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 再入雨林 又會是什麽神奇的植物

午後, 江媽把在外面幹活的幾人請進來,“這活幹的累,可別太辛苦了, 不然我這心裏可過意不去,快過來吃點西瓜。”

一塊塊切好的西瓜,被整齊的碼在盤子中,楊清安和楊芙乖乖的坐在凳子上,口水都咽了好幾次。

但是大家都沒有開始吃,即使江媽說先給他們,兩個孩子都搖頭拒絕

“這是阿慈他們早上去泉潭鎮買的,你們快點過來吃,我切的很多, 喜歡的可以多吃點。”

江媽招呼着他們,又拿了兩塊西瓜,塞到楊清安和楊芙的手中。

給小咪小黑和快快切了點去籽的西瓜,江媽還專門留了一塊給小松鼠,說是不能厚此薄彼。

“籽可以吐在這個盆上,這是西瓜的種子, 看看能不能把它給種在這裏, 等明年成熟了,一人拿幾個走, 不用客氣。”

江昭慈把放西瓜子的盆給放在桌子上, 語氣豪邁的向衆人表示随便拿。

衆人失笑, 這西瓜還沒影呢,只有楊芙很小聲的附和她,“那到時候我就要一個,小安你呢?”

楊清安低頭吃着西瓜, 沒有回答她的話,但在心裏卻想,他也只要一個就好,才不會很貪心。

整一個下午,大家都很忙碌,洞外忙着挖溝槽,放磉礅,做柱礎,而這邊忙着拔草。

之前拔下來的草都曬成幹草後,江媽用刀把草都給切成小段,放到旁邊的麻袋中。

江昭慈說油莎草的莖葉中含有很有的營養物質,用來做飼料,不出多久,這些雞鴨都能長得又肥又壯。

旁邊都是切好洗淨的菜,就等着下鍋,今晚是李嬸主廚,她說自己一天不動刀就手癢,把江媽逗得只能讓她來燒。

買的菜當中有個頭不大的芋頭,李嬸把這些芋頭全都給挑揀出來,對着江媽說道,“這個我們這邊叫它土芝,像這種小土芝,最好是曬幹後,把它放到土甕中,到了冬日拿出來,用稻草燒,吃起來很是美味。”

“不過今日這土芝沒曬幹,也可以用草燒着把它給煨熟。”

Advertisement

李嬸把這些芋頭擺在地上,拿着江媽給的小麥稈,折斷後均勻的鋪墊在上面,用發燭點燃麥稈,再把剩下的依次給放上去。

她拍了拍手,接着去處理還在陶爐上焖煮的紅豆,“以前有士大夫,山居時最喜土芝丹和豆粥,我一看有這兩樣,便想做給你們嘗嘗,要是味道欠佳,那可得多擔待。”

“可不能這麽說,本來就是我們占便宜,吃着現成的,還挑嘴,那可真是沒理哦。”

江媽擇着菜,把菜放到旁邊的盆裏,聽見李嬸這麽說,趕緊表态。

其餘幾人也紛紛表示,做啥吃啥,李嬸低頭一笑,“看把你們給急的,我不過是随口一說。”

紅豆煮的沙軟之後,再放入陶洗好的大米,陶蓋給蓋上,再把三只褪好毛的雞給拿過來,內髒都放在一邊。

整雞放入大鐵鍋中,加水到沒過雞肉,再往鍋中放入油、鹽、蔥和胡椒,放入适量的生姜。

李嬸蓋上鍋蓋,往爐子裏加火,“這黃金雞,最好加麻油,沒有的話,用油也不影響。”

随着煮的時間越長,香味也就越發的明顯,讓江昭慈在昏昏欲睡的時候,猛的站起來,一看還不能吃飯,摸了摸嘴角,用手撐着頭,止不住的打哈欠。

終于等到開飯了,江昭慈去洗了把臉,讓自己清醒過來,坐在飯桌上,新買的瓷器被用上了,金黃色的雞塊切好整齊碼在雪白的瓷盤中,旁邊的花碗中擺的是煮雞時的原汁。

還有李嬸說的土芝丹,雖然外表烏漆嘛黑的,但吃起來很軟糯,有一股烤栗子的香味,豆粥清淡,又有紅豆的甜膩在裏面,配上之前江媽腌制的仁面果,清爽酸脆。

江昭慈大言不慚的表示,這日子就算是神仙來了都不換。

一天的時間過得很快,吃完後,剩餘的日光就徹底消失在天空中,微風徐徐從草葉上吹過,偶爾傳來幾聲昆蟲的叫聲,配合着雞鴨的喊聲,人們低聲交談的聲音,就是這晚的三重奏。

等到風再一次從這邊吹過,山洞前早已散場,餘留的只有還放在洞外,閃着亮光的照明樹。

雖然熱帶雨林中還處于雨季,但也算天公作美,只在早晨的時候下了點小雨,轉眼又出了太陽。

江昭慈穿上防曬衣,帶上草帽,把衣服給塞進褲子中,褲腿也紮好,盡量不給蟲子下手的機會。

自從搬到這邊來,之前他們住的那個山洞旁邊就再也沒有去過,雨後正是萬物瘋狂生長的時候,她想去那邊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摘的。

柱礎還沒有雕好,檐柱也要進行打磨去皮,所以今天大家想着幫忙鋪路,任憑江媽磨破了嘴皮子,說讓他們休息一天,又沒有工資,只是幫忙的話,不用那麽拼命。

卻被白老一句話給堵回來,“老漢我可不吃嗟來之食。”

搞得江媽都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還有嗟來之食是這麽用的嗎??

“山間多蟲蟻,所以我可不能帶上你們兩個。”江昭慈無奈的看着眼前這兩個緊盯着她的小朋友。

她可不敢帶着小孩去危險的地方,要是出了什麽意外怎麽辦。

不過她也不太想掃小孩子的興致,畢竟她以前也是從那個年齡段過來的,“雖然不能帶上你們,但我要是摘了什麽好吃的東西,就分給你們兩個好不好?”

楊清安沒有說話,握緊小手點點頭,而楊芙看見他都點頭了,不甘示弱的緊随其後,用力的上下點頭。

搞定好這兩個小朋友後,江昭慈、江昭白、楊清之和鄒城四個出發一起去熱帶雨林。

隧道只有一半被各種木材給擋住,還留了一條路給人通行。

鄒城雖然也不是第一次見這種會發光的草,但每一次見都會震驚,“這草為何會發光?”

問出口才覺得自己的問題頗為愚蠢,草會發光,其他人怎麽會知道。

沒想到江昭慈接過他的話,給他答疑解惑,“在我們國家,有些古籍上記載,這草裏面有一種綠熒素,才會讓這草發光,并非是什麽過于奇異的東西。”

至于鄒城能不能懂,那就不是她該關心的事情。

走出了地洞口,來到了雨林中,才短短幾天,白藤的枝蔓就延伸出去好遠,随便一瞟都是白藤的身影。

江昭慈今天也無心砍它,帶着幾人往前走,對着楊清之兩人說道:“這林子的花草樹木千萬不能亂摸,有些樹皮會帶有劇毒。”

這不是江昭慈危言聳聽,而是怕他們點背,随手一碰,就碰到了箭毒木、見血封喉這些在熱帶雨林中讓人聞風喪膽的植物。

鄒城聽完後一臉嚴肅的點點頭,他還沒有娶妻生子,可不能交代在這裏,而楊清之就從容很多,畢竟在外面也逛了這麽多年,總歸豐富了見識。

用木棍挑開前面的雜草,不過一段日子沒來,這裏的雜草在雨後就開始霸占地盤,把之前踩出來的路都給遮的嚴嚴實實的。

只能重新砍了一條路出來,一邊走一邊把雜草給扔在一旁。

繼續往前面走,江昭慈發現出來活動的動物也變多了,她看見前面林子裏啄食的山鹧鸪,黑色細小的頭,灰黃漸變的身體,只有脖頸這一塊是紅的,看見他們過來,就趕緊跑走了。

江昭慈把目光移到旁邊的樹上,黃色鮮豔的花朵從地上一路延伸,緊緊纏繞在這有些枯萎的樹幹上。

臨近的樹幹上倒是爬滿了白色的銀耳,江昭慈戴上江媽給用布料做的手套,轉過頭來看向幾人,“一起摘點。”

摘了大半筐的銀耳後,幾個人繼續緩步前行,而江昭慈沿途仔細的瞧着這些樹木,就怕又出現油莎草的事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都發現不了。

不過就算她看的再認真,這些樹木就是些普通的常綠喬木而已。

別的她沒瞧見,但是在這腐葉上長的大紅菌,她掃了一眼倒是沒有錯過,辨別了一會兒,确定沒有認錯,才叫住前面的幾人。

大紅菌在菌類裏也算是有名氣的一種,主要是它能補血,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要不是她曾經為了想吃這口美味,特意去看去學怎麽辨認菌菇。

不然現在她看到顏色這麽鮮豔的菌子也不敢采,畢竟這大紅菌和其他有毒的,不是幹這行的,還真是傻傻分不清。

楊清之和鄒城是過來打下手的,自然江昭慈說什麽就是什麽,他們也不會辨別菌子,把她圈定範圍內的菌子采完就算完成任務。

越往前走,遠遠的就能看見一根根巨大的竹子,江昭慈擦擦手裏的汗,指着前面的竹子對兩個人說,“這前面的竹子不能碰,是有毒的,跟最毒的那種毒藥差不多。”

給他們兩個提個醒,也不去管他們之後會怎麽猜測她,反正她的義務就是怎麽來的就怎麽回去。

繞過了巨竹林,就能聽見瀑布的水聲,噼裏啪啦的砸在石頭上,飛濺出水花無數。

江昭慈這次往瀑布的左邊碰碰運氣,沒想到還真的被她找到了一種有用的植物。

她站在這些高達三四米的樹木前面,托着下巴沉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