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 造木屋之打地基 造廁所、打地基

江昭白吃完糖後,用陶碗去接水,漱完口後,手裏拿着木質鋤頭,跟江媽交代了一聲,“媽,我去旁邊挖個廁所出來。”

廁所選的位置,離洞口有些距離,剛好在山洞岩壁凸起的地方。

江昭白掄起鋤頭開挖,這裏的土質松軟,不用費多大勁,泥土随着鋤頭越挖越深,像小山般堆在旁邊,一個長達兩米寬半米的深坑漸漸成型。

江昭白又拿着江爸開好刃的斧頭去後面的森林裏,砍了很多手腕粗細的樹木,用藤蔓系好,抓住邊緣,扛到還沒做好的廁所邊上。

挖出來的土用力夯實,在離坑半米的位置上,樹木一根挨着一根紮到土裏,确保沒有空隙,江昭白用刀砍掉多餘的枝幹。

砍了兩三次,這個坑的三面都被樹木擋住,樹木短點的就紮的淺點,長的就使勁往下紮,倒是能做到一樣高。

做好了牆面,還要來個屋架,木頭砍成長短一致,疊在一旁。

接着江昭白抱來一捆白藤,用刀抵住藤蔓的邊緣,順勢往下一拉,随着刀劈開白藤,露出裏面柔韌的纖維。

他取了幾根纖維,放在大手中,利落的搓繩。

木頭分放在左右,交叉擺放,用搓好的繩子,按照對角線捆綁的方式,整個木架被綁在一起。

江昭白目光專注,露出輪廓清晰的側臉。上手熟練後,速度飛快。

做好屋架後,他踩着石塊,屋架放到兩面木牆的上頭,用繩子把牆體和屋架綁緊。

這個活一個人幹的費勁,他來回移動着位置,忙活大半天才綁好。

剩下的木門和坑上面的簡易坐着上廁所的框架,就需要江爸動手做好後,才能安放上去。

在江昭白忙碌的時候,江昭慈也沒歇着,拖着長長的竹子,在洞內穿行,聽着竹子打在牆壁上的聲音,她才拉着竹子出來。

“媽,這糖漿要不先裝到袋子裏去,我用鍋把這些竹子給煮一下。”

Advertisement

把竹子在鍋中煮熟,一是為了消毒好使用,二是為了這竹子可以長期的使用,不開裂,也不會生蟲子。

江昭慈握着刀柄,在竹環下頭用力的砍一刀,準頭不好,力氣也不夠,竹子砍的跟狗牙啃的一樣,就這樣她還大言不慚。

望着新鮮出爐的竹筒,上面一圈坑坑窪窪的,她陷入了沉思。

江爸正好看到,忍俊不禁,“阿慈,竹子拿給我,你這樣砍,修竹筒的時間,比你砍竹子還多。”

她惱羞成怒的拉過剩下的竹字,一把塞到江爸的懷裏,自己拿着那只竹筒,不甘心的修着邊緣。

江媽的動作利索,糖漿倒進幹淨的袋子中,拿着竹刷子刷龜殼上的糖漿。

刷完後,抓住龜殼兩邊對着太陽光,上面出現了一些裂紋,還能撐到做好陶器的時候。

往鍋中倒滿水,剩餘的碳火還未熄滅,加上點葉子和枯枝,火越燒越旺,添上幹柴,等着水沸騰。

江爸畢竟是老手,下手又穩又快,一個個邊緣齊整的竹筒擺放在他的椅子邊上。

水沸騰到冒泡,煙霧缭繞中,四個竹筒放到鍋中煮,熱水沒過竹子。

等到竹節全部都被煮透,自然晾幹到完全沒有水分後。

江媽才将糖漿倒入竹節中,鹽和油也換了個新家,蓋上江爸做好的竹蓋。

天色也漸漸變暗,靠在山洞邊上的照明樹開始一點一點的加深光芒。

今天兩條大活魚還正是新鮮的時候,所以晚上也沒燒複雜的大餐,烤了兩條魚,再煮了點面條。

雖然江昭慈期待的大餐落空了,但是香噴噴的烤魚也很不錯。

江媽蹲在瓶子樹前洗東西,照明樹的光芒連那邊都能照的一清二楚,讓她忍不住感嘆,“這些植物,在以前我就算聽過都會懷疑是不是真的,沒想到自然界中真有這麽神奇的植物。”

在照明樹的照耀下,山洞前這片地方都特別亮,跟電燈的亮度也沒有什麽區別,這倒是讓他們不用那麽早就入睡。

江爸在燈下用刨子把分割好的木頭打磨平整,可以組裝成一個方桶,圓桶要麻煩點,節省時間還是方桶來的快捷。

他還發現鐵桦樹的一個用處,就是可以用來做釘子,硬度一點也不輸給鐵做的。

江媽越編手速越快,幾天內四把藤椅就給編好了,還額外編了兩個藤籃。

一直埋頭編織,脖子也受不了,她站起來松松筋骨,除了還在努力奮鬥的江爸,三人坐在藤椅上,把裝書的行李箱拿出來,各自挑了一本自己喜歡看的書。

時間靜靜的流動,沒有人說話,卻讓人倍感溫馨。

漫長的黑夜很快過去,江爸照舊是最早起床的,給昨晚的木質方桶收尾,全部組裝好,用竹子箍緊,确保不會漏水,才放到牆角邊上去。

接着要做大桶,江爸拿出昨天裁好的木片開始拼裝,木片打磨的很平整,沒有毛刺,用之前鐵桦木做的鑽頭,兩根木頭連着繩子一拉,鑽頭就在木片上鑽出一個小洞。

接連鑽了好幾個,把細小的木釘敲入洞中,木片與木片連接起來。用白藤固定住,再把圓的木片放入桶身中,用木棍使勁敲擊,直至完全貼合。

一個較大的木桶就完成了,以後盛水也方便點。江爸站起來,活動一下腰背,扛上鋤頭去外面看看土地的承載能力怎麽樣。

正好碰見江媽出來,看見他扛着鋤頭詫異的問了一句,“你這是要幹嘛去?”

江爸指了指外面,“我去那邊看看土怎麽樣,能不能直接把木頭給打下去。”

“那你去吧,等會兒吃飯我叫你。”

江爸走出去,在地上比劃着,哪裏地方造房子比較合适,選定位置後,掄起鋤頭翻土。

他蹲在地上,用手摸着泥土,稍後滿意的點點頭,這土倒是不錯,是黏性土。

這樣的土就能被稱為天然地基,不需要後面再人工的找東西,去加固土層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房子造在這土上面,也不會出現地面塌陷的問題。

既然确定土沒問題後,接下來就可以考慮基礎的類型,如何開挖。

江爸用自制的尺子和線,按照畫好的圖,在土上插上木條,量出準确的距離後,決定還是用溝槽開挖的方法。

雖然滿槽開挖的方法能夠更好的隔絕濕氣,但是他已經确定用幹欄式的建築,屋子第一層離地面足有兩米遠,便也無傷大雅。

還沒等他開挖呢,就聽見江媽在洞口邊喊道:“老江,過來吃早飯了!”

江爸只能把手頭的工作給放下,鋤頭扔在地上,回到洞中洗幹淨手先把肚子給填飽。

之前江昭白摘的銀耳曬幹還沒吃,江媽給它用水泡發了,放到鍋中加水煮開,熬到出現較為粘稠的膠質狀态,放入糖漿。

早上吃上一碗又甜又糯的銀耳湯,江爸恨不得現在立刻把溝槽給挖好,江昭白則細細品嘗着銀耳湯。

“小白,等會你去幫一下你爸,兩個人一起挖的快一點。”江媽把椰碗放入鍋中,轉頭對江昭白說。

江昭白點頭,吃東西的速度加快。

“那我今天一個人去那些林子裏看看吧”江昭慈把最後兩口湯給喝完,抹了抹嘴角表示。

江昭白有點不放心,“要不等我弄完了一起去?”

“哎呀,有什麽可以一起去的,我就往那邊走走”江昭慈指指身後的雪山。

江媽雖然不放心,但是最後也還是答應了,只是叮囑她,“斧頭和匕首你要随身攜帶着,遇到危險的動物就趕緊跑。”

得到江昭慈肯定的回答後,江媽看着她背着背簍,蹦蹦跳跳的走進草原中。

而這邊,江昭白跟着江爸來到平原上,發現江爸選擇的地方,左右開闊,後面雖然有峭壁,卻離得很遠,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小白,你順着這個劃線的位置挖,別超過這個距離。”江爸在地上用樹枝擺好固定的點,把線給綁上。

他設計的木屋牆有一尺厚,所以要在左右兩側算出五寸的距離,給挖出各五寸的基槽來。

江昭白就是個毫無感情的機器人,江爸怎麽吩咐,他就怎麽做,舉起鋤頭就開始挖。

挖出來的土都給堆到旁邊的空地上,一條寬五寸的基槽挖出來後,江爸用做好的地釘在選好的位置上打下去,然後抱過來一堆的小木頭平鋪到底部,在上面又橫着鋪了一層圓木。

這樣還沒完,江爸跑去把找好的石板給放在這個木頭上面,太寬的石板還要砍掉一截。

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後,就可以在上面做磉墩,以前教江爸做木屋的老人是專門做古建築的,所以江爸現在自己獨立做個屋子,也是按照古建築的造房風格來的。

磉墩就是在砌磚放在石板上,為了讓木頭放在上面的時候更牢固。

早上的陽光也很炙熱,烤得父子兩個出了滿頭的汗,江昭白挖坑的時候,要是不抹一把汗水,眼睛都要被糊的看不住線在哪裏。

江媽拿着兩碗淡鹽水出來,心疼的看着正在幹活的老公和兒子,把水遞給兩人,“喝點水,要不去休息一下再回來做吧?”

江爸接過水一口氣給喝完了,搖頭對江媽說,“早上太陽還不是很熱,我們兩個再做會兒,”接着看了看太陽,催促江媽,“行了行了,太陽這麽曬,你趕緊回去。”

江媽無奈之下也只能把椰碗拿回去,江爸看着江媽進了山洞後,對兒子說了一句,“小白,這個基槽挖好後,你就回去休息一下。”

江昭白拒絕了,“爸,你兒子我的身體可比你好多了,要休息也是你去休息。”

江爸聞言笑笑,“你個臭小子。”

沒有磚頭和水泥怎麽辦呢?江爸覺得問題倒不是很大,他走到河灘上,蹲在那裏仔細的挑揀大小基本一致的石頭,還好河灘上的石頭多,不然被他撿光就不好了。

拿着那些石頭回頭,用鋤頭把挖出來的土給倒在石板上,夯實後把石頭給鋪在上面,一層土一層石頭的,也就相當于簡單的做了堵牆。

要做磉墩的地方有好幾處,按照相同的辦法給做好後,把碎石頭鋪灑在基槽中,還要拿着鋤頭,把挖出來的土填回去,用工具給壓平。

江爸在每個磉墩的地方都做上标記,因為在磉墩的上面還要做柱杵,才能把木頭給放下去,不過這也是明天要做的事。

地基基本上完工以後,兩個人的臉在太陽底下都被曬得通紅,汗濕的頭發一绺绺的貼在額頭上。

江爸臉白還不算太難看,江昭白的黑中透着紅,直叫人看了發笑。

回到洞中被江媽好一頓數落。

“讓你們休息會再去幹活,就是不聽我的,這房子早一天住,晚一天住又有什麽關系。”她嘴上說着,還是走過去給他們到了兩碗水。

喝完水後,兩個人簡單的擦拭了一下身上的汗水,換了件衣服,江昭白坐在椅子上,問江媽,“媽,阿慈還沒回來嗎?”

江媽搖搖頭,心神不寧的看着江昭慈離去的方向,心想可別出什麽意外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