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盛堯要在家中守着幼弟一個月。自古村裏就有種說法,家裏有幼童害大病,家中強壯的漢子要回來守着,陽氣旺盛,鬼差就不敢來勾魂。
他在家中除了早上鍛煉身子,一日用三餐外,其餘時間都坐在書桌前,時而閉眼背書,時而執筆做文章。用功至此,盛老太太看在眼裏,很是欣慰。
所以盛雪再一次直奔大哥書房,說糕點都做好了,就等着大哥駕車送她了,聽完盛老太太就生氣了。
“把你爹娘叫來,我問問是怎麽教的?還要不要我大孫兒院考了?今兒就給句話。”
盛雪像個小大人一樣嘆了口氣,“我的奶啊,我的好奶奶啊,雪兒這是在給家裏掙銀子啊!”
盛老太太嚴肅起來,嘴角緊繃着,兩邊的皺紋十分明顯。
“你掙銀子沒錯,奶高興我孫女兒才十歲就能掙銀子了,但是!雪丫頭啊,你掙這二兩碎銀一定要把你哥哥的前程也搭進去嗎?”盛家主母雖然老了,但是還沒糊塗。
“我都說了,奶啊,大哥一定會中秀才的,你怎麽就是不信我呢?”盛雪覺得奶奶說的好嚴重,老人家真的是迂腐至極。
盛老太太被孫女兒說笑了,“你這會兒啊才有了小丫頭的樣子,呵呵呵。”
接着道:“這考取功名啊,不是咱說能中就一定能中的,要真這樣容易,奶奶天天嘴裏只有一句話,就是我大孫兒能中狀元!呵呵呵……”
老人家率先想要和解,沒必要和十歲的孫女兒置氣,所以軟了語氣。
盛雪也只好把目光投給了盛堯,“大哥,我糕點都做好了,我就是想把弟弟下個月的人參錢掙出來……”
盛堯忍着用功時被擾亂思緒的煩悶,拿着書起身,“奶奶,我送她們去了之後,在馬車上看書,不耽誤。”
盛老太太想到小孫子一根人參要了三十兩,也只能嘆氣答應了,只能交代一句,盼着長孫自己掂量,“可千萬不能誤了學業!你跟雪丫頭不同,女娃不能考功名,可你是男人,你不能只看眼前的碎銀幾兩。”
老太太怕這幾兩銀子迷了大孫子的眼,最後淪為個車夫。
盛老太太又對盛雪說:“雪丫頭啊,你還小,你要知道萬事須得為旁人着想。你賺了銀子可以雇旁的人給你駕車,但是你大哥科考可雇不了旁人代筆。”
盛雪有些不耐煩了,她真的很想告訴老太太,盛堯一定、一定會考中秀才的!但是!考中秀才之後就再也沒有作為了!
唉……
“是,奶奶!孫女兒這不是萬事開頭難嘛,今兒我就上縣城雇車,總行了吧?”
盛老太太也知道,人老了總是要被嫌棄的,所以也沒跟小女娃子計較這語氣,點了點頭,“去吧,兩兄妹好好的,奶奶去看看崗兒。”
**
馬兒認主,盛堯親自去給套上馬車後,回了前院兒。
廚房裏,喬知舒正拿着絲瓜絡吭哧吭哧刷竈臺,他生在饑荒地區,個矮人瘦,擦洗竈臺都要踩在竹椅上才能夠到。
方荷忙進忙出搬蒸籠,嫌喬知舒擋路,讓他出去,晚些回來再擦洗。
于是喬知舒就摸出門,跑去水缸邊的哥哥身側站着,小聲地說:“嬸嬸讓我洗廚房,不許我離開。”
盛堯:“無礙,今日這趟去了,往後她們自會雇車。”
“那接下來我每日都有時間來跟哥哥背書啦。”
他都還不識字,都是盛堯在背書。盛堯不過是尋了個借口跟盛雪要人,怕小家夥天天忙得像個陀螺一樣忙暈了,
盛堯笑了聲,在喬知舒身上獲得了夫子育人的成就感,因此他問道:“那這幾日,你都記住了些什麽?”
喬知舒臉上又揚起了盛堯常見的笑,抿着嘴難為情的笑。
他吶吶輕答:“紙上……寫的……都太淺,得知事事……要躬行?”
就記住躬行了。
“嗯,不錯。”盛堯贊揚點頭。
“哈?”喬知舒興奮墊腳,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背對了,“我真學會啦?”
“真學狗肚子裏去了。”盛堯彈他一腦嘣子,開口糾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喬知舒捂着腦門,乖乖跟着念了一遍。
“那你可明白這句詩中表明的意思?”
喬知舒點點頭,頗有些信心,“學到了就要親自去做!”
盛堯輕吟一聲,小家夥答的說不上錯,但離正确解釋又總差了那麽點意思。罷了,慢慢教,學問一事,急不得。
……
時隔十一日,盛家二丫頭的糕點攤子又支在董家成衣鋪子門口。
縣城就這麽大,有了上次的印象,這回剛擺上桌子,就有了回頭客,付錢都很是爽快。
特別是到了夜市出攤的時間,董家成衣鋪門口竟然是圍了一小堆人。
孫鴻潤今日來縣城把去年的茶葉錢收回來了,囊中富有,他便想着去八珍齋包上些糕點回去給媳婦兒解解饞。
路過董家成衣鋪子的時候,聽到人群喊:“當真比八珍齋便宜些,個兒還大,那來四塊栗子糕。”
孫鴻潤瞅了眼,栗子糕?是有一年沒吃過了,也不必跑那麽遠去八珍齋了。他往攤子前擠了擠,一眼看見了正在數銅錢的外甥——盛堯。
孫鴻潤又驚又怒,馬上院考了,外甥竟泡在這銅臭罐子裏!
“小店家,這栗子糕怎麽賣?”
熟悉的聲音入耳,盛堯立刻擡頭看去,就見他小舅舅緊抿着唇,一臉痛心直勾勾看着他……
方荷也認出來孫鴻潤來了,逢年過節經常走動不說,給繼子送的馬兒,她兒子占了不少便宜,但是這孫鴻潤是個暴脾氣!
她連忙包了四塊紅豆酥糕塞給繼子,輕聲勸說:“去跟你舅舅好好說說,這大庭廣衆的,別鬧出不好看來叫人笑話。”
盛堯接過油紙包遞給孫鴻潤,“小舅,我們移步一敘。”
孫鴻潤這才眨眼壓下怒火,指着蒸籠,“包四塊栗子糕,和這一起算。”
孫鴻潤可不願占方氏便宜。
盛堯親自拿油紙給舅舅包了四塊栗子糕,連同手中紅豆酥糕一起收了錢,然後跟在舅舅身後要離開攤子。
走之前,盛堯推了推拽着他衣擺的喬知舒,“去跟着小妹,不許亂跑。”
孫鴻潤回身看了眼,等盛堯跟着他了,他才問:“那是你哪個堂弟?這個歲數的,我怎從未見過?”
盛堯決定先不回答,故而言它,他将自己這個月為何不在學府的緣由解釋了一番……
兩人此時正站在護城河邊,楊柳依依,河水清清。
孫鴻潤想起那個生來帶病的孩子,嘆了口氣。
“人命關天,你為人兄長,合該如此。但你馬上院考,卻在這市井叫賣,舅舅如何能放下心來?是不是我那姐夫又軟了耳根子不明輕重……”
“不是。”盛堯知道小舅的脾氣,不想言多生事,“今日恰逢我上縣城還書,到底是一家人,順便幫一把。”
“她們什麽時候跟你一家人了?你小子報喜不報憂!我還不知道你?”孫鴻潤斜了外甥一眼,“當真以為我外甥沒人護着了?過幾日,我備份禮上盛家一趟!”
那童養夫一事,不就暴露了嗎?以他小舅的性子,說不得又要跟父親舞槍弄棒,以前也不是沒有過。
“小舅,我馬上院考了,您就是要給我撐腰,也等我心中大石落地的。再說,您外甥的性子您還不知?我若不願意,誰能強我所難?”
也不知是不是孫鴻潤太過強勢,又特別疼愛盛堯的原因,盛堯在這個小舅舅面前,才像個十四歲的少年郎。
盛堯正了神色,“您就在家中等着,外甥考完帶着好消息回去給您和外公請安,今年的冬茶,就讓秀才爺來給您采摘。”
屆時,他帶着喬知舒,親自領人給小舅和外公認識。
孫鴻潤揚聲大笑,“不錯,像我孫家的好男兒!”
“姐姐剛去,那厮就續了弦,我跟爹上門想将你抱回,就是怕你随了我姐夫那窩囊的性子……”提到姐姐,孫鴻潤收了笑,有些低沉。
盛堯也跟着靜了下來。
孫鴻潤拍了拍外甥的肩膀,“行,那小舅就先回了。你自幼主意就大,我也知你心有分寸,但是我身為長輩不得不啰嗦幾句,萬不可荒廢了學業!掙錢立業你還小,待你行了冠禮,自有屬于你的偉業。”
盛堯重重點頭,“小舅不辭煩勞,一心望我成才,我怎會覺得啰嗦,小舅放心。”
“那小舅就回去等着了,等着我孫家的小秀才爺……來采茶!”
看着小舅的背影,盛堯嘆了口氣心道:一定要考中,到時候有大喜事傍身,小舅心情好,說不得能接納那個小可憐。
……
這日孫鴻潤的意外出現,讓方荷忌憚了幾分,畢竟她領回來了一個小乞兒給人家的寶貝外甥當童養夫。
這孫鴻潤揍起人來,可是六親不認的。
故此,盛雪被親娘攔着,再沒有拿駕車一事去打擾過盛堯了。
她娘倆最後還是雇了個牛車。馬車速度快,但是馬匹價貴,她這鋪子還沒開起來,萬事從儉,牛車雖然慢但是便宜,大不了她和喬兒起早些開始張羅。
這之後,盛家二丫頭的糕點攤子每隔七日才會出現在縣城裏,但是上午就擺上桌了,直到日暮才收。
十月,盛堯離家,去科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