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直到肚皮再也塞不下任何東西,幾人圍坐在桌前喝着消食的山楂水,嘴裏還不是回味着。
怎麽這小白菜放到鍋裏涮一下就那麽有味道,還有蓮藕,最妙的還是薄切的羊肉片,粘上芝麻醬,唇齒留香;也不知掌櫃的腦中是怎麽想出來的,李嬸又看眼癱坐在椅子上毫無形象的徐安安。
總算吃了頓舒坦的,對于火鍋的狂熱愛好者,在現代恨不得每周吃上一頓,今個的鍋底雖然香料不齊,但味道也沒差上多少;徐安安又歇會,示意幾人将屋內打掃幹淨後就趕緊回家。
明日齊府就要上門,徐安安将徐父兩人拉到院子內的石桌前,“爹娘,明天我可能要走了。”
“去哪?”仍舊沉浸今晚的火鍋中,徐父并沒感到絲毫不對。
“去多久。”徐母接話。
徐安安徐徐将今天蘇玉所說的話一一講述,“在廣安寺我因緣際會救了江南總督夫人,她說要認我為幹孫女,把我入在她大兒子的家譜上。”
“還說要将我接入府教養一番,這樣将來親事能夠更上一層。”
本來還在剔牙的手停下,徐父張着的嘴半天沒能合上,江南總督?自己見過最大的官恐怕就是來回巡邏的衙役,停了許久,“這是好事安安。”
“只是高門大戶,真是是實心待你嗎?還有蘇公子.....”前幾天還見兩人走得十分近,難道又要換女婿了?腦中升起疑惑。
蘇玉的身體自己雖知曉但他從未堂堂正正的告訴,眼下更不是說實情的時候,“他會随我一起去的,當時他也幫了不少忙。”
徐母倒是絲毫未起疑,只是覺得女兒被那麽大的官看中,将來肯定能嫁個好人家,不再吃苦,連連點頭贊成。“到時候聽話點,那可不是咱們家,凡事多想。”
“你這婆娘倒是看得開,可憐我就這麽個閨女。”
關風不知道最後是什麽下場,生怕再上門打攪,徐安安開口:“不如你們跟我一同到金陵,有齊家的照顧沒人敢上門耍橫。”
徐母沒什麽主心骨,看向徐父等他做決定。
“我不去,你奶還在徐家村,上有親族,不遠行。安安你去吧。”徐父在揚州城呆了幾十年,雖有千般不好,但從未想過離開,直接拒絕。
Advertisement
對着将要離去的事,徐家商議許久,黑燈瞎火門外傳來陣急促的敲門聲。
徐父聽罷,捏着棍子到門後,打開門,是個半大的小子站在門前,仔細看過去,原來是東子。
臉上挂着焦急,東子見門從裏面打開,上前拉住徐父的衣袖,“我爹不好,你跟我去看看吧,帶上你閨女。”雖不知為何父親要見早已逐出門下的徐父,但情況緊急,只要上門來請。
看出徐父的遲疑和躊躇,東子帶着怒氣開口,“上個月你去酒樓拿的銀子還是我爹偷塞的,掌櫃的避你還來不及,那會給你銀子,我爹這麽念着你,到頭來臨終一面請你都不去。”
“什麽?是師父給的?”徐父滿臉驚訝,聽到臨終的字眼,心中升起陣陣悲痛。
朝屋內喊上徐安安,趕緊跟着東子就要往城西跑去。
三兩句把其中的內情問出,徐安安拉住兩人,扭頭到蘇宅将門敲開,說明來意後,福伯将蘇武請來駕車,馬車帶着三人飛快往玉春樓趕去。
馬車還沒停穩,三人就從上面跳下來,連走帶跑,徐安安大聲朝蘇武道謝。
鑽進後面的廂房內,徐父臉色大變,自從被趕出去之後,已經好多年沒見過掌勺師父,這會垂暮的躺在床上,頭發花白,臉色蠟黃,淚水順着眼眶而出,跪在床前:“師父,徒兒不孝。”
聽到響聲,床上的人廢力睜開雙眼,東子上前将人從床上扶起坐着。
對于徐父的話充耳不聞,朝着身後的徐安安招手:“好閨女過來,爺爺有個東西要交給你。”
複而看下地上跪着的徐父,“你這個沒出息的,倒是教出來個好閨女,四季食肆的名聲我聽了,羊肉面确實做得不錯。”
徐安安順從得走到床前,老人伸出顫巍的手想要拉人;
又走上前幾步,把手遞上去,老人按着骨節摸一把,眼中本來的希翼落下,長嘆口氣,最終還是從枕頭下捏出本冊子,遞過去。
“此生我未成婚,早些年教的徒弟都不合心思,如今收養的東子在廚道上并未有太多天賦,與徐三一樣,本以為你會是個可心的傳人,可是先天不足啊!”
“這冊子是我師父傳下來的《食珍錄》,裏面許多我還未研究透徹,今日傳給你,不求你能發揚光大,只願不墜師門之名。”
捏着薄薄的冊子,徐安安感到肩膀上沉了許多,臨終托付,只是自己在廚藝上多數為取巧,實在承受不住。
想要推脫,可是剛剛話已經把後路堵住,除卻自己,徐父已經是個過半百之人,東子看樣子才十一二歲,更是不得用,硬着頭皮接下。
跪在地上:“安安定不辱使命,将來為您尋得佳徒。”
“幫我照看東子到成年,徐三你可記住?”
“師父,徒弟明白。”
老人聽後心中事了卻,氣息漸漸消失,東子緊緊抱住逐漸涼下來的身體,憤聲痛哭。
直弄到後半夜,徐父才帶着徐安安回到家,師父身後事三五日才能辦妥,東子剛好接回家,年齡與徐安安相仿,算是走了個女兒,多了個兒子。
次日一早将此事與徐母解釋,都是通情達理之人那會有不願意,想到今日齊府來人,食肆特意歇業,等着。
晌午剛過,一兩華貴的馬車駛入西三巷最終停在徐家門口,裏面走出個貴婦人,頭上攢着牡丹金釵,耳铛則是金鑲玉,一襲豔紅色鑲邊牡丹裙;眉黛輕掃,端莊大氣,眼中帶着精明,雖無淩人的盛氣,但周身的氣派也是無法讓人小觑。
扶着個嬷嬷從馬車走到食肆前,嬷嬷上前敲門,從裏拉開,徐父徐母穿戴幹淨整齊,滿臉緊張,徐安安倒還好,左右不過是個人而已,身份在高又如何。
将人迎進來,每日迎來送往的食肆內就算打掃的再幹淨,桌角,凳子總是有些污漬無法去除。
端莊婦人倒是絲毫沒有介意,阻止想要鋪上手帕的嬷嬷,直接坐在上面。
矜貴的女聲從堂內響起:“我是齊家的大奶奶尉氏,上次母親在廣安寺與姑娘一見如故,這不遣我來想要接過去住上幾日。”
徐安安不卑不亢的躬身行禮後開口:“都是我應該做的。”
“真是個乖巧懂事的丫頭,我見了都喜歡,說起來,我還應你一聲幹母親那。”帶着淡笑,尉氏細細打量起眼前的女子,果真是個鐘靈俊秀的。
徐母見她如此和善,也就放下戒備,“安安哪能跟您扯上關系,今後承蒙你們照顧了,打小在家橫慣了,”
兩人一陣寒暄,尉氏在來時被齊總督叫到跟前交代過,自然對徐家是禮遇有加,更何況這丫頭最多在齊家住上一個月,好好哄着就行;早先時候教養小姑子的嬷嬷仍在府內,直接将人帶過去就行,誰知以後的緣法。
尉氏話語中并未有停歇之意,看來是晚會就要帶着徐安安直接走。
徐母抱住徐安安,眼中盡是不舍,阻攔她前程的話又說不出,只能無聲的留着淚;昨夜徐父本就沒睡好,一直想要回報的師父昨夜去了,今個親生女兒又要離開,面上盡是黯淡。
強打起精神,笑着開口:“安安去吧,家裏有我們,明個我就去把東子接來,跟你在意一樣的。”
“爹。”說着跪在地上朝兩人磕了三個響頭,今日一別,估計再見至少要一年,昨個已經把所有的都交代過,連帶着下個月随蘇玉去京城的事也告知。
帶走的包袱中只有套換洗的衣服,剩下的便是一大袋幹辣椒,今個清早将剩下多餘的辣椒熬煮成底料,一一交代,辣椒醬的做法也傳授給徐父。
忍住眼中的淚水,扭頭跟着尉氏上了馬車;只是還沒到巷口,被蘇武攔下來,遞上去個長布袋。
徐安安打開後裏面是蘇玉的碧蕭,只是上次見上面挂着的平安扣被取下,裏面還夾了個紙條。
安心在齊家帶着,這碧蕭送你傍身,時刻記住我的心是與你在一起,平安扣就當是你送我定情信物。
摩挲着紙條上字跡,臉上羞紅一片,趕緊将碧蕭收起,紙條塞進裝着點心的錦囊中,打算到齊府再換個專門放置。
尉氏把剛剛的一切收入眼中,心底有些發笑,回憶起當年的自己,是否也是這般,小心翼翼.
左右無事,調笑起來面前的姑娘,從剛剛進門開始就是一副冷靜懂事的樣子,這會罕見的露出小女兒的姿态,着實有趣。“這是哪家公子呀?竟逗得咱們安安紅了臉。”
摸不準尉氏的真正态度,徐安安又為剛剛的樣子感到不好意思,垂着頭小聲開口:“大奶奶說笑了。”
見她不願再提,也就不再勉強,十有八九是那位;這會特意送碧蕭過來,看來面前姑娘在他心中分量不小,特意再提醒一番;看來得上點心了,尉氏轉轉心思。
“平日在家中習慣做些什麽?”常年在金陵圈內交際的紅人,怎會讓場面冷下來,尉氏岔開話題,和煦的開口。
徐安安上個問題回避了,若是再差過去就顯得不懂禮數,“我家是開面館,平時就喜歡研究這些;是不是不太合适?”
“怎麽不合适?姑娘家不喜歡彈琴作詩,有個小愛好怎麽不好。”尉氏自小長于武将之家,倒不是迂腐之人,見她喜歡做菜,當下聊起金陵城的酒樓。
三言兩語将幾家招牌菜一一道出,聽着都誘人。
看着尉氏也是個饞嘴之人,徐安安提着心才将将放下,探讨起金陵名菜烤鴨,該用何種果木烤至最佳。
看着眼前漸漸放下防備的徐安安,尉氏心中松了口氣,這次的事何嘗不是在考驗自己,齊家一直都是能者居下任家主,自家老爺雖占着嫡長的名頭,可是學問卻不太好,整日喜歡醉情山水,心中對于将胞妹送入宮中一時,怨恨極深;這些年若不是自己在其中周旋,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