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俗話說的好,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卓東來既然已經進過了兩次皇宮,總不計較再進多幾次,更何況他雖然有了兩個‘女兒’,到底也很在乎前世的兄弟們,尤其這個兄弟,還是對他照顧頗多的太子二哥。

即使二哥的太子之位是被老八他們拉下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繼續了皇位的是他雍正,因此,卓東來對上李世民時,總有種說不出的忍讓。尤其是在上一次進宮求見時,李世民得知他不過是來為兩個侄女求四位嬷嬷回去時,那失落的模樣讓向來自恃冷心冷性的卓東來都不落忍。

因此,見大镖局的內務被兩個侄女處理得井井有條之後,卓東來打着道謝的名頭,又一次進宮求見聖人了。

李世民也一直在等着卓東來的再一次進宮,畢竟兄弟多年,胤禛又是胤礽帶大的,便是兩人之後的經歷太多,境遇相差得也太大,李世民也知道卓東來的秉性,更知道怎麽才能讓他心軟。雖然其中又細歷了轉世一事,但到底是兄弟一場,也幸好卓東來并沒有怎麽變過,所以,李世民也就如願的迎來了自己的親親四弟。

只是卓東來來的時候有些不湊巧,只因那長孫無忌正在殿內奏事,李世民一時間也抽不開身來,只能讓他先在外頭候着了。可又由于李世民日思夜想的人物好不容易自己把自己送到了跟前兒來,倒讓他有些心不在焉起來,只恨不得長孫無忌快點兒把事情奏完,他才好去見卓東來。

李世民前世時做太子就慣會裝腔作勢的,到了此日今非昔比的時候,更是不易輕動聲色,因此,便是他心中再急再切,旁人也察覺不出他心思中的十之一二,好好歹歹的熬到了長孫無忌奏事完畢,他才做出思量之态,皺眉淡言道:“此事朕還需再思慮一二,你且先下去吧。”

長孫無忌自無不可,忙不疊的就告退了。

說來也是趕巧兒了。因着上一回卓東來求見時,李世民的心腹太監皆是見過其人的,再加上李世民第一次帶卓東來進宮時,那百般殷勤小意的模樣自是被大夥兒看在眼裏,只是瞞上不瞞下,那些做主子的并不曉得罷了。

既然聖人對卓東來另眼相看,他們這些做奴才更是得打疊起精神來小心伺候,生怕有一絲一毫的怠慢,若是讓聖人知道了,怕是會對着他們這些奴才發火呢。更何況太監們看着卓東來長得實在是俊秀非常,雖說做為一個男寵來說年紀着實大了些,可是架不住聖人對他歡喜呢。

而枕邊風,從來都是他們這些做奴才的懼之怕之,偏又心生向往之的。

卓東來若是如尋常人面聖一般,那麽長孫無忌只不過略看他一眼便不在意,偏偏周圍伺候的太監宮女們中有一些實在是想往上爬想得魔障了的,竟不顧着衆人的視線,跑到了卓東來的面前,對他十分奉承,就不得不讓長孫無忌心中起疑了。

卓東來最愛穿的是紫衣,長孫無忌便是沒見過他,也會記得前些時日他妹妹才與其說起過的被聖人稱為四弟的陌生男子,那男子在長孫皇後的口中便是一身紫衣,又長得十分俊美,雖然與李世民并不如何相像,但一身的氣質卻是仿佛,如今想想,可不就是面前這個人嘛?

只是長孫無忌非常疑惑,面前這個人到底是誰,何德何能讓聖人稱其為四弟?

長孫無忌見過李世民真正的四弟李元吉,只是那人眼中只有一個太子李建成,對于李世民雖然不至于不屑一顧,卻也是義憤填膺的,畢竟李世民的民望實在比之李建成高上不少,讓李元吉把他當成了自家大哥的敵人看待。而李建成的敵人,自然也會是李元吉的敵人。

只是,他們三人其實都是窦皇後所出,何苦鬥得如同烏眼雞似的呢。

不過,由于長孫無忌是支持李世民這一派的人物,也就無所謂的看着他們争鬥,畢竟總是要分出個勝負來的。

Advertisement

因為長孫無忌是外臣,即使有一個妹妹是李世民的皇後,但他既然沒有向李世民請示要去見一見妹妹,便不好在宮中逗留,便只大略得看了卓東來一眼就走了。只是走得慢了些,少不得就聽到迫不及待跑出來的李世民頗為急切的喚了一聲:“四弟,你好歹是來了。”

就在長孫無忌心中越發驚疑不定時,便聽到卓東來畢恭畢敬的向李世民請安。而長孫無忌一時忍不住轉過頭來時,卻是看到李世民上前挽起了卓東來,笑道:“難道我們兄弟二人還要因着身份而生分了不成?你若是還看得上我,依如往日那般叫我一聲二哥可好?”

由于實在不敢多做逗留,又因自以為見着了陰私,長孫無忌忙低下頭來,腳步比之剛才快上了許多,倒有幾分大步流星的意思,讓奉陪其出宮的太監都有些趕不上了。

在長孫無忌走後,卓東來被李世民笑着攜進了禦書房內,在殿外時卓東來尚能忍着,到了殿內,卓東來心知非心腹李世民并不會讓人在這禦書房內伺候着,倒也無甚顧忌的問道:“二哥,你這是幹什麽?我雖是沒過那長孫無忌厮見過,到底也略知其為人一二,你竟然就在他面前與我叫喚一聲四弟,豈不惹那老狐貍平白的猜疑?”

“四弟不知,我正是要讓他猜疑,他才不敢對你輕舉妄動。”李世民情真意切的回答:

“我與長孫無忌為布衣之交,在未起兵反隋之時便已關系極好,再加上他又是我如今皇後的兄長,在玄武門之變時更是與我助益良多,我也有意封他為宰相。只是他正如你所言是一只老狐貍,總擔心我對他榮寵太盛而對己身不利,便百般請辭他如今的右仆射的職位,我少不得要依了他。今兒個他來找我,便是為了此事,我便想着過幾日再如其所願,轉授其為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可這與我何幹?”卓東來話才一出口,便知說錯了話。他向來對誰都是小心謹慎的,可是對着這個從小帶大自己的二哥和被自己教養長大的十三時才有一刻放松,因此說話也是極不設防,想到了某樣事情便要開口,有時候說的話也不經大腦。

而這一回也是如此,只說了出口才想起了緣由來——其實李世民的話語中是告訴了卓東來那長孫無忌的為人,所以才特特兒的在其面前做出一付兄弟相得的模樣來,即是告訴長孫無忌之前他妹妹所說的是事實,又是讓長孫無忌知道自己的身份不一般,讓長孫無忌不敢去追究太多。

畢竟有些時候,長孫無忌固然怕被聖人所忌憚,卻也時常會對一些不該上心的事情執拗,讓李世民煩不勝煩。況且,再如何低調行事,總改不了長孫皇後是長孫無忌的妹妹這一事實,更何況她還為李世民生下了三個嫡子并四個嫡女,而日後按着身份地位計較,繼續李世民皇位基業的,少不得就由這嫡長子李承乾來計較。

想通了這些之後,卓東來嘆了口氣,随後又對着李世民笑道:“多謝你還替我想着這些,只是你如今打理這偌大的基業也是煩躁的很,雖則我對大唐的一應事件記得不甚清楚,好歹隐約的想到有那突厥各部對大唐虎視眈眈,你更該上心這些事務才好。我雖是不才,只做了一個江湖草莽,但到底一身的功夫比之前世勝了百倍,總顧得上自己的。”

見卓東來為了自己而憂心,李世民心中一甜,更覺得渾身暖洋洋的十分舒服,便笑道:“四弟放心,你二哥豈是那扶不起的阿鬥。早些時候我便讓那李靖出兵去讨伐突厥颉利部了,如今戰報頻頻,都說是勝戰連連,竟不用很擔心的。到時候大獲全勝,自是能消除了西域各族對大唐的威脅,讓他們再不敢輕舉妄動的。”

卓東來之前因着不知道如今的天子正是自己的二哥,所以只關注着江湖諸事,而雖不至于對朝庭大事不聞不問,卻到底不如何放在心上。年前對于李靖出兵突厥一事,卓東來只大概的聽了一耳朵便不再記挂,如今想起來,卓東來對着二哥反而越發自愧于對其的不上心了。

因此,卓東來笑道:“可見二哥的本事從來都是大得,我也是嘆服得緊。”

李世民雖不知卓東來為何突地對自己奉承了起來,但到底也願意兄弟相合,更何況照着四弟那往日的性子,還是忠言逆耳的時候多些,因此,自也是歡喜卓東來對自己的看重的。

兩人一說一合的,時間倒也過得飛快,眼見着天色慢慢的暗淡了下來,李世民又留了其用飯。但到了将其留宿宮中一夜之時,到底卓東來瞧着不像,硬是推了,好說歹說的才得以在夕陽漸退之際出了宮,只是頂着李世民那哀怨的眼神,卓東來被磨得實在受不住了,應下了過幾天再進宮的口頭約定,這才能得安樂許多。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