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趙春花聽了女兒榮娘的話後,沉默了片刻。
趙春花才是說道:“榮娘,要不然,還是讓仲玉喚了娘一聲姥姥,其實,仲玉能随了蕭姓,娘已經心滿意足了。”
趙春花嘆息一聲。
今個兒,女婿歸來,三郎他娘卻是沒來。
這已經說明了太多的問題。趙春花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她真不願意女兒為難了。可是,在心中,趙春花還是想,有一個孫兒能姓蕭的。
那樣的話,她至少對死去的夫君有一個交待。
當年啊,成婚後。趙春花不止一次的聽丈夫的嘴裏談論了,要讓蕭氏傳宗接代,要有香火子嗣,想讓繼承了蕭姓的兒孫給祭祀了血食。
這等話。
在丈夫死了後,趙春花一個傳統了婦人。自然就是記在了心頭上。
當年在劉府時,過得趙春花以為的安穩生活。女兒一心想出府,說實在的,若是以了趙春花經的性子,哪樂意了?
可女兒堅持,趙春花擰不過。
雖說同意了?
那時候,未嘗不是女兒的話中的誘惑,讓趙春花心動了。
這些年來,那點子執念,已經到了趙春花的骨子裏。她一個傳統的婦人,總有一些的堅持。所以,這些年來,她熬了下來。
累的,苦的?
吃的那些苦頭,趙春花不覺得算什麽。
千裏南下,多時的奔波,有女兒在身邊,趙春花不覺得苦。
因為,她想和女兒活得更好。趙春花更想着,她一輩子總有一個交代。對丈夫,對蕭氏的祖宗有了一個交代。
但是……
這一切不意味着,她想害了女兒女婿之間的感情啊。
“其實……”
趙春花還想說些什麽。
榮娘卻是瞧了出來,她娘在害怕,她娘更是想退讓了。
但是,榮娘卻是不做到。這麽多年了,她一個前一世的穿越者,已經快要忘記了前一世的種種。這一世,她感受到了母愛的珍貴。
這些年來。
榮娘做了什麽決定?
親娘趙春花總是支持的。
她想救了倪錦時,家裏的條件不好,可親娘同意了。
後來,哪怕救了夫君劉三郎,家裏添了白吃飯的呢。親娘也是一片慈愛之心。
當年。
一家人出府了,出了多少苦頭。
人說,世間有三苦,撐船的,打鐵的,還有磨豆腐的。
磨豆腐這一門技術活,說是技術活,可也是累人的。榮娘累,難到親娘趙春花就不累了嗎?累的。
榮娘卻外面做了豆腐買賣。
家中一切的家務活,她未嘗沾了手。都是親娘一手包辦了。
難道這些年了,親娘就不是天天累着,為了家中的生活出了苦力嗎?
人的心中,總有一杆的稱。
那上面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會有自己的份量。對于榮娘來講,她的親娘就是她最親近的人啊。
她怎麽可能就為了讨好了婆母劉王氏,就傷了養育她長大,為了她吃了無數苦頭的親娘去受盡了委屈?
明明成婚前,就已經說好了。
她嫁的夫君,她生下的次子,要随了蕭氏之姓的。
有欺騙嗎?
榮娘自認為,她做事情光明正大的。
榮娘更清楚,多少年了。她出了劉府多少年了,這是當初她給親娘趙春花灌輸的執念。這是多少年了,親娘刻進了靈魂裏的一點念想。
憑什麽?
就因為婆母劉王氏的不樂意,就要她的親娘受了委屈?
榮娘寧可自己在婆母劉王氏面前不讨喜了,受了委屈。她也不要親娘受了委屈。在榮娘眼中,親娘已經為她吃了太多的苦頭。她怎麽能忍心呢?
“娘。”
“事情已經定下了。放心吧。”榮娘笑了,說道:“仲玉定然是随了蕭姓的。至于說,您想讓仲玉跟玉娘、伯玉一樣,喚了一聲姥姥?”
榮娘停頓了一下後,才道:“那太委屈您了。”
趙春花執起女兒的手,她說道:“不委屈,不委屈。娘覺得,就叫姥姥好,玉娘、伯玉、仲玉是親姐弟呢。自然一樣的叫法,不會讓孩子覺得奇怪。”
“而且,娘覺得喚一聲姥姥,也挺好的。”
趙春花表明了她的态度。
趙春花還是希望,不要因為她讓女兒更為難。
這一場母女談話。
最後的結果。是趙春花的态度強硬下,結束了。
榮娘沒同意了。
可趙春花卻是講了,她會與女婿說了她的想法,總之,定下來如此吧。
彼時。
劉之烨是帶着長女玉娘、長子伯玉,坐着馬車進了內城,去了母親劉王氏那兒。劉王氏在宅中,見到了一雙孫女、孫兒時,倒真是歡喜的。
再一聽了,兒子的來意。
劉王氏的态度軟和了。
在孫女孫兒的面前,劉王氏自然不會擺了譜的。到底她的眼中,還是孫女孫兒讨了歡喜。隔輩兒,最是親近。
“算了算了,玉娘、伯玉在我這兒住小月,倒也好。”
“你去你姐那兒報喜訊,娘就不多留了。”劉王氏這會兒,真不想見了親兒子劉三郎。她覺得,她這兒子就是有了媳婦忘記娘。
劉王氏的态度,劉之烨瞧見了,挺尴尬的摸一摸頭。
到底劉之烨還是看出來了,有玉娘和伯玉這一對姐弟在,母親劉王氏是軟和了的态度的。所以,劉之烨是帶着稍稍輕松的心情離開了。
劉之烨一離開。
劉王氏就領着孫女孫兒進了屋內。
這會兒,玉娘、伯玉這一對姐弟自然就是在祖母面前說了巧嘴的話兒。一對姐弟想哄了一個喜愛的老太太,那還是手到擒來了?
至于劉之烨?
劉之烨去了謝府,去給姐姐王遂娘報了喜訊。
王遂娘得了弟弟的話,自然是開心的。
“洗三那天,姐姐必然去吃酒。”王遂娘是真高興着,弟弟又添了子嗣啊。多好的事兒。當然,同時,王遂娘又是有些羨慕着。
到底嫁了人,成為了謝氏的兒媳婦,王遂娘也盼着她自個兒早日傳出了喜訊的。
報個信兒。
劉之烨沒多停留了,就是告辭了。
姐弟二人的見面,也就是匆匆一面。
等劉之烨回了外城北區的三榕巷子口,已經是夕食之時。這時候,榮娘家已經備上了夕食。劉之烨一歸來,洗一洗手,也是能用飯了。
榮娘在坐月子,她自然是單獨用了飯。
當然,對于小嬰兒仲玉而言,他的日子就是吃了睡,睡了又吃。
這等小嬰兒的日子,跟豬豬這等懶惰的生物,有得一拼的。
夕食後。
劉之烨就是跟妻子榮娘商量了,關于洗三的事宜。榮娘是淡然的聽了,也沒什麽意外的。畢竟,她家的玉娘、伯玉已經舉行過洗三的。
這按着舊例來便是。
“母親、大姐到時候都會來的。”
“倒是我那時候沒出了月子,卻是還要娘去招待了。三郎,你也要受累了。到時候的賓客,都得你迎接了。”
榮娘一個坐月子裏的時候,肯定招待不了賓客的。
所以,勞累的還是親娘趙春花,以及夫君劉之烨。特別是這等做了席面的事情,肯定還要在鄰裏裏,請了幫手啊。
到底這等事兒,劉之烨不需要出面了。
趙春花出面,就是足矣。
至于席面備了哪裏些單子,榮娘跟親娘趙春花商量了即可。
說了洗三的準備。榮娘就是談到了,關于仲玉對長輩們的稱呼一事上。這事情榮娘一提,劉之烨沉默一下後,回道:“娘剛才也與我談了。”
“那三郎你是什麽意思?你我夫妻,我自然是與你一同的意思。”
榮娘約莫兩可的說了話。
這話的态度,傾向不明的。
劉之烨嘆息一聲,他說道:“我也是兩難。”
“母親那邊目前的态度就是擺得冷淡,娘這邊又是好言相勸……”劉之烨說道:“都是長輩們的意思,我一個小輩,唉,唉……”
劉之烨都想嘆氣了。
榮娘不語了。
最後,關于這事兒,夫妻二人也是沉默着,沒多了話兒。
洗三。
仲玉的洗三,榮娘家自然是非常好熱鬧的。
這一回。
劉王氏來了。玉娘、伯玉這兩個小輩兒,自然是坐了馬車,随了祖母歸家。
回來時。
玉娘就是拿了一堆的小禮物,給了弟弟仲玉。還是說了漂亮的話兒。
“娘,瞧瞧,這是我從祖母那兒得來的,全給仲玉弟弟。”
玉娘這話說的,榮娘瞧後,就是笑道:“全是些女孩兒的物價兒,玉娘對弟弟的心意,娘代仲玉領了。不過,既然是祖母的心意,你啊,要好好的收着。”
“給仲玉弟弟的禮物,可以你自己親手做啊。”榮娘笑着說道:“娘可是知道的,我家的玉娘會打了萬福絡子。”
“那我給仲玉弟弟打了萬福絡子。祖母和姥姥都說了,我打的絡子可漂亮了。”玉娘對于打絡子,還是蠻有小自信的模樣。
榮娘聽後,自然是誇了又誇。
對于女兒的小特長,榮娘自然是非常支持的。畢竟,哪一個人都需要特長,來添加自信心嘛。
倒是伯玉這會兒,是在旁邊瞧着親娘和姐姐的互動。
等片刻後。
伯玉也沒有插話了。他就是把自己用木頭雕的一只小狗兒,擱到了仲玉弟弟的小搖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