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五十二場戲
第二天,《異類》的口碑開始持續發酵。
看完電影的觀衆們都興致勃勃的在網上發言,一時間整個社交媒體裏都是《異類》的名字。
就連之前好奇的業內們看完電影後,都認為這是國慶檔最好的一部電影。
他們雖然不會在公開場合說,但是私底下聊的卻不少。
其中一人名為郭強,本身是非常出名的導演,在電影圈子裏很有影響力,也經常擔任各種電影獎的評委,他這會兒正和《沉默》的導演林申聊天。
之前《沉默》放棄了蘇星河,這是業內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林申本人并沒有和蘇星河交惡,這也是業內都知道的事情。
畢竟他間接促成蘇星河出演《異類》。
“怎麽樣?後悔了吧?”郭強哪壺不開提哪壺。
林申苦笑道:“說不後悔是假的,不過《異類》這部片子确實比《沉默》好。”
《沉默》當然也不差,之前上映時也拿到了将近五億的票房,但是主角們的表演卻沒有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喻翰言這個角色,本身發揮的空間非常大,演員卻并沒有把這個角色的張力诠釋出來。
相比之下,陸滔這個角色本身的人設是不如喻翰言立體的,可蘇星河卻把他演的非常受人喜歡。
盡管網絡上大部分人都在讨論的是《異類》的劇情和特效,但是就內行的導演們來看,蘇星河的表演真的算得上是可圈可點。
盡管是第一次演電影,但他完全沒有把演電視劇的一些習慣帶過來。
這兩者在演繹方式上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很少有人能在電視劇和電影兩個圈子裏如魚得水。
但蘇星河或許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他飾演的陸滔,明明臺詞并不算多,表情也并不算多,但是他卻完整的诠釋出了陸滔的危險、鋒利和矛盾。
特別是矛盾這一點,盡管他處理得非常內斂,但是觀衆的感受卻是十分充足且真實的。
因此也有許多人期待着他正式加入“異類”的那一天。
“你那個徒弟這下子終于是出人頭地了。”郭強忍不住贊道,“這也是他運氣好,遇到一個好演員,好演員後面還帶了一個天使投資公司。”
這件事情當時是傳遍了整個電影圈子的,可是那會兒大家只把這件事情當成茶餘飯後的娛樂話題,誰知道《異類》竟然能一鳴驚人。
從此之後,這就不是娛樂話題,而是勵志話題了。
秦家人果然還是秦家人,即便是在不熟悉的圈子裏,都能做到這種程度,怪不得人家能富上三代,現在看來再富上一代也問題不大。
兩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明年的三金。
《沉默》作為今年一部不錯的懸疑片,就題材來說是非常容易入選的。
反倒是《異類》,盡管它想表達的內涵是深刻的,但是為了票房,在處理時它也做出了犧牲,所以它是名副其實的商業片,這種片雖然能收割票房,但是評委們卻并不會太過青睐裏面的演員。
林申嘆氣道:“如果當時蘇星河能飾演喻翰言的話,明年的三金肯定有他的份。”
郭強笑着道:“你也不用嘆氣,按照他現在的勢頭,多的是好片子找他,就算明年沒有三金,後年也有的。”
只要《異類》保持這個勢頭,蘇星河或許就會成為近年來第一個如此順利打入電影圈的電視劇演員。
要知道很多一線電視劇演員,都是熱熱鬧鬧的拍了電影,然後再熱熱鬧鬧的折戟而歸。
反觀蘇星河,誰都沒有想到他能成為黑馬,他反而成了黑馬。
《異類》這部系列電影,簡直為他以後五年的演藝生涯提供了保險繩。
只要他不作死,他以後就妥妥的一線演員。
同一時刻,還有其他地方的人也在讨論着蘇星河。
這個人就是投資人馬奇。
他正在公司裏嘿嘿嘿的笑,準備和天成商量《異類二》的投資。
為什麽他這麽高興?
很簡單,憑着他對電影圈的敏銳嗅覺,《異類》這部電影爆定了。
盡管今天各大院線的排片率仍然不高,但因為幾乎全滿的上座率,明天所有的院線都已經增加了《異類》的排片。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後天只會更多。
只要排片率上去,這部電影肯定能給所有人一個驚喜。
業內人士們是在預判讨論分析,而觀衆們則是在瘋狂的讨論。
他們都沒有想到,國內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來。
這和看國外的大片有什麽差別?
不管是特效還是劇情,沒有一樣差的,這樣的電影他們都不支持的話,那不是等着以後的爛片們給他們喂屎嗎?
他們必須讓電影圈的那些業內們知道,觀衆也是有智商有感覺的,想要給他們看爛片?那他們就選擇什麽都不看!
所以第三天,《異類》的票房就已經逆襲到了當天的第二位。
這還是因為它排片率不如第一名的原因。
但是第四天,所有院線都再次調整了《異類》的排片,于是這一天,它的單日票房直接沖到了一億。
其他電影都在跌,只有它在漲。
而且這漲勢簡直在告訴所有人,你給我多少排片,我就能吃下多少排片。
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異類》的票房每天都在漲,國慶的最後一天直接達到了日兩點三億的票房。
盡管這幾年的電影大盤一直非常熱,但是《異類》能有這樣的表現,仍然叫人十分驚訝。
更讓人驚訝的是,國慶過去之後,它的票房雖然跌了,但卻沒有跌多少,甚至周末兩天,票房直接超過了三億,完美給大家表演了什麽叫做質量為王。
在其他幾部同期電影票房只有幾千萬的時候,它一部片子竟然獨占了超過大半的票房。
盡管所有業內都非常看好這部電影,但是他們也沒有想到,這部電影竟然有潛力沖擊四十億票房俱樂部。
沒錯,一部電影一般上映期是一個月,《異類》現在上映了半個月,一共收割了将近三十億元的票房。
就算後面會跌,但是沖擊四十億應該沒問題。
現在整個國內四十億俱樂部只有十一部片子,其中還有四部還是國外的大片,所以當大家把票房一算,粉絲們都激動了。
他們準備三刷四刷,把自己愛的片子送上四十億俱樂部!
聽到這個票房,就連對電影興趣一般的觀衆都動心了。
評論有可能是水軍刷的,少部分的票房也可能是片方刷的,但這可是将近三十億元啊!把秦總賣了他爹可能都不會花這麽多錢來贖他,所以他們是真的動心了。
這電影真的這麽好看?
“真的很好看!我敢打包票,國內目前還沒有科幻電影能超過這部!”這是在公司安利的。
“走走走,今晚請你們看異類!”這是在學校安利的。
反正大部分觀衆都成了安利頭子,恨不得把身邊沒有看過《異類》的人通通拉到電影院去。
這動靜也驚動了不少官方媒體,甚至連最大的官媒都發表了評論,同時還放出了《異類》劇組的采訪。
評論內容裏,官媒認真分析了《異類》這麽火爆的原因。
“這部電影讓國內觀衆看到了科幻電影的未來。”
“就整部劇的質量來說,它确實是當前國內科幻電影的天花板。”
“觀衆們想要看的電影其實很簡單。”
“你讓他們看到誠意,他們就讓你看到奇跡。”
《異類》的票房就是奇跡。
而後面放出的采訪內容更是證明了評論的觀點。
在采訪中,導演魏雲直接道:“這部電影所有演員的片酬其實都不高,就連最有熱度的蘇星河,拿到的片酬也不多。”
“投資的大部分錢,我們都用來做特效了。”
他是不能說多少錢的,但是大部分已經表明了劇組的态度。
在魏雲對于詞語的理解裏,大部分代表了超過一半的預算。
“具體的大家可以去看今年一些公司的財報,上市公司年底都必須披露這部分的錢,那是最準确的數字。”
天成不是上市公司,但是參與投資的有幾家老牌公司卻是上市公司,所以只需要等財報出來,影迷們大概就能知道這部分的投資了。
“我非常感謝天成的秦總,當初我拿着一個劇本找上他時,我完全沒有想到他竟然會投資,而且是投資這麽多錢。”
說到這裏,魏雲笑了,“我應該是最幸運的導演了,因為我就找了秦總,秦總就幫我搞定了其他的投資商,一切都不用我操心,我要做的,就是拍好這部電影。”
“當然,我還要感謝蘇星河,這部戲的很多年輕演員都不是電影出身,才開始我們拍攝的時候比較難,後來他自發組建了一個演技互助小組,天天拉着一群人排練,所以我們劇組的氛圍特別好,所有人都是一心把電影做好,沒有別的其他想法。”
采訪的視頻裏,還放了不少當時劇組的照片,都是蘇星河拉着其他人拍戲的場景,光是看他的表情,簡直宛如最嚴厲的教導主任,而其他人都是無奈被叫起來翻身的鹹魚。
這些照片一出,不少看采訪的影迷們都笑了。
采訪完導演之後,自然是采訪主演。
蘇星河其實挺不好意思的,特別是當主持人問道他為什麽願意接受低片酬時,他道:“因為預算比較緊張,我們都認為這部分錢應該拿去做特效,特效才是這部劇的靈魂部分,當然,劇情和演員也很重要,但這是一部科幻背景的電影,一旦特效做得不好,演員們表演得再好也沒用。”
事實确實是他說的這個原因,但是有一點他沒有說,那就是他的合約裏是約定了分紅的,也就是票房達到了多少之後,他就有一定比例的分紅。
照理說一般的演員是沒有這個待遇的,但是由于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好像是投資爸爸的爸爸,所以他就稀裏糊塗的拿到了這份有分紅的合約。
雖然比例不高,但因為票房實在太高了,所以他目前也不算窮,至少買得起A市的大房子了。
主持人又問他接下來的打算,是不是準備繼續拍電影。
蘇星河道:“最近馬上要進組一部新電視劇,拍完這部戲後,應該就是《異類二》了,之後的工作計劃還沒确定。”
因為邀請他的片子太多了,而且他最近的活動也太多了,完全沒有功夫坐下來敲定明年的拍戲計劃。
等這個采訪被放出去之後,大家對《異類》這部電影就更愛了。
他們就喜歡這種花錢花在點子上的電影!
因為喜歡,大家的熱情就更高了。
至于釋放熱情的途徑,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刷電影,一方面是刷票房。
可以說這群劇粉們個個比主演們還要關注《異類》的成績。
在大家天天開貼盼着等着的情況下,《異類》的單日票房雖然有所下降,但還是維持在每天一億左右,周末會更高,幾乎能達到一點五億。
于是大家驚訝的發現,它不僅超期待的完成了任務,成為了四十億俱樂部的一員,它甚至差點沖擊五十億成功。
因為它的總票房是47.8億元,國內票房排名第五。
這讓不少人都覺得扼腕,恨自己沒有多刷一場。
早知道就不定小目标了,應該定一個大目标。
就差兩個多億就變成五十億俱樂部的一員,簡直讓影迷們都恨得拍大腿。
觀衆們是惋惜,但是業內人士們已經驚呆了。
在國慶期間,他們對這部劇的預估是三十億左右的票房,半個月過去後,他們把這個預估值調整到了四十億元,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差點就完成五十億元的目标。
要知道現在國內五十億俱樂部只有三部劇,還都是春節檔,沒有一部是其他檔期的。
一部國慶檔的電影竟然有四十七億多的票房。
不少人覺得自己都無法呼吸了。
這裏面就有不少曾經把蘇星河當成競争對手的男演員。
沒錯,必須在這句話裏加一個曾經。
因為現在蘇星河的實績他們是拍馬也趕不上了,手握四十七億的電影一番,簡直讓同年齡的男演員感到絕望。
除非下一部《異類》讓他們來演,或者是再出現另一部《異類》,不然這一輩的演員們在未來五年都只能被蘇星河壓着打。
這就是為什麽電影咖在粉圈比電視劇咖有咖位的原因。
因為電影要花錢,而且票房幾乎都是以億計算。
之前二十到二十五歲這個年齡段,票房最高的年輕男演員名字叫卓林,他出演的電影有三十億的票房,盡管不是一番,但已經是粉圈裏碾壓式的存在。
就連撕逼時大家都不帶他,因為他就是個bug。
所以在《異類》上映前,蘇星河雖然火,也經常被人作為比較的對象,但是沒有人會把他和卓林一起提起,因為只要有人一提,就會被群罵為登月碰瓷。
可不是登月碰瓷嗎?那可是三十億票房的二番。
當初有個粉絲就是因為說了句蘇星河的演技比卓林好,被追着罵得退出了粉圈,後來這還成了一個梗,經常被黑子拿來用嘲諷蘇星河本人和粉絲們心比天高。
但是現在……
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顧暖暖在家裏一邊喝可樂一邊咔咔咔的大笑。
看着不知道被哪個狹促鬼翻出來的那個老貼,她實在是忍不住了。
誰知道這才一年,蒸煮本人就帶着粉絲打臉了。
也不知道那位退了圈的粉絲現在有沒有覺得很暢快。
總之她覺得很暢快,簡直是揚眉吐氣!
她之前雖然不敢在網上開麥,但是在她心裏也覺得,當前二十到二十五歲這個年齡段的男演員,還真沒人比得上蘇星河的演技。
過去她不敢說,說了也沒人信,現在她不用說,因為不用說大家都是這麽想的。
這就是打臉的快樂!
就和快樂肥宅水一樣叫人快樂!
有了四十七億的票房,蘇星河直接從小流量跻身了準一線的小生。
為什麽說他是準一線呢,因為他起飛得實在太快了,大家還有點承受不了。
如果他能拿一個三金,或者是再來一部四十多億的電影,這個一線就徹底穩了。
盡管這樣,找他的劇本、綜藝和各類活動也是滿天飛。
WX這時就格外慶幸早就和蘇星河簽訂了合約。
這要是過幾個月簽,那給的代言費可能就是雙倍了。
不過這會兒他們也覺得有點頭疼。
因為當時他們想的是今年在年輕人裏找一男一女兩位大使,但是現在看來,這個年齡階段的女演員,實在找不出來和蘇星河差不多的。
畢竟蘇星河現在手握一部四十七億的電影,即便換算成他們那裏的票房,怎麽也能擠進票房榜前五了。
更何況天成已經談好了和國外的合作,《異類》也即将登陸國外院線,按照Alex本人的審美,并不覺得這部電影會在國外撲街。
也就是說,很快國外的人也會認識這位華國的年輕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給蘇星河之前的待遇,那不是在打蘇星河的臉,那是在打他們自己的臉。
Alex幹脆向上級好好彙報了這件事情,最後得到的指示和他心裏所想的也差不多。
一旦國外票房尚可的話,WX就準備給蘇星河升級title。
盡管仍然是形象大使,但卻是全球形象大使。
這也是目前WX在華國唯一一位有意向的全球形象大使。
得到了這個消息的業內眼睛都紅了。
蘇星河這是什麽運氣?
如果不是這部國外也準備上映的《異類》,他何德何能拿到藍血品牌的全球形象大使?!
不過大家轉念一想又開始安慰起自己,只是意向而已,要是《異類》撲街的話,這個全球大使也就跟着玩完了。
于是小部分眼紅的業內都開始期待起電影撲街。
當然大部分觀衆們都是期望《異類》可以為國争光的。
事實上,劇組本組對于征戰國外的信心卻比較不足。
因為國內的片子很少能在國外拿到高票房,目前最高的一部劇,換算成人民幣也只有七千萬左右的票房。
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化土壤不同,其次也是排片的問題,播放國內電影的院線其實挺少,再加上宣發不怎麽行,所以票房一直上不去。
這三個短板,其他電影有,《異類》也有。
特別是後面兩者,也是《異類》面臨的問題。
好在《異類》劇情和特效的優勢比較大,說不定能沖一沖國外的票房。
很快,《異類》就率先在米國上映了。
蘇星河雖然沒有時間去宣傳,但是他們有和國外的宣發公司合作,把四十七億這個票房打出去,再加上《鬼》這部短劇的噱頭,還真的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
說起來這裏面功勞最大的,還是蘇星河拍出來的《鬼》,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播,這部短片顯然在不少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便一些對東方靈異不感興趣的觀衆,也被裏面的鬼娃娃吓得夠嗆。
前段時間還引起了一陣扮鬼的熱潮,萬聖節當天不少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打扮成了複讀機的樣子。
因此宣發一出,許多人都好奇了。
《鬼》的導演竟然是演員?還是一位才二十一歲的演員?
這就叫很多人驚訝了。
所以《異類》上映時,上座率竟然一點都不低。
這種歪打正着也是誰都沒想到的,誰能想到,蘇星河拍的短片,竟然成為了他電影的最好宣傳。
宣發公司見狀幹脆就在這個短片上做文章,追求刺激和恐怖不分國界,在營銷的推動下,《鬼》又火了,同時也一并帶動了《異類》的關注度。
當然這種關注度并不能代表票房,真正能代表票房的還是電影本身的質量。
至于《異類》的質量?國內已經用四十七億票房來證明了它的質量。
因此第一批看完這部電影的觀衆出來之後,都不敢相信這是華國的電影。
“導演确實是華國人嗎?真是神奇!”
這種節奏好,特別強,故事好的商業大片,簡直讓他們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華國電影形象徹底破碎了。
“确實很好看!很讓人驚訝!”
“沒想到《鬼》的導演那麽年輕!而且長得很帥!我竟然完全不臉盲!”
“我很喜歡陸,他真的太帥了!陸的父親也很帥!”
“特效做得太好了,那些失敗的實驗體出來時,我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一群看完電影的人越聊越興奮,幹脆回去立刻對《異類》進行了評價。
口碑是會不斷發酵和傳播的,不少影迷們的評價一出,就讓不少人都知道了,華國竟然拍出了一部超級精彩的商業大片。
他們也開始好奇,究竟是什麽樣的片子?
這一看,他們也同樣震驚了。
這是華國能拍出來的電影?
并不是華國的電影不好,事實上華國很多精彩的電影他們都看過,也很喜歡,但是科幻片确實是華國的弱項。
沒想到現在華國竟然克服了這個弱項?!
随着口碑的上升,《異類》的上座率開始節節攀升,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
但可惜的是,因為排片,這部劇的口碑雖然非常好,可在米國只拿到了2000多萬美元的票房。
很多人除非驅車去大城市,不然根本看不到這部電影,這很大限度的阻礙了票房攀升。
但不管怎麽樣,這也是目前海外票房最高的國産電影了。
影迷們掐指一算,米國的票房都這麽高,要是加上整個海外票房,《異類》不就沖破50億元的大關了嗎?
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WX也覺得很滿意。
2000多萬美元的票房,已經在米國創下了華國電影的最新紀錄。
對于一部國外的電影開始,這個成績已經非常優秀了。
像蘇星河這樣年輕又前途無量的演員,成為他們的全球形象大使真的無比合适。
因為他們這個品牌,就需要這樣的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