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文:九州輻裂,複國的皇子

引文開始:

但凡老一輩的修道者,都懂得這個世界的自然規律。

規律當然有所記: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夭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此僅乃萬千之一爾。

世有數億凡塵,或富饒或貧瘠,或廣袤或狹隘,或蠻猾或善雅,皆不勝枚舉,丕不相同。而創世第一卷,不知秀女兒郎所歷之屆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朝代,卻知其名乃華夏九州。

佛壇臆雲,以宏觀之,有東勝神州,西牛賀州,南瞻部洲,北俱蘆洲,至中之地為離恨須彌。俱細規之,天有九道,地有九州,為十二國并治。

此乃蒼黔周知,而不知的是,列國貌似和諧富饒的面皮之下,包藏的是衆顆蠢蠢欲動的野心。

看官道:是何野心?

左不過打着撥亂反正、統一宇內的旗號吞并他國之心。

嘗有史官陳墨:燕室衰微,首當其沖成為群虎之食。九州萬年朝興朝衰,安平盛世了近百年的燕國根基動搖,匪侯挾天子以令不臣,終日鴻宴無沐,罔顧朝政。兖兖諸公,濟濟一堂,無一能士,皆貪墨鄉願,或逢源左右,或互相攻讦,士卒雕瘁。燕國蒼黔怨聲載道,可謂哀鴻遍野,餓殍遍地,頹敗之象可見。周邊鄰國皆欲并之,動辄便數改輿圖局勢,此乃諸王都不願所見,更是遠在千裏之外的列國,所不允見的局勢,那勢必動一牽百,乃至華夏分甭,九州輻裂。

逢适時,消匿二十載春秋的燕世子,突然現身燕國境內,攜百萬大軍,猶如狂風暴雨之頃,以雷霆手段奪回皇權,整治朝野,重振燕室,暫緩亂世殇患的腳步。

然天有不測風雲,安谧的假象依然運作,亂世的腳步依然緩慢,不待列國撕破和平的帛紙,四方妖獸突變激起,風雲際會,天無明日。整個九州回到了混沌時期的一枚雞子,四處皆是黑色的漩渦,至天下碧海蒼生塗炭,無一幸免。

有一勇者右持神之劍,左搭魔之弓,戰妖獸于封山、死海、焰漿、雪淵,止息災劫。有明眼者辨之,他便是曾攜風雨之勢,奪回皇室的燕世子。

此後,茶樓裏的先生們,不拘老少,皆以此做評,乃至衆口相傳。

相傳燕世子乃天之神子,栖居凡身,助燕光複,平周國禍亂,再回神身,斬妖除魔,拯濟蒼生。

但中間是個怎樣的掌故,鮮為人知。

有蒼黔道:燕世子自小避難,韬光養晦二十載春秋,裏應燕室僅存的一二賢臣,外合列國諸侯,手段兼和百變,這便能奪權于朝夕之間,乃至天下之士,無不稱道。

Advertisement

然其拯濟華夏,匡扶燕室後,再不能覓其蹤跡,傳說乃是戀慕九天玄女,情愛難斷,遂返天庭。

但傳說這物事,剛開始确然十有八九真也,可衆口一相傳,傳着傳着,傳到後面,這傳說,便成了瞎說。凡間的戲本子上端端的幾個大字金帖,大約類似《戲說某某皇帝》或者《某某皇帝秘史》之流的,便是瞎說的衍生物。事實究竟如何,得牽扯到一場萬年的跨世之戀。

這故事,還要從頭說起,從衆口相傳的九天玄女處,娓娓道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