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2)

刻出手相抗,可一切發生得太快,在成玉被絲帶所擄同他分開的間隙,立刻有一堵冰牆拔地而起擋在了二人之間,昭曦擡劍便砍,然冰牆雖薄,卻是刀槍不入,将昭曦以及衆人牢牢擋在外面。

長河正中,雪霧茫茫,衆人的視線亦被遮擋在外。

冰牆之內,紅光纏縛着少女,彈指間已将她送到連宋面前。

當青年俊美的容顏映入眼簾,成玉努力構建的心防之牆瞬間倒塌,喉頭一哽,眼尾驀地泛起紅意,無助和悲傷充斥了她的心房,又被她拼命壓制住。

她想他這時候出現或許是因為心有不甘,可無論他如何想,這是她早就決定好的路,她不會,也不能去改變,因此她率先開了口,盡量把聲音放得很低、很平,像是她并沒有因他的出現而動容:“為什麽要來呢?那時候我不是說得很清楚嗎,我不會跟你走。”目光凝向北岸烏傩素的迎親隊,“凡人們無力,也不敢同神龍相争,你要帶走我,他們不會相攔。”話到此處,她深吸了口氣,像是必得如此她才有力氣再次決絕地拒絕他,“可和親本身是一樁無法改變的事,不是我,便會是他人,事到如今,我無法背棄自己的責任,連三哥哥,”她輕聲喚他,重将目光落回他的臉上,“求你不要逼我。”

她自以為一言一行皆冷靜無匹,但眼角的水光卻出賣了她的悲傷。

青年安靜地聽她說完了最後一個字方才開口:“你不是不想選擇我,而是你覺得你不能選擇我。”他停了一下,“且不能選擇我這件事,讓你傷心了,對嗎?”

成玉震驚地擡眼,嘴唇動了動,卻沒有回答。

青年靠近了她,反應過來兩人之間幾乎毫無間隙時,成玉立刻便要後退,卻被青年執扇的左手控住了後腰。她無法掙開,仰頭看他,眼神錯愕,帶着迷茫。

青年半抱着她,低頭看着她的眼。那浸了薄淚的雙眸中像是下了一場霧,看着他時,那眸光便也如煙似霧。他擡起了手,手指撫上她的臉,掌心溫柔地貼住她的頰,輕輕皺眉:“這麽冰。”纖長的手指來回摩挲過她的臉頰,輕柔和緩,像是要給她一點暖。

她終于繃不住,擡手握住了他的手,像是要将他推開,但不知為何卻無法做出推拒的動作,只能凄凄地哀求他:“你不要這樣。”

青年的動作停了下來,但并沒有将手放下。他安靜地看着她,那目光極為專注,就像是要将傷心又無措的她刻進腦海的最深處;就像是他在享受着她因他而失措,為他而傷心。就在她快要忍受不了他的注視時,青年終于說話了:“如果和親并非如你所說,是一件不可改變之事,阿玉,你是不是就願意和我一起走了?”

成玉的心驀地一疼。這次她終于将他的手推開了,将臉轉向一邊避開了他的目光,苦笑着道:“那怎麽可能呢,我們都知道它的确無法改變……”

“如果可以改變呢?”他執着地問她。

“如果可以改變……”她喃喃重複,眼中漫出一片水光。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收鎖住那快要克制不住的淚意,“我們之間并不是只有這一個問題,連三哥哥,你應該明白,你愛的人……”

青年打斷了她:“好了,別說會讓我生氣的話。”

Advertisement

她輕輕顫了顫,如他所願,沒将那句話說下去。

許是擔憂吓到了她,就着半抱住她的姿勢,青年微微俯身,用額頭貼住了她的額頭,安撫似的輕聲:“別害怕。”又道,“我認真想過了。”

成玉無望地想,她應該将他推開的,他們不應該再這樣糾纏下去,更不該再這樣親密。她也明白,若她果真用力掙紮,他絕不會禁锢她。他也知道她并不是真的想掙開他。

她不想推開他,所以無法推開他。

她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失望透頂,可她也沒有辦法,只好在心底悄悄對自己說,這是最後一次,就讓她再最後感受一次他懷抱的溫度。她很快說服了自己,不再同自己較勁,馴服地任他貼住了她的額頭,在她耳邊呢喃似的低語。

青年并不知她曲折的思緒,低聲同她說着話:“那時候你說,我愛的人其實是長依,還說什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唇角輕抿,流露出嘲諷之意,但說話的語聲仍是溫柔的,像她是個什麽易碎的珍寶,必得用最柔軟的心和最體貼的言辭對待,“但我回去之後,認真想過了,我還是不覺得我愛的人是她。”

成玉愣愣擡頭:“你……”

因了她的動作,他們的面頰幾乎貼在一起,呼吸相聞。

“我愛的人是你。”說這話時青年閉着眼睛,氣息低沉。

她僵了一瞬,沒有回答。

“我知道你不願相信。”他仍閉着眼睛,像是早已預料到她的反應,因此也并沒有感到失望。空着的那只手攬住了她的肩背,他将她整個擁在了懷中,嘴唇自她的額角游移到她的耳郭。

她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麽,只是本能地順着他的舉動微微仰着脖子,近乎獻祭地任他施為,心中麻木地想,最後一次,這是最後一次。

然後她聽到他在她耳邊輕輕道:“不相信也沒關系,我證明給你看。”削薄的唇在她的耳邊印下一吻,“你說我曾為長依不顧一切,”不以為意地輕笑了一聲,“那算是什麽不顧一切。這世間能讓我不顧一切的,只有你。”

不祥的預感驀然籠住了成玉,她猛地睜開了眼睛,想問他這樣說是何意,可沒等這句話出口,胸口忽然傳來一股大力。

紅光閃過,待雙眼能夠視物之時,她發現自己已離開青年老遠,身在了北岸天步的懷裏。

成玉心中急跳,立刻要掙脫天步再向河中央而去,卻見茫茫霧色裏陡起怒風,鎮厄扇乘風而上,到達半空之時驀地打開,玄光由扇面漫射而出,在天頂結出一個巨大的雙鹿金輪。

金輪驅厄,玄金色的光籠罩下來,形成結界,照耀護持整片戈壁,唯獨将連宋所在的彩石河排除在外。

明明為迷霧所擋,連青年的身影都無法辨清,更無法推測他要做什麽,成玉心中的不祥之感卻愈演愈烈,總覺有什麽她極不願看到的事将要發生。她一把推開相攔的天步,跌跌撞撞向前奔去,接近河堤之時,被河畔矗立的玄金光幕擋住。

國師和天步追随而至,握住成玉拼命捶打光幕的手臂,欲将她拖抱回去,少女卻掙紮得厲害。國師無奈,觑見成玉已然青紫的手背,為防她繼續傷害自己,幹脆化出丈長的光绫将她纏縛住。少女無法相抗,像是預感到了什麽,一雙淚眼望向二人,口中發出無望的悲鳴:“阻止他,無論他要做什麽,求你們幫我阻止他……”

國師同天步對視了一眼,國師凝眉不語,天步緩緩搖頭:“我們也不知殿下要做什麽,但這光幕乃是鎮厄淵的衍生,誰也無法穿透它,所以,誰也無法阻止殿下。”

在天步凝重的語聲之中,怒風将雪霧吹得破碎,視野清晰起來,他們終于能夠看清長河中央青年的身影。

白衣的水神昂立于天地之間,雙手結轉金輪印,銀光自印中而生,直達天頂,天頂的雙鹿金輪轟然而動,旋轉之間增大數倍,似日輪懸于天際。青年解印,驀地振袖,金輪發出一聲嗡鳴,玄金的光芒瞬間充斥天地。光芒所達之處,便是結界守護之地。玄光延至天際,似将除了彩石河的整個人間都護持在內了,廣闊浩瀚,無可比拟。

青年看了一眼面前之景,伸出右手,銀色的長槍現于掌心,正是那以北海寒鐵所鍛鑄的戟越槍。神兵現世,風雷大作,青年平舉長槍,單手結印,将印中所蓄之力盡數灌入槍身。銀槍飲足了仙力,發出一聲震徹雲霄的嘯鳴。

青年控住長槍,猛地向下一刺。

長河破開,巨浪陡起,閃電劃破長空,雷鳴響徹天際,大地震顫不已。

河岸旁的衆人只看到青年以長槍刺破河流,下一刻怒流已滾滾而來,拍打在岸邊的玄光結界上,掀起十來丈高的浪,如同一頭想要破開囚籠的獸,威懾他們,恫吓他們,也完全地遮擋住了他們想要對河心一探究竟的視線。

不過巨浪雖能阻擋得了凡人的視線,卻阻擋不了南岸的花妖們和北岸的國師。花妖們躍身懸于半空,神情凝重地望向巨浪之後;國師一向好奇心切,不甘落後,擡手化出一片雲絮,攜着天步、成玉亦一同來到高空之上。

自高空俯瞰,國師震驚不已。

戟越槍之下,彩石河的河底沿着東西走向深深裂開,裂口已達百丈之巨。水流還算馴服,自裂開的巨口湧出,與退至岸堤的接天水浪相彙,使得一條原本只有數百尺寬的戈壁長河,在不到半炷香的時間,已變得猶如一條大江那樣浩大廣闊。

但居中的青年似乎對眼前這一切猶自不滿,冷肅地站在水浪之上,左手再次結印,加持仙力于銀槍槍身,而後右手重重一掼,将周身泛着耀目銀光的長槍更深地探入地底。

更為刺目的銀光自槍頭爆出,在被裂出的巨隙之間橫沖直撞,不過五個彈指,地底猝然傳來一聲巨響,河底的裂隙在那一瞬間延綿至不可望的盡頭處。原本緊緊相連的整片戈壁以裂隙為界,竟分成了兩半,一向北移,一向南移。地心之水被困多年,一朝自由,似脫缰野馬,噴薄而出。

風起,雲動,地裂,海生。

驚雷乍響,猶如九天摧崩。

天步怔怔地看着這一切,恍悟:“原來是這樣,原來殿下他……是要裂地生海。”

國師也看明白了,同時他驚呆了,看向天步,話都有點說不清楚:“的、的确,在烏、烏傩素、北衛、大、大熙之間……”

天步打斷了他:“你緩一下,你這麽結巴着說話,我聽得難受。”

國師從善如流地緩了一下,終于不結巴了:“我是說在這三國之間生造出一片大海來将它們分開,徹底改變彼此的地緣關系,的确也就改變了它們的政治關系,大熙自然不用再同烏傩素結親了,郡主也就自由了。”

對三殿下的這一通操作,無論是從想法層面還是從技術層面,國師都無法不感到欽佩:“三殿下,的确是個敢想敢幹的神啊,令人敬仰。”但他還是忍不住發出了一個靈魂疑問,“可這是平地生海啊,施主,這是平地生海!你們做神仙的,是可以這麽随心所欲的嗎?!”

天步嘆了口氣,心道當然不能,她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幾步開外的成玉身上。

片刻前還掙紮着央求他們阻止連三的情緒激烈的少女,此刻卻只是靜靜地跪坐在雲絮邊緣,凝視着于風雷湧動之中從容不迫調伏着四方巨浪的青年。

天步一直注意着成玉,她發現自成玉被國師綁上這雲絮見到了三殿下,臉上便再沒出現過什麽大起大落的表情。她像是很快就接受了任何人都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現實,眉眼通紅,含着悲傷和愁郁,卻也沒有再流露出更多情緒了。只是在某些極為驚心的時刻,她會驚吓似的閉上眼睛,将臉頰貼在面前的光幕之上,像是那樣做便能使她感到安心。

國師沒有得到天步的回答,偏頭看她,見她正注視着成玉,也順勢看去,見郡主此時安靜且順服,想了想,一擡手解去了成玉身上的束縛,光绫重回到他手中。

束縛被解,成玉也沒有給出什麽反應,像綁着她也好松開她也好,都沒有什麽所謂。

國師心大,又是一介直男,沒覺得成玉這樣有什麽問題。天步見此卻有些憂慮,但也沒有什麽辦法,只在心底更深地嘆了口氣。

國師靠過去,堅持不懈地要同天步繼續剛才的話題,又問了她一遍:“你說三殿下這樣,真的沒有什麽問題嗎?”

天步苦笑:“怎麽會沒有問題。世間之事皆有天運,凡世國運亦屬天運,裂地生海,牽連甚廣,改變的不只是三國的國運。這是極嚴重的逆天之舉,天君定會降下極大的懲戒。”

國師心頭一跳:“譬如說,怎樣的懲戒?”

問出這個問題後國師不由得看向了成玉,因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适才成玉央求他們阻止連三的瘋狂模樣,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揣測:難道小郡主那時便明白了殿下意欲為何,并猜到了他行事的後果,所以才那樣激動?

他記起了彼時成玉目光中的絕望與恐懼,心中雖有些驚異,卻也相信了一半。

雲絮并不寬大,他們相隔不遠,他想,他與天步的對話小郡主應是盡數聽入了耳中吧。他看到她仿佛顫了顫,但是他也不确定。

對于國師方才所問,天步不知如何回答,靜了片刻後喃喃:“怎樣的懲戒我也不知,畢竟過去沒有神仙犯過這樣的重法。”

話剛落地,四方天空忽然響起虎嘯龍騰之聲。

國師正自沉重,但耳聞此聲,眼見天邊一片紫光掠過,一時也凝重不起來了,驚問天步:“那是什麽?”

天步也是一震:“仙典有載,每一處凡世都有其法則,乃新神紀創建之後諸神共議而定,凡世的山川海河如何分布,也是凡世法則的一部分,這些法則由四頭瑞獸所守護,所以沒猜錯的話,”天步遙望天邊,“應是守護凡世法則的四瑞獸來了。”

像是為了證實天步之言,随着一聲貫徹長空的雀鳴,下一刻,四方而來的代表瑞氣的紫光便在天頂相聚,耀目的光暈退去,紫光中驀然現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瑞獸龐大的真形。

大海正中,白衣的水神尚未百分百完成對于腳下肆虐無羁的地湧之水的調伏,但在四頭瑞獸聚首之時,他便立刻做出了決斷,猛地拔出了掼入地底的長槍,半挽槍花,使槍身橫亘于海面之上,輕輕一推,将仙力注入槍體,留戟越槍暫行鎮壓這片新成汪洋中那些野性難馴的巨浪,而後旋身飛至半空,銀光一閃,已再次化龍。

電閃雷鳴中,龍吟虎嘯,朱雀清鳴,龜蛇長嘶,銀龍穿梭于雷電濃雲之間,以一敵四,與四獸相搏。

雖是以一敵四,初時也是銀龍占據着上風,但無論是水攻、火燒抑或是雷擊,都只能暫困這由凡世靈運所化,并無血肉實身的四獸罷了,并不能真正地傷害它們。

許是裂地之時使用了太多法力,且還分了大半修為來鎮壓身下的新海,面對四獸的糾纏,巨龍漸有不支之相。就在這至為緊要的時刻,趁着青龍、白虎、朱雀三獸與銀龍正面相鬥,居鎮北天的玄武觑到時機,猛地将身體纏上了龍尾。巨龍震怒,猛地擺尾,玄武那柔軟的蛇體卻将龍尾纏得死緊,一口利齒也趁機向龍身咬去。巨龍怒嘯一聲,不再執着于将那讨厭的龜蛇甩下去,而是拖着玄武飛快地潛入了濃雲之中,三獸不知就裏,亦緊追而去。

濃雲遮天蔽月,天地一片晦暗,唯聽得雲層背後陣陣瑞獸的咆哮。

天步和國師正自着急,不料下一刻天頂忽起狂風,怒風吹散暗雲,明月輝映之下,銀龍與四獸再現,卻是巨龍利爪之間一只朱雀一只玄武,巨大的龍身纏縛住掙紮的白虎,口中已吞食了半頭青龍。不消半刻,四瑞獸皆入龍腹,而後巨龍一聲清嘯,周身忽然爆發出炫目紫光。緊接着巨龍似感到痛苦,在雲層之間翻滾不休,周身忽而銀光流轉,忽而紫光耀目,紫銀二光像是在龍體之內較勁。

國師緊張,聲音發顫:“殿、殿下這是……”

天步一瞬不瞬地緊盯着于天頂翻騰的巨龍:“四聖獸本就是一種守護之力罷了,殿下更改了這世間的法則,促使了祖媞神當初所留下的守護此世的守護之力現形。它們是想要将殿下的更改修正回去。守護之力原本便沒有真身,唯有化形,傷害不了,亦消滅不了,殿下将它們吞入腹中,應該是打算同化這種力量,使它們重新認主。若是成功,這四獸便能為殿下所用,替他鎮守他所更改的、新規定的這凡世的法制。”她停了停,聲音亦有些發顫,“但殿下方才裂地生海,已損了許多修為,調伏新成之海,又耗了不少修為,此時還想收服這四獸,實在太過勉強……”

不及天步話畢,中天驀然一聲龍嘯,龍體爆發出強烈的銀光,貼覆着龍身的那層紫光雖猶自掙紮,卻終于被吞噬殆盡。那耀目的銀龍遨游于天,似一把泛着冷光的巨刃,刺破中頂,割碎流雲,天雨傾盆落下。

雷電暴雨之中,巨龍忽然張口,方才為其所吞的四瑞獸自龍口依次而出,周身泛着流離的銀光。随着四瑞獸離體,神龍周身的光輝卻暗淡下來,就像是所有力量都給了那四頭被馴服的瑞獸。而随着四瑞獸的新生,這強大的巨龍也終于力竭,最後一次擺尾之後,從中天直墜而落。

與此同時,失了仙力支撐,半空的鎮厄扇驟然收扇,橫于海岸之側的玄光結界亦随之消失,結界消失的瞬間,鎮守這新成之海的戟越槍也化光而去,不見蹤跡。眼看海水又要鬧騰,一聲嘹亮的雀鳴之後,以朱雀為首,新生的四瑞獸次第奔向海底,在瑞獸們入海的瞬間,銀光平鋪了整個海面,激蕩的海水重新平複下來。

半天之上,墜天的神龍已化為人形,國師不敢怠慢,馭劍而上,正正接住面色蒼白的青年。見三殿下人還清醒着,國師一顆提至喉頭的心才放了下來,結果回身時發現成玉站在浮于半空的雲絮邊緣怔怔地望着他們,忽然擡腳向前,幸好被天步一把抓住,才沒有跌落雲頭摔個粉身碎骨。國師驚出一頭冷汗,趕緊分神使那雲絮飄落地面。

雷鳴漸停,天雨止歇,碧色的海在穹廬似的天幕下緩緩搖蕩。

中天那靜止的月輪也終于恢複了原本的軌跡。圓月沉落,天有放亮之相。

國師扶着因力竭而顯得分外虛弱的三殿下,在海岸旁一棵巨大的胡楊樹下坐穩,擡眼時,見不遠處成玉正從雲絮上下來,怔怔地向着他們所在之處走了幾步。

小郡主的步伐緩慢,神情也很空洞;又走了幾步,臉上的表情方漸漸複蘇,巴掌大的一張臉,被恐懼、憂慮和疼痛占滿,眼睛一眨,便是霧蒙蒙一片。她突然提着裙子跌跌撞撞地奔跑了過來,到得二人面前數步遠,卻又停下了腳步,像是想近卻又不敢近。

三殿下屈膝坐在樹下,背靠着樹幹,仰頭看着微微喘氣的小郡主。兩人都沒有說話,小小一方荒灘,一時靜得可怕。

縱然國師心大,也感到了自己的多餘,悄然退後,将這一方天地留給了默然相視的二人。

成玉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來到青年面前的,她的內心被膽怯和傷悲占滿,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麽時,她已跪到了青年的身邊,一只手無意識地握住了青年的右手腕,另一只手撫上了他的臉。

無論是左手還是右手,所觸及的青年的肌膚皆是冰雪似的冷,她止不住顫抖起來;同時,聽到自己的聲音也在打着顫,那麽輕,又那麽恐懼地問他:“連三哥哥,你還好嗎?”

青年沒有回答,看了她一會兒,忽然偏了偏頭,将左頰埋入她的掌心,依戀似的閉上了眼:“現在,該相信我愛的人是你了吧?”

不相信也沒關系,我證明給你看。

裂地之前青年于她耳邊呢喃出的那句話忽地掠過成玉腦海,在被僅剩的一絲理智抓住之時化作一把鐵石巨錘,重重敲擊在她心間,令她的胸口鈍痛不已。她終于忍受不住,眼淚奪眶而出,說不出是生氣更多還是絕望更多:“為什麽要這樣證明,我根本不需要你向我證明!”

青年一愣,笑了笑,順着她:“好,阿玉不需要,只是我想向阿玉證明,讓阿玉明了我的心。”

其實不是這樣的,成玉明白,長依是她心中難以解開之結,若不是連三今日如此大張旗鼓地來搶親,如此為她孤注一擲,她恐怕終此一生也無法相信他對她的情意。

在成玉那些隐秘的深夢裏,她的确渴望連三也能為她不顧一切一次,但她從來沒有想過讓這夢想變為現實。因她并不想要傷害他。她從不想他為她大耗修為,也從不想他因她而受到懲戒。

悔恨和無可言說的痛攫住了成玉,在青年溫柔的安撫中,她反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為什麽要順着我說,你不要順着我說。”她将貼着青年的手收了回來,放在自己的膝上,像做錯事的小孩,緊緊揪着膝上的裙擺,悔痛萬分,“其實都是我的錯,是我說了不該說的話,才逼得你做這樣不理智的事……”

青年反握住了她的手,用着安撫的力道揉了揉她緊握的拳頭,待它們放松下來,他牽起她的右手放到唇邊,在手背上印下一吻:“別亂想,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逼的我。”他頓了頓,“但你的确有不該說的話。”他看着她緋紅的眼,熟練地伸手去為她拭淚,“你不該說很快就會忘記我。”他認真地看着她,認真地問她,“如今,你還能很快就忘記我嗎?”

成玉愣了片刻,然後她想了起來,是那次在小桫椤境他們告別之時,她同他說,即使我們喜歡彼此,那也不是多深的感情,你忘了我吧。當他反問她是不是也會很快忘記他時,雖然心中并不那樣想,但她卻沒有否認他的話。

她不知道他會将那句話記得這樣深。

淚水再次滂沱而出,她不想這樣,但也沒有辦法,她疼他所疼,痛他所痛,又覺得這樣的自己丢臉,不禁單手捂住眼,傷心地搖頭,誠實地同青年坦白:“我、我不可能忘得了你,就算小桫椤境告別那一日就是我們的最後一面,我也不可能忘得了你的。”

青年容色微動。

她繼續絮絮叨叨地陳情:“那時候我的确想着,并且相信着連三哥哥會很快忘記我,但我知道我是不會忘記你的,我也決定了絕不忘記你,可我不能告訴你,因為我想這是有點丢臉的一件事,我也不想讓你覺得我說一套做一套黏糊不清。”

青年拿開了她捂住雙眼的手掌,強迫她面對自己:“是這樣嗎?”他問。

看着青年帶笑的眼,她感到有點茫然,又感到有點難堪,但是卻很乖地點了點頭:“嗯。”

“你決定絕不忘記我,是打算一時半刻絕不忘記我,經年累月絕不忘記我,還是……”

她泣不成聲:“是打算一輩子,一輩子也絕不忘記連三哥哥。”

青年伸出手來,忽地将她拽入了懷中,緊緊地擁抱住,良久,在她頭頂輕輕嘆息了一聲:“一輩子也不夠,要生生世世才行。”

她其實也不知道他如今再來糾纏她此前一個微不足道的決定有何意義,但向他坦承了心意,說出會記住他一輩子這樣的話,卻讓她傷感又滿足。他想要要求更多,她也願意答應他,因此她伸手握住了他的衣襟,将整個臉頰都埋入了他的胸膛,很輕地點了點頭。想起來他可能看不到,又很輕地“嗯”了一聲,帶着一點很乖的鼻音。

那鼻音讓青年的心變得很軟,微微低頭,在她的發鬓上印下了一吻。

碧海微波,海風輕柔。

二人在胡楊樹下久久相擁,紅衣白袍纏繞在一處,像這天地雖大,卻再沒有什麽能讓他們分離。

敏達王子站在不遠處看着胡楊樹下相擁的二人。

經歷了這一場奇遇的禮官和随從們無不恍恍惚惚,如在夢中,敏達最先醒過神來,望着眼前陡生的巨海,看着銀白的古木下少女乖順地伏在青年懷中,敏達震駭不已的心中,夾雜了一絲刺痛。

他是真心地喜歡着那紅衣的小郡主。

敏達自幼崇仰漢學,教他的老師是位倜傥的漢人文士。這位老師曾教他八個字:宜動宜靜,宜喜宜嗔。說是所有形容漢家女美好的漢文字詞裏,最妙便是這八字。敏達從前尚且不懂,直到去歲曲水苑中的那個黃昏。

那個黃昏,他為了尋找丢失的玉佩而返回明月殿前的鞠場。經過鞠場東面的矮牆時,擡目間便見一位白衣少女提着鞠杖策馬飛奔而過,竟打出了“五杖飛五銅錢”的格局。彼時他并未特別在意,只覺漢女中原來亦有如此擊鞠高手,老師說漢女柔弱,也不盡如是。他繼續沿着東牆向觀戰臺而去,少女身下的駿馬也停了下來,沿着東牆緩緩而行。那時候他們相隔不過數丈,他感到一陣香風拂過身旁,不禁擡頭,正瞧見少女擡起袖子輕拭香汗的模樣。女子容貌麗得驚人,紅唇微勾,看着不遠處的友人似笑非笑,不知是得意還是愉悅。

敏達當場便怔住了,老師曾提及的八個字驀然撞入心口,他面上聲色不動,心中卻若擂鼓。而後他悄悄打探,才知她是大熙的郡主,他打聽了許多她的事,知她聰慧無人能及,知她愛動愛笑,知她最會惹禍,知她不擅琴畫……

今日迎親,他本以為自己夙願得償,她會成為他的妻子,孰料……

他早該明白,這樣的姑娘,非等閑人可消受。他身為烏傩素王子,本以為自己可以有這個資格。可若同天神相比,他又何德何能呢?一介凡人,怎可與神祇争奪新娘。

敏達心中不是沒有遺憾,卻只能将遺憾壓在心底。他是富有柔情,但他也富有理智。

最後望了一眼胡楊樹下纏綿相擁的一對身影,敏達轉身牽馬,并沒有招呼禮官和随從,獨自向着來時的雪路行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