地方,能暫時放松心情,成年人誰又容易呢?各有各的難受罷了,實在是難得如此惬意的環境。
響水灘是傾斜着一直往下的深澗,坡度起伏不大,大約綿延一公裏左右,是一處很神奇的自然風光,相傳這裏有一處古墓,埋了金銀三萬三,但誰也沒見過。
以前還有盜墓賊來尋訪、蹲守過,但從來沒找出任何線索。
倒是夏天的時候,這裏是遠近聞名的避暑勝地。
說是遠近聞名,其實也就是附近幾個村為數不多的留守在村裏的年輕人,閑時來坐坐。
村子裏大多數是留守兒童和年邁的老人、婦女。兒童不允許來,老一輩的人是沒有這種閑情逸致來,婦女一般是來洗衣服、鞋子、被褥之類。
橋邊小路石階下來的地方,是個分叉的引水溝渠,是村民挖出來方便灌溉農田的。
上游是清溪流淌下來的活水,一階接着一階的三階水潭,落差大約不到一米,水花飛濺,很漂亮。
在面前這個水潭接通溝渠,溝渠旁邊的大石板,已經有很深的一個個橢圓,是洗衣服搓光滑了的,很久以前大夥都在這裏洗衣服,洗的久了多了便有了痕跡,很有些年頭了。
這些年,随着洗衣機的普及,到這裏洗衣服的人逐漸少了,石頭表面已經長了青苔。
但這裏是尹西笑深刻的記憶,小時候,她滿手凍瘡,小小的身影在這裏仔細的搓洗着……
她踩在溝渠裏,指着那塊有凹槽的大青石道:“槿瑭,這就是我小時候洗衣服的地方,工程大吧?”
韓槿瑭走過去,一手撩着裙擺,蹲下,一手撫摸着石槽,工程确實大,這該是幾輩人洗衣服才能形成這樣深的凹槽?不可思議。
曾柔沒見過這樣有趣的地方,踩在淺水流淌的河灘上,不亦樂乎,瞅瞅這個,看看那個,最後把目光鎖定在跟在尹西笑身邊的關钊身上。
別看這一路他年紀最大,但他是小孩心性,早已按捺不住,只不過緊記着臨行時母親的告誡,跟緊西笑妹妹,照顧西笑妹妹,要不然,他早就下河抓魚了。
曾柔故意跑到關钊身邊一蹦,水就濺了他一身,一旁的尹西笑、張露也未能幸免。
Advertisement
她歡快的笑鬧着,“開個玩笑,你們不會介意吧?”
幾人都沒想到曾柔這般頑皮,沒反應過來。
關钊卻不幹了,直接連蹦帶跳,還彎腰捧了水灑了曾柔一身:“讓你欺負我西笑妹妹,哼。”
這回衆人更是沒反應過來,一想到他的狀況,又不免失笑。
尹西笑趕緊拉他,“關钊,我沒事,你小心點!”
曾柔不但沒生氣,反而玩開了,她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平時在父母眼皮子底下,規矩得端着,哪能如此肆意玩耍?
于是兩人誰也勸不聽,相互玩鬧起來,随即把“勸架”的人也都拉入戰場,張露最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慢慢的見幾人都沒什麽架子,也不排斥她,便活躍了起來。
連岸邊大青石上觀戰的三個人也未能幸免。
韓槿瑭蹲在水邊盯着洗衣石槽發呆,曾柔蹑手蹑腳的搬起一塊石頭使勁兒扔在她旁邊的深水裏,撲通一聲,韓槿瑭的裙擺濕了一大片,她只是稍微愣了幾秒鐘,索性也和大家瘋在了一起。
“我說哪些人來溪邊玩,吓跑了我們的魚呢?原來是熟人啊!”一個清亮的男音響起,從洗衣石槽上方水潭邊竹林裏走出來兩個身穿軍綠色短袖、迷彩褲的年輕男子,平頭,看上去特別精神、清爽。
說話的那位稍顯高大些。
“堂弟。”
“宋大哥。”
關钊和曾柔幾乎同時喊了出來。
剛才說話的是關銳,另一個是縣委宋欽陽的兒子宋一楓,因為兩人的父親是同事,曾柔當然認識。
關銳帶的建築隊,在宋一楓的粉刷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接了不少私活,這不,過節放假,兩人是戰友,便約好出來釣魚了。
尹東旭和尹西笑上前打了招呼,大家自我介紹,相互認識。
誰也沒注意,宋一楓見到韓槿瑭時呆愣了一瞬間,心跳似乎“撲通撲通”加速了,韓槿瑭觸及他目光時也是心底一顫,這是怎麽了?
來不及多想,曾柔突然上前把宋一楓拉了下來,“宋大哥,幫我報仇,他灑了我一身水。”
一邊說一邊指着關钊,大有一副找到了幫手要給他一些顏色瞧瞧的架勢。
關钊也不示弱,三兩步把關銳扯了過來:“你以為就你有幫手嗎?”
一群年輕人就這麽瘋在了一起。
瘋鬧了好一會兒,大夥玩累了,回到了大青石上,各自找了地方坐下,七嘴八舌的聊着。
穆顏開和宋一楓居然一見如故,彼此都覺得對方熟悉,就是想不起來在哪裏或是什麽時候見過。
韓槿瑭也不自覺哼起了歌,還随手扯了幾根狗尾巴草,在手裏靈活的編了起來,不一會兒編成了一只軟萌的小狗。
“哇,太可愛了。”曾柔驚嘆道:“韓姐你是怎麽做到的?送給我好不好?”
韓槿瑭遞給她,笑了笑:“以前一個朋友教我的。”
說着她輕嘆一聲,仰面躺在大青石上,閉着眼睛感受風,感受這裏清新的空氣,這種舒展的感覺,真是久違了。
宋一楓聽到那一聲嘆,心又不自覺緊了一下,看着那只狗尾巴草編成的小狗,有種似僧相識的錯覺,他呢喃道:“真是奇怪。”
曾柔已經如獲至寶的捧着狗尾巴草編成的小狗,又到河灘上玩水了,絲毫沒注意到韓槿瑭剛才眼裏的那一絲一掃而過的苦澀。
可能是因為曾柔和張露年紀小些,在家又都是被寵愛的小公主,這會兒還在不知疲倦的玩鬧。
兩人一起捉弄關钊,關钊也絲毫不在意,最後都成了落湯雞。
最後還是尹東旭提議:“反正大家衣服都濕透了,不如分工,五個人留下抓魚,五個人去撿柴火,一會兒烤衣服、烤魚。”
“柴火就不必撿了,森林防火需要注意。正好我們車上帶了燒烤用具,還有些鹵味、涼菜。”宋一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