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一個故事(20)

第一個故事(20)

除了教練,就是調過來做領導的孫進南孫叔叔了,孫叔叔那一股子“我看好你啊大侄女”的樣子,就別說是金秋,就換成誰也要受不了,這樣的過度矚目,別說認真訓練,就是拼死訓練也是應該啊!

金秋就這樣跌入了訓練的深淵。

雖然她确實是個射擊天才,但是射擊不是單純的端起木倉來瞄準射擊這麽簡單。不然的話,就直接拉幾個狙擊手不就夠了,幹嘛非要培養射擊運動員呢?

就好像是你玩極限的跟登山采藥的都不怕高,但是從肌肉記憶上來說就不一樣,它根本就不是什麽一個事兒。

而狙擊手确實準頭夠足,但是一蹲就能蹲一天的狙擊手跟在多少秒內必須射擊的運動員本身就不是一個系統的,要反抗自己多年來形成的條件反射,真的太難了,就更別說肌肉記憶了。

金秋好就好在,她這輩子還沒有形成肌肉記憶,而條件反射就是按照射擊運動員走的那種條件反射,所以,她這木倉法,就算一開始不是很準也容易訓練出來,更何況她一開始就打得準呢!

當然,很多人認為視力是射擊裏最重要的條件,其實這也不對,因為真正重要的,是手,手穩,就跟外科大夫一樣穩,甚至更穩。

就是穩的狀态不大一樣,因為射擊運動員要求的,是從上下手臂到關節再到手腕跟手的穩,兩條胳膊帶手腕,得是穩得不差分毫的那種才能次次十環。

金秋的胳膊就很穩。

她就屬于是天賦異禀的那種穩。而她的視力,僅僅比一般人略好一點點而已,人家都1.2的視力是标準,只有小孩子才1.5的多,她就是1.5的,這個視力在射擊隊裏,不是最好,但也不是差的。再加上她手穩,即便不是孫進南孫叔叔推薦來的,她也會被教練盯着催成績。

“再來!”教練又換了個靶子,走過來示意金秋再打20木倉。

一組二十木倉,二十個子彈,打完算成績。

之前在小組選拔賽的時候,金秋的成績是小組第一,基本可以說是毫無懸念,給第二甩了一大截。教練對金秋的這個成績還算滿意,但一看有人給的國外的各種各樣大賽成績,他頓時就不淡定了。

國內十年才結束,百廢待興,這都行,可以忍,但是……體育賽事上,就不該有這麽大的差距啊!

都是人呢……誰比誰差多少呢!

Advertisement

教練姓王,是個很要強的人,好氣兒得很,看見國際賽事是文字資料就覺得很憋悶了,這再看到了錄像,心裏就更是打起鼓來。

盡管這時候還不用想那麽多呢,畢竟國際賽事也參加不了……但是不代表他沒有一顆讓自己手下的運動員到國際上露臉最好奪冠的意思……可是,看着這成績,看着人家的這些訓練項目跟訓練的器材,他心裏怎麽可能不憋屈?

想要。

委屈。

王教練轉頭看向認真打木倉的金秋,就覺得自己的希望都擱在這丫頭身上了。

至于旁人……其他的姑娘不是不好,但好像就是不夠标準,所以成績就是上不去……而他也的确很認真很努力的教了,也不知道為什麽就是沒法提高她們的成績,明明……是一樣的啊!

王教練不明白為什麽同樣的訓練,得到的結果不一樣就算了,但差太多是怎麽回事兒。

而金秋雖然知道但卻不知道王教練在為什麽頭禿,也不知道這事兒也能困擾到王教練,她又打完了20木倉,回頭看別人打木倉。

“不是,主要還是要穩,你胳膊不行,你試試用腰的力氣盯着肘看看。”她還巴巴地給人家做示範呢,“要多練胳膊的力氣啊,還有腰腿的力氣,有勁兒才行。”

必須有固定自己手的力氣才行。

這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增肌,還有核心力量,這些都不缺了,才有別的好說。

并不是射擊運動員就不需要吃肉了,相反的,所有的運動員都要科學配比,再加上最基礎的适應性的體能增強才行,說白了,就是把體質提升上來才行——運動員有自己的标準飲食,這個時候還沒怎麽科學配比呢,但是只要是運動員,一天食物裏固定有一斤肉,而且是很難吃的那種肉。

這時候人也不是很會吃,也沒有那麽多的調料,一斤肉,放點蔥姜清水煮就算是很不錯的了,但是對于平時油水就少的人來說,一天一斤肉,是個人都得吃膩了,所以很多人吃半個月就受不了了,會偷偷的把肉用鹽壓了藏起來,等休息日的時候拿出去送人吃……但金秋就不會。

她也覺得清水煮肉難吃,但還是會吃光,最多蘸蒜醬呗。

清水煮肉難吃,蘸蒜醬就好吃。

金秋才不覺得自己吃了蒜醬一嘴味兒就跟人相處不來了,相處不來的是人,不是蒜醬,她可以毫無保留的跟人說自己的經驗,而別人只因為蒜醬就排擠她,那就沒意思了,自己玩自己的算了。

好在,這個時候的人,淳樸的多,接受了善意之後傳達善意的也多,至于說蒜醬,農村的臭大醬也不少吃,能把食物咽進肚子裏才是正經事兒,沒有多少人有心情抱怨別人吃了蔥姜蒜。

唯獨一點,金秋整個人是肉眼可見的長胖了。

“哎?這就不對啊,人小秋都長胖了,怎麽這幾個都不見長肉呢?”終于,王教練發現了問題,開始盯着幾個隊員的日常了。

平時除了訓練,他也是很注意跟女隊員們不要過分接觸的,這時候的人很怪,那“古板”的是真古板,絕對遵守防線守則,男女交談都要開門,不會有讓別人誤會的可能,但是“風流”的是真的風流,什麽壞事兒都做得出來,卡人女知青回城的更是不計其數。

這大概就是人性的參差。

而金秋雖然知道一點,但是她也沒有接觸過這個,她的長相不算好看,之前在村子裏被糟踐的幾乎可以說是醜了,跟小黑煤球似的,又瘦又幹還手臉都是皴裂,現在到了大城市又捂回來了一點,白了一些,也擦了那種幾分錢一個的圓管的潤膚膏,臉上的皴裂也好了,手上的不到冬天都看不出來。

所以她要是胖了,那真的看起來特別明顯。

“哎呀都是小秋!這麽快就胖乎起來了!”總是被金秋指點的女隊員笑嘻嘻地掐了下金秋的臉蛋兒,“唉,要是真的跟吃的有關,那我就是膩歪也得吃啊!”

為集體争光這種事,當然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只要不是吃傷了,就得吃。

好在,王教練也沒在集體訓話的時候點名批評把肉帶回家的隊員,他是私下裏找人談話,讓女隊員們認識到自己必須得吃肉才行,還要求她們以後每天都要喝牛奶。

吃肉倒不是個事兒,但喝牛奶這事兒一提上日程,好幾個女隊員都吓到了。她們印象裏牛奶就是小孩喝的,她們喝算什麽事兒呢?

可惜,王教練就是自己掏腰包也要給她們補充上去,甚至發現大部分隊員喝牛奶都不舒服之後還給換了羊奶。

至于為什麽,只能說是王教練太想要出成績了,想要到開始跟醫生大夫咨詢相關問題,最後得出了結論,就算不是跑步跳遠打球這類的運動,運動員也需要吃多餘其他人的肉蛋奶來保持肌肉。

而很高興地大口吃肉蛋奶的女隊員,只有金秋一個人。

這就讓王教練天天拎着她做典型,要求大家向她看齊了。

“那麽多東西,你咋吃得下去的呢!”另一個女隊員好奇金秋的食力。

畢竟,大家都是苦着過來的,少有一上來就習慣肉蛋奶,尤其是羊奶那膻味兒,一般人都頂不住。

金秋就不一樣了,這羊奶在未來可是好東西,好東西就好吃,不好吃也得好吃——就跟某些人對日料的态度一樣,不管是真好吃假好吃,日式煎餃都能給吹出花兒來。所以,她微微一笑,以超級神秘的語氣,說:“習慣了就會覺得味道超級好啊,你們也不想一想,之前自己多虧嘴呢,這吃一次兩次能補回來嗎?你不天天吃,我告訴你,以後孩子你都生不出來呢!”

“哎呀小球球你說啥呢!”又來了一個女隊員,仨人撲過來把金秋按在床鋪上一頓撓癢癢,“這話可不是小孩說的,知道不!”

大家嘻嘻哈哈的,又開始刮金秋的鼻子捏她的臉。

就這樣,這個假期過得飛快,就在假期結束前的一周,金秋參加了一次軍隊內部的運動會,獲得了金牌。

而這次運動會,是為了即将到來的第四屆全運會舉辦的。

“看到沒有!就讓你們吃吃吃,讓你們吃好的,你們非不吃,覺得膩歪,這回呢?”運動會完事兒,所有隊員得照樣開會,孫進南作為帶隊領導,當然要發言,“我跟你們說,這回再不吃,就自己出飯票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寫着寫着卡文了,真是沒處說理去,今天我盡力,肯定會補上。

現在是78年了,79年是全運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