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母豬的初胎護理 母豬的初胎護理可馬虎……
母豬的初胎護理可馬虎不得。
反正今日已經回村裏來, 容可細細和大花、李大娘、李老爹交代起小母豬的養胎要點。這段時間她一直在縣裏忙,幹脆就雇了李大娘一家子照看豬舍。
眼下李大娘在旁聽得非常仔細,還補充道:“旁邊的屋子一直在慢慢收拾着, 現在已經可以單獨把母豬移過去了。”
容可點點頭:“那最好了, 待會就移屋吧,初胎的小母豬喜靜。還有幾點要注意的, 一個是飼料的事,今天開始就給它摻精飼料定量喂了, 這段時間每天別超過四斤。”
“不多喂點?”大花不解。
容可擺手,同她解釋:“初胎小母豬的飼料喂養要講究一個‘抓兩頭, 放中間’,這才剛懷上不到二十天,喂過量的話有可能會導致妊娠期胚胎死亡……就是豬崽有可能會死在肚子裏。”
大花了然地點了點頭。
李大娘也跟着道:“這個我懂, 就跟那些富貴人家懷孕生孩子講究不能補太過頭是一個道理,怕孩子太大生不出來。”
“差不多。”容可笑着, “再過十五天吧, 到時候我們再看看母豬的體形,如果不夠大的話再多喂一些精料。我待會把時間和飼料的量都寫下來,大娘你若記不起來,就拿着紙去找裏正幫忙看看。”
李大娘一拍胸脯:“放心, 我記在腦子裏, 肯定記得牢牢的!”
容可對她是放心的,又說起另外一點:“還有一個很重要!移到單獨的房間去,就千萬別讓它再接觸其他的豬了, 小心被染上病,這個時間段的初産母豬乏力又敏感,很容易被刺激到流産的。”
若是放在現代, 為了預防豬瘟等疾病,初胎母豬是必須接種疫苗的。可惜在這裏是沒有這個醫療條件了,只好全程做好隔離措施。
李大娘點點頭:“包在我和大花身上,別說其他的豬,外邊的人我都不讓它見!”
“可丫頭,你這母豬這麽金貴呢?新媳婦坐胎也沒有這樣藏着的。”前面來看熱鬧的鄉親們還沒有散,圍在院外也聽見了他們的對話,就有好事的插嘴開玩笑。
“就你多話,下崽的母豬就是金貴!比你這個懶漢還金貴!”李大娘朝院外怼了一句,又拉了一下容可,小聲道:“可丫頭,甭搭理他們。你随我去看看草棚裏的蘑菇吧,真長出來了!”
容可眼裏一下就亮了起來,跟着李大娘去了草棚,掀開外面的草席走進去一瞧——蘑菇真的長出來了!
Advertisement
在架起的椴木架上,一叢一叢圓傘褐蓋的小蘑菇在砍出的凹槽裏冒出來。這一整個木架足足有三十來根椴木,每根都交錯縱橫着砍了不下十三四處凹槽,每一個凹槽上都長着一兩叢!
她伸手去碰蘑菇傘蓋的手指都微微有些發顫,這就是豐收的喜悅啊!
李大娘的聲音也很激動:“小娘子,你說的辦法真靈啊。原本野生的要長到明年春天去,這草棚裏不到一月就長了出來這麽大,還比山上的多出那麽多,再過十來天就能摘了吧!”
容可閃亮着眼睛連連點頭:“大娘,我們是成功了啊!!”
“那、可丫頭,”李大娘搓了搓手,問:“你原先說我們家也能學着種。我們家真的可以學着種麽?”
容可肯定地一點頭:“當然!我當初就說了這法子若是試驗成功,就要告訴鄉親們,大家一起種的。”
說着,她就走出草棚去。
外面圍着的人都還沒散,大家顯然對草棚裏的東西都很感興趣。因為原木砍花法栽培香菇非常需要濕度、日照,又要講究防風,所以草棚遮蓋的草席特意選了編織十分稀疏的那種,在路過的鄉親們眼裏就有一種若隐若現、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更加引起人好奇了。
再說,村裏大家都知道,容二家的丫頭自從摔破腦袋去鬼門關走一遭回來之後,新奇的點子一個接着一個,日子是越過越好。所以也都好奇這草棚裏藏着什麽財富密碼。
此時容可一出來,就有人忍不住問:“可丫頭,你這草棚裏面究竟是什麽東西啊?”
“好東西!”容可沒有多賣關子,伸手将門前的草席整個揭開,讓其中長滿蘑菇的椴木架暴露在衆人的面前。
圍觀的鄉親們一下就沸騰了——
“這是蘑菇吧?”
“我滴個乖乖,山上的蘑菇不是全被田家采光了嗎,怎麽還有這麽多呢?!”
“傻啊,這肯定不是山上長得啊,你看着木頭壘得這麽齊整,這是可丫頭種出來的吧?”
“啊,這蘑菇跟菜一樣能種的嗎?”
“能種!”容可提高了聲音,對所有的鄉親說:“大家看到的這些就是我種出來的,這法子我已經試成功了,大家都能按着種出來!”
鄉親們的議論聲更加大了,多半都還是震驚、懷疑。趙寶柱先走上前來,替大家問:“可丫頭,你真願意把這蘑菇的種法交給大家麽?”
大家也都是一臉難以置信地看着容可,畢竟香菇有多賺錢,他們心裏很清楚。握着這法子就跟握着錢沒有差別,哪有人把握在手裏的錢分出來的呢。
他說完這句還覺得不夠,又跟着補充:“這法子是你自己想出來的,你要是不告訴別人,也是合情合理。家家戶戶都有個什選苗、漚肥這樣小竅門不往外傳,你也可以不說的。”
這話說着就是為容可考慮了,旁邊的人聽了就連忙插嘴:“寶柱,可不敢這樣說,人家可丫頭樂意說!”“就是,你可別光護着可丫頭啊。”
趙寶柱有些氣惱,回頭要讓那些起哄的人住口。
容可稍稍提高了聲音,對衆人道:“我願意告訴大家辦法。這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是那回摔破腦袋昏倒的時候,夢裏神仙告訴我的法子。仙子說了,是要我傳揚出去的,大家有福共享嘛。”
她勉強編了一個來由,也差不太多吧。這原木砍花法本來就是古人的經驗智慧,她心甘情願分享出來,希望能夠緩解村裏鄉親們的貧困,促進全村共同富裕。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嘛。
鄉親們聽了她這番話,氣氛立刻就緩和歡樂起來,有人開始誇贊容可,也有人原地拜起神仙來。
李大娘沖出來,點住那雙手合十的,說:“拜什麽菩薩,要我說還是可丫頭心好,不然她一人獨吞了不說,旁人又能說些什麽!上回她也教我們上山采野蘑菇了啊!”
有她這一領頭,大家又都紛紛轉向容可道謝。
容可連忙擺擺手,望了望天色,對大家說:“今日天色已晚,我也久未歸家,想要早些休息。明早,大家到我這裏,我肯定把這種香菇的法子全告訴大家。”
這夜,福安村許多人滿懷着激動和期待的心情等待着明日的到來。而縣裏牛家,牛啓也期待着第二天的到來,期待着那個水靈靈的容家小娘子破産之後走投無路,來投靠自己。
他之所以生出這樣不切實際的想法來,不得不從容可離開福牛酒樓說起。
她一離開酒樓,牛啓就氣哄哄地沖到了後廚去,正好見到新挖來的廚子在試着做雞豆花。他兜頭一看,一鍋滾水裏面找不見一塊豆花,那雞茸都跟棉絮似的一绺一绺地飄着。
牛啓氣不打一出來,撿起旁邊的柴火就往廚子背上一錘:“這都第幾回了!當初你怎麽和我說,說學會了胖廚子的手藝,能做雞豆花!我在你身上可花了不少錢,賠榮華老趙就賠了五兩銀子!這破棉絮就是你說的能做雞豆花?!”
容可說得不錯,福牛酒樓不給他們上雞豆花這道菜,是出于心虛,他們根本做不出像樣的雞豆花來。牛啓被踩到痛腳,在後廚撒了好一通氣,又見收買的夥計小九被榮華趕出來。
這下自家酒樓做不出雞豆花,收買的奸細也沒有辦法繼續在榮華做手腳,牛啓回家喝了好一通悶酒,沒了信心能夠在鬥菜之日勝過容可。
是在旁邊斟酒夾菜的田娘子,問清了緣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這容可在村裏建了豬舍,養了不少豬。你想辦法弄一頭病豬過去,讓她的豬全染上病,她忙着顧豬,就沒時間做菜了啊。再說了,董大人和書院裏的先生,敢吃一個碰過病豬的人做的菜麽?”
“好主意啊!”牛啓酒都醒了三分,“病豬好找。我們家在莊子上就養了百來頭豬,前幾天莊戶來報說關了一只瘟豬。可是,沒個由頭,我們怎麽能送進她豬舍裏呢?”
田娘子眼珠子一轉,道:“這簡單。容可有個堂哥在書院裏的讀書,給他些錢,他能把豬送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