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去外祖家
禾家目前在鎮上租住的房子位于城北,總共就兩進的小院,不過禾玉嬌早已知道這房子名義上雖是禾耀宗為了方便禾家人讀書租住,實則在禾玉嬌出生前就已經被王氏買下來了,只不過禾家尚沒有分家,精于計算的禾耀宗怎麽可能讓他人知道呢。
只不過,禾耀宗已過而立,仍沒有正式功名,雖然童生勉強算得上,但三十多歲的讀書人奮鬥了大半輩子,連秀才功名都沒夠得上,也可以說是白讀了。
不過幸好,禾耀宗娶了個好媳婦,王家雖不是什麽大富大貴之家,但小有餘財,況且王家子嗣單薄,就禾玉嬌的小舅舅,今年尚且十五歲,所以,王氏前十幾年作為王家的唯一子嗣,極受寵愛,出嫁後,王父更是将半個王家的家産都作為陪嫁了。
而禾耀宗不是死腦筋的人,用王氏的陪嫁作為創業基金,在岳父的扶持下,也開始慢慢涉及經商,別說,禾耀宗讀書不行,做生意倒是一把好手。
所以,禾家以後的發家致富,禾玉嬌想自己是使不上力了,誰叫一個二個的都那麽精明呢。
到了目的地,王氏輕扣了扣大門,不一會兒,禾玉嬌便聽見裏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吱——呀”
“大哥、大嫂,你們回來了。”禾雙菊一打開門,看着一大家子歡喜道:“快,快進來,你們不在,感覺冷清了不少。”
禾玉嬌暗道,可不是,偌大的宅子只有禾雙菊、禾耀祖、禾雲越三個人,而且白日兩個讀書人還要去書院,禾雙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可不冷清。
禾玉嬌好奇的打量這處宅子,宅子保持着北方特色,沒有禾玉嬌前世見到的江南小院那麽精致,不過面積寬闊,種上北方特有的樹木,看着還是挺大氣的。
而房屋位于最中間的前院,是禾耀宗的外書房,這個是禾耀宗日常待客的地方,三不五時的還在這裏訓訓幾個孩子,緊挨着的後院則是禾耀宗與王氏的院子,也是府邸中的正院,禾玉嬌年齡還少,也住在正院裏。
而禾耀祖與三個孩子則住在府宅的東苑之中,這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也算是不錯了。
等王氏和禾雙菊将在集市上買的東西歸置好,禾雙菊看着禾玉嬌精神很好的樣子,也松了一口氣。
因為王氏一大家子回老宅盡一下孝道,又恐幾個讀書人沒人照顧,所以付氏讓禾雙菊來鎮上住上幾日,過段時間再回來,順便讓王氏這個做嫂子幫妹妹看看有什麽合适的人選。
誰料到,禾玉嬌會被禾玉欣推倒,好生折騰了一番。
不過,禾雙菊心裏還擔心着家裏的禾玉欣,因着禾雙菊沒比禾玉欣大幾歲,小時候,張氏被付氏驅使着去做農活兒時,都是禾雙菊帶的兩個小丫頭,所以感情上自然是與禾玉欣更好。
也不知道這件事兒怎麽解決的,禾雙菊暫且不知道禾玉欣在當日還落了水的事兒。
過了兩日,禾雙菊看着大嫂回家,也告辭回了鄉下。
禾耀宗帶着禾雲麒兩兄弟也去書院讀書去了,家裏只剩王氏和禾玉嬌兩人。
王氏想到前日,自家娘親派人來了一趟,想着沒事兒,幹脆回娘家看看,順便問問上次拜托給母親那事兒。
等王氏将東西打包好,就出發去了王家,因為是經常回王家串門,所以進門就熟門熟路的,直接到了王家內室。
吳氏正在整理家裏的賬本,聽到下人來報,女兒帶着小小姐來了,趕緊起身。
“娘,你做什麽呢。”王氏風風火火的進門道。
禾玉嬌跟在王氏後天,只見吳氏身穿銀藍色的二村寬銀滾邊長襖,頭戴富貴牡丹花樣的抹額,臉上雖有皺紋,但那雙眼睛人就透着精光。
“這不,閑來無事,整理下家中陳年舊賬。”吳氏回道:“現在你嫁出去了,你弟弟又沒成親,可不要我這把老骨頭上陣兒。”
“瞧娘這話說的,只要小弟松了口,我保證二話不說,立馬給你找到合心意的媳婦。”王氏調笑道。
因得子甚晚,年逾五十的吳老太太看着親家兒孫滿堂,自家還沒抱上孫子,可不心急了嗎。
“那你見到你弟好好說他,一天沒個正行。”
“好好好。”
等吳氏發完牢騷,笑盈盈的望着禾玉嬌,慈和道:“來,坐我這兒來。”
禾玉嬌抿嘴一笑,麻溜的走到吳氏身邊,抱着吳氏蹭了蹭道:“外祖母,你可想起我了。”
“讓外祖母看看,這傷可好全了。”吳氏問道。
“外祖母,你放心吧,嬌嬌早就好了。”禾玉嬌看到這世的外祖母,也想到前世将自己撫養成人的外婆,柔柔地撒嬌道。
“我們嬌嬌這次可受了大罪,在外祖母家多待幾天,好好補補。”吳氏愛屋及烏,極疼幾個外孫。
“恩,謝謝外祖母。”禾玉嬌有模有樣的作了一個禮,鬼靈精怪道:“嬌嬌早就想着外祖母這兒的好吃的了。”
聽到外孫女的撒嬌,吳氏大手一揮,豪氣道:“嬌嬌想吃什麽,外祖母叫廚房都給你準備好。”
“恩。”
王父和吳氏感情甚篤,因着吳氏從小身子不大硬朗,雖然十多年來只得一女,王父也不曾納妾,倒是吳氏動了心思,也被王父勸回。
在王氏出生以後,更是事事上心,生怕女兒同自己一樣,閨閣裏一直注意調養王氏的身子,想到女兒三子一女,自己在絕了心思後,還生下來一子,終得圓滿。
吳氏想到,也時不時的笑上兩聲,偶爾遇上年輕時嘲諷她的人,理直氣壯的哼一聲走人。
王氏想問吳氏私事,就讓王家的管家将禾玉嬌帶下去玩兒,禾玉嬌很懂眼色,跑出去玩了。
等禾玉嬌一走,王氏就迫不及待的問道:“娘,我小姑那事兒可有消息了。”
吳氏頓了一下,說道:“消息倒是有了,就是還要多觀察觀察。”
禾雙菊已正處花季,姑娘家的未來大事就在這兩年解決,不然可成老姑娘了。
吳氏也是知道自家女兒是禾家長嫂,自然是要操心的,這不,付氏放心大膽的将小女兒的終身大事交給王氏,吳氏聽女兒這麽一說,也派了不少人去打聽。
“那情況咋樣。”王氏問道:“這次女兒回家,婆婆還拉着問我呢。”
“合适的到有兩家。”吳氏娓娓道來,“一家是城東木匠鋪家的小兒子陳仲森,一個是城西郊邊的窮秀才趙許策。”
“只不過各有各的好處,也有不足的地方。”吳氏找到這合适的人選也算是費勁了心思。
“娘,你說說。”王氏自然知道女兒家結親的困難,回道:“等你說完,我回家給我婆婆說說,看他們考量。”
“陳家小兒子倒是一表人才,如今也在木匠鋪裏幫忙,如今手工也是一等一的好,只不過就是家裏的大嫂、二嫂都是頂頂伶俐的人,你小姑子這般性格嫁過去,以後分家怕是要吃大虧。”
“而另一家條件更為差點,趙秀才已經二十三了,剛中秀才不久,家裏也只有一個寡母,只不過這老母親性格上不大好。”
“那娘看哪家适合我家小姑子點。”王氏在自家娘面前自然是想問就直說出口了。
吳氏皺了皺眉,道:“要說你家大姑子,無論嫁到哪家都不吃虧,只不過你家小姑子脾性太柔,怕是都不太适合,只不過陳家要是同意,婚後就分家,倒是不錯。”
------題外話------
看到有收藏了,好開心,親們喜歡,盡情收藏,有什麽意見,盡管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