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弟弟OR妹妹 居然是兩個!!!……

踏入四月份, 董美華的肚子就開始微微隆起,她跟顧德山商量着在他休息的這天一起去醫院做個檢查。上回她去看醫生的時候就聽那個護士說了,醫院裏引進了新設備, 能做産婦檢查,看看肚子裏的孩子到底發育怎麽樣。

雖然聽着是有些貴, 可董美華跟顧德山這麽些年才有了這個寶貝, 加上家裏最近的确是寬裕了些, 咬咬牙還是決定要去。

董老娘在顧家村住了小半個月,在顧德山跟村裏人商議好了上山時間,終于打到了三頭野豬回來後, 提着分到的肉,才帶着董小鬥一起回去。來的時候大包小包,走的時候仍然是大包小包,但顯然,臉色跟剛剛來的時候比要好了不少。

在顧家待着的這段時間裏,不是跟着顧小寶到處撿野菜,就是在家裏給女兒收拾,原本不甚健壯并且時有病痛的身子像是突然得到了滋養開始漸漸好了起來。因為鍛煉得當的關系,別的不說, 體力是好了很多的。

顧德山騎着自行車将他丈母娘送回去,順便給姐姐家送了些肉, 往鎮上趕去上班的時候,還繞去了童家, 将這段時間攢下來的蘑菇幹以及熏肉都給童媽媽送去。

過了春天, 随着天氣漸漸熱起來,童媽媽的身體就好了些。原本長時間卧床,如今能起來動彈了, 重活幹不了,但是簡單收拾做兩頓飯是沒問題的。

童敏的婚事也定下來了,估摸着等秋裏就該走禮。她對象在市裏,聽說家裏好幾個兄弟呢,知道童家的情況,特意申請調到鎮上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新的工作崗位就在派出所。因為是主動下調,還給提了職分了個小單間,也算是意外收獲吧。

以往顧德山也會往童家送,只是那時候沒有顧小寶在,他自己得忙着上工,董美華每天也得幹活兒,能抽空去撿菌子的時間本就沒有現在多。再則,那時候都是随大流跟着村裏頭的人一起去,野菜幹曬了不少,菌子大概也就是花菇和香菇而已。

如今不同了,最近白蔥出得多了,加上還有牛肝菌以及竹荪,他們家自己也消耗不來太多,可不得趕緊切片烘幹往鎮上送。

當然,除了幹的之外,還有顧小寶昨兒剛剛去撿的幾叢黃澄澄的雞油菌,別的不說,光是這顏色就夠吸引人的。童媽媽見了可高興了,還給了一小罐麥乳精,說是給顧小寶吃的,顧德山推辭了好久都沒成功,可不得就帶回家去。

晚上回去的時候沖了水讓顧小寶嘗嘗,還沒喝過這樣奶香且甜滋滋的水的顧小寶那是喜笑顏開,讓顧德山都暗暗下定決心,等下次發工資的時候,跟屠宰場的正式職工換換,看能不能搞到一張麥乳精的票,給兒子換點好喝的回來。

第二天顧小寶獻寶似的給顧牛牛也沖了一碗,讓顧牛牛徹底為這個東西折服了。他再跟顧二壯他們幾個宣傳一番,于是,麥乳精成為全村孩子都争相想要擁有的寶貝!

這天一大早,顧德山起來之後就開始各種忙活,把家裏的東西都收拾好了,先是去了曬谷場那邊找顧小濤要了這個星期的進出賬單情況。緊接着繞去東叔家裏跟他交代了今天自己會走一趟,不需要他忙活了,然後趕着牛車去裝了今天要帶去火柴廠的貨。然後才拐去老宅,拿了他娘給顧德田準備的東西。

上回寄了東西去邊疆,還附帶一封信,裏頭夾了不少錢,生怕兒子沒錢花,讓新媳婦難受。之後顧老娘想到顧德田是新婚,哪怕是集體婚禮,可不得招呼他那些戰友吃個飯樂呵樂呵,于是等村裏分了肉,顧老娘趕忙有給處理了,熏的熏,腌制的腌制,能做熟的就不讓生着,然後打包了一大堆,準備給兒子寄去。

顧德山接過這沉甸甸的一個大包裹,也沒說啥,轉身就上了牛車回家去,還得給在睡懶覺的母子倆做早飯呢。

難得休息,董美華總算是能好好睡個懶覺,她抱着因為董老娘回了家而再次搬到正屋跟他們睡的顧小寶,一直到早飯都準備好了,才掙紮着起來。

“你的肚子開始長大了,以後還是讓小寶自己睡吧,我夜裏多去看看就好了。”顧德山見兩人一起出來,就跟董美華說到,其實董老娘走的時候他就想說讓顧小寶試試自己一個人睡了,他們的炕的确是很大,可架不住現在董美華懷孕了。

雖然顧小寶的睡姿一貫都很不錯,可董美華卻不怎麽好,總來摟着什麽東西。以前顧小寶沒來的時候都是摟着他,現在她的懷抱都塊成顧小寶的專屬寶座了。

顧德山絕對不承認自己是嫉妒了。

不過他的提議的确是得到了董美華的響應,“也成,到時候讓木匠給小寶做個書桌,上回我去大勺嫂子家裏坐了會兒,正好參觀了她家幾個小子的房間,還別說,二壯他們幾兄弟還真的收拾得很不錯。”當然了,他們是幾兄弟共享一個床,有些擁擠,顧小寶自己一個,肯定寬敞又好看。

已經有了一些思路的董美華覺得讓顧小寶一個人似乎還是有些欠妥當,想到了跟他感情很好的顧牛牛以及董小鬥,“原本我是想說讓小鬥留下來陪着小寶,兩個人一起睡也有個伴兒,可娘硬是沒同意。”董美華有些可惜地說道,卻也明白這是因為董老娘不想讓他們吃虧。

一個孩子雖然吃得并不是很多,可真要長期養着也是個不小的負擔呢。尤其如今顧家只有董美華自己上工,顧德山雖然有工資,可那錢不還得還債,孝敬他們這些長輩。家裏日常還得開銷,雖然說是三十塊那麽多,可真的到了手上能存下來的。

董老娘心知肚明,并不會有多少的。

好在如今顧小寶總能給家裏人扒拉點東西,加上天氣回暖後,地裏能吃的瓜果也開始漸漸多了起來,日子好過了許多,她才能放心回家,說什麽也不肯把董小鬥給留下來。

不過最後她也松口了,等到時候要照顧董美華月子的時候,會把董小鬥給帶來的。顧小寶原本都快哭了,聽到這話,才破涕為笑,拉着董小鬥一直囑咐他要早點來,搞得跟生離死別一樣隆重,讓旁邊圍觀的幾個大人又是好笑又是好氣。

“沒事兒,到時候可以讓牛牛先過來陪他住幾天,等适應了再給他自己一個人住得了。”顧德山覺得沒必要舍近求遠,顧牛牛就挺合适的。反正是自家侄子,跟顧小寶也算是兄弟來着,又在同一個村,想家了就回去,方便得很。

董美華倒是不糾結,能把董小鬥留下來最好,但如果是顧牛牛,也成。“小寶啊,你聽到沒,等下午從鎮上回來就問問你牛牛哥要不要過來跟你一起住幾天,娘給你準備好被子鋪蓋,還給做張大大的桌子,以後到了年紀就送你去上學。”

她已經想好了,自己跟顧德山都不是讀書的料,自己就去過幾次掃盲班,而顧德山比自己好一些,好歹跟着村裏頭識字的老大爺學了不少,但兩人的确都不是有文化的人。

因為去鎮上的次數多了,加上因為火柴廠的活兒跟其他人接觸的時間也多了,顧美華對于孩子的未來有了更高的期許。一開始将顧小寶留在家裏,就只是想着好好把他養大成人,給他娶妻立業而已,如今卻不同,或許可以期待更多些。

只是,壓力也是驟增的,畢竟養大一個孩子不是很難,要培養成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都是呈倍數增長。

顧德山不知道她的那些糾結,給盛了面晾着,然後自己端起自己的大碗開吃了。他一大早就起來,繞了這麽一圈幹了好幾件事兒,早就餓了。董美華帶着顧小寶去洗漱,回來坐下後,也開始端起碗來吃,這會兒可不早了,該早點出發去鎮上才行。

“等會兒先跟我去火柴廠卸貨,然後送小寶去童家待一會兒,我再送你去醫院。”反正他們還是覺得,顧小寶這樣的小娃娃不去醫院是最好的,雖然他的抵抗力似乎是很不錯的樣子。

顧小寶也習慣了被這麽安排,上回他求了好久也沒能跟去,這一次索性直接躺平了接受這個現實了。不過他也知道,這時候自己提要求,是一定會被滿足的,“爹,到時候你再帶我去供銷社吧,我還有錢和票呢!”

他自己的存錢罐裏頭可是積攢了不小的一筆財富,估摸着比顧德山自己的家底都還要厚實些。除了第一次賣人參轉到的那兩百多,還有撿到的錢票以及其他人給他的壓歲錢零花錢等等。這會兒能有機會花錢,他當然得抓緊。

要知道如果在村裏,日常是完全沒機會提及錢這事兒的,尤其是他們這些小孩兒。飯菜都是家裏準備好的,給什麽吃什麽,零食全靠自給自足,從山野田埂各種角落裏扒拉出來的東西,只要是能吃的,大家都勇于嘗試。

而玩具嘛,除了那些小石頭,估摸着就是各種樹枝藤條,各種蟲子甚至田鼠這些小動物了。

顧德山已經三下二除五吃完了碗裏的面,漱口後準備去換身衣裳,很是随意地答應了顧小寶的請求,“行啊,帶你去供銷社,給你買好吃的!”他記得自己還存了些糧票,正好帶董美華和顧小寶一起去國營飯店嘗嘗鮮。

要知道,以前的館子可都是收繳了給國家,如今變成國營飯店後,那菜式豐富了不少呢。家裏條件好的會去開開葷,屠宰場的那些正式員工倒是少,畢竟時常能分到肉呢,但是火柴廠的就不同了,聽說有人每個星期都得去一趟呢。

顧德山自己反正是不舍得,但是帶老婆孩子去試試還是可以的。他想着到時候也帶幾個白面肉包子回來,給他娘送去。

為了給顧德田寄東西去,估摸着老宅那邊最近都會挺省的。

一家人上了牛車,顧德山趕車,董美華抱着顧小寶就在車轅的另一邊坐着,而他們中間海防這個超級大包裹。等到了火柴廠,先卸貨,掰扯半天總算是把賬目給算明白了,原本的押金還在呢,主要是循環不斷地還成品,然後領工錢。

至于那押金,要等顧德山手上的火柴盒原料全部用完了,才能做最後的核算。

索性即使他開了幾條線,因為積壓在手上的那些原料也并不是很多的緣故,所以資金周轉還算很快的。如今除了顧家村,董家村和柳家村還不成規模,而董美華的妹妹董美麗也拿了些回劉家村,是通過董強民那邊,不需要顧德山對接,也少了很多繁瑣。

顧德山如今光是靠着這一項,就有十好幾塊的收入呢,而東叔幾乎每天都得跑兩趟,有時候甚至是三趟。大家的熟練度上來了以後,出品的速度自然也上來了,其他人看着真的有真金白銀到手,可不得更加上心,要不是村長壓着年齡不給其他人參加,只怕好些原本要上工的人都跑去湊熱鬧了。

因着顧小濤管理,也給顧德山生了不少麻煩,有村長出面,大家都悶聲發大財,周圍也沒多少人注意到這件事兒。即使因為頻繁有牛車來回且都是裝着東西的,但因為顧家村實在是太偏了,還真一直都挺順利的。

拿到了錢之後,顧得上跟老洪道別,将給他準備的一小包白蔥幹遞給他:“上回你不是說這個品種的最好吃嘛,我又給你整了這麽老些,等過段時間天氣更熱了,出得多了,再給你送些來!”

這個菌子是最近出的菌子裏最适合做幹的,而且味道是超級好。無論是泡發了炖湯還是炒肉,都非常美味,口感也極好。以往老洪也曾經吃過一兩次,無奈這些菌子一般都長在深山老林裏,常住在鎮上的他們哪敢往那邊去,可不是錯失了美味。

上次顧德山送了他好多菌子,小花菇這些常見的句不說了,雞油菌和白蔥幹是最讓他滿意的,誇了又誇。

他笑眯眯接過顧德山手上的東西,打開聞了聞那熟悉的香味兒,咧着嘴客氣到,“嘿,怎麽還又送了呢,這東西不好找吧,聽說挺稀罕的呢,供銷社也收這玩意兒,多少錢你跟我講,我給你!”他說着,就要往自己的口袋掏。

老洪一家五口都有工作,兒子女兒還沒結婚,家裏基本沒有負擔,日子好過,自然就不計較這麽許多。而且他是真的挺高興的,顧德山将他的話放在心上,可不就是尊重他,那也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嘛。工作上的事情能通融的就通融,而錢嘛,該給還得給。

他還指望着到時候顧德山給送多些來呢!

“哎呀,不成不成,不能收錢!”顧德山忙推辭,“我這就是孝敬您的,可不能收您的錢。東叔都跟我們說了,每次他送貨來您都讓人幫忙給搬貨,很是照顧他,這就是一點心意,山裏人也沒什麽好東西,您別嫌棄就很好了!”

說着,不給老洪發揮的機會,一溜煙就跳上了牛車,趕着車子往外走,還不忘揚揚手跟老洪道別。

老洪喊了幾聲沒喊住,也就放棄往回走了,他倒是真挺高興的,這麽一小包菌子其實也就夠一家人三四頓的量,可這心意卻是無價的。

顧德山将小寶留在童家,自己帶着董美華去了醫院,檢查挺細致,但他都不懂,只知道醫生說了,胎兒們發育挺好。然後,領着董美華,帶着醫生給發的一本孕産婦保健常識的書,暈乎乎就往回走了。

“醫生說是懷了雙胞胎?!”他再次跟董美華确認,一連急切需要肯定回複的樣子說道:“是這麽說的的沒錯吧,你這肚子裏是有倆娃娃對吧?”他怎麽那麽不敢信呢,整個人飄飄的,跟踩在棉花上似的沒有實在感。

董美華有些不耐煩在他手臂上掐了一下,“醒了沒,确定是真是假了?!”就這麽一點事兒就遭不住了,以後等她生了,這家夥不得在産房外頭暈過去?董美華從來沒這麽嫌棄過自己的丈夫,自從懷孕之後,越發看他不順眼了。

不過她剛剛也偷偷問了醫生,說是自己這情緒變化很正常,因為懷孕是會影響什麽激素分泌之類的話,反正雲裏霧裏的,董美華就懂了一句,沒啥大問題。

“醒了醒了~”顧德山笑得谄媚,有些讨好似的将她扶上了牛車,眼下這可是自家的大寶貝,別說是挨幾句罵了,将她供起來都行。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要有兩個孩子了,顧德山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臉上的笑容那是沒停下來過。

董美華就不樂意見他這沒出息的樣子,沒好氣瞥了他一眼,“等會兒見了小寶好好說話,你可記住了,我們都說好的,無論是生男生女,有多少個孩子,小寶得是第一位的。”董美華再次強調。

說起顧小寶來,顧德山又有些發愁,“之前小寶不是一直妹妹妹妹的喊嘛,估摸着不大準,都沒看出來是倆孩子!”他還沒說完呢,就挨了一下。

“說什麽呢!”董美華不許他污蔑顧小寶,“別老是給小寶身上貼金子,他就是個普通的孩子,給他那麽些壓力做什麽呢。如果他說錯了,那就算是個男孩兒又有什麽關系呢。”董美華老早之前就想說了,尤其是聽過一次顧得上跟顧大勺兩人關于顧小寶的讨論,那話,她反正是不贊同的。

無論怎麽算,小寶在她眼裏就是自家孩子,能給家裏掙錢找東西自然是很好,但要是什麽都沒有,跟個普通的孩子一樣,她也想讓小寶高高興興快快樂樂長大。

“我就這麽随口一說嘛~”顧德山老實趕車,這會兒也終于從沖昏頭的喜悅中回過神來了,“行了,也別沖我瞪眼了,小寶也是我兒子,我也疼他的。”他表示很冤,明明自己不過就是因為她提起小寶之後随口說了那麽一句而已。

等接到了顧小寶,董美華還特意跟童媽媽也報了喜,前段時間來檢查的時候她在童家待了大半天,可是得了對方不少的囑托。前些時候童媽媽還給顧小寶送了一包奶糖呢,加上童明跟顧德山的關系,對于童媽媽她是非常尊敬的。

“等過幾天讓德山給您送了新鮮的菜蔬來,這鎮上就是地方不到,這菜園子能種的東西不多。”她看着童家隔壁的那個小小的菜園子,開口道,“反正我們村裏頭的地不少,德山能幹着呢,種了好些,這些天光是靠自家可是吃不完的。”

往年他們還會做豆角幹、菜幹、蘿蔔幹等等,留着冬天炖肉吃,也是非常美味的。到時候新鮮的加上曬幹的都給送些過來,指定讓童家的飯桌不空就是了。

“那還是你給的豆角種子呢,可能長了,就兩顆,每天摘了都夠炒一盤的!”童媽媽說到這兒就挺樂呵,“前些天德山還特意帶了肥料來埋下,這些天眼看着葉子又綠了好多,應該是能夠再長一陣子的。”她不是第一次種豆角,可是第一次種這麽能長的品種。

董美華得到了稱贊也挺高興的,“是我娘選的種子,這豆角常年都能長的,多施肥就好了!”說着,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婉拒了童媽媽留飯的邀請,跟她告別,“您別送了,我們得趕緊去一趟供銷社,然後還得去火柴廠拉貨呢,下回我再來,到時候就留在這兒吃飯!”

顧小寶早就迫不及待了,他背着自己的小包,裏頭鼓鼓囊囊裝着不少錢。來之前他就已經決定好了,除了買糖果點心,還要看看有沒有新玩意兒。聽說掙了錢以後,顧大勺給顧二壯他們買了幾個很好看的繪畫本子,還說明年要送他們去讀書呢,他也挺想去的。

以前顧小寶去過私塾,一大幫人一起讀書的日子是格外開心的,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了就能跟同學們好好玩耍了呢。

想想都覺得挺美的!

路過照相館的時候,顧德山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停下了牛車,拉着董美華和顧小寶往裏走。

“爹,不是說去供銷社嘛,來這兒做什麽?”顧小寶見過照相機,這會兒好奇地打量着周圍的環境,只見一個帶着老花鏡,穿着長衫的老頭坐在櫃臺後頭把玩着核桃,他胸前挂了塊牌子,寫的正是他的名字和職務。

顧小寶看着那大大的三個字,攝影師,直覺霸氣。一時間,看向老人的目光充滿了敬佩,甚至還有些許向往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