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出關
知道玩自己尾巴的不是望天犼,而是李懷瑾,小山貓雖有些遺憾不能禮尚往來了,但還算高興。
它纏着李懷瑾膩歪了一陣,就被他抱了起來。
“嗷嗚嗷嗚~”小家夥用小爪爪摸摸自己肚子上的毛毛,意思表達得再明白不過了。
這個屋子裏會餓肚子的,就它一個,李懷瑾忘了什麽也不會忘了這個。
他抱着小山貓來到院子裏,找它正在院子裏吃草的奶娘,一眼就能看到韓老祖站在院子中。
想想剛剛他們都在屋裏,院子裏就只有山羊母子和劍修,那畫面得有多麽詭異,李懷瑾不禁露出一抹笑來。
韓寧見李懷瑾笑了,遂往前走了兩步,想将他映照在晚霞中的笑臉看得更清楚。
他生得高大,此刻逆着光又看不清表情,這般不發一語地徑直走過來,給人很強的壓迫感。
不過李懷瑾已經熟悉了這種場景,所以并不感到害怕,他甚至覺得對方踏着晚霞而歸的樣子,有種別樣的趣意。
他主動跟劍修打了招呼,随後就輕車熟路地取了羊奶,接着一邊看着小山貓進食,一邊詢問韓寧今日巡視周圍的所得。
此次他們在太初門自己的地界巡視,又有化神老祖親自出馬,一切皆很順利。
魔修在人群中藏匿行蹤,尋常時候是難以分辨的,不過在門內弟子一番小心查探之下,他們終于露出了些馬腳。
雖然被誅殺的幾個魔修看起來與南山的魔物沒有直接關系,但能夠鏟除多年藏在太初山的隐患,也是好事一樁。
聽聞他們明後兩日要去稍遠的地方,中途便不回太初門了,原本為他們出師有利而感到高興的李懷瑾心裏突然空落了一拍。
搞不清楚這種難以言說的感覺,李懷瑾遂笑着附和道:“外面雖不比宗門舒适,但至少不用來回奔波,也不錯。”
這話不知是安慰對方,還是說服自己高興一點。
“我在外,有師兄照料玉溪峰。”韓寧看了一眼每次進食就跟最後一次進食般狼吞虎咽的小山貓,又看了一眼李懷瑾撫摸它背、提醒它慢點吃的手。
既然主人不在洞府,李懷瑾這個做客人的也得表表态才是:“老祖放心,我就在這院子裏待着,不會到處跑的。”
他在韓寧的洞府待着雖然自在,可到底不是太初門的人,韓寧不在,他更要約束自我。
這不是韓寧真正關心的事,不過他也不能當着李懷瑾的面直接說“可勁兒造,沒事”,于是又道:“我會傳音回來。”
李懷瑾聞言,不禁愣了一下——韓老祖說要傳音回來,顯然不是傳音給蘇掌門的意思啊!
遲鈍如某人,回憶起這段時間的種種,心底也難免生出嘀咕來。
都說太初門的韓老祖冷若冰霜、不好親近,李懷瑾也見過尚是金丹的韓寧,記得他确實是個不茍言笑的人。
可對方如今這樣,沉默寡言倒是沒變,但不僅不會拒他于千裏之外,還每每有出人意料的親近之舉。
李懷瑾本是一名禦獸的修士,與劍修沒什麽交集不說,更沒什麽共同話題。
若說韓寧好奇禦獸一術才靠近吧,人家卻從來不問問題,就這麽單純瞧着,實在看不出來多感興趣。
以李懷瑾現在的修為,與韓老祖比,差得十萬八千裏遠。別說旁觀者奇怪了,就是他自己仔細想想,也覺得他們這交情,熟稔得有幾分倉促。
他生得确實有幾分清秀,不過要與禦靈宗的寶璋仙子、四門二宗那些風華絕代的女修和男修比,只能說尚看得過去。
哪怕是眼前的韓寧本人,也生得劍眉星目、俊美不凡,所以要說劍修對他沒那麽冷冰,是因為美人有特別待遇,就便更是無稽之談了。
思前想後,李懷瑾只能仔細回憶,想想是不是當年李扶風做了什麽好事,才叫對方投桃報李地善待自己……可惜他們曾經連話都沒說上幾句,又談何有恩報恩。
——所以,他們到底是什麽時候生出這種老相識般的熟悉感與親近感的呢?
小山貓很快吃完了奶,昂頭就是一張沾滿了羊奶的小花臉。
它并不知道某人此刻心思複雜,還像往常一樣沖着李懷瑾嗷嗚叫,立刻把他從思緒中喚了回來。
沒想明白的李懷瑾被打斷思緒,低頭一看,趕緊用帕子給小山貓擦臉,只是失了往日從容,有點手忙腳亂的樣子。
被帕子糊了一臉的小貓崽:“……”是不是老天在它眼前遮住了簾,忘了掀開。
好不容易把小花貓擦幹淨,李懷瑾偷偷瞥一眼,見劍修還是一如既往地直直看過來。
對方的目光堅持和坦蕩,似告訴李懷瑾,他在等他說話。
這下子,李懷瑾為難了。
對方既然說會傳音回來,所以他要回應“我等你傳音”,還是說“我也會給你傳音的”……好像怎麽回應這句話,都感覺怪怪的。
就在李懷瑾感到焦頭爛額的時候,太初門的東面忽而傳來了一些動靜——高欽琴的東濂峰,正在那個方位。
他們同時扭頭看去,李懷瑾很快意識到:怕是太初門的欽琴真人出關了。
——只是剛剛這感覺,不太像是順利突破了的意思啊!
在太初門做客一段時日,得了蘇掌門和韓老祖不少照顧,李懷瑾對此處很有好感,再加上他對高欽琴還有印象,自是希望他無礙。
“我去看看。”同樣察覺到異樣的韓寧随即離開了玉溪,前往東濂探望欽琴真人。
劍修走後,望天犼才慢悠悠地從屋裏踱步而出。
它來到了李懷瑾的身邊,見他目露擔憂地看向東邊,怕李懷瑾想起渡劫時的景象,便用身體輕輕地蹭了蹭他,當做安慰。
李懷瑾抱住望天犼的脖子,輕聲回應道:“沒關系,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小貓崽吃飽了正在玩(自己),見他們抱抱,也想加入,于是着急往李懷瑾身上蹦。
李懷瑾托着它的小屁屁,把小家夥放在望天犼的背上,然後将它們一齊摟住。
……
好在,高欽琴這次雖未能突破,但也沒有因此跌落境界。
韓老祖把消息帶回來告訴李懷瑾:“高師兄無礙,再修養幾日便好。”
在太初門,韓寧其實只有蘇信芳一位嫡親的師兄,但他與欽琴真人關系不錯,這一聲師兄叫得并不勉強。
李懷瑾記得高欽琴是個溫柔親善的人,當得上世人一句“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美贊。
早在百年前他就是四門二宗中極有名望的一位元嬰,據說還是許多女修結道侶想考慮的大能。
他們曾一同在極北之地鬥過魔物,高欽琴對李懷瑾來說算是認識的人,只是他已非當年的李扶風,不好前去探望,便多問了幾句。
韓老祖起先還與他一問一答,後來漸漸品過味來,說的便越來越簡短。
李懷瑾發現了他的異樣,還當自己問東問西、又不知好歹打聽元嬰之事,把韓寧給問煩了,遂也熄了些熱情。
——他這段時間與韓老祖以平輩之姿相處,竟是有些忘乎所以,都不記得自己這築基小修的身份了……
韓寧見李懷瑾收斂了笑容,沉默片刻後開口道:“過段時日,帶你去看高師兄。”
李懷瑾聞言,擡頭看向劍修。
“高師兄為人正直,待人友善,好結交朋友,你們若是相識,當相談甚好。”
劍修言語中,很是自然地将李懷瑾與身為元嬰的高欽琴放在同等位置,只以品性論其交往,不談彼此修為高低。
知道對方并未看輕自己,也沒有嫌他,李懷瑾心中的郁悶一掃而空。
他重新笑了起來,道:“好,我等老祖為我們引見。”
不過,沒有等李懷瑾去東濂結識故人,就先有生人來了玉溪峰。
過了兩日,韓老祖從外面回到洞府,正是清晨之時。
李懷瑾兩日未見他,心裏莫名有點挂念,于是抱着小山貓出了院子,尋着身響去崖壁看劍修練劍。
看到韓寧背影,李懷瑾正準備尋一塊石頭坐下,這時候有一清亮男聲傳來。
“師叔,我回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高欽琴:韓師弟素來與我相交不錯,為何這次感覺冷淡了幾分?
蘇掌門:不會吧,師弟一向愛憎分明,對自己人很好。
高欽琴:聽說最近門裏來了位客人?
蘇掌門:嗯對,是韓師弟心尖上的人,對你評價特別高。
高欽琴:_(:з」∠)_ 莫名懂了什麽。
――――――――――――――――
謝謝小可愛AliceSnape2的地雷投喂~!