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查了一通白查了

唐禮濤勉強能接受愛人的解釋,他給他重新戴上戒指。

“你想好了,拿了就不能反悔了。”老男人今天被他吓了一次,心髒坐了一回過山車,不想再出任何岔子了:“以後就是我們老唐家的人,要備案的。”

賀見真看着手指上那枚銀環已經是狂喜,扣着人的脖子上來就親,吻得激烈。

他又甜蜜又心酸,原來多年的心動暗許,從來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卻兜兜轉轉蹉跎近中年,才終于走到一起。

“回去我也給您買一個,”賀見真指的是戒指:“您不方便戴,就收着。”

唐禮濤不在意。他們現在的情況都不方便戴,賀見真還帶着孩子,小孩子這個年紀最是敏感的時候,父親手上多了一枚戒指必定會引起注意,也得顧及孩子能不能接受。再說賀見真現在是總經理,整個公司最高、最顯眼的那個位置,他身邊突然多了個人也是大事。

“晚點再和丫頭說吧,”唐禮濤知道他在乎賀彤的想法:“她還小,慢慢地說,別讓她不好受。”

賀見真為他的體貼細膩感動:“她一定會喜歡您的。”

話這麽說其實賀見真心底拿不準。

他嘗試着和女兒探讨這個話題:“如果,我的意思是假如以後,很久以後發生這種情況的意思,爸爸可能找個人在一起,家裏多一個人照顧你,好不好?”他刻意避開了“媽媽”這種字眼,怕賀彤覺得後母可怕,要讓她過苦日子。

“你談戀愛了?”小丫頭比他預想得更敏銳:“我就知道你肯定談戀愛了,你老自己跑出去玩兒。”

賀見真很沒面子:“我也有自己的朋友,出去玩就一定是談戀愛?”

小丫頭反過來笑話他:“你談呗。都什麽年代了,你又沒有女朋友,為什麽不可以談戀愛?”

關鍵是你爸我談的不是女朋友。賀見真不好解釋,只要她不抗拒就好:“爸爸的意思是,爸爸就算再找人,你肯定還是爸爸心裏的第一位,不會有任何人能替代你。明白嗎?”

這時候小丫頭的好奇心才是第一位的:“你快說,那個女的長得怎麽樣?好看嗎?性格好嗎?”

“有你什麽事兒?”賀見真敲她腦袋,“胡鬧。”

Advertisement

“那以後要是變成我後媽,我還不能先問問?”她有理有據。

賀見真被她噎得回不上來話,好半天終于耳朵微紅地透露一點信息:“長得……還行吧,反正不難看,就是年紀稍微大一點。性格好,很周到細心,肯定會對你好的。你放心,對你不好的人爸爸不會找的。”

“有照片嗎?我要看!”小丫頭兩眼放光。

賀見真維持不住大人的矜持了:“沒照片,以後再說吧。”

“那我見過嗎?她年紀很大嗎?是你先喜歡人家,還是人家先喜歡你啊?”

“行了,小孩子問那麽多幹嘛。”

小丫頭調侃他:“談戀愛,羞羞。”

雖然做爸爸的失了一回面子,但是女兒寬容開放的态度還是讓賀見真欣慰。

小丫頭向來貼心,他其實并不擔心她不能接受,反而擔心她為了不給他增添煩惱,壓抑自己的情緒,故意表現得懂事。她已經進入青春期,會藏心思了,做爸爸的就算七竅玲珑,未必能夠猜得着。所以他希望父女之間保持一定的溝通,足夠平等透明,有了事情他不會刻意對她隐瞞,這樣她也知道,她有了任何心事都可以來找他這個父親傾訴。

假期過得太愉快導致賀見真周一上班感覺不适。

果然人是不能偷懶的,一旦懶下來了,再要勤快起來又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早上八點就開公司會議,光是黃銳的貪腐案子通報點評就花了半個小時——這是唐禮濤的主意,子公司暴露出的嚴重管理漏洞具有極大的警示意義,也适時敲打敲打集團公司的管理人員。十一點公司會議才開完,緊接着又約見派出所的刑偵隊長,飛機失事的案子還在調查。

“曹隽的社會關系我們全部摸排了一遍,結果不是很理想。”刑偵隊長彙報進展:“他的家庭關系比較簡單,父母都是農民,姐姐很早另外組建了家庭,在鄉下老家很少接觸外面。他的夫人是養老院的護工,因為護工是要經常值夜班的,所以她基本都呆在養老院裏,兩夫妻聚少離多。總得來說曹隽的親眷背景單純,所以我們排除了他的親眷涉案的可能。”

賀見真說:“共犯應該是和他的同事,多年的好友。”

“曹隽的職業生涯基本上分為兩段,一段是在天青集團,另外一段是離開天青集團之後。根據已有的線索,他如果要知道受害者的個人行程和私人飛機的一些信息,為他提供信息的應該是貴公司內部的人員。所以我們重點調查了一下貴公司還和他有聯系的人。”

刑偵隊長把一封檔案遞過來,裏頭是老工程師的檔案——

“和曹隽還保持聯系的老工程師裏面,有兩個是和他聯系比較密切的。一個是貴集團研究院的劉姓工程師,另外一個是科技部的專家徐姓工程師。三人是老工友了,這位徐工甚至和曹隽有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是呆在同一個部門的。後來,曹隽離開了天青,徐工被調到了科技部作技術專家。就在出事前的一個星期,兩個人還通過電話,我們也查到了通話記錄作為證據。”

賀見真把檔案拿過來看,他不熟悉技術人員,對這兩位工程師沒有印象。

唐禮濤坐在他旁邊:“除了這兩個人,沒有其他有嫌疑的人了嗎?”

“我們目前能查到和曹隽聯系的人裏面只有他們倆。”

“不可能。這兩個人是基層工程師,他們去哪兒知道董事長的行程和私人飛機的信息?”

“高層人員包括技術路線的專家博士我們排查過,他們和曹隽沒有聯系。”

“也就是說,嫌疑人現在就在這倆工程師裏?”

警方沒有下結論:“其實我們也認為這兩位工程師嫌疑不足,他們否認有透露相關信息給曹隽,兩個人也的确對受害者的私人信息并不清楚。目前我們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們和曹隽聯系是和這起飛機失事有關系。”

查了一通白查了,有關聯的人不符合條件,符合條件的人沒有關聯。

調查思路應該沒錯,摸排的人群應該就是在天青內部,那問題出在哪裏呢?是不是他們漏掉了什麽?還有什麽因素是他們沒考慮的?

賀見真翻到檔案後面的調查記錄。

曹隽的手機徹底損壞了,大量的通訊內容和記錄無法查到,但警察還是從運營商那裏找回了六個月內的通話和短信記錄。電話單上面果然有一通是給徐姓工程師的記錄,其他則除了打給夫人、上司和同事,大多是沒有備注名字的騷擾電話、快遞和外賣電話。

“這是誰?好像隔幾天就會打一次?”賀見真指着一個“137”開頭的號碼。

刑警看了看,說:“好像是快遞公司的一個快遞員,是負責他們那個片區的,固定的快遞員送快遞來聯系他也是有可能的。”

“那他買東西買得挺多的嘛,隔幾天就要收一次快遞......”賀見真一頓。

不對。就算購物的次數頻繁,但是不可能所有快遞都由一個快遞公司來送,既然是不同的快遞公司,那就應該是不同的快遞員。怎麽可能只聯系一個快遞員呢?除非他聯系快遞員不是為了收快遞。

刑警幾乎同一時間意識到了症結:“我明白了,之前還沒來得及查到這一塊,接下來我們會去查查和他聯絡頻繁的快遞員和外賣員。”

“為了謹慎,背後的這個“內部人士”很可能不是直接聯系的曹隽,而是通過快遞或者其他中轉的途徑進行聯系,以此避免留下可查找的證據。所以,得先找到中轉的這個人,才能往後面摸。”賀見真很肯定。

刑警頭都大了:“反偵察手段還挺多樣的。”

賀見真的想法更悲觀:“他們不可能一開始就通過中轉的方式傳遞信息,這麽大的事情怎麽可能從頭到尾通過別人來轉達?至少最開始要直接聯系一次。要麽見面,至少也要電話。但我們只能查到六個月內的記錄,也就是說,墜機殺人的謀劃在半年前就開始了,而且至少是半年,很大可能整個策劃的時間比半年更長。”

換句話說,飛機失事謀殺案布局已久。

而且謀劃人心思深刻,刻意安排繁瑣的信息傳遞渠道,聯絡低調的舊人,事情做得滴水不漏,确保謀殺計劃成功。

這樣細想是很恐怖的。說明犯人不是沖動犯罪,也不像是曹隽在日記裏寫的那樣是只是為了報複社會——報複社會型的兇手很大一部分是臨時起意,而且挑選的受害者大部分也是随機的,而這起案子很明顯不是。這樣蓄意的、理智的、經過精細構思的故意殺人,如果說裏面沒有些累積的私人的情緒,傻子都不會相信。

“曹隽說他是為了報複社會可能只是想讓案子順利結束在他這個地方。抓到兇手了,動機也明确了,犯人也死了,這個案子就可以結案了。”唐禮濤插話進來:“他不希望我們繼續查下去,他不想讓人查到他背後的人。”

“有沒有可能他受到脅迫?有人以他的把柄或者他的家人來威脅他?所以對方就希望事情爛在他這兒。”賀見真提出一種觀點。

唐禮濤分析:“他這個人可拿捏的地方恐怕不多,清貧、專業、安分,家裏也沒有哪位成員有重大疾病或者災禍。”

“但如果威脅他家人的性命呢?”賀見真擔心。

刑警的觀點不一樣:“我倒覺得曹隽是自願的。”

兩人聽着他的分析。

“首先,脅迫家人的方式其實很難讓一個人參與謀殺。你想,你被要挾了,對方讓你殺人,你先想到的肯定是報警,而不是聽話真的去殺人。即使對方位高權重,要一個普通人去殺人,仍然不容易。相信我,很多人寧可自殺,不會選擇去殺人。”刑警說。

賀見真被他說服了,點頭表示贊同。

“其次,如果對方用的是脅迫家人的手段,其實可以不選曹隽,任何一個機場的相關工程師都可以。曹隽就不是唯一符合條件的人選。曹隽被選中了,肯定和他在貴公司的背景有關系。”

最後刑警得出結論:“他不是為了報複社會參與謀殺,也不是被脅迫,他的動機肯定和貴公司有關系。”

“總不能是因為他想報複十年前公司裁了他?”賀見真分析:“雖然那個年紀被優化确實不堪,但他很快也找到了工作,并沒有落到窘迫困頓的地步。而且,要報複為什麽要等十年後報複?中間這些時間他都幹什麽去了?”

唐禮濤想了想:“或許不是仇怨,也可能是為了報恩。”

刑警一拍桌子:“對!如果背後謀劃者對他有恩,他為了報答參與謀殺,就說得通了。恩情可以是多年前就記下的,到了今天才還。”

關鍵是,多大的恩情要通過這種方式來還。

唐禮濤的思維很快:“曹隽一生雖然不算富貴,但好在平淡安寧,大起大落的時候不多。最艱難一次恐怕就是十年前失業。誰幫他度過這個難關,誰對他來說就是恩人。”

“他現在這份工作是托人關系介紹的,我會去查查這位恩人是誰。”刑警說。

兩條思路一起查效率或許更高。

賀見真覺得他們現在太被動:“我也對技術人員不熟悉,這是短板,哪怕不為了查案子,技術這一塊也還是要多了解才行。”

唐禮濤對他積極的工作态度表示很滿意:“你想了解還不容易?九月航展現在要開始準備了,明天我拉着研發的幾個部門還有博士專家們開個會,你也來,咱們剛好合計一下怎麽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