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寧知星面前的考卷上為數不多的文字部分都是手寫的字體,油印的香氣尚在,不過可能是印出來有一段時間了,手落在上頭倒不會沾到什麽。

考卷最前面的題目全都是圖形題,類似找規律、找不同這樣的題目,有的是要求選出選項,有的則是直接要求在相應的圖形上填充陰影。

肖建國耐心地做了解釋,也不催促,靜靜地看着寧知星和寧知中低頭看題,坐在他身邊的肖烨半跪在了板凳上,雖然看不清楚可還是往這看個不停。

寧家的屋子雖然擴建了幾次,可內裏的屋頂等位置還是傳統的木質結構,結結實實的細繩牢固地綁在幾根房梁上,交接處系成的繩結上煤油燈穩穩地放在了裏面。

寧奶奶向來小氣,不等這燈油燒得只剩下底了,那是絕對不添的,可剛剛她沒耽擱,一等兩孩子進來,便把那用布料抱着的油瓶小心打開,仔仔細細地把燈油添到最滿。

生怕還不夠亮,她又往屋裏去,拿出了點過了幾回只剩下一個半指節那麽粗的蠟燭,只等着孩子們說看不清就點起。

“媽……”寧振偉看到母親的動作,知道母親心疼這些消耗品,正打算開口,腰間的軟肉就被重重地掐住。

吳鳳英瞪了眼沒眼色的丈夫,揮揮手示意他有事到旁邊去說,可不敢吵到了孩子。

她上過掃盲班,可文化程度也有限,對于這些考卷、讀書人總有種莫名的敬畏,雖然她現在還不太明白做這份考卷和直接去念書有什麽區別,可總覺得這是要緊的事情。

她喜歡熱鬧,可起碼在此刻,她就想要家裏安安靜靜的。

肖建國沒注意到這的動靜,溫和地說道:“不要着急,慢慢選,看不懂的就問我,要是不會做了也沒事。”

當初為了肖烨的問題,肖建國給不少曾經的老師、同學去了信,也就是在這交流的期間,他成功地聯系上了一位老友的師兄。

這位師兄姓陳,研究的是國內現在很受重視的物理學科。

陳師兄早年遠渡重洋求學,後來歸國後,便作為項目副手投入工作,長期和國內外的高端物理人才交流。

面對國內學科發展緩慢,又有些“急于求成”的現狀,陳師兄有了很多的思考,畢竟在科學的這個領域,天賦太過重要,這不是個勤能補拙的領域,所以在進行掃盲教育的同時,還應當要對那些有天賦的人,進行不同的教育。

只是這幾年國內形勢不大好,他便一直壓着這想法沒提,私下做着這方面的研究,只等找個合适的時機,便和領導彙報。

Advertisement

肖建國一問,陳師兄便直接把材料發了過來,而肖烨也因此在他這挂了號,這回肖建國又致電去問,陳師兄格外欣喜,特地要人送來的材料比上回的還要成體系一些。

“好。”寧知星軟軟地應了一聲,低頭便準備做題。

她還以為會是小學試卷呢,不過也是,他們明面上沒有系統地學習過,說白了就是野路子,想來也不會拿小學考卷過來。

紙張上的題目對于寧知星來說是有幾分熟悉的類型,畢竟後世的每一個學生,那都是經歷過內卷時代考考考生涯的。

尤其是其中一些找規律的題目,要寧知星不由地想起了行測題目。

想當年她快被996壓榨得失去靈魂的時候,那也是做過夢去考個起碼能少加那麽一丁點班的公務員。

不過嘛,這個想法很快就破滅了,誰讓她這海綿根本就擠不出任何時間去幹別的事情。

臨要開始做,她擔心地看了眼哥哥。

她當初想着哥哥未來的事情,便拐了哥哥學了不少的東西,她看得出,寧知中不敢說多聰明,但肯定不笨,只是也不知道他這些題目能不能做得來,畢竟對于他們倆來說,考試都理應是陌生的觀念。

可沒想到這眼神瞥過去,便瞧見寧知中從容鎮定的神态,他輕描淡寫地答題,就這一會功夫好像已經做到了第三題。

這要寧知星立刻就有些被人趕着的緊迫感,趕忙低着頭,也開始做題。

寧知星沒有什麽參照的标的,不過想來,應該要表現得比哥稍微要快一些才算正常吧?

房間裏安靜得只剩下呼吸聲,肖建國起初還坐得安穩,現在已經站了起來。

兩個孩子做題速度都很快,準确率卻也沒有落下,寧知中稍微差些,可也不算誇張,寧知星則快得有些驚人。

他想起前段時間和陳師兄通話時陳師兄的話。

陳師兄是為國為民的人,他最痛心的就是,國內太多優秀人才,包括他,比國外的科學家落後了“太多”,如果能早些發現自己的不同,早些投身科研,那都能多做出多少成就?

當然,優秀人才也不僅僅天賦在科研之上,國內現在商業、醫療、軍事……可以說是樣樣需要人才。

不過感慨歸感慨,陳師兄當時也說了人才難找,他其實心裏也不是那麽地相信肖建國能這麽巧,一下逮着了好幾個厲害人物,只是抱着試試的想法。

當時肖建國也沒反駁,畢竟他對寧家的情況了解不太多。

可現在看來……

他新找到的可能不只是一個,而是1.5個。

……

肖建國的表情正正好都落在了寧振濤的眼裏。

他不傻,他看出來了,這位肖先生也覺得他們家知星聰明得厲害,而且知中看着表現也很不錯。

所以這以後到外面讀書,那怕是板上釘釘的了。

寧振濤笑眯眯地搭上了廖旭東的肩,半用了力氣就把廖旭東往家門外拉。

“好兄弟,來,咱們說點事。”

廖旭東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寧振濤什麽時候說話這麽黏糊糊了:“什麽事?”

寧振濤輕咳了一聲:“之前你說的那養豬場的事情,你要不具體說說情況?”

“你不是不想去嗎?不用勉強,這強扭的瓜不甜,我逼你幹嘛?”

“……”

“好了回屋去吧,你家有沒有什麽大餅之類的?我這肚子餓得慌,現在還做考卷呢,也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吵着了他們就不好。”廖旭東有些後悔,他這是真忘了自己事先和姑父的交流,要不就該留着吃個晚飯,現在進也不是出也不是,肚子都餓得直作響了。

“大餅沒有,豬糞很多。”寧振濤低聲地說了句,只是聲音太小,廖旭東沒聽到,他看廖旭東看過來,立刻厚着臉皮開了口,“說正事呢,我這不是回來的路上越想越不對嗎?”

寧振濤一臉正色:“我覺得我太狹隘了!”

這峰回路轉要廖旭東都聽愣了。

“我之前不是說我想要留在村裏好好養豬,先讓村裏的人吃上肉嗎?可我越想越覺得自己這說的話不像話!”寧振濤一副痛定思痛的反思模樣,“我在村裏,頂天了,也就是養好這四十三頭豬,可是到養豬場就不同,我面對的是幾百頭豬,這能讓多少家庭都吃上肉?”

“再說這實踐出真知,村裏這樣本還是太少,到養豬場就連樣本都變多了,那實踐,才是真正有意義,能反複驗證的!”寧振濤想拍一下自己沒舍得,重重地拍了下廖旭東的肩膀,“而且我出真知是為了什麽?我這是為了能有一份養豬經驗好幫助其他的人,可既然如此,在村裏養和在養豬場養有區別嗎?”

寧振濤完全沒管廖旭東那被打了一下龇牙咧嘴的模樣,一臉振奮:“而且我相信,你會和我說這個想法,一定是其他人多少認可了我這點微不足道的成就,我這麽說不去就不去,這不是辜負了別人的信任嗎?越危險、越辛苦的地方,我越是應當去,這才能做我們家知星和知中的榜樣,做我家人的驕傲嘛!”

廖旭東目瞪口呆地看着寧振濤的急速變向:“所以……你是後悔了?”

“這怎麽能叫後悔呢?旭東,不是我說,你這用詞上還是得斟酌。”寧振濤及時指出好友的錯誤,“我這是在國家,在領導,在你的號召下,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改變自己的錯誤想法,争做一個對國家有益的人!我這是一種進步,你這樣說,還好是我,要是別人聽到了,那肯定要傷到別人的心!”

“那我……對不起?”

“對不起這就見外了不是?我們一起進步,共同前進!”

我信你個鬼。

廖旭東無語地看了眼寧振濤,這大概就是臉皮厚天下無敵的好吧。

不過他本來就希望寧振濤能答應,自然也不會杠兩句要寧振濤退縮。

“那麽,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達成一致,寧振濤已經開始哼歌,這不成調的曲子才一句就停下,他捂着嘴保持安靜又想着進屋去。

跟在後面的廖旭東有些無語,一把拉住了想要揚長而去的好友:“你倒是給我點吃的。”這還真是好朋友。

寧振濤這才想起被他抛在腦後的廖旭東的需求,不好意思地笑笑準備去偷渡個硬餅子來給廖旭東吃。

……

考卷的題目并不少,不過由于要填寫的部分少,且後面文字多的都是肖建國口述提問,這卷子沒過太久就已經做完。

這種無聲地等待很容易要人不耐,可寧家人卻沉默着在那從頭看到了尾。

尤其是寧振偉,他心裏着急,又怕自己一坐一站吵着了人,就直接靠牆找了個地方站着,動作都不帶改的,呼吸都慢了。

寧知星做得挺輕松,看着旁邊同樣神态放松的哥哥她松了口氣。

剛剛做到一半她還擔心呢,就怕自己速度太快,要不是她勉強能靠翻頁和寫字聲音确定哥哥的進度。

——不過說起來也奇怪,可能是活了兩輩子的原因,又或者是上輩子她工作壓力大,腦袋轉不過來,寧知星總覺得這些題目特別輕松,就連那些邏輯轉了彎的題目,也不用怎麽思考,就一下能選出自己覺得合理的答案。

肖建國後來直接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問了下題目,比如說考察記憶力的念句子複述或是簡單的邏輯倒裝,甚至還蹦出了幾句英文要他們跟讀。

兩人的答題順序是先寧知中再寧知星。

寧知星本來還想故意表現得吞吞吐吐一些,沒想到寧知中對答如流,這叫她便也不用特地隐藏。

對于肖建國考察的知識全面程度寧知星心中有一絲的疑惑,但這疑惑很快就被打消。

她當年陪過同事去接上早教的孩子,當時頗為新奇的她見識到了新的世界。

那坐着的兩排四五歲的孩子,個個能用英文溝通,還能速度速記能力,甚至還會心算,聽同事說,這之後還要學什麽編程,同事還感慨,她當年小時候學得不多,也就是學個民族舞、鋼琴、珠算。

寧知星當時可勁誇獎同事和她的孩子,卻看到了同事展示給她看的真·天才履歷,什麽不到八歲熟讀四大名著、九歲自學微積分、十歲自學完大學課程……

所以這麽一想,她都還算是普通的了,再說她剛剛的表現,就和她哥看着差不多嘛。

“振濤,你帶着旭東、阿星和阿中去吃點東西,廚房裏留着菜和飯,小桌……”

“我知道的。”寧振濤聽到這話,便一手一個,抱着阿星和阿中往後頭去了。

他知道,這就是大人說話,不想讓小孩知道了。

跟在他後面的廖旭東臉色有一瞬的扭曲。

天知道剛剛寧振濤塞給他的半張餅有多硬,寧振濤還懶得給他燒開水,他就這麽冷水泡餅硬給吃了,可即便沾了水,那餅還是要他咬得腮幫子都疼,牙都差點崩掉了。

要是早知道這麽快就到了吃飯時間,他何苦呢?

廖旭東狐疑地看向寧振濤的背影,寧振濤這不是故意的吧?

人已經不見,寧奶奶還不放心,她将那扇通往廚房的木門給掩上,這才坐上了主位:“肖先生,他們倆表現得怎麽樣?”

肖建國看着寧家人,很是認真:“我畢竟不是這方面的權威,但是我可以确定地說,你們家這兩孩子都很不尋常。”

肖建國直到現在心裏還滿是訝然:“這份考卷是我一個Z大的同事發給我的,我這些年在教育肖烨上也對此有一定了解,我認為這兩個孩子都很聰明,而且在天賦上有一定的差異。”

“從考卷和剛剛的溝通中可以看出,知星對圖形、數字都非常的敏銳,可以說是個理科型人才,而且之前旭東和我稍微提過知星,我對這孩子也有些了解,我認為這孩子是有科學思維的。”

說到在數字上有天賦,寧振強嘴角便忍不住上揚。

哎,他們家阿星像他,他早看出來了!

還好沒像振濤,像振濤那可不行。

他看着幾人有些雲裏霧裏的模樣,便又用通俗的語言稍作解釋:“簡單來說,就是知星這孩子是有做科學家的天賦的。”

其實這話他不該說的。

傷仲永的例子很多,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是有現實依據的,可他就怕寧家人不願意要送孩子們去念書。

寧振偉激動的時候反而說不出話,求助地看向妻子和母親。

寧奶奶又問:“那知中呢?您說知中這孩子也聰明是嗎?”

這其實挺讓他們驚訝,他們不是否定自己的孩子,只是吧……和知星乖巧愛念書不同,知中就和村裏任何一個皮猴子沒有區別,上蹿下跳,也就是知星喊他的時候才會乖乖讀點。

“是的。”肖建國思考了一下要如何說明寧知中的情況,“知中他就更要偏向文科一些,他做題的準确率不算差,所以應該不是很偏科,但最讓人驚喜的是他的語言能力和記憶力。”

剛剛他随便說的話,寧知中都能複述出來,連音節停頓之類的都是原樣的,肖建國還特地混入了一個俄語的單詞,寧知中還沒學過俄語發音,居然也能說個□□成相似。

不過這點天賦有時候不一定能在學習中體現,好在剛剛寧知中做題準确率還行,應該也不至于太長短腿。

“我認為應該早些送兩個孩子上學,這兩個孩子都很有天賦,我可以幫忙寫個推薦信,幫忙聯系,看能不能要他們入學。”肖建國試圖規劃出合理的發展路線,“我剛剛也了解了,兩個孩子對于小學的很多知識都做了了解,這要是找個人輔導一些,其實小學念個一兩年,把考試應付了就行。”

“如果孩子學得來,之後中學也不是不可以考慮跳級。”肖建國猶豫了下,還是沒說出陳師兄的規劃,之前陳師兄是和他說,十年之內,一定要推行自己的計劃。

肖建國只說自己能保證的:“您別看我現在年紀大了,我這身體還硬朗,您要是願意信我,之後孩子們願意到市裏、省裏我就幫着關照,我在省城大學有認識的教授,到時候可以讓兩個孩子先去學習點東西。”

肖建國就差沒說自己出錢了,他不差錢,只是今天這麽一看,總覺得寧家人不會接受。

寧振偉的手裏動了一下,表情有一絲的猶豫,原本按照村裏的慣例,兩個孩子還能再晚個兩三年上學。

這提前上學就是一份開支。

他的兩個弟弟可都還沒成家呢,這要是家裏又多出來兩個上學的孩子……

吳鳳英在桌下握了握丈夫的手,夫妻倆向來知道彼此的意思,她主動開口:“您說倆孩子聰明,不用這麽照着念五年書,那其實晚個一兩年上學也沒事吧?孩子畢竟年紀小,學校在縣裏,那麽小兩孩子每天去縣裏我這也不放心。”

肖建國的袖子被肖烨拉了一下,他對外孫搖了搖頭。

孩子還小,看事簡單,按照寧家人這性子,真是借錢給他們送孩子上學了,恐怕寧家人這是要累死累活還錢的。

還是只能從別的地方入手,肖建國可不是這麽就放棄的性子,無論是出于自己對恩人的感謝,還是對人才的愛惜,他都打算繼續幹下去,不過具體要用什麽方法,就得要他細想一下了。

“書是得去念的,兩個孩子上學,我去送就好了。”寧振強自然知道家人的顧慮是什麽,他有時候都希望家裏都是像他一樣冷心薄情的人。

有什麽好覺得占便宜的?這有便宜就該占!

大哥和大嫂怎麽老這麽實心眼?寧振強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好,我一個人不行,那咱們家三兄弟,輪着去送就是了,之前我和振濤念書的時候,你們怎麽不嫌我們倆每天就知道張嘴吃飯?後來我不念書就振濤念的時候,家裏誰嫌棄他白吃飯了?”寧振強難得對家人沒好氣,“再說了,現在振濤可不像以前,工分都是拿足的,哪就至于送不起兩孩子上學了?”

“反正這事我定了,要是孩子們不去上學,你們放心,我也不成婚的,你們要是有本事,我不配合能找個媳婦給我,那也算你們厲害。”

他說的最狠的話,可卻全是為人考慮的心情。

他也想只為自己考慮,可誰讓他遇到這一家“傻子”,帶得小侄女也傻,總是天天只知道替別人着想。

那扇關着的木門忽地就被人推開,剛剛趴在後面偷聽的寧振濤露了出來,他這是故意推開的門,迅速地走了進來,而後把門關上:“旭東看着兩孩子呢,我就是進來說話。”

“媽,大哥,大嫂,和你們說個好消息,今天旭東和我說,我以後要去養豬場工作的!到時候我就是吃商品糧的了!”寧振濤看着衆人的目光集聚在自己身上,感覺到了非比尋常的驕傲,他的夢想實現了,他是家裏真正的頂梁柱了。

“你們要是不讓他們去上學,也行,那我來供!我自己的錢,我總能自己安排怎麽花吧?”寧振濤說話越說越小聲,那什麽,還別說,他沒準真安排不了。

“那大不了我少吃點,二哥少吃點。”他不能一個人受苦,“剩下的錢給阿星和阿中念書。”

說了二哥壞話,卻沒等來二哥的殺氣眼神,反倒是等來了寧振強那裝載着感激和感動的眼神,寧振濤剛剛有些慫的态度立刻就不見了。

他果然是家裏最靠得上的人!看,二哥說不動,就該他來說。

寧振強确實很感慨,他知道阻礙家人做決定的關鍵在于自己,老三這可總算是長大了。

寧奶奶剛剛還糾結的眼神已經放松下來:“好,去讀,兩個都去!”她沒忘欣慰地拍拍老三的肩膀,“老三,你這晚點可得謝謝旭東。”

她熱情地看向肖建國:“肖同志,您看我們該準備什麽?直接送孩子去學校就成嗎?”

丈夫剛死的時候,她就行屍走肉,唯一能支撐着她的,就是三個還不能完全獨立的孩子,這些年可真苦啊,可現在回想,好像一點也不後悔。

只要有奔頭,就沒有什麽是難事!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

昨天的彩蛋發現的蔚箋小天使很少,咳咳其實就是寧知星說想吃的那頭豬,那頭可愛的小豬叫做“三花”

>//<

特邀出演:作者本人

感謝在2020-11-14 23:55:53~2020-11-15 23:52: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風色色色色崽17個;你的小可愛上線、莊5個;三花花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乞靈10瓶;睦月霜華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