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一條鋪了整齊地磚的中路,兩旁各栽草木,灌木森森而井然有序,草木之外是廊,廊下有路,通往正殿,整體又顯得疏朗而開闊。武媚娘從臺階上走下,踏上那條中路,高陽立于路的末端,身旁一步遠處簇擁宮婢,等武媚娘走近,她側過身,二人正好比肩,一起走入殿中。

她們的目的地并不是正殿,而是正殿後的小庭院,廊下已置席,席上有佳肴,正對滿庭花草。武媚娘擡頭望天,看看日頭,正好要用飯了。

高陽邀她入席,二人相對而坐。

“明日啓程往洛陽,得有些日子見不到才人了,故特置宴席,與才人作別。”高陽舉杯。

殿下當然不會說從上次就好久沒見,不知道阿武是不是被她吓跑了,找回來看一看,若是吓跑了,就得多釋放點善意,若是沒有,正好她也挺想念阿武的。

武媚娘卻像是看透了她的意圖似的,輕輕地瞥了高陽一眼,高陽覺得那一眼飽含了然,不由有些心虛,手上還舉着酒杯,她嗔了武媚娘一眼,手都酸了,還喝不喝了?

武媚娘低頭悶笑,欣然滿飲此杯。

酒是清淡的果酒,酒味淡,果味濃,喝起來齒頰留香,配着幾案上的菜,迎着徐徐清風,很是享受。

一頓飯,主客盡歡。

飯後,高陽便同武媚娘慢行消食,随便地說些話。慢慢的就說到了最近宮裏人說得最多的“高陽公主的驸馬”,武媚娘是有意往這方面引的,她在一旁觀察高陽的神情,欲從中探測,是否果如傳言中說的那樣,公主果然對驸馬青眼有加。

高陽自然不知道武媚娘有意試探,她一聽到驸馬二字,立即就反射出早就在心中排演過千遍,力求無破綻的神色和話語:“還未成親,就不要叫驸馬了,”她笑了笑,笑容格外柔緩,對武媚娘道,“他姓房,是房相次子,家中行二,豐神俊朗,英武不凡,是九郎親見的。”

武媚娘呼吸一緩,點了點頭:“恭賀殿下結此良緣。”

高陽杏目一挑,略帶嫌棄:“這些日子常聽這樣的話,真是沒有新意,不過,看在是出自才人之口的份上,我便收下了。”

說得武媚娘呼吸又是一滞,她掩飾般的轉過頭去,恰見自己的住處就在眼前,之前一直是公主引着她走,武媚娘便明白這是公主好意送她回來。她沉默了片刻,徐徐道:“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多謝殿下送我回來。”

高陽就笑了笑,仿佛在說客氣什麽。不遠處有一團宮燈走近,徐婕妤恰到此處,兩撥人便遇上了。高陽微揚下颔,有點想不起來這人是誰,直到聽到徐婕妤躬身下拜,口道:“婕妤徐氏拜見公主殿下。”

高陽這才想起來,很早之前見過的,她淡淡颔首,轉頭看了武媚娘一眼,示意她走了。同武媚娘交好,是有緣由的,至于徐氏,不過一個婕妤,高陽不致自降身份與其答話。

Advertisement

公主越走越遠,徐婕妤直起身,很有大氣不敢喘的感覺,低聲對武媚娘道:“好威嚴,你何必招惹公主?本走不到一路去的。”對第一回看到高陽時留下的心狠手辣的映像深有餘悸。

武媚娘一路目送公主,直到她的身影消失,方回過頭來,輕柔地笑了笑,不答反問:“明日就要出發了,阿徐都準備好了麽?”

宴了武媚娘一回,高陽算是放下了一件事,她的行裝自有專人打點,無需她操心,只待翌日登車便是。

這一回衆人便住在洛陽宮。

洛陽行宮雖也常用,卻到底不如長安嚴謹,衆人到了洛陽便松泛起來,呼朋引伴,四下交游,又有魏王,素愛結交才捷之士,在風景秀麗的魏王池不斷行宴,洛陽城便如沸騰的滾水,喧嚣熱烈。公主們亦不甘落後,待字閨中的不大方便,出嫁了的就便捷的多,交替着設宴,廣邀賓朋。

禦駕在洛陽停了一旬,陛下又欲幸襄城,這回便不帶皇子皇女們同行,留了他們在洛陽,繼續無所拘束的玩鬧。

高陽覺得晉安若要下手,這是個絕好的時機,房遺愛因入魏王之眼,也留在了洛陽,常往魏王府飲宴,杜子君也恰好也随其母住在洛陽。各家家主皆不在,但下一輩的青年俊彥卻齊聚東都,真是再好不過了,行事也便宜。

晉安與她的想法難得又一致了,但她卻湊不齊人,宴貴女們倒是不難,宴男子卻是不行,且她人緣不大好,散出請柬去,來的不過六七,很不好下手。晉安急得不行,現在不動手,等回了長安,便更找不着機會了。她說給杜子君,杜子君也是焦急不已,偏又束手無策。

高陽一直注意那邊的動靜,想一想也猜到她們的窘境了,她比她們更急,若是長久不絕,晉安她們放棄了,她就要去借房遺直的手來攪亂婚事,房遺直比晉安更難對付。晉安真是笨死了,高陽令人說與魏王,欲借魏王池,于池畔飲宴,又道聽聞魏王近日也常有宴,不如隔着一池洛河水各開一宴,也好相互和曲來玩。

魏王與房遺愛交好本就是欲借他一人,牽住房玄齡與高陽兩個,這段時間觀察下來,房相更看重長子,只得舍棄,餘下的便只剩高陽,此時高陽有請,豈有不應的?又以為高陽是想見遺愛,還很貼心的想是否要借機讓二人見上一面說幾句話。

兩處定下了日子,便交予各自屬官去辦,

高陽想到阿武喜歡牡丹,便去了花房看花,這裏牡丹盛放,花澤嬌豔,遠勝大興宮,高陽精心挑了一些,吩咐竹君道:“去說與匠人,這幾叢要好生養護,我要帶回京去。”

竹君抿嘴笑道:“可是贈予武才人的?”

高陽笑着斜了她一眼,并未說話。主仆二人又一起挑了幾叢,命人擇與之搭配的花盆來,等走時移到花盆中栽種。

挑完了贈予武媚娘的牡丹,二人又看起別的來,正好搬去宴會上,也好增添光彩。

如此一來,高陽公主看重宴會,親自挑花的消息又不胫而走。

直到行宴那日,滿城權貴子女齊聚魏王池。入目朱紫,花團錦簇,竟成了連日以來最為醒目的盛況。

晉安和杜子君仍舊愛湊在一處嘀嘀咕咕。晉安這幾日為這事竟瘋魔了一般,絞盡腦汁,只為設法讓高陽顏面掃地而後痛失心愛,只有兩下齊發,只有看到高陽痛哭流涕,方能解她多年被緊緊壓制的恥辱。策劃連日,就在如何将人聚集過來卡住了,正不知如何是好,十七這蠢貨竟自己設了一宴,真是天都幫她!

往來賓客,笑語連連,衆人皆贊席上花事風騷,獨領洛陽之秀,高陽佩水蒼玉,發上飾九钿,氣質高華,笑與人高談。晉安冷眼旁觀,一想到事發之後十七回想起現在的盛景,席上的花多豔麗,她的心必然也會泣出同樣鮮豔的血來,晉安便忍不住吃吃地笑出來,那笑容,也是充滿了怨毒的。

對岸忽然響起一陣喝彩,吸引了這邊女子們的目光。衆女正猜測那邊有何繁華盛景,便見魏王身邊的宦官小跑着過來,笑意滿滿的與高陽大聲道:“公主宴上百花齊放讓人羨慕,魏王殿下與欲賓客做賦贊譽,還請公主行個方便。”

原是要隔水詠花,這般雅致的心思也不知是哪個想出來的,高陽莫有不應,這邊的貴女們也躍躍欲試,便令人置筆墨,或做賦或寫詩,也可畫下千姿百态。

人群便向池邊聚攏,晉安與杜子君站在外圍,杜子君神色緊張,晉安倒會掩飾,只是那眼中綻放的興奮實在蜇人,高陽瞥了她們一眼,念頭一轉,便與衆人笑道:“既然都要行文采之事,不如與他們比上一比?”

宴上女子多是飛揚跳脫,也不乏才華橫溢之流,登時玩心大起,大聲應和,這邊嬌語陣陣,向對岸的二郎們下了戰帖,那邊兒郎豈容人看扁了,又存了大展才華,要在小娘子們跟前顯露風采的心思,自然爽快的答應了。

一時間氣氛火熱,高陽見此,便吩咐人調近旁的宮婢來守着岸邊,以防有人不慎落水,這也是為衆人安危,在情在理,倒無人覺得不妥,只是這麽一來,四周守衛的宮婢便都調了開去,要重新從遠處再調人來,便有了一段時間的空隙。

晉安正愁如何将守衛之人調開去好便于行事,高陽竟就為她辦到了,她興奮的眼睛都要紅了,生生壓抑着,對杜子君快速道:“大好時機,莫要錯過,我們快去。”

杜子君心亂不已,胡亂的點了點頭,便跟了出去。

高陽朝那邊看了一眼,便狀若無事的回過頭來。身旁的書案上,裴氏的芍藥已有初形,上了紅豔豔的水墨。高陽抿唇,她可以感受到自己心跳一下一下的,沉穩而有力,震得胸腔都有些發疼了。

她一面與人品評各人作品,一面屏住呼吸等待那邊的動靜,終于,當裴氏的芍藥畫就,附近突然傳來數聲女子尖利而急促的尖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