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進貝勒府

福康安笑而不語,救命之恩,于子歸的言下之意,他今日若不救,被鄂谟這些人帶回府一定必死無疑,好聰明的一個奴才,只幾句話就能猜出他福康安一定會救他。也不知為什麽,福康安就想幫他,于是轉身對着鄂谟說道:“鄂公子,不瞞您說貝勒府正好缺個書童,我見這奴才頗有幾分文氣,不知可否讓給我。”

鄂谟哪敢說個不字,渾身的傷痛加上心頭的羞憤氣惱,只得咬着牙說了個“好”字,被護衛扶着走了。

于子歸跟着福康安回了貝勒府。

貝勒府分左右兩院,左面是書房與待客之所,右院則是家眷與休息的地方。現在福康安年紀小還沒有福晉,所以右院就顯得相對冷清許多,為了方便,福康安經常就歇在左院。

于子歸進府後,白振一開始對他還有些防備,畢竟現在福康安越來越愛皇上重視,有些心機深的人就想着法子往這送密探,見他身子有些弱,也就在書房裏外間行走,有客到了招呼一下。

于子歸也沒什麽怨言,每日恪盡職守,從不多話,別人說什麽,他就聽着,別人問他什麽,他也就笑笑,不該說的絕不多說。

福康安對他的表現看在眼裏。其實他書房以前是有人守着的,只是查出那個書童竟是別人派來的探子,福康安一時氣憤就親自綁了送了大理寺。白振一開始說要防着點于子歸,他也同意,有幾次他還故意試探過,放些重要的書信在書案上,可去時什麽樣,來時還是那樣放着,根本沒人動過,漸漸也就放心了。

貝勒爺喜茶,獨最愛“君山銀針”。這茶沖泡成後香氣甘純,清新怡人。可這茶藝也是最繁瑣的。焚香、滌器、鑒茶、投茶、潤茶、沖水、聞香、賞茶、品茶、謝茶,步步都透着精妙玄機。貝勒爺對奉茶之人要求極苛刻,有些小厮也就因為在奉茶時發生了一些小差錯就被逐出府,所以都不想為貝勒爺奉茶。現在于子歸來了,大夥就把這燙手的山竽交給他。本來也就想看看他出醜的樣子,沒想到只用了三天,于子歸不僅學會了所有的泡茶工藝,還得到了貝勒爺的交口稱贊,大大提升了在貝勒府的地位,從此後,貝勒只叫他在書房伺候筆墨,泡茶焚香,其餘事情一概不要做,倒成了白管家外最清閑的人。

于子歸很低調,此事後更加仔細上心。一月下來,貝勒爺幾時上朝,幾時回來,配什麽飾品,讀什麽書,都記在了心裏,只要貝勒爺一進門,不用開口就知道他要什麽。朝堂上風雲變幻,來府裏的客人官位越來越高,談話的內容也越來越隐晦,唯有于子歸,只要貝勒爺一個眼神,他就能知道哪個該謝客或哪個該請入書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