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六個世界(5) ·
第六個世界(5)
這位人在京城的朋友是原本出家在皇家寺院的大師, 基本上可以說,這位大師算是一個聯系北面草原與西邊T區的一位高僧,雖然他與無奇主持不是同個教派的, 雙方的修行方式更是差了十萬八千裏,但是這也不妨礙他們認識了還成了朋友。
因為是朋友, 就自然而然的有聯系, 所以這位喇嘛大師還是知道金秋這個小女孩的事兒的,又聽聞小女孩力大無窮,天生神力, 就覺得很有趣了,本也打算是要見見她的,所以無奇主持就選擇給他的這位朋友寫下了這封推薦信。
朋友名叫貢布旦增,雖然不是活佛, 但确實是個有地位的喇嘛,又是個護衛寺廟的大喇嘛,本來也極有本事——這個時候,封建軍閥遍地,他們大都迷信, 真的要說信什麽倒也未必,但卻也是到處拜神到處許願的, 所以貢布旦增也來信過,說過京城裏生活還好,甚至也想讓無奇主持派人到京城去學習一二。
原本無奇主持并沒有這樣的打算,但現在,他也不願意讓金秋一個人上路, 便叫了師弟無識,又帶上兩個小和尚, 一個叫彙生,一個叫彙言的,帶金秋上京。
而且,有了無奇主持去說服洪家老兩口,也确實是有點效果的,村子裏洪家的人也覺得自家的小女娃兒這樣得到大師的青眼,到底是個好事,便也就不多說什麽了,還真的願意派人去照顧這兩個老的,雖然要錢,可是金秋手頭有錢啊!
說照顧這些天,給了兩塊大洋,再加上原主爹洪梅到了大城市也是說讀了書出來就要寄錢回來,大家也都各自滿意,更別說王氏也說到京城安頓好了,辦完事兒了就回來,自然大家都無二話。
這樣,就在一個月後,王氏也跟着他們四個人一起出發了。
這一行五人,其實說起來是奇怪的。
三個和尚,一對母女,且女兒叫大和尚師叔,小和尚叫女兒師叔,真的是怪怪的。
但這個年代,什麽不怪?
外人就算是想要找麻煩,可到底是沒有理由找麻煩的,真的要到這個長那個官跟前辯解扯拜,其實這話就更容易說明白了,故而大家也沒什麽好說,只從這邊到京城,選走哪條路,成了最大的問題。
這個時代有意思的在于,雖然事件差不多,但是人的名字什麽的都不一樣,所以金秋也不知道到底要怎樣找到應該要找的人……何況,就算是找到了,又改怎樣跟人家說呢?
所以,她并沒有想要直接去向誰投誠,反而是想要讓他們來找自己。
而現在只有五歲的她,讓人來尋那就過分了啊!
她一路北上,走了一個多月,這路上還是遭遇了不少人,但是每個人都不像是她想要找的人,又好像好幾個都是她想要找的人……越接觸就越無可奈何,最後只能放棄,不得不按照原計劃上了京城。
一到京城,在無識的帶領下,她終于拜見了大師貢布旦增。
貢布旦增的衣服應該是标志着他是哪個教派的,但金秋并不熟悉這些,她也就不去碰這類話題,反而是跟貢布旦增說到了她這一身的功夫。
“哦,走,咱們去外面試試!”貢布旦增也是個武僧嘛,本來就是個力士喇嘛,他當然一聽金秋說自己天生神力,有百人之力,與一般人是不一樣的,一邊說還一邊讓無識給她做證,那貢布旦增大師登時就來了興趣,極其渴望見到金秋的本領了。
“走!”金秋從榻上跳起來,跟大家一起到了外面的院落裏。
這地方可不是龍磐寺那種可以随便玩耍的小寺院,院子裏也要大得多,且到處是古跡,金秋也不敢亂動,就只選了在大臺階下的兩口缸之一。
她走到右邊的大水缸前,搓了搓兩只手,用力抱住了大水缸下面的臺子,把住,這方才使上了兩膀子上的力氣。
“哈呀——”一聲斷喝,那臺子就給擡了起來。
不過金秋沒把它徹底擡起來,只是掀起了個角,見差不多了,也怕缸要落下,就直接放了下來。
就這,就足以讓人看出來她的本事了。
畢竟,那口大水缸都放了幾百年了,別說擡起來了,就是撬動一點也是不可能的。
貢布旦增這回可服了。
他哈哈大笑,伸手摸了摸自己光亮的大腦門子,不由得嫌貴地啧了啧嘴:“啧啧,這無奇是真的有好命啊,這樣厲害的本事,這樣厲害的徒弟,我見了也要生出快活的心思,別說是我,就是活佛見了,也要覺得心喜呀!”
他這話倒是沒說錯。
對于旁人來說,這小姑娘可能是個天生神力的孩子,跟一般人不一樣,但是在他們這些宗教人士的眼裏,這就不單單的是個天生神力的一般小孩兒了,這孩子,若是進了他們門下,那将來就是一個神話。
過個百八十年,這孩子那就是天降力士,那是天生的神佛,是世尊跟前的學生,是守護正義的尊者,是降妖除魔的菩薩。
所以說,貢布旦增是真的見獵心喜,又礙于金秋已經是自己好友選中的徒弟了,不由得又覺得惋惜。
但是金秋是走尋常路的人嗎?
她不是。
她問道:“那……大師,我若是需要大師幫我個忙,是不是大師能幫我呢?”
“那我若是想要你出家,你出不出呢?”貢布旦增可沒有無奇那麽多的顧慮,他們出家跟無奇是不一樣的,那麽多的戒律也是沒有的,所以并不覺得有多少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有的寺廟裏确實不那麽安全——但就這姑娘的力氣,真的說起來,倒是別人不安全了。
大家算了一二,暫且讓金秋跟着貢布旦增他們修行也不是什麽問題,至于說金秋的母親王氏也能跟着照料她的生活——這就是他們與無奇他們的不同之處了,不過也因為她們母女也沒有正式的出家,就還是給安排在了寺廟裏的獨立的小院子裏了,這也算是貢布旦增給人才争取到的福利待遇。
而金秋也并沒有覺得這樣做不好,甚至,她還故意讓人傳出說雍和宮來了一個佛前的力士菩薩。
這樣的傳言,一開始一個人傳,沒人信。
但是一傳十十傳百,再加上也确實有人見了一個小姑娘單手就能将寺廟裏采買的一車大米給拉動,這傳聞就越來越玄乎,最後,果然驚動了常老帥。
老帥喜歡聽說書——他的早期文化水平都從這兒來——也喜歡見那些奇聞異事,這傳說中的佛前力士菩薩下凡,那就叫奇聞異事,所以老帥當然要來湊熱鬧。
此時此刻的老帥已經是該做的壞事都做完了,該做的好事也差不多了,他在京城并沒有真的站穩腳跟,做完了壞事,想要做好事又做不下去,現如今心灰意冷,只想要回到東北繼續做東北王,而回去,也得帶點兒特産不是?
這力士菩薩就是他要帶回去的。
雖然他已經看透了自己不是天命所歸,但是把這所謂的天神下凡給帶走,那就是讓別人也不是天命所歸!
他是這麽想的,就當然要這樣做,故而,聽了傳聞之後沒幾天,他就親自到了雍和宮。
“老子聽說了,你們這兒有個小菩薩,來來來,給我看看!”常老帥一坐下,也不管別人是不是有別的流程要先走一走,他直接就要見金秋。
不得不說,這樣的行為,确實讓貢布旦增跟無識都驚奇了一下。
他們聽金秋跟他們說,這常老帥肯定要來見她,還要帶她去東北,他們都覺得這不大可能——哪裏見過那些封建軍閥會放主動棄京城的?他們并不懂什麽排兵布陣,也不懂政治形勢,只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覺得這事兒玄。
誰知道,金秋才說完第二天,那常老帥就來了,不僅來了,還上門就要見金秋,這就稀奇了。
莫非,這孩子除了天生神力,還能掐會算?
但不管如何,他們不能跟人家有木倉的人對着幹,只好叫了金秋出來。
金秋是個長得很可愛的小姑娘,此時此刻是小僧袍外套着小喇嘛袍,看起來怪有意思的,走路好像還不穩當的樣子就更是看着有趣得很了。她走進大殿,也不對着任何人行禮,直接過來就拎了旁邊的一個大石墩子放到大殿中央,坐下,還問:“又什麽事兒啊?”
原本想要發作的老帥見金秋這一手單手拎起個百八十斤的石墩子,頓時就消了脾氣,哈哈大笑:“媽了個巴子的,還真的是力氣大得吓人呀!”
“說什麽呢!”金秋看向他,一臉的不贊同,“莫要妄言了,說話也不計較。”
老帥忙點頭,一邊笑一邊給金秋順毛的意思:“好好好,是我說得不好聽,你小娃娃有肚量,別跟我大老粗計較呀?”
金秋點頭:“我不計較。”
老帥笑得更開心了:“那要不要去我這個大老粗那裏玩兒啊?你看看,我有好幾個傻兒子,可不見得有你這麽可愛的小閨女,我也不搶你,你去我那兒玩兩天,給我那些個傻兒子看看你這力氣,免得他們不要臉的吹牛,行不?你幫我個忙,我給你……你要啥,我給你啥!”
當然,真相肯定不是如此,這種哄騙小孩的話術,基本也就真的只是對着五六歲的小孩才有用,而金秋當然是不信的,別說金秋了,可以說在場的所有人都不信,但是大家也都心裏清楚,信不信不是問題,問題是敢不敢跟老帥對着幹。
不過,這也正是金秋的目的。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