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親戚往來 加更(含入V公告)……
吃完了這麽一大鍋東西,董美華覺得自己能忍住沒吐簡直就是奇跡。她強忍着微微泛起的惡心,将鍋碗都認真洗刷完,帶着正在跟她顯擺自己今天的戰果的顧小寶一起睡午覺,下午還得去養豬場上工呢。
雖然豬還小,可要做的事情一點兒沒少。
臨睡前,她鄭重其事跟顧小寶說道:“小寶,以後等娘回來了做飯就可以了,你還小,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玩耍,你今天就做得很好,撿到了好多寶貝呢!再說了,娘的活兒也不多的,就是給豬煮吃食,豬圈打掃衛生而已。”
董美華簡單解釋了自己現在的活兒,讓他不必擔心自己太累。反正,致力于将顧小寶的注意力引到其他地方去,不能再叫他進廚房了。
顧小寶遲疑着點了點頭,也沒察覺到什麽不對的,乖乖閉上眼睛睡覺。
董美華見狀,暗暗松了口氣,她算是見識到了什麽叫做廚房殺手,小寶這孩子不知道怎麽回事兒,多好的材料啊,骨頭湯,白面條,野菜和野雞蛋,怎麽說怎麽聽都是難得的好東西,可他做出來的味道跟今早她煮給小豬吃的味道也差不多了。
午後,硬逼着自己從強烈的睡意中蘇醒過來的董美華将門半掩着,自己去上工,将還在睡夢中的顧小寶留在家裏。
她将門從外頭關上,走出大門時回頭看看這低矮的籬笆院以及不遠處的崇山峻嶺,有些不放心。雖然知道顧小寶來歷不凡且運氣驚人的好,但董美華覺得還是得想些辦法,路過村舍的時候聽到了此起彼伏的犬吠聲,她腳步一拐,轉頭往老宅去了。
跟村裏人沒多少往來的董美華覺得自己可以去找找顧老娘幫忙,請她留意一下看能不能找條會看家的小狗放家裏養着,先別說能不能看家,好歹是個伴兒!
顧老娘也是很給力的,聽了她的話趕忙就使喚顧牛牛去村長家詢問,說是記得他家的狗剛剛生了一窩,去早了應該能勻出一條來。跟前些年人都餓得發昏不同,現在大家的日子好過了些,養貓養狗的人家也多了起來。
顧牛牛才跑出去沒多久呢,就回來了,還帶着顧珊珊和顧明明兩個小跟屁蟲,“奶,姍姍說她家的狗明兒就生了,到時候給小寶抱兩只過去。”說着,求表揚似的看着顧老娘,拿着她的“獎勵”,帶着顧珊珊和顧明明去找顧小寶玩兒了。
而還在睡午覺的顧小羊以及俏丫,自然而然被他忘在了腦後。
他們到的時候顧小寶已經醒過來了,懵懵地坐在床上醒神呢。顧牛牛顯然是照顧他習慣了,從桌子上的熱水壺裏給倒了杯水,用手背試了試溫度,才遞給顧小寶。然後,就很自覺的拿起了他的背簍,跟顧小寶打着商量,“小寶,我們一起去山腳邊看看嘛,你上次不是還撿到了兔子,這一次說不定能撿到野雞呢!”
想想那香噴噴的肉,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轉頭就對上了眼睛綠油油冒光的顧珊珊和顧明明。顧牛牛反正是被吓了一跳,回過神才想到,他們家更窮,怕是很久都沒吃過肉了。
顧小寶從床上溜了下來,将喝完的水杯倒扣在桌子上,接過顧牛牛的手上的背簍甩到背上。他從隔壁的儲物間找到了一把小鐮刀,然後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揮了揮手上的刀,“向野雞窩窩出發!”
一群小屁孩去探險的時候,顧德山被童明拉着去了火柴廠,他表叔的一個戰友在這邊管着生産小組,想要從他們這兒拿到手工活兒,還得經過這人才行。
童明不是第一次來了,以往他媽身子骨還成的時候也會來拿點回去,糊火柴盒也不是什麽技術活兒,誰都能幹。做多了也的确是能夠貼補家用的,這些年他們家沒有被壓垮,靠的不就是每個人都認真踏實肯幹嘛。
老黃看着童明以及他帶過來的顧德山,也沒說什麽,直接把人帶到倉庫,“王老頭,給你介紹兩個人,他們想接活兒,該怎麽算怎麽算,是附近村子的人,實在得很。”說着,給雙方簡單介紹了,就站在邊上,将發揮的空間留給他們倆。
顧德山見童明沒有要出頭的意思,索性自己上了。跟王老頭套了好一會兒近乎,摸清楚所有的流程後,才跟着老黃往回走。
“這事兒技術含量不高,也就是人頭熟的能放到手而已,別的自己找上門沒人擔保的,估計也是難。”老黃說着,瞄了一眼顧德山,在他看來,這人活泛得很,跟童明是完全不同的性子,不确定是否可信。
要知道雖然自己沒有插手,可兩人是自己帶過去的,都不用說也會算在他頭上。童明他是清楚的,但顧德山嘛,還真就是第一次見。
顯然,印象分并不高。
“以前我不是常常會上山去給我娘采藥,山哥救過我,這麽多年相處下來,也算是過命的交情了。他現在在屠宰場當臨時工,這些拿回去,是給村裏人做的,不怕他跑了~”童明難得開玩笑,三言兩語就将自己跟顧德山的關系說清楚。
老黃聽了他的話,點了點頭,表示了解,之後也沒多留他們。他還在上班呢,能帶他們過來一趟已經不容易了。
因着關系很近,童明也沒有故意跟他客氣,帶着顧德山以及他們手上的兩大箱火柴盒原料走人了。以後三五天他就得來一趟,交貨拿貨,結算工錢。前面可能還需要童明來一趟,後面等顧德山上手,跟這些人熟悉起來,估計就不需要童明了。
“行了,到時候我給你抽一點提成,古代人家介紹買賣還有潤手費呢,不能叫你吃虧了。”顧德山跟童明說了自己打算,也不給他反駁的機會,趁着天色還早,趕緊将兩個大箱子的火柴盒原料用繩子給捆好在後座上,提前準備的兩根橫杆起了大作用了。
他試了試,平衡感還不錯,于是,騎着自行車往顧家村的方向趕。
在接這個活之前顧德山已經跟童明和童媽媽打聽清楚,目前的工價是一萬只火柴盒三塊五毛錢。別看這個價格挺高,可做一個火柴盒的工序還真的挺多的。
首先是熬漿,然後得先做好內殼,再貼上外殼,最後還得晾幹。而且,每一道工序都挺複雜的,熟練的話還好,不熟的很容易就做壞了,而一般一個熟手一天完全不停歇能做兩千個,完全是辛苦錢。
顧德山參觀過別人制作的流程,自己上手嘗試過,覺得其實熟練了也不是很難。不過三兩次就摸到門路了,他給做了大致的規劃,最後得出結論,如果是流水線作業,分工合作的話能把速度達到最高。
平日裏村裏那些半大的孩子們也就是靠着打豬草賺點工分,年末的時候多分些糧食而已。如果真的能穩定接下來這個活的話,這些人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每個人認真完成自己的那部分,絕對能很快熟悉起來并且趕超這個速度。
只要穩定,拿到手的可都是真金白銀,誰又會計較辛苦呢。
顧德山想想曾經的自己,年少的時候要是有這樣的機會,估計得樂呵死。他一邊美滋滋想着到時候大家看他的眼光會有怎樣的變化,一邊一個個過着村裏頭的那些人家,合适的人選已然于心,只等他回去問了村長再做打算。
至于董家村,還得等他自己摸索完了再說。
現在是春耕,村裏頭那兩間雜物房以及門口一大片的曬谷場都是絕佳的場所,喊幾個人拉個草棚,下雨天也能繼續幹活兒。
就這麽一邊想一邊騎,比平時快了十分鐘的速度到了家,迎接他的卻是空蕩蕩的院子,黑漆漆的家裏。顧德山愣了愣,好半晌才進屋卸貨,然後帶着自行車去找顧小寶。估摸着這會兒他應該跟顧牛牛在外面瘋玩呢。
而董美華,自然是還在養豬場那邊守着,得給小豬們加一餐,不然晚上得餓到它們。
他今天回來得很早,村裏頭的人還沒下工呢,這會兒大家都在地裏頭。當然了,家裏有人守着的,炊煙也開始冉冉升起,等到放工的時候,飯香味兒就會傳遍整個村子,相熟的人家還會互相端着碗守在門口吃飯,順便聊天。
路上,顧德山順便拐去村長家裏跟他打了聲招呼,“這活兒到底怎麽分配還得您來想想辦法,一個村的人,大家情況怎樣都清楚,反正只要能達到人家火柴廠的要求,找誰都行。現在一開始還不能領太多,得看我們做完的質量,後面估計就方便了。”
他也沒瞞着自己要抽成的打算,跟村長坦白道:“除了我抽點辛苦費,鎮上幫忙搭線的兄弟也要抽一點,剩下的就都是按件計算。”他自己打算一萬只抽兩毛錢,再給童明抽一毛錢,剩下的減掉兩毛錢的損耗和給村裏的場地費,三塊錢就是淨到手的價格。
而這可就已經是其他地方的人求也求不到的好活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