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叩叩”敲着院門的聲音響起。
衆人奇怪呢。
這會兒,劉王氏剛是進了院子,榮娘家的前院也是落到了門栓子。若說尋人,往榮娘家小鋪面那兒去,保準兒的正忙碌呢。
怎麽趕來敲了前院的大門?
“我去開門。”
榮娘笑着說了一句。
這會兒,劉之烨就是引了親娘劉王氏準備進堂屋坐坐。劉王氏拒絕了,顯然也想瞧一瞧來人是誰?
榮娘剛打開了院門。
只見院外站着一個老道士,他挺是有一派高人的氣勢。
為何如此講呢?
榮娘說不上來,就是這種感覺。
“無量天尊。”老道士一個道家禮後,又自我介紹道:“貧道法號明陽,見過居士。”
“道長客氣了。”榮娘眉頭動了動。她怎麽都想不到,這個給伯玉批了命數的老道士,居然又找上了門來。
事實上,伯玉打從發了一回高燒後,已經是讓榮娘心疼的緊。
如今……
“不知道道長來尋來我家,可有什麽事兒嗎?”榮娘客套的問道。
Advertisement
“無量天尊。”
老道士又是一個道家禮。
這時候,劉之烨跟着劉王氏已經來了大門邊。劉王氏一見到那個老道士,就問道:“你說,你的法號叫明陽?”
劉王氏對于這個法號,那叫記憶深刻的。
“正是。”
老道士不隐瞞,挺大方的承認了。
劉王氏握緊了袖中的手,她這會兒說不上的怒意。當年,劉王氏自然記得當年女兒出生時,那個給女兒批了命的明陽道長啊……
現在這個老道士尋上兒子三郎這兒來,又是所謂何事?
“請道長進屋中一述。”
劉王氏冷靜了下來,邀請了老道士裏面說話。到底還是怕久擔擱在院門口,招來了麻煩之類的。
“謝居士的好意。請……”老道士沒拒絕。
這會兒,榮娘見得婆母講話了,自然不多語什麽。就是落了後面,把大院門的門栓落上了。劉之烨也落了後,對榮娘使了一個眼色。
榮娘輕輕點了頭。
不多時。
衆人進了屋內。
榮娘去忙碌了起來,稍片刻後,端了茶水上來。
茶是劉王氏拿來的。開水嘛,因為家中在賣了饅頭,倒是一直是白開水的。這會兒,端了茶水上來,自然也是配了糕點的。
嗯,就是榮娘自家賣的豆渣饅頭。不是貴重物品,可尋常百姓家若拿這個待客,也是可以了。
這會兒,榮娘擺了茶水上桌,又是端了饅頭上桌子,笑說道:“咱家就是這些待客,望道長莫要嫌棄。”
老道士樂呵呵笑了,回道:“居士家的待客,足見誠心實意,足見誠心實意。”
當着劉王氏的面前,明陽老道士沒有高人模樣,倒真是飲了茶,也是吃了一個豆渣饅頭。這等世俗的樣子,一點兒也沒有之前榮娘瞧着的高人氣勢了。
倒讓人瞧着,有些混吃混喝的模樣。
劉王氏招呼了一回。
又是待明陽老道士似乎吃好後,方才是說道:“道長來我兒家中,不知道有何賜教?”
“賜教不敢當。”
明陽老道士否認了話,說道:“貧道來是有一事相求的。”
“哦?”
劉王氏挑眉。
榮娘這會兒是躲了屋外去,她去了自家鋪子那兒,去替了親娘趙春花賣了豆腐、豆幹、豆皮,以及饅頭。
當然,順道裏也是照顧一下一雙兒女。
“母親來了,娘,您是長輩,您去陪客。鋪子這兒,我來就成。”這婆母來了,榮娘肯定不會急着去侍候的。當然,前面的端茶上糕點,那是應有之意。
可這會兒了,那就是自家鋪子的生意要緊。
一家人的吃喝,指着這兒呢。讓親娘趙春花去待客,那就是題中之意。
因為親娘趙春花是長輩嘛,不可能小輩兒玩耍,讓長輩在這裏忙碌了生意受累。趙春花明白女兒的意思,也是同意了。
其實,打心眼裏來講。
趙春花寧可在鋪子裏做買賣,以及照顧玉娘、伯玉這兩個孫兒輩。也不願意去跟曾經的三夫人劉王氏,如今的親家劉王氏聊天啊。
兩人成長環境不同,那聊不到一塊兒去。
相處着時,趙春花這般久了,還是覺得相處的尴尬。
不過,為了不讓自家失了禮數,趙春花還利落的去院中打水洗了手,洗漱一翻後,趙春花就是進了堂屋。
這會兒,堂屋裏正熱鬧着。
趙春花一進去,就聽到明陽老道士正提議呢。想收了小伯玉做徒弟。
“那不行,伯玉哪能當道士?”
趙春花頭一個反對了。好好的小兒,若當了道士,豈不是斷了傳承嗎?
在趙春花心頭,可不想孫兒将來當什麽唠什子的道士,一輩子吃素又不娶妻的。這不娶妻的話,劉氏豈不是沒了兒孫祭祀血食?
劉之烨一瞧着丈母娘進來了,就是忙起身行一禮,道:“岳母。”
“坐,坐,自家人甭客氣。”
趙春花笑着對女婿回話後,對劉王氏就是招呼了起來。
劉王氏也是喚了話。
這會兒,劉王氏順着趙春花的話,說道:“道長,你也聽到了,我家的孫兒肯定不可能當了道士,拜入道門的。”
明陽老道士這時候,起身施一個道家禮。
他道:“既然各位居士皆是此意,那麽,貧道先行告辭。”
“來日方長,貧道再來拜會。”
明陽老道士似乎就是一個過客,來了這麽一遭,離開的也是匆匆。
在明陽老道士離開後,劉之烨才問道:“娘,伯玉的情況,您也是知曉的。兒子瞧着,這位明陽道長似乎是有真本事的人……”
劉之烨自然是希望着,這等高人出手,治好了兒子的病情。
劉王氏卻是搖搖頭,回道:“娘知道你的意思。三郎,你不懂。這些所謂的方外之人,最是會裝神弄鬼的。哼……”
“他們的話若是信了,就是落了他們的圈套中。”劉王氏對于明陽道長可沒好感。想一想,他當年對女兒的批命,再是瞧着女兒如今的苦日子。
劉王氏不想承認的,她遷怒了。
可實際上,她還是遷怒了明陽老道士。不然的話,劉王氏都不知道,她應該去恨誰?
至于說孫兒小伯玉?
唉。
想到了曾經可愛聰慧的大孫子,變成了如今的模樣。劉王氏也是心疼的。可小孩子的問題,不管是生病還是夭折?
這個時代裏,也是常見的。
大夫治病,醫能治之病症。若是治不好,只能怪了命運如此。
“娘。”劉之烨還想說什麽。
這時候,趙春花開口了,說道:“三郎,你娘肯定是為了家裏好。長輩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自然是有比較的。”
劉王氏這時候點一點頭,說道:“三郎,你不懂的。若是你今日答應了那個明陽道長的意見,就是舍了你的兒子。道士跟前的道童,那也是拜入了道門的。”
“那等修道之人的心性,莫去揣摩了。”
劉王氏望着兒子劉之烨似乎還有求人救治孩子的心思。
劉王氏說道:“伯玉是娘的頭一個孫兒,娘也是心疼伯玉的。如今你和榮娘尚年青,可以給玉娘、伯玉再添了弟弟、妹妹。将來,有兄弟姐妹的幫襯,伯主的後半輩子定然有依靠。”
劉王氏這一回來了兒子這裏。
自然又是延續了之前提的事情,那是催了兒子兒媳趕緊再多生了孩子。
劉之烨卻不是母親這般的想法。
劉之烨之前與妻子榮娘商量過了。至少,得等着玉娘、伯玉的年歲再大些了,再提了添子嗣一事。
畢竟,當初伯玉出事時,可是與他們夫妻睡了一間屋中。
這等情況下,都還是讓小兒發熱了,以致于如今的境況。再添小兒,家中怕再有照顧失當的事情啊。
真真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當晚。
将要歇下時。
劉之烨跟妻子講了,白天發生的事情。
“那道長的意思,讓伯玉拜入道門。若非入道門,道長就不能多施了援手。”劉之烨提這話時,挺郁悶的。
“道長可講了,真有救治伯玉的法子?”榮娘關心着這個問題。
“五五之間,也不敢保證了。只說能試一試。”劉之烨回了話道:“不過,母親拒絕了,讓伯玉拜入道門。”
“其實,我不介意的,只要伯玉真能變得更好的話……”劉之烨想着這些,就是一聲嘆息。奈何他親娘和岳母都是反對了,伯玉拜入道門之下。
榮娘默然了。
當然,榮娘知道她的親娘趙春花,以及婆母劉王氏的意思。
拜入道門,認了師傅。
那肯定就不可能再留在了世俗之中。那是要去當了道童,将來當了道士的。出家之後,就是不在凡俗之中,以及自然不可能娶妻生子了。
這也許才是親娘趙春花,以及婆母劉王氏忌諱的地方。
“不是說有火居道士嗎?”榮娘又提了一句。
“明陽道長這一脈跟火居道士無關。”劉之烨回了話,也提了他之前問過了,可否将來還俗啊?
奈何明陽道長的意思,自然是拒絕的。
“一日入教門,終生皆如此。”劉之烨回了明陽道長的原話。
榮娘更沉默了。
“三郎,會有法子的。你也別急,我也別急,伯玉總會好起來的。”榮娘勸了此話道。劉之烨這會兒,聽了妻子榮娘的鼓勵,也是點點頭,道:“伯玉還小,慢慢教導,總能越來越好。”
榮娘心中也是有了些別扭的勁頭了。
她覺得,她的兒子不就是反映慢了些嘛。
大不了,就讓兒子多學習多努力,一定可以追上來的。
在榮娘想來,就憑着她家伯玉那一把子力氣,将來也吃不了虧的。榮娘說道:“我也是瞧了出來,伯玉有一身的好力氣,像我一般樣。将來咱們努力些,攢多家業,給伯玉娶一個賢惠的好妻子,巧婦伴拙夫,自是過得順遂一生。”
榮娘可清楚,她的兒子伯玉又不是天生的反映慢一些。那是後天造成的,對子嗣完全沒影響。這個時代的百姓,見識少的鄉下人,又不全是聰明人?
哼,老實人也有老實人的活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