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入秋後,龍井村落了幾場大雨。

喬知舒從小竹床上爬起來,撒着布鞋将支開窗戶的棍子收起來,哥哥的書房在第一場秋雨之後就緊閉了,雨水飄不進去。

時辰還早,但喬知舒也睡不着了,他出了卧室将屋檐下有可能淋到雨的板凳等物件朝裏挪。

院子裏的黃土地很快就被雨水浸濕,踩一腳帶出來的全是泥巴。

順着屋檐收拾了一路,到奶奶房門外的時候,聽到裏面崗兒哼哼唧唧的聲音。

“崗兒,你咋呢?”喬知舒推開房門進去,小聲問弟弟。

盛崗已經在吃第三根人參了,養在屋裏兩個多月,他又白了不少,也嬌氣了不少。此時的他坐在床上,揉着眼睛軟軟哼唧。

盛老太太也被鬧醒了,她扯了扯被子給小孫子圍上,打了個哈欠。

盛崗撅着小嘴,不說話。

喬知舒去拿了襖子坐到床邊,朝崗兒張開手,“小哥抱不?”

盛崗還是不開心,但是張開了小胳膊,讓小哥把自己從被窩裏抱了出去。

喬知舒給他穿衣,房間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人指責小家夥不好好睡覺鬧脾氣。小家夥就是被關着養病憋壞了,稍微有點力氣了就折騰人,喬知舒心裏明白。

但是對于崗兒的身體來說,他鬧人是好事,說明有力氣了。

拍了拍崗兒的背,喬知舒抱着把他放到地上,“小哥燒水給你沖藕粉,你乖乖的,不要鬧奶奶。”

盛崗這才開了口,他剛醒,啞着小嗓音軟軟地問:“大哥今日回來麽?”

“不知呢,快了吧。”喬知舒起身去燒艾草燃火盆,“崗兒夢見大哥了嗎?”

盛堯走之前,哄幼弟說夢見自己,自己就回來了。

粘人的小崗兒踩着小步子跟着蹲在喬知舒身邊,“沒有哇,為什麽總夢不到大哥呀?”

喬知舒笑了笑,“大哥忙呗。我打水來給你擦臉,你離火盆遠些,不要吵着奶奶睡覺,外面下雨,不要出房間。”

“嗯!”盛崗跟小哥說了幾句話,起床氣消了不少,“小哥快些回來,我自己怕~”

“好,大哥說你說對了是不?”喬知舒提起鐵壺要出去打水。

“嘿嘿……我是狗皮膏藥!”盛崗承認的小語氣自豪極了。

終于是笑了,喬知舒松了口氣,出了門之後把褲腳挽了起來,拿起油紙傘,赤着腳出了院子,去廚房打水。

打完水回去的時候碰上了披着蓑衣的盛紹元和盛紹光。

“叔,二叔。”喬知舒先開口打招呼。

盛紹元看着他才想起來也是個勞動力,近日連綿雨,雪丫頭不上縣城出攤了,雪丫頭不忙,這小子也就跟着閑下來了。

“你這是幹啥去?”

“崗兒今日醒得早,燒水給他沖藕粉吃。”

“行,弄完來田裏,記得帶個鋤頭。月初才秋種,雨水太密,得挖溝排水。”

“好。”喬知舒答應了。

盛紹元跟二弟一齊出了大院,聽見二弟說:“孩子挺懂事的,能管崗兒,還能給雪丫頭打下手,大侄兒也挺喜歡他。”

盛紹元點了點頭,自覺喬知舒配不上自己的長子,所以語氣也很冷淡,“飯又不是白吃的,有啥喜歡不喜歡的,孩子麽不是?”

遇到同樣披着蓑衣下田的村民,兩兄弟換了話題,跟村民們聊起了天氣和田地。

……

喬知舒提着鐵壺在屋檐下點火盆燒水,埋了三個紅薯在火盆裏,再回屋,見盛崗扒着門興奮極了。

“小哥抱!”盛崗想出去看看。

喬知舒抱起他,拿薄毯将人裹着,才出了房間。

盛崗呼吸着潮濕卻清新的空氣,小腦袋歪在小哥脖子裏,終于不鬧騰了,雨聲有讓人安靜下來的魅力。

“冷不冷?”

盛崗沒回答,笑嘻嘻拿熱乎乎的手掌心貼小哥的脖子。才入秋,他已經穿上小棉襖了,又被毯子裹着,整個人就像個小火爐,暖烘烘舒服着呢,一點也不冷。

喬知舒就拖了把椅子靠着屋牆,抱着崗兒這個小火爐看院子落雨,聽旁邊火盆劈裏啪啦柴火燃燒的聲音。

盛堯帶着鬥笠,披着蓑衣,下身已經濕透了,尤其是皂靴,濕透不說,巴了層厚厚的泥巴。

糟糕的天氣讓他心情不佳,所以進了大院門也沒心情喚人。農村裏,又是下雨天,院門不鎖是常事。

等回了自己的院子,一進門就看見了門邊坐着的兩個小家夥,一個比一個安靜,像是賞雨又像是望眼欲穿等着什麽……

這樣歲月靜好的一幕,讓盛堯心裏潮濕的煩躁一掃而空。

“大哥!”盛崗咻一聲從小哥懷裏支起小腦袋,看着狼狽的盛堯,雀躍呼喚。

喬知舒發呆被打斷,看見人猛然站起來,“哥哥?哥哥回來啦!”

盛堯急急兩步走來,一同站在屋檐下,一邊取帽一邊阻止喬知舒靠近,“我身上冷,帶崗兒回屋,我去換身衣裳。”

他這一去就是一個月,倆小家夥實在是想念他,不聽話的跟在他屁股後面,他進屋換衣,倆小家夥就隔着木屏風扯着小嗓門跟他千裏傳音似的。

“哥哥,州府是什麽樣子的呀?你都住哪兒?”

“大哥給買糕糕了麽?”

盛堯覺得好笑,“兩個狗皮膏藥,還讓不讓換衣了?”

這時候屋檐下的水也燒開了,發出刺耳的聲音。喬知舒抿着嘴,只好将崗兒弟弟放地上,自己跑出去滅炭火。

盛崗自己拖着薄毯,小步小步跨進屋去,圍着換衣服的大哥轉圈圈,要糕糕。

盛堯一邊換衣裳一邊打量幼弟,見他小下巴有些豐盈之态,逗趣道:“大哥不在,崗兒胃口不錯,倒是你小哥瞧着又瘦了,這糕點就給你小哥補補罷。”

換完衣服單手把小盛崗抱起來,另一手拎着布包出房門去小廳。

盛崗兩只小手包着大哥的下巴,嗚嗚撒嬌,“崗兒有把蛋羹給小哥吃,是姐姐總喚小哥去燒火,把小哥累瘦啦!”

小廳桌上已經有了兩碗喬知舒給沖好的藕粉,喬知舒自己拿着鉗子,跑去屋檐下從火盆裏刨烤紅薯了。

盛堯走過去,将布包遞給喬知舒,“州府住店十日就要一兩銀,我趕着回來,沒時間逛,給你買了些炙肉鋪,給崗兒買些糕點,打開嘗嘗。”

因為下雨,油紙包外面有些潤,喬知舒接過來在火盆上烤,指了指屋裏桌子上的藕粉,“哥哥天未亮就趕路了吧?先吃碗藕粉填腹,我去喚嬸嬸。”

“不急。”盛堯抱着弟弟坐下,一同吃藕粉。

喬知舒卻不能不急,他将油紙包烘幹,捧着去放在了桌上,一刻不停又出去拿油紙傘要出門。

“知舒。”盛堯把人叫住,“這都什麽時辰了,已無需你去叫了,過來吃點心。”

喬知舒站在門口遲疑了一下,才開口道:“秋雨連着下了幾日,叔讓去田裏挖溝排水。”

盛堯看着這個才八歲剛到他大腿的孩子,挽起褲腳露出來的小腿瘦如竹竿,心中有千思百緒。

“回來吃點心。”盛堯再次強調。

他無法違逆父親的話不讓八歲的知舒下田,但是他可以一起去。

“吃飽了,一同去,我順便去給父親報平安。”

盛堯這剛回來,一向聽話的喬知舒始終沒敢讓盛堯開第三次口,他将油紙傘放回門邊,進去在盛堯對面坐下,拿了一塊肉鋪咬了一口。

炙肉鋪應當是新烤的,口感松軟,外面刷了一層蜂蜜提味,回味甘甜綿長。

盛崗一手勺,一手糕點,嘴裏問個不停,“大哥,這是什嘛糕呀?好軟哦。”

喬知舒也好奇看過去,崗兒手中的糕點色澤晶亮,個頭挺大像饅頭,但是特別軟乎,裏面很多細孔。

“是江州有名的龍游發糕,大米磨成粉,糯米發酵,糯而不粘,甜而不膩,好吃嗎?”

“嗯嗯!”盛崗點頭如搗蒜,舉着要對面的喬知舒咬一口。

喬知舒嘗了下,确實很軟,“好吃。”

盛崗開心了,張着嘴要吃喬知舒手裏的肉鋪,“小哥我也要吃你的,啊……”

喬知舒半點兒沒猶豫,給他咬了一口。就這個不嫌棄的小舉動,盛崗能高興一天。

喬知舒吃完了一塊肉鋪,就一直在研究發糕,“米粉、糯米……還有點油……”

盛堯吃完自己的,幫着他一起研究,“加了肥肉的,揉糖的時候揉化了所以吃不到肥肉塊。”

“啊?還想試着做出來給崗兒吃,要肥肉的話,嬸嬸肯定不讓試……”

小小的孩子把這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記得死死的,恨不得立刻做發糕。

可這年頭,肥肉可貴了,畢竟家家戶戶日日都要吃油。

“過幾日天氣好了,我得親自去外公家報喜,你與我同去,我小舅家肥肉多。”

喬知舒聽說肥肉多喜笑顏開,但一想到哥哥的外公,他又擔憂起來,“哥哥的外公家,我、我去不太好吧?”

“早晚得讓外公知曉,所以你這幾日躲我書房裏,養精蓄銳,去了我外公家免不得要你勤快些。”

喬知舒反正一切聽哥哥的,哥哥覺得早晚要去,那就去。

“報喜……哥哥考中啦!”喬知舒沒敢問的問題,聽盛堯自己說出來了,他驚喜不已,發自內心的為哥哥感到高興!

“等天晴了,縣衙的人就要來派發門書了。好了,我去換身能下地的,你去找鋤頭在前院等我。”

當朝秀才算是縣太爺的門生,所以考中了秀才,縣衙的人要來發門書。

盛崗一聽大哥小哥都要出門,嘟嘴,“崗兒不跟大哥好了!”

喬知舒目光灼灼看着他的秀才哥哥,給盛崗順順毛,“崗兒乖,你再去陪奶奶睡一會兒,小哥去田裏給你挖簸箕吃,下雨天可多了。”

盛堯大笑。

龍井村先輩識字不多,把荸荠念成了‘簸箕’音,世世代代傳下來,荸荠在龍井村有了這個別稱。

所以要挖‘簸箕’的喬知舒把他哥哥逗笑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