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二日的中午, 徐筱雅帶了她爹的帖子來酒鋪找顧瑜, 邀請她去徐府商議新書謄寫的事情。
徐筱雅來的時候, 遇見了韓青梧。
他是來給小青桐送羊乳的, 看過小青桐之後, 便過來與顧瑜交待一聲, 他要去看看有沒有合适的房子在出售, 順便要将現在住的韓家茶莊也要挂出去了,今日可能會稍微晚一些回家。
韓青梧進了酒鋪,看見顧瑜正在與一位姑娘說話, 便站在門口等着。
顧瑜正在與徐筱雅說話,見韓青梧來了,便與徐筱雅說:“請徐姑娘等我一會兒, 有人尋我, 我過去那邊說兩句話便過來。”
徐筱雅探頭,見那人青衫烏帽, 年歲看着似乎不大, 卻自有一番清俊儒雅的姿态, 便好奇多問了一句, “那是誰呀?”
“……是我青梧哥哥, 可能是有事找我。我去去便來。”
青梧哥哥?
“可是韓青梧?”
“……是。”
“我總是聽我爹提起他,卻一直沒機會相識呢!”徐筱雅笑着說:“今日可巧了, 走吧,介紹一下你的青梧哥哥給我認識認識。”
說完, 她挽上顧瑜的胳膊, 拖着她一起朝韓青梧走去。
顧瑜怔了怔,她還不是太适應徐筱雅如此活潑的性格,也不是很習慣她這樣的親近的接觸。
顧瑜的家鄉不在惠州城,她是在父母相繼過世之後,才來到了韓家。
韓家人口簡單,對她也都很好,吃穿用度都從未短過,可再好,也是未來夫婿家,并不能像在娘家那般自由自在。顧瑜年歲長了,性子也收斂了,平日裏連大門都不怎麽出,就更別說去結交朋友了。她在家鄉時的那些手帕交,随着時間的推移,共同話題的減少,感情也就漸漸的淡了。
徐筱雅是她在這裏認識的第一位姑娘。
Advertisement
顧瑜這才第二次見她,就被如此親密的挽手,她着實不自在,試着用力好幾次,才将手收回來,“我們這樣走着就行,不用,挽着。”
徐筱雅見已經到了韓青梧面前了,便沒再說什麽,只俏生生的站在他的前面,等着顧瑜介紹。
顧瑜看看徐筱雅,又看看韓青梧。
韓青梧只看着她,似乎在奇怪她怎麽把那姑娘也領了過來。
顧瑜覺得有點尴尬,她幹巴巴的說:“青梧哥哥,這是徐茂先生的千金,”然後又将韓青梧介紹與她道:“徐姑娘,這是……韓青梧。”
“原來是先生家的千金,徐姑娘好。”韓青梧作揖道。
“韓公子有禮,久仰公子大名!”徐筱雅還禮。
“姑娘客氣了。”
徐筱雅還真不是客氣,韓青梧也是她爹的學生,可她畢竟長大了,男女有別,她只聽她爹爹在府裏經常說起他的名字,今日得見,果然聞名不如見面!
韓青梧與徐筱雅并沒有什麽話說,他施禮過後,禮貌的對她笑了笑,然後便與顧瑜說:“我在那邊等你可好?”
當然好!
她覺得這樣正式的介紹別扭極了,巴不得趕緊離開,便對徐筱雅說:“徐姑娘,還請在這裏等我一會兒。”
已經認識過了,現在別人小兩口說事情,徐筱雅自然不會這麽不識趣地再湊過去,便點點頭答應了。
韓青梧領着顧瑜走到一旁。
徐筱雅站在那裏,靠着櫃臺,單手托腮專注地看着他們。
韓青梧年紀不大,可個子卻算是高的,氣質也顯得比同齡人要更加沉穩;顧瑜個子卻小小的,身架纖細勻稱,此時昂着頭,很認真的聽他說話的小模樣,讓人忍不住就想去逗弄她,可愛極了。
估計韓青梧也是如此認為的。
只見他低着頭與她說話,說的好好的,忽然擡起了手,伸到一半,卻好似想起什麽,又收回了。
看他原本的樣子,似乎是想去揉一揉顧瑜額前的碎發,後來也許是想起這是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如此才作罷。
韓青梧擡手向前的動作那麽娴熟,想來這是在家裏做慣了的。
徐筱雅偷偷笑了,這兩人,好有愛!
有徐筱雅站在不遠處,韓青梧也不好多說些什麽,只簡單的與顧瑜交待幾句,然後便遠遠地與徐筱雅拱手,“請向徐先生問好,青梧告辭。”
韓青梧轉身走後,徐筱雅站在門口,看了一小會兒,才轉身笑眯眯的問顧瑜,“那便是你指腹為婚的小夫君?他找你什麽事呢?”
“……沒什麽重要的事情。”
“既然不重要,就說給我聽聽呗。”
顧瑜想了想,也确實沒什麽不能與人言的,“就是有事外出,來與我交待一聲。”
徐筱雅笑了,“你們這樣,還真是有點兒老夫老妻的感覺了!”說完她又感慨一句,“你與你的青梧哥哥,可真般配,我現在覺得,指腹為婚好像也并沒有那麽不可取嘛!我得回去問問我爹,他有沒有什麽至交好友!”
顧瑜笑笑,沒說什麽。
徐筱雅見自己的帖子已經送到,顧瑜還有事情要忙,便先走了。
待到約好的日子,顧瑜便去了徐茂的府邸。
年關将至,謄寫的工作重點便都放在年後,可因為書已經寫好了,所以時間上還是有些着急的,徐茂便打算讓顧瑜先開始一部分。
基于保密的需要,徐茂不打算讓顧瑜将謄寫的內容帶回家去,又因着她白日要在飄香酒鋪做活計,只有收鋪後才得閑。好在收鋪的時辰較早,她便在收鋪之後,帶着小青桐去徐府,由府裏的丫鬟幫忙照看一下韓青桐,顧瑜專心謄寫完當日內容之後,便可以回去了。
徐茂本來打算留顧瑜用過晚飯再回,卻被她婉言謝絕了。
顧瑜想的是,一日三餐,只有晚上能在家裏吃青梧哥哥燒的飯菜,也只有晚餐時間,是她與青梧哥哥一天中難得的獨處時光,每日她都要和他說說店鋪裏有趣的事情,這樣的一天,才是完整的一天。
韓青梧知曉後……也是這麽想的。
既然她不在府中用晚飯,每日如此來回奔波,徐茂有些過意不去,給她的報酬是這一行裏最優的,千字十二文,再另外附上二十文的車馬費。
如此,顧瑜又多了一筆收入。
謄寫的活計正式開始之後,顧瑜很喜歡。
她幼時随着她爹顧秀才習過字,也學過一段時日的啓蒙書籍,可後來顧秀才的身體愈發的不好了,她的學習也就此耽擱了。
現在又有機會重新學一次,顧瑜便格外的用心。
她會在拿到一頁稿紙時,先通讀一遍,把不認識的字先挑出來,一一認識,理解,然後在稿紙上,一遍遍的練習,直到能把這個字寫的很順,再把通篇內容弄明白,最後才開始謄寫,如此,經由她謄寫的章節,基本上沒有錯字。
謄寫最開始時,徐茂還一頁一頁的校正,後來便不管了,只說,顧瑜寫的,他放心。
顧瑜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大了,這些,還少不了林遜之的幫助。
徐茂也同時請了林遜之過府,請他幫忙做新書最後的校正,與修改完善的工作,是以他也經常來與徐茂一起讨論新書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他們三人在一起在書房裏做事,如果剛巧顧瑜有不明白的地方,林遜之便會停下來,耐心的與她解釋。
林遜之是新進會元,他是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讀上來的,知識淵博,涉獵廣泛,每每給顧瑜講解典故或故事時都非常清楚易懂,如此幾日下來,顧瑜便又學到了許多新知識。
韓青梧本想拜林遜之為先生,他沒有收,反倒是讓顧瑜撿了個巧,在林遜之的偶爾教導下,她也愈發的喜歡學習了。
韓青梧這幾日也一直在外奔波,忙于尋找合适的新房子,兩人真的都忙得只有晚飯時候才能見上一面。
如此忙忙碌碌的又過了幾日,便到了府試放榜的日子。
知府大人府內,今日辰時要貼出去的榜單已經寫好了,知府陳之與與同知李廣泰,還在做着最後的核對。他們翻看着上榜的考生的試卷,然後再核對榜單上的名字。
這榜單是要貼出去公示的,所以半點馬虎不得。
待李廣泰翻到一份字跡飄逸灑脫,排版工整的考卷時,他忍不住掃了兩眼試卷的內容。
掃了兩眼,又細看了一番,李廣泰撫着胡須,贊許地點了點頭,拿着卷子遞到陳之與面前,“大人,請看這一份考卷。”
“這卷子怎麽了?”陳之與接過來,“可是有不妥的地方?”
“沒有,只是覺得這名考生在回答正清改制這道題時,立意頗為新穎,從他舉的例子來看,應該是對民生也下了一番功夫,做了調查的。”
“‘如百姓餐桌上最為常見的配菜,蒜,自改制後,僅需兩文錢三顆,’”陳大人又往下看,“‘鹽,自改制後,為一兩銀子一鬥,雖價格仍然不低,但因其消耗較少……’哈,廣泰,這名學生有意思,竟然對這些了解的如此清楚,寫的就好像他真的在家買菜燒飯一般。”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陳之與拿着試卷,想了想,對外面喊了聲:“侍衛!”
他叫來一名侍衛,讓他現在便去市場,了解一下卷子上寫着的,這幾樣物品的價格。
待侍衛走後,陳之與将整個卷子翻看了一遍。
問題回答的幹脆利落,條理分明,字跡清晰灑脫,雖說在經史部分,有些問題的答案完成的不夠全面,可以看出基本功不是很紮實,但這都是死記的東西,只要認真研讀背誦,假以時日,想要完成的更好不是難事。
陳之與看了看那卷面上寫着的成績,然後又去翻看試卷第一頁的姓名,上面赫然寫着:韓青梧。
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