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現在的王朝之主姓司徒。

當然起兵造反之前人家并不是姓這個姓的。

不但姓很随意,就連名字也與明太.祖的舊名字也不逞多讓。

相傳明.太.祖剛出生那會因為身上有蟲子爬,所以起名來蟲爬,後念了重八。而咱們大良王朝的開國太.祖是真正的孤兒出身,小的時候沒名沒姓。後來再大一點,就自己給自己起了個姓。

姓什麽呢?

大戶人家都會在門上挂個姓氏牌匾,而自從有記憶以來就寄居破廟的太.祖則非常痛快的給自己取了個‘佛’姓。

名字則是被大家混着叫出來的。

組合起來就是——佛毛頭。

後來開災人禍,官逼民反,身無長處又身無分文的佛毛頭就順勢跟着起義了。

從來光腳的都不怎麽怕穿鞋的,一無所有鬧革命,就更不怕會失去什麽了。

敢拼敢殺的佛毛頭倒是真的憑着自己的本事殺出一片藍藍的天。

然後佛毛頭就發現了,他這個姓和名字不太好哇。

叫起來一點都不威風。

于是在駐守某地的時候,綁了個讀書人,讓人家給他念百家姓,然後又讓人家給他說歷史名人。說着說着,他就給自己找了個祖宗。

你瞧,像他這樣有本事的人,他祖宗怎麽可能是默默無聞的平頭小百姓。

這一定不能的呀。

Advertisement

于是這位太.祖直接給自己換了個姓,又碰瓷了一位祖宗。美美噠的通知了所有他認識的人,他認祖歸宗了。

那個年代,大家都忙着呢。誰還會管這種事。聽說之後也不過道了一句恭喜,從此佛毛頭變成了司徒XX。

等到這位成功幹掉了所有的同僚榮登九五之後,天下人也不是沒有對這位的身家來歷進行過考究。

可這連個線索都沒有的事情,又讓旁人怎麽去查證呢?

新朝.廷給這位皇帝建太廟祠堂的時候,只能連蒙帶猜的編了一段莫須有。這位太.祖見人家弄的比自己瞎編的還有鼻子有眼,大手一揮直接當成真相的記到了本朝歷史裏。

沒錯,事情就是這樣滴~

老子與前朝是有着血仇家恨地,老子絕不是為了一套衣服和兩個粗糧馍馍才走上造反這條路的。

于是在太.祖皇帝血淚控訴前朝滅他滿門的情況下,太.祖的出身和姓氏就麽稀裏糊塗的過去了。

然而血統與遺傳永遠是沒辦法摻假的。

大良王朝傳到了這一代,當朝的太子最近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那日與他老子頂了半天嘴,直接說什麽他一無所有,還不如姓司空了。

本意是諷刺當今偏心打壓之語,卻正好說中了當今從父輩那裏聽說的辛密。當下又氣又惱,罰了太子禁閉。

太子地位不穩,前朝後宮自然是人心浮動。

但凡有兒子的後妃就沒有哪一個不幻想着男人死了,自己當太後的。

你說女皇?

倒也不是沒想過。不過...那多累呀。

本朝以孝治天下,生個好兒子不是比自己當女皇更輕松?

面前的這位後妃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她還不指一個兒子的時候。

只是這個長子太讓人操心了。

超過三尺高,就害怕的雙腿發軟,兩眼發直。

今天大兒子學騎射,那小母馬還是她娘家特意挑的矮腿馬,卻不成想還是将大兒子吓得一張臉蒼白似雪,動也不敢動。

搖了搖頭,陳妃娘娘讓人帶着大兒子下去換身幹爽的衣服再過來說話。而她則抱着小兒子在那裏想着大兒子這毛病到底要怎麽治才能治好。

半晌,陳妃娘娘嘆了口氣。

她也不求全部治好,至少治到六尺高也行。

大良王朝的皇子若是連馬都不能騎,怕是要成為皇室的笑話了。

大兒子這樣,陳妃也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兒子身上了。

只小兒子才三歲大,天曉得當今能不能挺到她小兒子長大。

一會兒,換了一身裝束的大兒子擡腳走進殿中,陳妃看着堪堪十歲就已經有了幾分沉穩大氣的大兒子,心中驕傲的同時,仍是在惋惜。

怎麽偏偏就得了這個‘病’呢。

司徒砍不用擡頭看,就能準确的感知到親媽身上那濃濃的遺憾。

可他有什麽辦法,他就是害怕呀。

連掩飾都沒辦法掩飾的那種。

八歲以前還好一些,至少皇子們因為年紀和身高的問題是不需要學馬術的。那個時候他還能掩飾一二。可八歲之後,哪怕是矮腿的溫順母馬,騎在馬背上的高度也讓他滿心的惶恐。

父皇的不悅,兄弟們的嘲諷,他除了沉默以對,就是在功課上努力壓倒他們。

好在太子已經成年,不進尚書房讀書。不然他連這個辦法也不敢實施。

給母妃請過安,又與幼弟說了兩句話。陳妃讓司徒砍坐,又讓小兒子的奶娘将小兒子抱下去睡覺。

司徒砍坐在炕桌對面,吃着母親讓人精心烹制的點心。吃了兩塊後,腹中饑餓感消失,司徒砍才放慢了進食的速度。

又吃了兩塊點心,司徒砍拿起一旁的帕子擦了擦手,端起一旁還有些熱度的甜湯喝了小半碗。

陳妃見大兒子不吃了,一邊讓人将點心撤下去,一邊笑着說道,“你舅舅升了建州巡撫,不日就要離京。母妃已經跟你父皇說過了,明白允你一天假,出宮為你舅舅賀壽。”

陳妃說完,又有些擔心,“此去建州,千裏之遙。也不知道你舅舅是怎麽想的,偏要帶着妍姐兒一道去。”

司徒砍眼睛飛快的眨了一下,然後笑着對陳妃說道,“我們兄弟除了太子哥哥已經成親,又住在東宮,其他的皇子大多都住在宮裏,表妹的外家在江南,建州與江南不同路,表妹的年紀又不能獨自留在京裏。跟着一道走,也省得舅舅與舅母左右惦記。”

陳妍今年九歲,只比司徒砍小了一歲,這個年紀可不适合入宮暫住。

陳妃在自家大兒子爆出恐高這個毛病的時候,就絕了讓大兒子上進的心思。于是本不是陳妃娘娘考慮範圍內的親侄女倒成了她兒媳婦的首要人選。

只可惜...陳妃看了一眼自幼早慧的兒子,心底又嘆了一口長氣。

這個兒子真真是越大越生反骨。

“你今年也十歲了。再過兩年又到了選秀之年,有些事情總要提前做好準備了。跟母妃說說,你可有什麽喜好?”

司徒砍被親媽的話弄紅了臉,只低頭喝甜湯,當成沒聽到親媽的話一般。

陳妃見兒子害臊,糾結的心思一下子就轉睛了。拿着帕子捂着嘴笑了半天又留了兒子用晚膳,這才放兒子回皇子所。

司徒砍走在宮道上,想的卻是要怎麽克服自己的恐高症。

那些兒女情.事,又如何底的上皇權霸業......

覺得兒女情.事太小的司徒砍卻不知道這些小事關系着多少女孩的一生。

元姐兒囧着一張臉糾結的看着面前的于嬷嬷。

她老子就是個五品官,就算要将她賣到宮裏去,也不用就學笑的十八種笑法吧?

還有最關鍵的是她今年才三歲吧?

這草蛋的皇妃後備役,比現在服兵役還要嚴苛。

男人不過是讀上幾本子書,就可以當官封候,成為這個時代的主導角色。而女人卻要從小學習這麽多的東西,為的竟然只是讨好那些個男人。

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笑得腮幫子酸疼酸疼的元姐兒一臉生無可戀終于在用膳前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帶着丫頭婆子邁着小短腿,元姐兒在于嬷嬷的視線下,努力走得很穩當。

想到自己三歲的小侄女過得那日子,再看看自己現在的日子,元姐兒眼底都是悲傷。

這草蛋的人生,草蛋的日子。逼得淑女都可以端莊微笑的在心裏罵髒話了。

╮(╯▽╰)╭

一路走到賈母的榮慶堂,耳邊都是丫頭的通報聲,腳下卻沒有停下來。就着丫頭簾起的簾子,元姐兒提了一下裙角,跨了進去。

給賈母請了安,又給一旁擺菜的王夫人請了安。之後走到賈母身邊,高高的舉起雙手,做扶着賈母的姿态準備扶着賈母去用膳。

賈母個不高,元姐兒舉高雙手倒也能扶着她。

不過賈母還沒傻透氣,讓一個三歲的小丫頭踮着腳尖扶她。賈母一只手由身邊的大丫頭鴛鴦托着,另一只手則是牽起了元姐兒高舉的左手,向着擺了餐桌的偏廳走去。

走了兩步,賈珠也牽着賈琏一道過來了,與賈母和元姐兒互相問了好,便跟着賈母一道坐在餐桌旁。

賈母這裏用飯,無論多少人都是極靜的氛圍。一大三小在王夫人的侍候下,用了膳後,賈母因着要磨搓兒媳婦,便在飯後打發了三小出去,又留着沒有用晚飯的王夫人說話。

而出去的三小,則是被元姐兒都叫到了她的院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